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作证【我可以作证】

    作证【我可以作证】

    时间:2019-02-15 05:51: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从李慎之的短文《诺贝尔与孔夫子》(《读书》一九九七年一期)中得知,海内外中国学者圈子中有传言称,一批诺贝尔奖得主前些年在巴黎开会,“结束时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去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
      读到这里,心猛地颤了一下,继之快要羞形于色了。原因是,我当时采访过这次会议,且发了条消息(载《人民日报》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日),而对如此震聋发聩的崇论闳议,居然没有听到,自然也没有报道。事关孔子,《纽约时报》可以不报,《世界报》可以不报,我要是也不报,就愧对咱们的孔圣人了。
      九年后的今天,绞尽脑汁追索记忆,我仍认定此说乃子虚乌有。但又觉得不能单凭记忆,要紧的是拿出证据来,即李文所追问的“原始文件”。
      于是鼓起勇气,拆开了尘封多年的破纸箱,下手翻找“原始文件”。嗨,真找到了:共五件,其中四件是讲稿,即会议主持人、一九八六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利・韦塞尔和东道主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会议开幕和闭幕时的讲话,还有一本精制的会议手册,上面载有会议缘起、与会者名单、会议日程和新闻采访安排。这五件是会议向新闻界提供的全部文字资料。不用说,我首先急切地又浏览了一遍四份讲稿,结果,仍然没有找到孔夫子的大名。
      正如李文中所说,法国拉“诺贝尔们”到巴黎聚会,确有为密特朗竞选连任造势的考虑。我对这次会议的兴趣并不大,但由于要联系采访与会的丁肇中先生,还是参加了它对文字记者开放的仅有的两次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其它活动如参观、宴请等仅对少数几个电视摄影记者开放(传播密特朗的政治“作秀”?),分组讨论则不公开,名义是“排除干扰”。二十一日会议闭幕时,并无任何宣言之类的正式东西发表,只是韦塞尔在总结讲话中,把大家在分组讨论中的看法归纳为十六条结论,而这十六条中没有一条提及孔夫子。
      不过,开幕式上倒是提到过中国和一个中国人,但这个中国人不是孔子,而是老子。韦塞尔在十八日下午的开幕词中回顾人类文明进步时,说了这样几句话:“人类近五十年来所取得的进步超过以往二十世纪。尤其是,希腊和拉丁的哲学家同犹太预言家和中国或印度的幻想家尽管是同代人,却没有过任何直接接触,而现代研究人员借助神奇的通讯技术,能身处异地而参加同一些讨论,或亲临讨论现场,啊,要是设想一个有耶利米和毕达哥拉斯、老子和琐罗亚斯德――还不要漏掉释迦牟尼――参加的讨论会,该多么有趣!”
      韦塞尔举出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前后的几位文化名人,显然只是一般提及犹太文明和希腊文明、中国文明和波斯文明,还有印度文明,并未把中国文明置于特别的地位。
      总之,会议确实“根本没有提到孔子”。这一点,我可以作证。至于说二十世纪的“诺贝尔们”把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哄抬到人类下个世纪精神导师的地位,那就纯属凭空演义了。

    相关热词搜索:作证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