•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课标行为动词,有效教学设计的价值指向

    课标行为动词,有效教学设计的价值指向

    时间:2020-03-23 05:15: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行为动词在新课程标准中处于“显学”的位置,在教学设计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中有效落实新课标中的行为动词,是提高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与保证。

    一、从一则教学案例中的行为动词设计说起

    笔者曾观摩一位优秀青年教师执教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其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可以看出,本设计模式是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情境教学,设计者对教材原有的三个目标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与重组,并且对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相应的行为动词进行了精细的分解与设计。

    1. 在篇章中合理设计行为动词

    学生对中华文化之因缘与跌宕沉浮原因的认识是一个思维上升过程。一、二篇中通过设计“觅”与“览”感官动词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得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衰微原因的认识,符合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规律。在近代文化衰微后,第三篇中设置一个“续”字,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也有利于实现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

    2. 在问题中精心设计行为动词

    四个问题都能紧扣情境,通过安置特定的行为动词进行有效提问,既囊括教学内容,又明确地表达了教学目标所需的思维程序和心理操作,指明了问题的方向,控制着思考的核心。问题“锚”的抛出源于实际,符合生活逻辑,真实有效。在学生通过探究过程与体验,获得充分的情境支持之后,要求“介绍”“分析”出中华文化衰微的特点、“阻碍”皮影戏在中国继续发展的原因以及“拯救”的措施,既体现出“锚”的思考价值,又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 在活动中有效设计行为动词

    教材内容是依据课标专题目标左栏中“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和“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求编制的,涵盖了特定知识、特定过程以及思想政治观点的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具有指令性、规则性。课标专题目标右栏中“讲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演示:一些古代文明的相继衰落、中断、湮灭;海外华人的民族情结的资料等”,则是从内容要点的把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两个方面,对相应内容目标的实施,作出了提示与建议,行为主体是教师,具有指导性、开放性和选择性。教学设计中情境感受源,有的由学生自主获得,有的由教师搭建与设置而成,教师没有做出代替学生的指令性行为。

    从教学效果看,这是一节富有创造性的有效课堂。同时也启示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和思考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对于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与意义。

    二、行为动词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教学目标隐含着一定的课程价值观,是教学设计的依据与灵魂。它是教学设计者依据课程目标制定的,具有导学、导教、导评价等功能。新课标中课程的目标陈述采取了“ABCD法”,通过行为主体、目标行为、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把课程目标分为结果性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过程性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也应包括A、B、C、D四个方面。其中的行为动词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为精确、具体、明确地确立教学目标的方向、程度与范围,避免教学目标确立的模糊性与随意性。

    1. 行为主体

    目标陈述中的A,即行为主体(Audience)。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听、观、读等学习活动中完成的。所以,教学设计中目标描述的主体是学习者的行为。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中,了解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等知识目标;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特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化走向辉煌中的重要作用、感悟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等能力目标以及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祖国的热爱之情、确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等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都要通过发挥学生行为主体来实现。

    2. 目标行为

    目标陈述中的B,即学生的目标行为(Behavior)。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后,必须考虑选择最适合的目标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应完成的动作。行为动词是用来描述学生在学习后所应表现出来的预期行为,通常是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也有难以观察、难以测量的动词。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中,“了解”“理解”“认识”等动词陈述的目标都是可以观察、可测量的,“感悟”“增强”“确信”等动词陈述的目标就难以观察与测量。案例中设计者设计的“招待”“介绍”等便于观察的行为动词,就有利于有效分解与落实课程目标,如果能把第三篇中“叙”改为“创”,就更有利于显现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3. 行为条件

    目标陈述中的C,即学生发生行为的条件(Conditions)。确立有效教学目标,要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定或范围。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设计中,课程标准中“通过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通过中华文化的特点”的限定,决定了设置情境的特定时空。行为条件的选择与利用,基于对教材分析基础上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若教材内容已充分反映了目标的要求,用教材资源展开课堂教学即可;当教材与目标不一致时,就应依据新课程理念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如案例中要求学生分析出“阻碍”皮影戏在中国继续发展的原因以及“拯救”的措施,教材上没有充分的行为条件,就应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时空范围,通过探究获得支撑条件,否则便无法实现程度目标。

    4. 行为程度

    目标陈述中的D,即学生的行为程度(Degree)。这是教学设计中目标确立所要求行为完成的质量水平,即学习者应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通常用以确定或评价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案例中“增强……认同感、自豪感,增强……热爱之情,增强……信念,确信……一定能创造……新的辉煌”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程度目标。简单的知识、能力目标可以通过显性课程实现,高层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多的是依赖隐性课程完成的。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但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行为程度则是每一个学生都要达成的。

    当我们把四个因素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课程目标。如“运用(B)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C),说明(B)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D)”。然而,ABCD法,并非须四个要素一应俱全。其中,行为要素不能省略,而其他三个要素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略。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在看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的同时,要注意不能把两者完全等同。虽然教材在编制中已经对课标中的行为动词进行了分解,我们在微观教学设计中仍可以对这些行为动词作进一步分解,以便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

    三、行为动词是确立教学目标达成策略的重要因素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教学的组织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等。课程与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是影响组织策略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宜选择自主学习、接受学习等学习方法,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讲授法等;如果教学目标侧重过程或体验,则宜选择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等学习方法,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法、探究法等。同时,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条件规定着教学资源开发与选择的重点与方向,行为程度规定着教学结果所达到的广度、深度以及对教学结论的归纳与分析。

    1. 结果性目标的达成

    案例:观察(B)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C),体察(B)广大人民的文化需要(C),知道(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

    结果性目标中行为动词通常表达为“了解、知道、说出、认识”等知识与能力要求。该案例“知道”属于学生知识目标中的了解水平,侧重结果性目标。“观察”“体察”属于学生体验目标中的经历、感受水平,侧重过程、方法。该课程目标体现从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这里的行为动词对学与教的行为主体在资源、方法与媒体选择方面具有导向性。比如,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设计可以直接讲授,但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应通过探究、发现获得结果性认识。

    2. 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的达成

    案例:资料(C)演示(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D)。

    过程性目标通常表达在探究、调查、观察等活动基础上的经历(感受)、反应 (认同)、领悟(内化)等体验性目标,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交流与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例是侧重过程性的课程目标。“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通过探究、合作、发现等教学方式来实现,对于这样较高的体验性目标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性与即远性。

    四、行为动词是确立教学目标评价取向的影响因素

    教学后,教学目标与内容实现的过程就转化为评价过程。目前,过程性水平考试评价和选拔性考试评价,主要是坚持目标评价取向。课程目标是选拔性评价标准与水平性评价标准相统一的基础。课标中的行为陈述对评价试题的设计具有直接的规定意义。作业或考题的设计要注意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行为条件与行为结果的要求。评价的核心是基本观点,水平的区分来自于基本观点的把握,取决于实际能力的表现,见之于具体材料的运用或阐释。

    1. 侧重结果性教学目标的评价

    结果性目标评价主要应用于“知识与能力”目标领域的评价,体现能力本位价值观,评价设计中应该通过选择目标达成的具体场景,采用辨认、比较、归纳、撰写、解释等行为动词,指向结果化的课程目标。

    [例题]黑夜旷野中的磷火,从科学上讲,那只是自然现象。对这种现象,相信鬼神的人,以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究竟有没有鬼神,相信或不相信的人可能都会说这样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请给出你对这句话的(C)判断(B),并根据所学哲学知识(C)说明(B)理由(D)。

    本题是选拔性评价试题,所对应的课程目标陈述是“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对问题分解后可以看出,这种陈述方式与课标中规定的水平目标陈述是一致的。考题提供对磷火不同看法的材料是学生行为所依赖的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运用特定的规则(过程方法),实现对结果性教学目标和学习水平(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考查,符合课程标准中教学行为的建议。

    2. 侧重体验性目标的评价

    体验性目标的评价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领域目标的评价,体现素质本位价值观。评价设计中多用经历感受基础上的认同、领悟等表达价值与意义。这些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目标,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与体验,从而实现评价目标。尽管笔纸测试对过程以及人的高级心理的评价非常有限,但是近年来试题仍有所尝试。

    [例题]材料二: 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C),说明(B)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D)。

    本题也是选拔性评价试题,试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赏析提供的文化产品的情境过程,进而感悟、认同、选择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企业的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文化体验)。试题所对应课程的水平目标是“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动词教学设计指向课标价值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