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河南禹州方言中的“可”字】 河南禹州方言

    【河南禹州方言中的“可”字】 河南禹州方言

    时间:2019-02-03 05:44: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禹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禹州方言中的“可”字使用频率较高,身兼普通话中的“可”、“就”、“很”三职,但又有不同。因此“可”字是禹州人学普通话的一个难点。同时,研究禹州方言的中“可”字,也有利于促进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可”;方言;禹州
      
      禹州位于我国中部,是河南省许昌市下属的县级市,其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南鲁片区。在禹州人的日常交际中,“可”字的使用频率很高,除了具有普通话中“可”的大部分功能外,还兼有普通话中“就”“很”的部分意义。
      禹州方言中的“可”字作副词、连词时,和普通话中的“可”字基本相同,作助动词表值得时,用法也一样。但是作助动词表示许可或可能的意思时,用法不同。《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口语中只用于正反对比,如可大可小、可有可无等。而在禹州方言常用的表示正反对比的说法是“×(正)×(反)都中”,如大小都中、有�都中、好赖都中、好歹都中等。
      
      一、与普通话中“就”的对比
      
      除了具有普通话中“可”的用法外,禹州方言中的“可”还有些比较特殊的用法,即和普通话中的“就”也有相同的地方。目前,很多关于“可”的论著不少,可是我们还没见到过讨论相关内容的。
      1.1表示一个发生的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就”,但禹州方言中的“可”只能强调过去发生的事情,同时有表明说话人主观感觉的意思。如:
      (1)下了一会儿雨,天可晴了。
      (2)我上了一会儿网可下了。
      以上两句中的“可”都可以换为“就”,表明说话人自己认为“下雨时间短”“上网时间短”。另如:
      (3)他病了半天可好了。
      1.2强调在很久以前已经发生了的情况时,和“就”一样前必有时间词语或其他副词,但“就”有“就+动”和“就+形”两种情况,而禹州方言中的可以用“可”或者“都”。用“可”时,只有前者一种情况,即“可+动”,如:(4)他十五岁就参加了工作。(《八百词》的例子)
      而用禹州方言来表达是:
      (5)他十五岁可参加了工作。或者:他十五岁都参加了工作。
      另如:
      (6)他六点可起床了/他六点都起床了。此句中“可”/“都”也可以换作“就”。
      “就+形”对应的情况,禹州方言中是用“都+形”来表达的,如:
      (7)事情早就清楚了。(《八百词》的例子)
      禹州方言是:
      (8)事情早都清楚了。
      另如:(9)天早都黑了。
      (7)(8)(9)三句中的“都”不能用“可”。
      1.3另外,“就”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禹州方言中“可”和“都”也可以,但句尾要加语气词“了”、“啦”等。
      a) 动+可+动+了,如:
      (10)他说完就走。(普)
      (11)他说完可/都走了。(禹)
      *(12)他说完可走。
      (13)送他上了火车,我就回来了。(普)
      (14)送他上了火车,我可回来了。(禹)
      b)动+可+形+了,如:
      (15)你看完就明白了。
      *(16)你看完可明白了。
      这句话属于将来时态,禹州方言要使用“都”,即:你看完都明白了。
      而非过去时态的形式,普通话用“就”的,如“再加一点就满了”,禹州方言是用“都”:再加一点都满了。
      c) 一(刚、才)……可……+了
      这种形式也跟上边一样,过去动作用“可”,现在或将来用“都”,如:
      (17)他很聪明,一看就会。(普)
      (18)他很聪明一看可会了(过去)/一看都会(现在或将来)(禹)
      (19)天一亮就走。(普)
      (20)天一亮可走了(过去)/天一亮都走(现在或将来)(禹)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知道禹州方言中的“可”跟普通话中的“就”有对应的义项,但不同的是“可”常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普通话中将来时态中的“就”往往使用“都”。普通话中的“就”在禹州方言中,由“可”和“都”二者兼任。
      
      二、与普通话中“很”的对比
      
      除了我们上文讨论到的区别之外,禹州方言中的“可”还一个特殊的用法,即和普通话中的“很”也有很多对应的地方。
      张雪平(2005)、赵黎明(2009)都谈到了河南舞阳方言和周口中的“可”和普通话中的“很”的异同。贺巍(2005)在《中原官话分区(稿)》一文中谈到中原官话的南鲁片划分,大概有“南阳市、鲁山县、长葛市、临颍县、郾城市,许昌市、许昌县,平顶山市、舞钢市、襄城县、郏县、禹州市、汝州市、汝阳县、宝丰县、叶县、舞阳县”等地市,所以,这也可能不仅仅是禹州方言的特点,而是中原官话南鲁片甚至是中原官话的特点。
      2.1“可”跟“很”一样,可以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高。
      2.1.1《八百词》中举的例子如“很好、很幸福的生活、很仔细地看了一遍、表现得很积极、情况很严重、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等,禹州方言都是用“可”而不用“很”的。
      2.1.2有些形容词不受“很”修饰,如*~广大、*~错、*~共同等,禹州话也同样不能用“可”,但是有的不受“很”修饰的形容词,禹州话却可以用“可”,如:*~紫*~灰,禹州话中常说:
      (21)你的脸可紫,咋了?(普:你的脸的颜色那么紫,怎么了?)
      (22)她的衣服颜色可灰。(普:她的衣服的颜色太灰了)。
      2.1.3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不受“可”修饰,这一点“可”和“很”一样。如:*~雪白*~红红的*~白花花的*~酸不溜秋的,禹州也没有这样的说法。
      2.1.4 “很+形”修饰名词时一般带“的”,“很多”修饰名词不用带“的”,在这一点上,“可”跟“很”一样,不同的是,禹州方言不用“的”而是“哩”,那么形式就是:可+形+哩。如:
      (23)那是可好看哩电影。(普:那是很好看的电影。)
      (24)可热哩天他还去地里干活。(普:很热的天气他也去地里干活。)
      (25)那儿有可多可多人。(普:那儿有很多很多人。)
      (26)他老是有可多问题。(普:他总是有很多问题。)
      2.1.5单音节形容词前常加“可”,凑成双音节。这一点还是跟“很”相同。如禹州人喜欢说~美、~多、~好、~难等。
      (27)她心里可美。(普:她心里很高兴。)
      (28)这道题可难。
      2.2用在助动词或动词短语前,表示程度高。
      2.2.1有些助动词要构成动词短语才能受“可”修饰,如~能说、~敢唱、~会说、~肯干、~得去、~配讲,而有的用“很”不行,如*很得去、*很配说、*很应该做;而有的助动词即使构成动词短语也不能受“可”修饰,而“很”却可以,如*可可以试试,√很可以试试,这里可能是语音重复的原因吧。
      另外,有些助动词可以单独受“很”修饰,构成“很+助动词的形式”,而“可”不行: *可应该、*可应当、*可可能。禹州方言中的“可应该”一般说成“可该”,但不单独使用,“该”必须构成动词短语才能受“可”修饰。如:
      (29)你可该去洗洗你哩衣服了。
      可见,在和助动词搭配时,“可”和“很”还是有不少相同之处,但是由于语音、韵律等原因,它们搭配的词不尽相同。
      2.2.2 可+动词,跟“很”的用法一样,这些动词限于是一部分表示情绪、态度、理解、评价、状态等方面的。如:~喜欢、~高兴、~负责、~用功、~支持、~可了解等。
      (30)他一家人都可能。(注:这里的“可能”是两个词,“能”是聪明、精明的意思,普:他一家人都很聪明。)
      (31)她可烦人。(普:她很烦人。)
      2.2.3可+动宾短语。有些动词不能单独受“可”修饰,但带宾语后,整个动宾短语可受“可”修饰,在这一点上,与“很”的用法相同。如:~伤我的心、~有礼貌、~讲道理、~说明问题等等。
      2.2.4 可+带“得、不”的动结式、动趋式,这里的动词限于少数表示态度、情绪、感受、评价方面的。普通话中能用“很”的禹州方言一般都是用“可”来替换的。如禹州话中常说:
      (32)他可看不起人。(普:他很看不起人。)
      (33)你老是请我吃饭,我可过意不去。(普:你老是请我吃饭,我很过意不去。)
      2.2.5 可+动词+数量,动词后多带“了、过”,数词限于“一、两、几”。如:~花了一些钱、~认识几个人、~可有两下子等。这种情况下的“可”也等同于普通话中的“很”。
      2.3用在“不……”前,如:~不好、~不懂事、~不努力等。这种情况对禹州方言中的“可”来说,有点特殊。因为“可”还可以做副词,起强调作用,所以禹州方言中这个句式有时有两种意思,一般要通过说话人的重音来判断是哪种情况。
      (34)你这样做可不好。(重音在后边的“不”字上时,“可”表转折。)
      (35)你这样做可不好。(重音在“可”,说话人会稍微拉长这个音,禹州方言读作平声,这时是“很”的意思。)
      所以,“很”不能用在“~不复杂、~不粗心、~不马虎、~不反对”,而禹州方言中的“可”与之相同,也是只能在强调时使用,不能表示程度高。
      另外,“不”可以放在“很”前,表示程度减弱,而禹州方言中的“可”没有这种用法,不能说“*不可好、*不可坏”等。
      2.4 “可”和“很”一样,都可以用在一部分描写性的和表示态度、情绪、评价等的四字成语前。如:~平易近人、~耐人寻味等。
      2.5 “很”可以用在“得”后,表示程度高,而“可”不行。普通话中可以说“好得很、高兴得很”,禹州方言中并没有“*好得可、*高兴得可”的用法。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禹州方言中的“可”和普通话中的“很”在用法上大同小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但不能等同使用,这一点对学习普通话的禹州人来说尤其要注意。
      
      三、结语
      
      从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禹州方言中的“可”具有多种语法和语义功能,身兼普通话中的“可、就、很”三职。正如郭熙(2005)所说,中原官话中的“哩”也身兼数职,“在其他方言资料中是很少见到的。这或许应该是河南话中‘哩’的一个重要特点。”至于是否还有其他词也是这样,还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66~268/315~318/333~334
      [2]郭熙.河南境内中原官话中的“哩”[J].语言研究.2005(9):44~49
      [3]张雪平.“可”的程度意义及其来源和演变[J].天中学刊.2005(12):84
      [4]赵黎明.河南周口方言程度副词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9(9):123~124
      [5]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2):136~140

    相关热词搜索:禹州河南言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