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家事|吉林卫视家事

    家事|吉林卫视家事

    时间:2019-02-02 05:31: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梦里花落知多少?炊烟缥缈呱呱声;往来依稀床前月,陈年旧事不老翁。”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的背景、家的教育、家的温度,对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最至关重要的。无论我们多高贵亦或是多卑微,无论我们距离生养我们的诞生地多远,如果我们想真正的走进一个人的精神,走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其实答案一直就存放在那里:那个生养你的土、生养你的水、生养你的母、生养你的父、生养你的那个空间――家。
      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一直怀念大师辈出的时代,在海峡两岸,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北美、欧洲,甚至在世界上其它的国家和地区,南怀瑾先生是一位颇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名播遐迩,声誉日隆。
      南师到底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呢?走进他平凡但传奇的生命路,可能会给当今文化断层时代的有识之士,以强烈的震撼和影响,也许会唤醒今人更加百倍于耕耘中华文化。触摸南师的成长经历,更多给我们教育的启迪,在呼唤大师的今天,我们走进他的生命历程,拨开一切神秘的面纱,还原真实可信的人物,为明天大师的诞生,开始播种。
      一九一八年农历二月初六(阳历三月十八日),南怀瑾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翁镇地团村,南师的父亲南仰周是个遗腹子,两个哥哥能力不强,南仰周十二岁就撑起这个大家庭的重担,凭着他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性格,总算置下了一份“小康’水平的家产,在地方上赢得了声誉,一度当选为乡长。南仰周娶赵氏为妻,赵氏几年后病逝,南仰周续娶了她的妹妹,南家人丁不旺,天天盼望着赵氏为南家添丁加口,本来并不礼佛的赵氏,天天跑城隍庙,求神拜佛,烧香许愿。她二十六岁时,终于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南怀瑾。
      父亲对他自然非常钟爱,但不是溺爱,而是严格的管教。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私塾的教育更多着眼于品行、道德,经书的核心内涵是天道、人道、地道、心道的哲理。少年的心中种下一棵大树的种子,播下孕育大智慧的因子,这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给孩子留下更多的心灵天地,让他们生长仁义礼智信,这是理想真正的开始。
      根据南师的回忆,童年时代,从一岁到六岁,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从六岁到十二岁,除了读书之外,只记得自己身体非常弱,不好好吃饭,喜欢吃零食,三天两头生病,十二岁以后,伤风感冒是经常的事,但没有生过大病。他说,也许十二岁之前把所有的病都生过了,所以后来就不生病了。
      十一岁那一年,父亲送他到县第一小学上学。读了半年,放寒假了,就回家过年,加上他祖母六十大寿,南家热闹非凡,天天开十几桌席、祝寿的、“蹭饭”的人特别多,闹到正月十五,南师一觉醒来,突然出现一个念头:不行,我要走,不能呆在家里,要上学去。父母亲拦他,学校还没有开学,你去上什么学?南师执意要走,父母拗不过他,于是南师步行两三个钟头,到了同学林梦凡家。第二天上午,父亲派人来,告诉他昨晚家里被抢,并带来一份状纸,叫他到县里报案。原来,头一天夜里,一伙海盗洗劫了南师的家,财产损失惨重。他那天如果不离家进城,很可能会被海盗绑票,也许早就没命了。几十年后,南师从这个偶然事件上,引出了一个人生的哲理,他说:如果不大事操办祖母的六十大寿,可能不会招来海盗: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轻言做寿;拿佛学的道理来讲,一个人在“福报”很好的情况下,不要把“福报”都用完了。一个人,在有钱、有权、有势的情况下,不要张扬,不要忘乎所以,不要得意忘形。南师一辈子的为人,都是遵循着这个原则,哪怕在他声名鼎盛的时候,自己都是那么冷静,那么低姿态。
      南师是不是伟人,或有成就的人,我们无从下评语,但不可否认的,他不是一般普通的人。他奋不顾身的挑着文化传承的重担,永远以教化作为人生的目标和生活中的第一任务,这决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做的。
      但是一般作妻子、母亲的人,所希望的是夫妻常相厮守,以家庭为第一,能有安定的生活,及健康上进的儿女。南师原配夫人王翠凤,是浙江本地人,为南师生育两子,南师离开大陆后,王翠凤一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南师父母和膝下儿女,历尽艰难困苦。初期两岸情况一度松驰,南师的原配夫人王翠凤,也曾带了两个儿子来台。与台湾的妻子相处很好,相安无事,后来由于南师正好经营失败,生活困难,她们母子只得又回乐清老家去了。
      1949年,南师到台湾后,不久又重新组成了新的家庭。新夫人杨向薇,东北人,为人热情,心地善良,也是孤身一人随大流到了台湾。南师同杨向薇的姻缘,说起来也带有一点偶然性。南师那时在基隆,有一天,基隆一问小旅馆失火,住在旅馆的旅客本来都是从大陆逃难来的,现在又成了无家可归者。南师天性慈悲仗义,他的家就成了接待所,杨向薇也在这批火灾难民之中,住到了南师的家里。不久,难民们一个一个先后搬出去了,只有杨向薇还住在南师家;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结为夫妻。生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生活十分的艰难。这段婚姻维持了二十多年,于一九七三年分道扬镳了,南先生之博爱襟怀,素以天下父母为自己父母,以天下儿女为自己儿女,对亲生子女则庭训甚严,其子女南可孟、圣茵、一鹏、国熙均天真活泼,聪慧过人,大学毕业后,即训练他们自立。如今,他们在海外自我奋斗,均已卓然有成。
      阴阳和合,男女琴瑟,在婚姻家庭的一切伦理中,占据第一位的就是包容,而不是忍耐。无论男人或者女人,包容的智慧是最高明的,而忍耐就像企图阻挡洪水的堤坝,忍耐越高大坝越危险,一旦决堤家毁人亡。所以在人生的字典中对于家人、亲人绝对不可以长期用“忍”字生活,所有的夺取生命的疾病都在长期的忍耐中滋生。一时忍、小忍是灵丹妙药,忍气吞声是毒药。长期忍耐背后隐藏杀机,隐藏复仇,隐藏恨,是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包容不同,包容是气度,包容是智慧,包容是肚量,包容是大爱,包容是舍得,包容是放下。南师的原配夫人就是具有包容智慧的女人,可能她没有多少才华,可是她知道爱就是包容,而不是忍耐。所有今天已经离婚或者正在离婚的家庭,其所经历或发生的一切,都在证实,因为彼此不能忍耐,而一定不存在真正的包容。因为家的撕裂,就是人生的地震,就是生命的海啸,它迟早会重重的打在我们脆弱的神经上。
      一九九。年二月十四日,是农历的除夕,这一晚,南师的百岁高堂老母,吃完了年夜饭后,忽然撒手西归了。
      这个突然的消息,对南师有多大的冲击,不得而知,但在台湾他身边的人,却个个震惊。
      南师学生卫梦楷参加了丧礼。之后,卫梦楷从香港回到台北,大家邀请她在十方讲堂,向大家报告经过。
      她说得很感人,但最使人感动的部分,是对师母(王翠凤)的赞美和敬佩。她说:“师母是那样的安详、守礼、按部就班,看到她的一切,自己真觉得惭愧万分,我们天天说学佛,连一点师母的坦然无争的气度都没有,真惭愧啊!应该先向师母学做人之道才是啊!”
      老太太过世时,南师母王翠凤女士已是七十六岁高龄了。在这以前的很多年,她一直都是亲自照应婆婆,夜里更是同榻而眠,随时照顾琐事。这个日夜照料婆婆的媳妇,自己也早就是一个老人了啊!老太太走了,南师就办了手续,邀南师母到香港来会面。
      南师母与南师重逢,南师对她说:
      “过去几十年辛苦你了。日子不好过,让你受了许多委曲折磨。”
      师母却回答说:
      “过去的事说它干什么,只管未来吧!”
      这是何等的心胸和度最!一个女人,对于几十年的苦熬,毫无怨尤,竟然一语带过,正如冰心所言: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家兴旺则事业兴旺。中国人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一个字:家。父亲的教诲方式成就了南师一生的学问;母亲的望子成龙,慈悲心肠成就了南师一生努力奋斗的源泉;夫人的亲善和蔼、忍耐和孝悌成就了南师奋斗却安定的人生格局。

    相关热词搜索:家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