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货殖列传》的市场理论与理财观念

    《货殖列传》的市场理论与理财观念

    时间:2020-03-31 05:21: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货殖列传》为春秋到西汉武帝中期的17位“货殖”家树碑立传,揭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商业发展水平,可以说是记载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史实的最早篇章。它透过对这些“布衣匹夫”的工商业者活动的描述,勾画出商品经济兴旺活跃的一个时代,并为我们留下了市场理论、理财观念等宝贵的商业文化财富。

    [关键词] 货殖列传市场理论理财观念

    一、市场理论的阐述和运用

    《货殖列传》作为战国到西汉时期的一部商业经济史,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市场理论的阐述和运用方面尤其花费较多的篇幅,包括市场预测理论、商品购销理论、效益评价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第一,市场预测理论。预测在春秋时期称为“亿”。《论语?先进》中有孔子赞誉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的话。“亿”,朱熹注:“意度也。” 所谓市场预测,就是对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诸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预见其发展趋势,以掌握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为市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市场预测理论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提出并在实践中加以利用。《货殖列传》对子贡、计然、白圭等人经商活动进行的具体记述,就是运用市场预测理论的成功例证。子贡在经商实践中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从商品供求关系入手,来进行市场预测,做出了准确、及时的决策。他看准时机,贱买贵卖,通过商品形式与货币形式的相互转化,以获得财富的增殖,成为中国古代成功进行市场运作的典型代表。而计然则是根据天时变化和农业生产规律来预测和指导自己的经营。他指出:“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货殖列传》,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见《货殖列传》)就是说,每逢六年有一次丰年和一次灾年,十二年中有一次大灾年。他通过预知未来农业的丰歉,来预测粮食供求的大致趋势。因此要在丰年收进粮食,进行储备,以供水旱荒歉年份出售。白圭则直接将太阴(木星)运行状况同农业生产的丰歉联系起来,以预测市场行情变化。他们都把农业生产与商业经营联系在一起,进行商业循环预测,这是古代商业预测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商品购销理论。市场预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易,最终建立购销关系。《货殖列传》对此有精辟的阐述:“故待农而食之,虞(相当于林业)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这是一种朴素的自由购销思想和购销理论。商品价格高低决定商品运动的流向,只有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国家对于民间的私人商业购销活动,上策是任其发展不加干涉,其次是因势利导给以鼓励,再次是教导或告诫,又次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调节和限制,下策则是国家直接经营与民争利。《货殖列传》说范蠡是“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既“居货”,又“耕畜”,农、牧、商结合,采取灵活的购销策略,因此能“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越王勾践采用范蠡、计然等人提出的经济政策,十年后国家大富:一是“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判断商品价格的涨落。二是掌握价格调节规律,“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合理调节控制物价,使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幅度之内。三是保持手中的货币“其行如流水”,手中的货物“无敢居贵”,以加速商品和資金的周转。从这些具体的商业运作经验可以看出,商品购销的理论不仅涉及价值观念,而且渗入商品流通的过程中。《货殖列传》将白圭的购销原则归纳为八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具体办法是:“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他把某些尚未形成社会迫切需要,一时供过于求,因而价格比较便宜的商品,预先加以大量购存,等待社会急切需要,求大于供,价格上涨时,再行销售。这种把商业发展放在农业发展基础之上的购销思路,具有独到之处。

    第三,经济效益评价理论。经济效益评价思想的提出应该说是《货殖列传》的又一个重要贡献。司马迁将当时农、林、牧、渔以及经济作物生产作为一个本业,与当时一个千户侯进行比较,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荻,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就是说,如果能养50匹马、167头牛、250头牛或羊、栽千棵章材或枣栗,种千亩竹、漆、桑、麻,则其经济效益与一个千户侯相等。按当时规定,一个千户侯每年从每户征收200钱,共为20万钱。如果以资金一百万钱,经营时间一年来计算,凡达到20%的利润率,即年盈利20万钱,便视同于千户侯的收入。这种从经营者的利润来评价其经济效益的理论,体现商品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轨迹,在当时应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二、“与时俯仰”的理财观念

    《货殖列传》提出一个鲜明的经济观点:“与时俯仰,获其赢利”。就是要不断把握时机“随时而逐利”,它是西汉商品经济条件下,商贾经营方法和经营理念的集中体现。司马迁生活的西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商品资本活跃,促进全国性的商业市场的形成,为商人逐利、理财提供了条件。

    首先,“与时俯仰”,的理财观念表现的是追求富贵的欲望。尤其是对那些没有世袭贵族地位的“素封”阶层,由于在商业领域的精明强干,取得与贵族同等的社会地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钦佩。至于致富手段,司马迁列举了“本富”、“末富”、“奸富”三种。并且将通过正当的商业、手工业,包括高利贷经营的“末富”与“弄法犯奸而富”的“奸富”加以区别,提出 “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的主张,是非常有见地的。司马迁显然受到时代生活的影响,充分肯定了物质利益的重要性,肯定了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

    其次,理财观念不可避免涉及义、利观念。《货殖列传》突出赞颂和肯定了一些良贾、廉贾的仁义之举,并把他们作为后世学习与效法的榜样。同时肯定人们对物质的无穷欲望和不懈的追求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繁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追求的本能驱使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促进农、工、商、虞的发展:“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只有农、工、商、虞兴旺,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能富庶,“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以义理财,直接关乎到百姓的富足和国家的兴旺。

    再次,“与时俯仰”的理财观就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及时掌握储存货物和出售货物的时机,做到“逐时而居货”、“巧者有余,拙者不足”。白圭提出商业经营者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其中精于权变的“智”和善于决断的“勇”,是“用奇胜”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货殖列传》中列举了卓氏之迁临邛、孔氏之广交游闲公子、刀闲氏之大胆起用桀黠奴、无盐氏之出贷给出征将士等事例,说明当商机出现的时候,必须立即抓住。司马迁指出:“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两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意思是说,平时要有战争的预测和准备,到战时才能得到充足的物资支持。这就需要随时掌握商业行情,掌握市场供应规律,即所谓“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货殖列传》列举了范蠡十九年的行商经历,说明有效利用商机,是商业发展的关键。在商场上,根据行情采取相应的经营活动,叫“随时”;及时囤积和倾销货物,叫“逐时”;而真正把握商机追求商业成功,则是遵循“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市场原则,利用价值杠杆规律进行运作的“趋时”。

    另外,司马迁还提出了重要的人才管理思想。人才是商业理财的灵魂,只有善于用人,事业才有真正的基础。司马迁认为“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白圭“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他打破主奴之间严格的等级差别,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齐俗贱奴虏”,但刀闲“独爱贵之”。他重用“桀黠奴”,“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货殖列传》中列举了许多可以通过努力达到致富的职业,如稼穑、渔盐、冶铁、博戏、贩脂、洒削、马医等,有的甚至可以达到“鼎食、击钟”的王者境地。司马迁认为致富最快的仍是商业,指出:“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书中列举商人事迹及其成功经验,均证明了司马迁的这一论断。

    总之,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商业市场仍然需要传统文化营养的滋润。《货殖列传》作为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一份极好的调查报告,总结并保留下来的市场理论、理财观念是古代商业文化的精华,值得汲取借鉴、发扬光大。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货殖列传观念理财理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