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老子无为思想里的五个存在状态_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无为思想里的五个存在状态_老子的无为思想

    时间:2019-01-28 17:53: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老子的“道”主要体现为无为的思想状态,但这个无为的思想状态包括不争、不盈、顺应天地万物和众人的本性、朴和静五个方面的存在状态,而其中又以不盈为最重要,不盈的思想几乎贯穿了整部《道德经》。老子正是用这五个存在状态来尝试构建和支撑了其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的。
       老子的《道德经》全面论述了“道”的思想内容,一般认为,老子所说的“道”主要包含了无为这一思想,他希望以无为的活动状态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但笔者认为,老子的“道”主要体现为无为的思想状态,但这个无为的思想状态包括五个方面的存在状态,分别是不争、不盈、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朴和静,只不过这五个方面的存在状态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无为状态下的体现。
       先来看不争。老子所说的“道”其功劳是非常大的,它泽被天地万物,使万物受到滋润而生长,使天下众人受到滋润而和谐安详,用于战争则能化掉兵砺之气而使士兵免受杀戮之祸。可以说,老子所说的“道”其作用无处不在,劳苦功高,往大了说便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所以老子才会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但是,老子所崇尚的这个“道”虽然功劳很大,却是从来不与天地万物和众人争功的,不会仗着自己的功劳而傲视身外的一切,“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二章)。而又正是因为这个“道”它自己与天地万物和众人不争功,不仗着自己的功劳而傲视身外的一切,所以功劳又总是不离开它,“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老子把这个“道”推广到众人身上,便是要求众人不要自吹自擂,不要争强好胜、邀功请赏,不要去追逐和争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要逞强去为天下先,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功德自然就不会离开你了,所以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二十三章)。众人若真能达到这个状态,也就可以进入老子理想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之存在状态了。
       再来看顺应天地万物和众人的本性。上面说到,老子所说的“道”功劳很高,但是又不居功自傲、与天地万物和众人争名夺利。其实,这正是因为“道”所追求的是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所以才不居功自傲、与天地万物和众人争名夺利。老子认为,使天地万物和众人遵循他们各自的生长、强盛、衰落的自然本性即可,没有必要用外力去辅助他们,否则便会适得其反。所以老子追求和崇尚的“道”便要求剔除外力对天地万物和众人本性的横加干扰,而遵循天地万物和众人的本性去治理他们,一切顺其自然。“道”使“万物做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二章),正是因为“道”是遵循天地万物和众人的本性来滋润和生养他们的,而不是去对他们的生长、强盛、衰落过程横加干涉。更为重要的是,“道”也是顺应了它自己的运行规律而运行于天地之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以众人的意志而转移方向的,也不会因为天地万物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它有自己的一套运行法则。
       再来看不盈。老子以无为的活动状态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这一思想,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使事物保持不盈满的状态,也就是说使事物保持它将近强盛的活动状态,而不要让它处于强盛的活动状态,否则它就会因为走上了顶峰而开始走向衰落。所以,虽然在《道德经》里面直接出现盈字的篇章为数不多:“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持而盈之,不若其已”(第九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第十五章);“洼则盈,敝则新”(第二十三章),但是老子的《道德经》绝大多数篇章都在论述着如何去避免事物走向盈满的状态。凡事不要盈满,这样功劳名利也才不会离开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二十三章),而且宋人也有“满招损,谦得益”之言,所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如果不让事物保持住将近盈满的状态,而用外力去使它们越过亏与盈的分界线,那么事物就会走向它们的极盛状态,到时候就是想把持和操守住它们而不让它们走向衰落也不可得了,因为盛极而衰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老子正是深刻领悟到了这点,所以才不断地将不盈满纳入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里面,“天之道,其犹张弓者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七十九章)。同时,老子将这一个道理推广到众人的身上,则是想让统治者谦虚地以“孤”、“寡”、“不谷”来称谓自己。
       再来看朴。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定”(第三十七章),由此可以说,朴也是老子无为思想里面一个重要的存在状态。他要求天地万物和众人无知无欲、顺应他们各自的本性发展而不去横加干扰,就是想让他们回归到原初的状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这是老子对“道”的化成作用所做的一个大致概括,在这个大致的概括里,老子给我们描述的状态是一个混沌质朴的状态,而不是让事物变得光鲜亮丽耀人眼目。从《道德经》全篇来看,老子正是因为对朴的追求和崇尚,所以便要求众人对感官上的物质享受、智术仁义法制进行排除,以求回归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的淳朴状态,因为老子深刻意识到朴虽然没有光鲜亮丽耀人眼目的光芒外表,但是它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觑的,“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三十二章)。
       再来看静。老子相继在《道德经》里面论述到了无为思想里所包含的不争、不盈、顺应天地万物和众人的本性、朴这四个存在状态,其无非是想为达到静这个存在状态打下基础。老子要求众人无知无欲,目的就是不想让众人去追名逐利,去争强好胜,那样做只会让众人烦躁不安,从而引起一片混乱,这种状态对于天下的安定与和谐是不利的,所以老子就提出了静的存在状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可以说,老子是非常重视静的存在状态和对动的存在状态是十分谨慎的,他认为“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静能克制住动,主宰着动,因此不应该无视静而讲求动,否则就会产生凶险的事情,所以老子才说“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再来看老子提倡的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老子想尝试以无为手段来达到无不为效果而构建起来的一个生活图景,当然,这个图景还只是一个缩影,但它却体现了老子寻求如何能使天下安定和谐的一个思考和尝试。在第三章里,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与他在十九章里所说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和他在第六十七章里所说的“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都在表达着同一个意思,也就是希望能恢复上古时候的淳朴民风。因为老子认为,当时城邦的统治者使用智术来治理天下,从而使得天下众人也开始耍起小聪明来,“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而这还不是严重的,当众人开始因为富贵而骄傲,因为纵情声色和美味佳肴而变得眼睛盲目、味觉失去、耳朵变聋,因为争夺珍贵难得的财货物资而使得行动受到妨碍,因为驰骋奔跑于打猎而使得心思开始发狂的时候,民风便开始走向了淳朴的对立面,如果再加上统治者以战争来取胜于天下,不断以赋税的方式剥夺人民的劳动成果来支付战争费用和享受耳目之欲,则天下就会混乱成一团而没有了秩序,到头来遭受苦难的还是人民。因此,老子主张无为的思想,希望用他所说的“道”来治理天下,以恢复上古时期的淳朴民风,从而让天下之民生活安泰,而不是用智术来使得天下变混乱失去秩序,因为只有用“道”来治理天下才是最为根本的,而且也是最为理想的,这能使天下之人都获利而不觉得有什么其他事情的困扰,其余的以仁义智术法制礼来治理天下都不够好,比用“道”来治理天下要次一等,“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而一旦失去了这个根本的和理想的治国方式,则会逐渐引起天下混乱,“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当然了,老子在他所崇尚的理想的生活图景里面,并不是说不要智慧和仁义了,否则他也就不会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第五十三章)了,而是考虑到当时存在着以仁义、智术法制和礼来治国的社会状态,但他们都没有把握好度,以至于走向极端,这都暗含在《道德经》里面了。所以老子才建议统治者和世人应该将智慧和仁义藏在心里面,而不要将智慧和仁义表露出来,以至于与人争强好胜夸夸其谈,不断地在人前人后表现自己。可以说,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是融合了其不争、顺应天地万物和众人的本性、不盈、朴和静的存在状态,是由这五个存在状态为骨架而支撑起来的,它集中体现了老子无为的思想状态。
      
      参考文献:
      [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钱穆.老子辨[M].北京:中国书店,1988.
      [3]王力.老子研究[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
      [4]任继愈.老子今译[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
      [5]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陈旺(1984-)男,广西贵港市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文艺学专业。刘玉昭(1984-)女,广西南宁市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史专业。)

    相关热词搜索:无为老子状态思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