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元代书画家赵孟�】 赵孟书画家

    【元代书画家赵孟�】 赵孟书画家

    时间:2019-02-27 05:41:4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浴马图》绢本,工笔重彩,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幅以浴马为场景依次展开,绘骏马十四匹、马官九人。马匹各色皆有。体格健硕,形神安然,或立或卧,或饮或行,或回首岸边,或立于树旁,昂首顾盼,姿态各异。马官或掣马溪边,或浴马水中,或坡上观望,人马相互呼应,生动有致。画面浮现一派夏目风光,一湾溪流,清澈见底,两岸高梧碧柳,掩映生姿,环境安闭清幽,有“四海一统,马放南山”的逸趣。画法精工细致,色彩浓润,格调雅丽。
      赵孟�的人马画取法唐宋,以韩斡、李公麟两家为格,并有所发展。赵孟�在绘画上提倡“古意”,反对“近世”,他曾言:“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令人但知用笔纤细,缚色浓艳,但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这对元代绘画的发展影响极大。要说明的是,赵孟�提倡的“古意”是“师古”不是“复古”,是“开新”不是“出奇”。他所反对的“近世”是两种极端的表现,一是笔墨欠佳的“但知用笔纤细”和只求效果不讲境界的“缚色浓艳”。他是用中庸的态度将唐代的纤弱之鄙和宋人的神采匮乏进行调台而后的再创造。一方面保持了精工富丽的高超技巧,另一方面强调笔墨自身的艺术性,将笔致和墨彩的变化合于形迹之中。进而开启一代新风。此幅是赵孟�由韩向李过渡时期的作品,和另一张《秋郊饮马图》较为接近。
      赵孟�人马画的传人主要为其家族内部成员,如其子赵雍、其孙赵麟等。但家族性的绘画群往往恪守先辈之法,不敢跃雷池一步,以致后代作品多流于形式,缺乏创意。
      《幽簧戴胜图》绢本,淡设色,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初的花鸟画,仍然延续着两宋的主流风格,以严整精工为体。皆因两宋花鸟画的成就太大,它的影子一时在短期内无法消磨。但在赵孟�为领导者的指引下,已经有所改观。苏轼的“绘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畅神”理念,已在赵孟�的实践下前进一步。“梅兰竹石”已经开始成为文入画家“寄兴”和“鸣高”的主要载体。本身赵孟�就在文学运动上提倡恢复《诗经》的“兴体”,而绘画上有所迎合,纯属自然。南宋的“减体”仅在人物画上有大的展观,花鸟作品却不出法常。但到了元代,这种“写意”的手法开始为大多数文人接受,如高克恭、陈琳、王冤等等。文人开始真正地有了诗酒之外的另一种“休闲”方式,开始由“形似”的理法中走向了自我的心性。
      是幅绘新簧一杆横斜画面,戴胜一尾立于梢头,构图取对角交叉,又兼戴胜回首,稳中求变,意趣横生。此种构图为古人的创造和提炼,对角趋势所形成的不规则三角形可以相互组合成无限的构图样武,即可一而生万,又能不离其宗。戴胜仍以谨严之法描绘,形神俱足,毫发毕现。而竹枝纯用弹跳的笔势重按疾提,爽利干脆,潇洒灵变。从运笔的方式中,可以看出速度的疾徐和形迹的生发,这种“逸气”的表达为前人所少有,亦能从中体会出绘者的愉悦心态。竹枝与戴胜二者相较,一张一弛,收放随心。
      《鹊华秋色图》纸本,水墨浅绛,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绘于1295年,是赵孟�在济南罢官后,为挚友――南宋遗老、鉴赏家周密而作的一幅描绘周密故乡风情的作品。鹊华二山为济南郊区田园景致之最,赵孟�将此山野秋色描绘得更加令人神往。图中二山相望,一夷一险。杂树林立,洲渚掩映。苇浦间渔人或捕或钓,村野内农人有织有牧,闲适恬淡,悠然自得。
      此图为赵孟�承袭董源、巨然风神的典型代表。解索皴与披麻皴互用,交替相生,且以篆书笔法为之,平静疏缓处正合空阔简远的景致。丛树精绝处令人心生赞叹,其中树干用笔如曲铁盘丝,挺拔扭转极合物象;点叶形式多样,变化无穷,又相互谐合,不生杂乱,形式之美,俗手难及。苇叶以细笔撇出,一丝不苟,严谨生动。设色以赭青为主,雅淡清新,将浅绛之美显露无余。另外,绘画的书写性在赵孟�身上的另一种提升便是抒情性,此图中弥漫着“寄情于山水”的超逸之思,迹与景、景与情,完美交合,天机无限。仅从此点而言,称赵孟�为“百代宗师”,绝不为过。
      赵孟�山水画的承传者极多,如朱德润、曹知白、元四家等皆受其指授或影响,他引领着中国山水画由“师境”到“师心”的重要转变。
      赵孟�的书法以“二王”为格,五体皆精,楷书被后世称为“赵体”,与颜真卿、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齐名,在历代都有广泛的受众。尤其是在他晚年时,楷书着力于李北海,增加雄强浑厚之气,为后人所赏。他在自己的书评中曾说:“临帖之法……然与其肆也宁谨”,从广意上讲,这不但是他对临帖方法的总结,更是他对自身书法的总评,子昂非不能肆,实不为也。赵孟糖这种“平正”路线的书风,最大的利处就是便于他人研习,他在用“提炼”后的恒久性规律来模范元初的书坛,让书法回归到“二王”为标尺的晋人格调上。赵孟糖的书法在元代流传至日本、朝鲜,甚至印度僧人慕其书名而至中国,将其书作带回本土,可见影响之广大。赵孟�诸书体中,最有性灵者,首推行草手扎,一派晋人气息,既严整规范,又洒脱自如,从字里行间可以想象出这位“神仙中人”的无限才情。

    相关热词搜索:书画家元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