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中国人的土地情结_中国人异化的房产情结

    中国人的土地情结_中国人异化的房产情结

    时间:2019-02-12 05:44:1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赛珍珠的小说《大地》里,主人公王龙每次手头有点钱,就想着买点土地。过去土地私有化,买了土地就是自己的不动产,也有人说这是农民心理在作祟。    如今土地无法自由置换,房子买了,在国内起码可以拥有七十年,在美国可以无限期拥有。这时候我发觉中国人有点钱,多半还是想着房子,再大一点,再多一套。农民打工,回去就盖房子。而在美国的中国人也一个样,大房子一直是他们美国梦的核心。
       不容否认,一些人买房子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条件,想住得舒服一些。但是我发觉,更多的人是在无意识中,在攀比之下买大房子的,这甚至使得房子成为了个人生活的诅咒。
       前不久我回国的时候,去安徽桐城、舒城交界的一个地方,看到那里的风光无比自然,水库绿如碧玉,群山气象万千。我在这里看到了久违的山涧,清澈见底的溪水,山间的茂林修竹,各样的野果,可口的野菜。在当今的中国大地,这样的地方如同桃花源。但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家越来越少,因为很多人到附近镇上买那种鸽子笼般的商品房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一窝蜂都在买。
       那些坚守下来的人家,盖起来的小楼十分漂亮,一开门就是大山,山泉清澈可口。过去交通不便,现在据说要修马路进山了。这样一来,很多人想过来,但是谈何容易?因为非转农几乎不可能。
       但是这样的故事还在上演。我有一个亲戚,家里有幢房子,住得十分宽敞,里面卫生间淋浴设备等等应有尽有,还有个漂亮的院子。但是他说要去镇上买个六七十平方的商品房,我给劝阻住了。我说:“有这个钱,把家里的房子弄得漂漂亮亮的比什么都好,干吗去镇上买那种六七十平方,楼上有脚步,自己走个路或是孩子奔跑一下又怕扰邻的公寓房?剩下的钱,你可以去旅游,可以供孩子读书,可以养老,送给房产开发商干嘛?”
       我们常说的“一窝蜂”,就是一种审美上的同质化,对那种被房产商灌注了一些价值判断的商品房的一味追捧。许多人由于无法认知事物的价值,只能通过多少平方、多少价钱这样有形的标准去衡量一样东西。我搞不懂,房产商在一泡尿一样的水沟上搭个桥,号称小桥流水,都有人去信,并为此放弃真正的水库和青翠的群山。
       房子价值被异化的现象,在美国华人社区尤其明显。几年前,我去田纳西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我赞美他家的环境很清幽,问附近是不是也有中国人来买。那人说:“他们才不屑买这里的房子,他们嫌太小了,他们都要买大房子。”
       看看美国人,他们很会生活,把日子当成艺术去过,大房子也好,小房子也好,家里的布置、摆设都别具匠心,大有大的气息,小有小的温馨。一个会生活的人,能把家变成温馨的家,但是我们只在乎房子多少平米、房价几何、学区怎样,至于如何赋予房子这个空壳内涵,就一筹莫展了。
       过去的社会尚不至如此,看《清明上河图》,看皖南民居,那些住宅的设计,对于采光、排水、空间利用等诸多方面都很有讲究。我们曾经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这些年怎么了?
       还有很多人,其实财力并不够,使劲拿下贷款买大房子,结果吃不敢吃,穿不敢穿,玩不敢玩,拼死拼活供房子,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全家。到底是面子重要,还是生活的品质重要?
       买大房子,为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假如买大房子,反倒把日子弄得没法过,那便是买椟还珠之举了。房子问题,不但能把富爸爸变成穷爸爸,还有可能把有条件修身养性四处走走的闲爸爸,变成蜗牛一般顶着个壳无法正常前行的忙爸爸了。
       【原载2012年1月5日《羊城晚报・心灵驿站》】
      

    相关热词搜索:异化情结中国人房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