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苦不堪言_辗转千里寻女,慈父打工七年苦不堪言,此情可撼天!

    苦不堪言_辗转千里寻女,慈父打工七年苦不堪言,此情可撼天!

    时间:2019-02-25 05:40:4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2007年3月9日,在江西省樟树市经楼镇塘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一对新人正在举行不同寻常的婚礼。新闻媒体的记者、樟树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民警、众多乡亲都来庆贺,大家为新娘付兰林寻找到了真正的幸福而感到高兴。而付兰林的父亲付春根却在这喜庆的时刻泣不成声,因为他为了寻找失踪7年的女儿历尽艰辛,身心都承受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煎熬。
      在付春根和付兰林父女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呢?
      
      晴天霹雳女儿打工神秘失踪
      
      付春根是江西省樟树市经楼镇塘湾村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塘湾村地处偏僻,也没什么特产,尽管付春根每天起早贪黑在田地里劳作,还是难以维持一家五口的生活。1998年春节过后,19岁的儿子付冬林便对父亲说,他要出去打工,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17岁的付兰林听到哥哥要到外面去打工,也跟父亲争着要出去。付春根看着懂事的兄妹俩,感到很辛酸。特别是女儿付兰林,年仅17岁,长得瘦瘦弱弱的,到外面打工能吃得消吗?但他考虑到小女儿付芳林马上就要上高中了,那笔学费也不知去哪儿筹借。付春根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同意了兄妹俩外出打工。
      1998年4月13日,付兰林跟着哥哥付冬林,带着一个乡村少女对外面世界的美好憧憬,还有父母深深的嘱咐离开了家。付春根看到女儿和儿子渐渐远去,不停地朝他们喊:“多写信,多打电话回家。”付兰林也不断地挥着手,泪眼婆娑地对父母说:“我一定会的!”
      1998年4月15日,经过两天一夜的旅途奔波,两兄妹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一家纸袋厂。这家厂子不招收男工,只招收女工,付兰林顺利进了厂,但她一打听,厂家效益并不好,工资低不说还拖欠。付冬林在中山找了几天,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带出来的钱也用得差不多了。于是,他跟妹妹说:“我先回家了,你暂时在这里做着,等落稳脚后再另找工作。我走后你一个人在外要多保重。”付兰林懂事地点了点头。
      1998年4月22日,付冬林刚回到家,就接到他同学从中山打来的电话,说付兰林被一个四川人拐走了。付冬林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
      付春根听说女儿失踪,不亚于晴天响了个炸雷,他立刻蒙了。妻子更是哭得昏天黑地,嘴里喃喃道:“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付春根很快拿定了主意,他决定立即赶往广东。当他来到了女儿打工的那家纸袋厂后便直接去找老板:“我女儿到哪里去了?”老板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据员工反映她跟一个四川姑娘走了。”付春根又问:“你们这里有那位姑娘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吗?”老板的头又是摇得像拨浪鼓:“她们都是在试用期,什么资料都没有留下。”
      无奈之下,付春根只好向中山警方报案。中山警方认为付兰林出走的详细情况一时还无法弄清楚,又没有发现尸体,只是将此案定为“失踪”案。
      女儿刚刚出来几天便失踪了,作为父亲,付春根感到深深的内疚,他真后悔不该让这么小的女儿出来打工。此时的付春根像只无头的苍蝇,在中山市各个镇的大街小巷里寻找女儿的下落。他饿了就啃几口自己带在身上的馒头,渴了就找个自来水龙头喝上几口生水,晚上便在车站或是桥底下打个盹儿。可是,茫茫人海中,要找一个人,真可谓是大海捞针。一个星期过去了,女儿付兰林仍然杳无音讯。尽管付春根省了又省,但囊中还是所剩无几,他只好向老乡借了点钱回到家里。
      回家后,付春根整日坐立不安,神思恍惚。女儿付兰林纯真可爱的模样老是浮现在眼前,他似乎听到女儿在喊:“爸爸,你快来找我呀!把我领回家吧!”此时的付春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找到付兰林!
      要出去找女儿,首先得有路费呀!经济拮据的付春根,哪里拿得出钱呢。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到樟树市郊的一家砖厂,向老板央求给个搬砖的活儿做。老板很同情付春根的遭遇,当即答应让他搬一个多月的砖。付春根攒下一些钱后,便一路颠簸来到了四川成都。
      出了成都火车站,付春根感到一阵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他望着人来人往的繁华街道,真希望女儿会在自己眼前出现。付春根找过几条大街,又到一些偏僻的小街上去寻找女儿的下落,像这样在毫无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又会有什么收获呢?他随便找个小旅社住了下来。当他把自己出来找女儿的事情讲给同住的一位旅客听时,那位中年男子对付春根说:“你真糊涂,四川省这么大的地方,找个人有那么容易吗?何况你还不能确定女儿是不是到了四川。我劝你还是快点回老家吧,你带这点钱能支撑几天?”
      付春根想想也对,凭着一时的冲动,就懵懵懂懂来到了四川,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确实寸步难行。
      在成都呆了两天,付春根便匆匆地回到了樟树。他想看看女儿是否有新的消息,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1998年7月的一天,在家等待女儿消息的付春根突然接到广东中山警方发来的一封信函,称那里发现一具无名女尸,要他赶快过去辨认,付春根夫妇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晕厥过去。等付春根赶到中山,对女尸进行辨认后,发现死者不是付兰林,他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
      
      打工寻女慈爱父亲历尽艰辛
      
      这次来到中山,付春根就想,如果女儿没死,那么作为父亲的他就一定要千方百计找到女儿。当然,找女儿不能像上次那样借钱,只有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才能日复一日地找下去。他深知,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要顺利地找到女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付春根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工挣钱。可是一个40多岁的乡下农民,既无文凭又无技术,在人才济济的广东要找份工作是何等的艰难!付春根找了一个又一个职介所,问了一家又一家工厂,没有哪个用人单位愿意接纳他。
      后来,有位老乡跟他说,到建筑工地去碰碰运气吧。付春根想,我无文凭技术,可总有力气呀!于是,他来到了一家建筑队工地,很快就找到一份拌水泥的活。
      有了栖身之地,并且解决了吃饭问题,付春根便开始找女儿。
      在建筑工地干拌水泥之类的杂活,劳动强度很大,付春根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尽管这样,他下班后都会拖着疲惫的身躯到处寻找女儿的下落。
      付春根把寻找的重点放在发廊、按摩厅等娱乐场所。他最担心女儿被人拐骗到这种地方。
      有一次,付春根走到某按摩厅门口,听到有两个四川口音的女孩往里面走,他马上跟了进去问她们认不认识付兰林,两个女孩被一个乡下农民缠着问这问那,都说付春根是神经病。
      几个月下来,付春根几乎找遍了中山附近各镇的发廊、按摩厅、以及外来人口居住比较密集的地方,却没有发现女儿的踪影。住在简陋工棚的付春根每天夜里都难以入睡,一想到女儿不知在哪里受苦受难,心里就非常难过。
      1998年1月,带着没找到女儿的深深失落,付春根从中山回到家里过春节。
      除夕那天,塘湾村的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杀鸡宰鸭,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当邻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的时候,付春根家里却没有丝毫喜庆的气氛,女儿失踪的阴影还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餐桌上只有白菜、萝卜、豆腐等几个素菜,付春根也没有放鞭炮。几口人在默默无语中度过了除夕之夜。
      还没等过完春节,付春根又踏上了寻找女儿的征程。这次他来到了繁华的广州市,在天河区的一个工地上找到了份钉模板的活儿干。付春根虽然在工地上打工,可他的心思却放在寻找女儿上。1999年7月的一天,太阳火辣辣的,付春根跟往常一样,在二层脚手架上钉着模板。不知是胡思乱想,还是自己身体状况太差,钉着钉着,他突然从上面摔了下来。右手掌被地面木板上的三颗铁钉刺穿,顿时,血流如注,要不是工友们及时把他送往医院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工地老板看付春根残废了,便找个理由把他辞掉了。
      走投无路的付春根,为了找到女儿,又辗转来到了深圳市,在松岗镇的一家工地上找了个事做。这是一个私人建筑队,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3个小时,中午饭都是在工地上吃。为找女儿已经心力交瘁的付春根,每天都在恍惚中度过。2000年9月的一天,他在锯模板时,由于电锯速度快,木板上的铁钉一下便甩在了他的左眼上,身无分文的他只好向老板借钱上医院,想不到狠心的老板连一分钱都不肯借给他,付春根只好在工棚里忍着。直至第三天,有个老乡来看他,才把眼睛肿得像胡桃的付春根拉到医院消炎清洗,否则他的眼睛就瞎掉了。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付春根一边打工,一边寻找女儿,已经在广东的广州、中山、东莞、深圳等地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出来时候的体重是130多斤,回家时还不到100斤,离家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回到村里,家乡人都不相信站在面前的就是年富力强的付春根。
      
      真相大白被拐七年后终团聚
      
      2003年10月,在多年寻找还是毫无结果的情况下,付春根只好来到樟树市公安局经楼派出所将女儿付兰林的户口注销了。那一刻付春根仿佛觉得地球都停止了转动,血液都凝固了,想到女儿从此就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他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起来。
      光阴似箭,2005年1月4日,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付春根竟收到了女儿付兰林的来信,信的落款是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中城镇琵琶树村。通过信件,付春根终于了解到女儿这7年的遭遇。
      原来在1998年4月的一天,住在同一宿舍的四川打工妹曾维先问付兰林:“你怎么天天沉着脸闷闷不乐,有什么心事吗?”付兰林告诉她:“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可在这个厂里打工又挣不到钱,所以心中很苦恼。”听完付兰林的回答,曾维先又试探地问:“你去不去四川,我带你到四川找工作,四川的工资比纸袋厂高多了。”“不去,我现在身上连坐车的钱都没有,万一找不到工作回都回不来。”付兰林心有疑虑地说。“没关系,我帮你出车费,万一找不到工作就当旅游了一回,然后再送你回家,又不要你一分钱。”听了曾维先的一番话,付兰林想了想觉得与其在纸袋厂打工挣不到钱,还不如出去碰碰运气。于是,她便跟随着曾维先来到了四川。
      当时付兰林这个17岁的少女还被蒙在鼓里,其实这个被她视为亲姐姐的曾维先已经把她领入了一个事先设下的圈套里。一到四川老家,曾维先就劝说付兰林嫁给她弟弟曾成林,付兰林一听此言,顿时花容失色,死活不同意。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曾维先及其家人把付兰林关在家里,不准她与外界联系,并派专人严加看管。可怜的付兰林犹如笼中的小鸟,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日日以泪洗面,身体迅速消瘦。1998年7月,付兰林在身无分文及失去人身自由的情况下,被曾维先家人逼迫与曾成林“结婚”。那备受污辱的时刻,至今还铭刻在付兰林的心中。1999年5月,付兰林生下了第一个儿子,由人妻变为了人母。2000年11月,她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成林一家慢慢给了付兰林部分自由。她开始下地种菜干农活,空闲时还可上街购物,但必须由曾家人陪同。在被拐的几年时间里,付兰林一天也没忘记与家中父母联系,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
      这次付兰林不仅在信中留下了详细的通讯地址,还写下了村子附近一家小卖部的电话号码。女儿的来信,使付春根一家重新燃起了希望。付春根按照信中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可就是打不通。后经仔细核对号码,才发现女儿在信中少写了一位数。寻女心切的付春根只好在号码尾数上乱加数字反复拨打,终于在2005年2月9日,通过小卖部老板的转告与女儿通了电话。付兰林在电话中向父亲哭诉了自己被拐后的痛苦经历,并祈求父亲赶快来接她回家。
      女儿失踪7年后,现在又有了音讯,作为父亲的付春根又喜又忧。喜的是他们一家有团聚的希望,忧的是四川与江西相隔几千公里,要接回女儿谈何容易。这时,付春根想到了为民办事的公安民警。2005年2月18日,他来到了樟树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并恳请他们前往四川解救付兰林。
      樟树市公安局秉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为民排忧解难的宗旨,答应了付春根的请求,立即派出了精干警力奔赴四川解救被拐的付兰林。整个解救工作历经6天,横跨6省一市,行程三千多公里。付春根也与民警一起来到了四川,亲自参与了整个解救行动。当他看到女儿的一瞬间,悲喜交加,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2005年3月1日,付兰林跟公安民警一起回到了离别7年之久的家乡。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村里人举着火把、放着鞭炮,簇拥在付兰林身边,祝贺他们一家再次团聚。
      刚刚回到家乡的付兰林,由于心灵的创伤实在太重,加上想念远在四川的孩子,因此常常闷闷不乐。但樟树公安局领导及乡村干部对她非常关心,不仅为付兰林安排了合适的工作,还帮她牵线搭桥找到了关心她、体贴她的心上人。
      目前,付兰林正逐步走出那不堪回首的7年阴霾,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编辑/焦一鸣
      E-mail:jiaoren88@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慈父苦不堪言千里此情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