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从构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要素看其本质属性

    从构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要素看其本质属性

    时间:2020-03-18 05:25:5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由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三大要素构成。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的广泛合理性、广泛人民性、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的广泛真实性、广泛人民性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广泛民主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政治文明三大要素本质属性

    要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应首先了解政治文明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所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系指社会主义社会中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居于领导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同其他政治组织和公民个体通过政治认知和政治实践等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中所创造和推动创造的全部积极的社会主义政治行为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成果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政治文明,区别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政治文明。从其基本构成要素来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政治行为具有广泛合理性和广泛人民性

    第一,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符合人类进步规律和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广泛合理性。判断政治行为是否文明,首先要看是否有合理的行为表现与行为结果。“只有社会上多数人的行为都具有合理性时,才能构成一种文明。”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行为具有广泛合理性的基础和起点。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按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办事,目的是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至于被历史和时代所抛弃。从奴隶社会政治文明到封建社会政治文明,从封建社会政治文明到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再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固然有人为上的因由,主要还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使然。

    第二,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广泛人民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党和国家的“本”、“基”、“源”。为此,判断政治行为是否具有进步意义,关键要看政治行为是否代表了社会中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进步的标志,是衡量社会主义政治行为成果的永恒尺度。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价值取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总之,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的广泛合理性作为其广泛人民性的基础,是前提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的广泛人民性作为其广泛合理性的深化,是宗旨和准则;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缺一不可。

    二、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具有广泛真实性和广泛人民性

    作为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政治意识是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动的自发或自觉的心理反映,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习惯和政治价值的复合存在形式,P12它是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内容,规定着政治行为的性质和方向。虽然政治行为、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组织等因素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与之相关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人类内心的思想、信念、情感、动机等共同支配下产生的。尚不存在无意识、无动机的行为。由此,政治行为、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关系的产生、发展、变化无一不受控于政治意识。简言之,政治意识作为一种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够左右政治主体的行为,影响政治现实的面貌,促进或制约政治文明的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同样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然而,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较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的政治意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本质上是广泛真实性和广泛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在奴隶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意识具有极端的残酷性。固然在古希腊的雅典,出现过为后世传颂的奴隶制民主思想,然而即使这种政治思想,从根本上说,它仅属于奴隶主阶级所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不仅难以享有民主思想的丝毫成果,就连做人的起码权利都没有。奴隶只被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畜民”,对于他们“不仅可以随便使用暴力,就是杀死奴隶也不算犯罪”P68。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意识同封建宗法思想和等级制度具有密切联系,以神的观念为基础,强调“天人感应”、“天子”、“君权神授”,具有极端的欺骗性。资产阶级的政治意识,是在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特权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主权在民”、“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等政治思想曾在为摆脱封建专制和神学枷锁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P10不过,一旦谁触及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基础,便会被他们毫不留情地统统镇压、干预,“把共和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这句格言代以毫不含糊的‘步兵、骑兵、炮兵’”P639-640,显示出资产阶级的本来面目。由此,资产阶级的政治意识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具有其他阶级的政治意识无法比拟的特性即广泛真实性和广泛人民性,它是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离开这一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意识便不复存在。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的广泛真实性和广泛人民性,一是体现在作为意识主体的无产阶级自身。无产阶级从不迷信自己,认为在解放其他阶级之后,最终还要解放自身。二是社会主义政治意识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其思想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学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阐述,目的是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三是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意识,是社会主义国家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根本标志。四是社会主义的政治行为、政治制度。一切社会主义的政治行为、政治制度,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具有广泛民主性(或者说是广泛人民性)的政治制度

    制度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学界有人把政治制度(文明)看作政治文明的核心,认为“政治主体在社会政治关系领域所进行的政治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政治制度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建立和巩固政治制度是一切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P14。民主一词,很早出现于中西文化中,但二者对民主的原始理解截然不同。中国古代把民主当作“民之主也”,即“人民的主人”、“君主”。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记载“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西方古希腊则认为民主是“人民的权利”、“人民的政权”或者“多数人的统治、治理”。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一般认为是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P417目前,学界也有人把社会主义民主看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和精髓应当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P168同样,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主性是社会主义所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属性。因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应该是民主政治制度。由此,笔者赞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广泛民主性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

    广泛民主性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表现,一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充分体现了民主的本质内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是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切实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于人大代表是真正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任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成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势和鲜明特点。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与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政治中的相互倾轧、相互拆台的政治竞争有着根本不同。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能够始终保证和充分体现集中领导性、广泛民主性、充满活力性和富有效率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又一大优势。四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能保障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体现民主的广泛性,又能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各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繁荣,进一步显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五是基层民主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生活制度化的重要途径。扩大基层民主,普遍推行公开办事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广泛民主性的生动体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注释:

    ①合理性不等于合法性.合理的未必合法,反之合法的亦未必合理,关键是“法”的性质,这在历史和现实中都不乏其例.

    ②李景鹏.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N].学习时报,2002-10-14.

    ③人民性不等于全部性。社会主义政治行为也需要,同时也必须有专政。这种专政是针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和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行为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重要保证。

    ④郑彗.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J].政治学研究2002-3.

    ⑤列宁全集:第3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2.

    ⑦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L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⑧胡伟.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N].解放日报,2002-6-24.

    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梅宏

    相关热词搜索:三大要素政治文明看其属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