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老王”何以青春万岁|青春万岁

    “老王”何以青春万岁|青春万岁

    时间:2019-02-08 05:30:5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可以说,“老王”不“老”,王蒙老师的心态非常开明和年轻,称其新锐也并不为过,许多时候,我们发现他吸收新鲜资讯的能力与速度甚至使我们这些比他年轻许多的晚辈也自愧弗如。   
      近日。“老王系列”新书发布会引起了文坛的瞩目,青年先锋文学作家郭敬明的出席招致许多热议,外界有人猜测属“隔代捧哏”,有人评价“老少和谐并无摩擦”。其实这次座谈形式的巧思妙想,缘起很简单。首先,王蒙老师觉得这四本书“很好玩”,其次是他觉得和小郭一起聊聊“很有趣”。这也恰反应出王蒙老师直爽、幽默的北方人性格,特别愿意交流、愿意聆听、愿意和年轻人在一起。此次座谈,所涉尖锐问题,比如畅销与文学价值的关系,王蒙与时下畅销作家的比较,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等等,他皆畅聊自如,绝不过滤或罢谈。对年轻作家更是再三鼓励,充满提携之情。其实,略往深处想,就会发现这份平和与气度皆缘于他的经历、学识、修养,无畏圈里圈外的低谷高潮,无谓潮流偏向,不迎合、不炒作、不卑不亢,真诚地欢迎文学创作的不同流派、各家人物、多方争议。因此,推出“老王系列”,与王蒙老师的结缘、合作也成为我们整个编辑团队非常难得非常愉快的一次学习经历。
      
      “老王系列”的缘起
      
      早在一年多前,我们就开始与王蒙老师商量策划“老王系列”,初衷是将其多年来持续创作的诙谐小品文收集起来,加以分类,并配以插图分册出版。王蒙创作的以老王为人物的小品文数量很多,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后又被各大网站转载。要想搜集是很困难的。所幸,王蒙老师保留整理了绝大部分的文章,清点后共计420多篇。
      这么多小品文如何编辑成册?鉴于该系列小品文行文挥洒自如、相互间联系较为松散的特征,我们在与王蒙老师多次见面协商、邮件讨论之后,遂决定将“老王系列”彻底打造成一个开放的选题,决定先将现有的文集分册出版,之后再每年出版一册。因为关于老王的故事,老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因为,王蒙老师还会一直持续不断地创作,“老王系列”也会越来越充实。
      
      “幽、有、友、幼”的名与实
      
      如何取名?与大多数图书取名不同,“老王系列”的取名过程更像是从虚到实,先定名再分类。王蒙老师建议从一个音节生发出去,选出四个有意思的字作为分册名,他说自己很喜欢汉语拼音“you”这个读音,且这个读音的好字妙字也恰巧较多,比如第一声的“幽、优、悠”,第二声的“游、由”,第三声的“有、友”,第四声的“又、诱、幼”等。最后,选定“幽、有、友、幼”作为第一批四个分册的书名。 小品文的分类也大致地遵循着这四个字的涵义,比如“幽”字,象征着沉思,象征着梦境,象征着务虚又驰骋的精神世界,因此《幽》分册便收录了《灵验》、《应验》、《遗忘》、《死亡》等篇章。比如《友》册,“友”字象征着友谊,象征着友情,象征着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这一册收录了《老友》、《见面》、《合作》、《约会》等篇章。纵览“老王系列”,包括《幼》册的童真、《有》册的现实存在感在内,我们可以发现老王的故事非常普通,涉及到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老王系列”着眼于现实生活的冷暖、百态,从花花草草写起,既有感悟新时代数码科技发展之迅猛的,有震惊于现代传媒产业炒作风潮的,有对老友多年交往龃龉的回忆,有和孙子共度的美好时光,也有晚年的小病小灾,还有对错字的深恶痛绝,以及对时下流行的一点感触。
      因此,每当我们几个编辑在分类过程中遇到莫衷一是难以定夺的篇目时,通常会采用轮番阅读服从多数人意见的方式来确定。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一稿件处理方式获得了王蒙老师的认可,他十分赞同我们对首批出版400个故事及各分册100个故事的编排方式,以及我们所确定的对篇章分类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表示如果实在不能均匀地分册,那么,也就不必强求虚实对应,册名不过是个符号。
      
      我读“老王系列”
      
      从谋篇布局来说,“老王系列”的400个故事既似摹写又似在解构。王蒙老师一面描摹生活中的点滴、习惯、传统,一面解构某些顺其自然或者说莫名其妙的常识、观点、做法,在描摹和解构中探讨了个人思想是否能完全地保证独立性、自主性、正确性的命题。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何以在老王的故事中会常常流露出困惑、迷茫、哭笑不得的情绪: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有时还非要反其然,或在思想上叛逆企图剑走偏锋跳脱个性却终未能践行,或在行动中因铤而走险赢则得意输则懊恼之类,等等。
      其实,“他人”的交流、劝慰、见解、批驳往往可以成为现实选择的一种对照,相比于自己硬生生地趟出一条路来的艰辛,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老王不随遇而安、随波逐流、跟随主流呢?为随心所欲、为求个明白、为解决提出的问题,因为老王执拗地想要在智力上、思辨上、行动上一探究竟,而这样事情发展的结果又往往在意料之外。像此次新书发布会上,郭敬明在谈到《有》册创作风格时就提到,这本书里的故事都在常人预想之外,可以让读者从昏睡边缘迅速提起神儿来。确实,思考角度的陌生化正是“老王系列”比较突出的特点。我以为,王蒙老师或许是想换一种方式来记录伴随他多年的整个社会,包括不可理解的变迁、不可理喻的审美、不可细观的影视、不可言说的人际、不可较真的商品……罢了,老王或许也会在一段挣扎后选择偃旗息鼓。
      此外,从语言创作的角度来看,“老王系列”与《庄子的享受》或者说王蒙老师以前创作的文本有着鲜明的差异。在与同事合编王蒙老师《庄子的享受》一书时,我感到编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享受。此书全篇语言汪洋恣肆,气势磅礴,用典用排比的句式极多,因此,相较于一般的大众学术类读物,“享受”一书稍显艰深。当然,这皆缘于王蒙老师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极高的文字天分,他用词多大胆、新鲜、充满创意,形容词按照梯度被排列整齐,动词按照轻重缓急被拿捏得精准到位,浪漫的精神世界被编织得恢弘大气且通透彻底。而在“老王系列”的《幽》、《有》、《友》、《幼》中,王蒙老师却显示出用字上的计较、挥洒、挑剔、精致,使用的全都是朴实无华的语言,而且力求这些文字能通俗到连六岁的孩子也能阅读并进而评头论足――这种文字风格的设计与老王这个邻家人物性格息息相关,也与老王的气质、个性相契合。可见,无论是恢宏、典雅、大气还是朴实、精致、幽默,王蒙老师对语言文字风格和运用的把握,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自成一格或繁复或单纯的挥洒自如的风格,可谓炉火纯青。
      “老王”何以“不老”
      “老王系列”封底的文字是在策划这套书过程中我的一些感悟总结。“老王是谁?谁是老王?天真又圆滑,憨 实又滑头,时而世俗,时而性情,一边自卑自谦,一边洋洋自得,偶尔故作深沉,原来装聋卖傻……”这老王是不是王蒙?咋看之下,读者也许会有对“老王和王蒙”认知上的迷思或误解。老王,似乎代指如今步入老年时期的王蒙,老王也当过官,从事文学创作,与老伴恩爱,与儿女孙子齐聚一堂,各方面来看都似指王蒙。但是,这样―个天真、圆滑、憨实、滑头、普通邻家老爷子又并非完全对号入座的王蒙本人――王蒙老师历来都反对将自己与文学创作中的角色混为―谈。
      我与王蒙老师因为工作关系结缘,初次拜访时,心里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景仰之情。庆幸的是,王蒙老师为人十分随和,这也是他给我最初也最深刻的印象。犹记得当他谈论起新疆的生活时,每到高兴处便情不自禁地用维吾尔语朗诵起诗歌来,谈到在新疆16年的生活经历,更是滔滔不绝。我发现,王蒙老师的记忆力惊人地好,他能在任何时候完整地背诵出某个文学片段,各种文体皆可,甚至是外语原文。几番接触后,我们发现这位19岁名扬文坛、几十年来在开拓文学创作潮流上孜孜以求的大作家,其实是一位非常可亲可近的长辈。与他交流,能长见识,因为他具有渊博的文、史、哲、地理、民俗等知识,席间若任意谈起某时某国某位名家,他就能立刻说出这位名家的代表作、文学风格、最新动向。与他交流,能捧腹不禁,因为他骨子里的幽默,因为他不拘谨、不端架子、能消解正襟危坐、能消解盲目崇拜,具有北京文化生态中自由、大气、快意的精神气质。看他生活,能切实体味与时俱进的学习观,王蒙老师学英语的时候已经46岁,接触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时已近古稀之年,而现在他不仅可以用英语无障碍地交流,还可以迅速地收发手机短信、用E-md沟通工作事宜。新书发布会那天,他还与我们饶有兴趣地讨论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遣词造句的影响。可以说,“老王”不“老”,王蒙老师的心态非常开明和年轻,称其新锐也并不为过,许多时候,我们发现他吸收新鲜资讯的能力与速度甚至使我们这些比他年轻许多的晚辈也自愧弗如。
      在书稿编辑的过程中,王蒙老师非常仔细认真,每当发现校样和成书的错误,他都非常及时非常严肃地指出来,绝不含糊。与他结缘可以说是我们出版事业及人生经历的一大幸事,可以学习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知道了什么样的文学大师方能宝刀不老、青春万岁。

    相关热词搜索:万岁老王青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