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复习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复习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2-18 05:34:0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注重了“教”,而忽视了“学”,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若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 引导学生“会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面对所学的零碎的化学知识,繁多的实验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阅读更有效呢?学生迫切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很多,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课前预读,课堂研读,课后通读,考前重点读”的途径,效果比较显著。
      1、课前预读
      课前预读是指在复习每一章节内容前,教师拟定预习提纲,在预习提纲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本中有关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预习提纲中还备有一些与本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解答,然后及时收集学生预习情况的信息反馈,摸清学生哪些地方存在薄弱环节,有什么疑难问题需要解决,以便教师课堂讲解时有的放矢,集中力量去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解释疑点,弥补漏点。
      2、课堂研读
      课堂研读是指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讨,特别是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拿出来比较着读。在“读”的同时注意“研”,要研出它们的区别,研出问题的实质。这样不仅使学生容易搞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能对这些概念更深地理解和更好地运用。
      3、课后通读
      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识的遗忘率最高的时间是在初步掌握知识后的那一段时间。因此,课后指导学生将所学内容通读一遍,在阅读中理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链,化繁为简,化厚为薄,并以条目表格、图示等形式将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搞清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既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又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牢固记忆,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4、考前重点读
      学校对九年级实行一月一次的阶段性考试,又叫月考,在每次月考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对这一阶段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疑点、漏点重点读,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平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在考试和作业中的错题记下来,建立“错题本”,考前可拿出来重点读,还要指导学生对本阶段学的内容中是中考热点的内容进行重点读,以强化对热点知识的掌握。
      
      二、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信息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教学是使学生学习信息,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活动。
      引人注目的新信息题正以旺盛的生命力在中考试题这块园地上逐渐成熟。这类题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的新知识、新情景、新方法等新信息,它要求学生在考场上独立完成现场自学、接受新信息,将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加工、联想、类比等处理,并与原有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解决新问题。这类题目陌生度高,有利于公平竟争,能抑制“题海战术”,能较高层次地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一些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看到新信息题就不知所措,花了大量时间还在边上转,不能单刀直入,他们特别需要老师平时启发、引导、指点迷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采用正确的解题方法。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其自学,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自学的习惯、自学的能力。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学生终生受益。
      (作者联通:053700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中学生复习自学能力培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