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等待”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等待”

    时间:2020-03-23 05:09: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教师操之过急的做法。教师应学会等待学生,尊重学生个体成长规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平台,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等待”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4-0077-03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笔者发现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教师操之过急的做法。假如教师的教学速度过快,将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历史知识,更谈不上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笔者以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等待”学生,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为此,本文将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分析“等待”学生的缘由和措施。

    一、观察结果与结论

    笔者曾观察过本校王老师的一节课——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史料运用感触颇深。王老师所呈现的材料与本节课内容息息相关,并通俗易懂,学生无阅读障碍,且每个知识点的阅读量在120—150个字之间,符合历史课堂的要求。整节课45分钟,王老师用其中的15分钟来梳理基础知识,其余的30分钟则通过运用史料来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现将本节课的时间分配以及师生互动情况列表如下:

    王老师对此课的内容非常熟悉,就连提问哪个学生都是心中有数的。其中,“战国七雄”是属于“了解”层次,所以只提问一个学生,并且学生回答过程中无打断的行为;“商鞅变法”和“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属于“理解”和“运用”层次,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王老师打断学生回答四次,并且在教学中有帮助或代替学生回答的行为出现,甚至学生在材料中获取知识时,即问题在大脑中尚未加工清楚时,就有帮助学生回答的行为。这种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又“赶”又 “快”地开展教学的做法,并不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当前,初中历史教师对课堂中的史料教学都很重视,但是史料运用的负面作用也显而易见,史料运用出现的乱象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绊脚石”和学生历史思路的“拦路虎”。从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缺乏全面把握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和问题的速度过快,回答问题时思路不清晰,甚至还出现“无视材料,自作主张”地回答问题的情况。初中三年,学生阅读了无数史料,依然出现无法解答材料题的情况。为什么呢?关键问题出在“快”上,教师出示材料快,解读材料快;学生表达快,生成答案快……为此,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重难点时,教师应稍作暂停,“等一等”学生。

    二、“等待”学生的缘由

    1.“等待”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合理解读、准确表达史料是学生应该养成的历史素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其实现主要靠课堂教学的日积月累。但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总是以“快”来要求自己,以为讲得越多,学生就能掌握得越好;以为呈现的材料越多,课堂就会越丰富。久而久之,教师眼中就没有学生了,历史教学的目的越来越不明确。历史课堂上教师只顾自己讲完教学内容就好,完全不顾学生是否按要求掌握了知识点,于是学生只好被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教学违背了当前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适度放慢,“等一等”学生,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等待”学生是开展历史教学的需要

    初中历史课标中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准绳”,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向。初中历史教师要依据每节课的“三维目标”,认真地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条件。而在现实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备课之前先到网络上下载一些材料或者自己认为不错的PPT,加以简单、粗糙的整理,即成为所谓的课堂教学资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伴随着PPT的不断闪现,学生的思维情绪被随意打断,教师对材料的解读浅尝辄止,即使有学生偶尔“冒出”一两句话,教师因怕浪费课堂时间,就权当没听见。部分教师认为最理想的課堂应该是全班集体附和,这样就可以快速地推进下一个流程,因而在课堂上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的声音越来越大,学生的附和声也越来越响亮,滥竽充数者、无所事事的学生不断出现在历史课堂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不足为怪了。历史教师缺乏对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准确解读,无法静心思考教学环节是否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一味追求“快”将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好历史知识。

    3.“等待”学生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

    学生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其个体的差异性较大,接受知识的速度有快有慢,如果历史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来“平等”地对待学生、引领学生,将会扼杀学生的个体成长,特别是追求快速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将会使成绩中下、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因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而掌握不好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适度放慢教学节奏,让大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课堂,稳扎稳打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有步骤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所以,“等待”学生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

    三、怎样“等待”学生

    1.尊重学生个体成长规律,把学生当成“人”看待

    “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也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证明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孩子是千差万别的,特别是偏远的农村中学,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导致学生个体差异巨大。如果历史教师忽视上述问题,将学生当成“容器”,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使我们的教育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蹲下来”倾听学生的意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动态,适度放“慢”节奏,学会“等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掌握好知识。

    “等待”学生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还要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提高学习能力。在分层教学中,难易不同的问题应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要依据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例如,教学本课 “商鞅变法”这个知识点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材料来进行问题设计。对于后进生,可以提问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对于中等生,可以提问商鞅变法的措施,或者让学生在材料中找出问题的依据等等;对于优等生,可以提问商鞅变法的启示与影响。按照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高低来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是尊重学生个体成长规律的做法。通过分层设计问题,加强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引导,学会“等待”学生,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2.阅读和思考材料时要“等一等”学生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放慢进度“等一等”学生,给学生阅读的史料数量要合理。近几年中考的材料题和论述题总体上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总的阅读数量相对合理,但仍存在学生无法从材料中归纳观点,观点归纳得不到位,观点与论述的内容脱节,空话、套话太多等情况。原因在于教师平时对材料题、论述题讲解的速度太快,甚至直接采用投影仪来展示参考答案,使学生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材料和试题进行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阅读和思考材料时要“等一等”学生,具体如下:

    首先,史料呈现要恰当。历史教师在备课之前,除了要考虑所呈现的材料是否符合教学的三维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外,还要考虑以下问题:在课堂上何时呈现材料给学生?什么样的材料呈现给什么样的学生解读?什么样的学生应该“等一等”?什么样的学生不应该“等”?

    其次,教师在讲解历史材料时要“等一等”学生。历史教师上课时的语速、发音以及动作表情等都会影响到学生接受材料的能力。历史教师讲解材料的速度过快,班级中等生是无法跟上教师节奏的,更不要说后进生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如果历史教师讲解材料的速度过慢,表达不清,就会影响全体学生的听课效率,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最后,教师在解释历史事件时要“等一等”学生。口头回答是历史课堂中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学生处理信息、锻炼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由于教师在备课时,对历史材料中所要解释的问题答案已经心知肚明了,而课堂上如果学生不能按照教师预设好的答案快速地完成,教师出于教学进度的考虑,就会“帮助”学生进行解释,或者以“附和”方式来完成教学。这种现象在历史课堂中经常可以见到,需要教师通过“等一等”学生来改变。

    学生在口头回答时,教师先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或者直接把答案抛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再追问“还有没有内容要补充”,待学生补充后再请其坐下。当学生对历史问题有疑问或者不确定答案时,不要急于将“参考答案”呈现给学生,更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而直接换学生回答。而应该为学生“搭台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转换,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等一等” 来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

    例如,讲授本课知识点“造福千秋都江堰”时,教师可以先出示李冰的幻灯片及有关“都江堰”的名言,然后设计问题:“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怎样的?”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教师以《都江堰平面图》为例,讲解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它是怎样起到防洪、灌溉以及水运作用的,最后升华情感,引导学生了解李冰父子的贡献及后人对他们的纪念。逐步引导学生、“等待”学生,从而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掌握好这个知识点。

    3.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提供必要的解答空间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因受到年龄的限制,其认知属于半成熟状态,因而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对新课的知识点进行深加工,从而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教材的重难点。例如,本课中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商鞅变法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等问题,教师就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会等待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能力。

    再比如,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如何评讲试卷中的材料题,成为考验历史教师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有的教师采取“直白式”讲解,甚至在解释不到位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对答案”来收场,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似懂非懂、云里雾里的感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历史评讲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精准审题,在引导学生答题时,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思考空間,让学生找准答题方向,不断提升答题能力。

    4.营造同伴互助的氛围,允许第二次补救的机会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让大部分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教师可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问题,营造同伴互助的氛围。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时,要放慢节奏,学会“等待”,关键时刻,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必要的引导,允许学生第二次补救,让学生寻找前后答案的不同之处,以实现知识点的查缺补漏,锻炼学生的能力。

    例如这节课可以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有什么感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上述问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让学生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在改革中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从而达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过于焦急会使学生在解答史料题时出现急躁心理,造成不着边的解题或者不完整的答题。如果我们能“等一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平台,就能提升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答题习惯,以达到历史核心素养提升的目的。只要我们能够“从心开始,用爱沟通,学会等待,静候花开”,相信学生的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相信我们的历史课堂将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

    [   参   考   文   献   ]

    [1]  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  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杜芳,刘汝明.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袁 妮)

    相关热词搜索:课堂教学等待初中历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