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信息服务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探索

    信息服务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0-03-17 12:31:3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对信息服务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人”的特征、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过程及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给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实践环节等。方案已开始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绩。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结构;实践环节

    0 引言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和主体,是社会运转的主要载体,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院地处杭州,为了适合杭州发展新兴服务业的需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对高职专业的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其中信息服务类专业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移动通讯技术、电子商务五个专业。我院的这5个专业的设置适应了我省和杭州市的信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

    杭州作为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第二大城市,尤其是作为全国生活品质较高的城市,发展服务业有着良好的基础。信息服务业是杭州发展新兴服务业的重点领域。

    本文介绍信息服务业“职业人”的特征,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实践环节的构建等。

    1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信息服务是指服务者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信息用户解决问题的社会经济行为。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把信息服务业分为社会调查业、信息处理业、信息提供业、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经纪业、公共信息服务业和其他信息服务业等8个大类。

    杭州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综合试点城市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电视试点城市,杭州还被列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及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在杭州已具备以软件业为龙头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三大支柱产业:软件业、IT制造业、信息服务业。

    杭州市正式发布了《杭州市信息服务与软件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规划》比较了国内外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杭州的信息服务业、软件业的发展现状和比较优势,明确了s年内杭州信息服务与软件业的发展重点,提出了电信运营业、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网络与数字增值业务服务业等四大重点发展方向。

    2 信息服务业“职业人”的特征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培养信息服务业“职业人”的专业之一,我们以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信息服务职业人才的培养规律,根据学院《“职业人”培养模式指导纲要》,以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先导,以“适应性”为目标,以“应用”为宗旨,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突出优势技能与优势品质,全面实施以职业人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培养方案。

    2.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人”的职业岗位定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能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系统管理与维护、信息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

    毕业生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从事程序编码、软硬件安装维护,技术服务,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设计与网站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在工商贸企、事业单位从事和信息化相关的工作。

    学生毕业初期会从事初级的程序编码、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应用系统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发展后能成为软件设计师和计算机应用工程师。

    (1)初次岗位定位:程序员。

    (2)发展岗位定位:计算机应用工程师。

    (3)非IT行业从业人员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员或信息管理员。

    2.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人”的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认真学习,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实干创新;具有团队精神和良好人际沟通能力;体魄健全,心理健康。

    (2)专生知识要求

    ①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②掌握一门以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方法,具备页面设计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知识和网络程序设计知识;

    ③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借助工具书初步阅读本专业文献;

    ④熟悉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关注本专业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进展。

    (3)岗位技能要求

    ①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②具有规范编码能力;

    ③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能力;

    ④具有网页设计及Web网站管理维护能力。

    (4)职业能力要求

    ①具有自学能力,关注本专业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进展;

    ②具备从外界获取资源的能力;

    ③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职业品质要求

    ①真实可靠,杜绝虚假;

    ②维护社会、尊重他人;

    ③遵守职业道德。

    (6)证书要求

    ①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证书;

    ②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程序员证书、计算机调试员证书、网页设计师认证证书、动画设计师认证证书(必选一种)。

    3 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3.1 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依据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功能与职业人才规格制定;专业培养的教学过程设计是在对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的基础上,从相关职业岗位(群)的操作程序中列出操作点,并全力筛选出符合相关职业和相关岗位群共同点的主要操作要素,这些具有职业岗位(群)职业性特征的操作要素是专业培养的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起点。

    (1)设计思路

    从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业岗位(群)的操作体系出发,筛选出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在培养计划中。设置相应的课程以及实践环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掌握岗位操作要素。强调基本技能、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注重提高自我学习能力,适度拓展,突出优势技能与优势品质的培养。

    (2)设计步骤

    首先分析现有信息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与多家IT企业的有关人员tg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和讨论。特别是多次与信息技术公司的技术人员、管理者座谈和交流,倾听他们对rr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和意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提出适应rr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要求所培养的信息服务类职业人应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适应性”。

    “职业性”就是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信息技术服务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毕业后可以在信息技术服务第一线从事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库管理维护、网站建设和管理、程序设计等职业岗位群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不仅指对计算机基础操作、计算机设备及网络系统维护技能,而且包括多媒体制作技能、程序编写技能等,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性”就是要能适应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第三产

    业持续上升、新兴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以“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够用为度”为原则,培养rr行业的银领人才,与市场的人才需求零距离。

    新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求知(自我学习)、做事(掌握本专业技能)、共处(团队合作)和生存(适应rr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社会竞争)的能力。根据上述能力的要求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注重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的课程结构设计。

    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技术以“实用、管用”为准,突出核心能力,加强技能培养,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教学中体现多实践、早实践的精神。

    3.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突出应用性、适应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以建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素质课程和职业能力课程为保证支撑职业人才培养,以拓展课程为从业或创业的应变要素。

    新设计的培养方案有3个特点。

    (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课程为专业基础,开设目前应用最广的、最新的技术和开发工具类应用技术等技术类课程,如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网页设计(Dreamweaver)、动画设计(Flash)、网站规划与设计、Asp,net网络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Delphi程序设计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树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顶岗实习三部分,系统设计,统筹安排,使其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实践教学课时占教学总课时的50%。

    (3)把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将校内专业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与校外实训基地、rr公司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大平台,通过相应课程的实验指导,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突出计算机应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应用程序界面的设计、网站建设和网络技术应用技能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

    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原则,我们认真分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的岗位工作流程和应掌握的技能,设计课程体系。就教学类课程主要分为基础理论课程等4大块,这4大块是相互有机联系的,特别突出了能力的培养。

    (1)基础课程

    受高等教育的现代公民和现代职业人应具有的必要的政治思想、思维方法、道德、品质、修养、体质、语言、工具等共同性的基础知识、技能与素质所设置的课程为基础课程。

    (2)专生课程

    依据职业岗位(群)所要求必须具有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形象、证书等设置的专业课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岗位(群)应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岗位(群)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强化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涵盖了职业技术、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证书、岗位实训等内容。

    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技术课、技能实训课、岗位实习4大类。

    岗位实习:主要是指直接面向行业和岗位,让学生从认知、感知到完全适应职业岗位的课程,包括职业考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3)拓展课程

    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旨在增强职业发展后劲,拓宽专业(第二专业或方向),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竞争优势所设置的课程为拓展课程。拓展课程分为专业拓展、人文素养、艺术基础与欣赏、必读书籍、考级考证五类。

    (4)活动课程

    由学生通过以活动形式为主要载体的,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课程为活动课程。目的在于提高综合素质,重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活动课程有: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

    3,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综合载体。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性人才,在课程上要充分体现出以相关知识为基础,以核心能力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为主线的培养特点。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课程群关联如下。

    (1)职业技术性课程

    职业岗位必备的基础课程和技术课程包括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电路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2)职业能力性课程

    专业能力性课程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能力课程和实训课程包括网络数据库(sQL-SERVER)、VB,NET程序设计、ASP,NET网络程序设计、DELPHI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网站规划与设计、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文档写作、职业考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等。

    方法能力性课程Delphi程序设计与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与课程设计、ASP,NET网络程序设计与课程设计、SQL-SERVER网络数据库与课程设计、网页制作与课程设计、动画制作与课程设计、图形图像处理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社会能力性课程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及计算机协会组织的大赛如DIY大赛、网页制作大赛、文字录入赛、动画制作赛、程序设计竞赛等。

    (3)职业素质性课程

    基本素质性课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应用哲学、法律基础、体育与保健等、心理健康、国防教育与训练等。

    岗位素质性课程职业考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就业指导。

    (4)据展知识

    拓展知识分为专业拓展、人文素养和艺术基础与欣赏、考级考证等。

    专业拓展网络安全、Linux操作系统、计算方法、市场营销。

    人文素养艺术基础、艺术欣赏、应用文写作、口才与演讲、公关礼仪、诗词赏析、服装赏析、广告赏析、职业指导课。

    考级考证网页设计工程师认证证书、动域设计认证证书、计算机调试员、计算机程序员证书。

    3.4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环节

    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需要用大量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掌握操作技能要领。同时设计多种的实践环境以供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各种不同体验。

    实训安排:①职业考察;②课程实验;③课程设计;④岗位见习;⑤顶岗实习;⑥毕业设计。

    主题班会与技术学术讲座:①对IT职业岗位的理解和认识;②沟通能力的获得(演讲与辩论);③职业岗位的道德、责任心的培养;④实际工作环境的感受(参观);⑤调查市场品牌、价格、性能、发展状况等;⑥专业讲座。

    社团活动:①演讲与沟通;②计算机DrY、网页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站设计、程序设计竞赛;③计算机协会,网络协会活动。

    4 结束语

    近3年来,我们在信息服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法、课程设置、教材、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途径、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认真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和成果。

    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实践平台,所取得的成果加以辐射,推广到不同专业和年级。我们的实践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班级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许多方面的设想和做法已在我院的信息服务类专业全面实施,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和就业竞争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参加一系列科技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适应性较强,企业评价较高,这些都说明我们在人才培养中所采取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服务类专业课程体系探索研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