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历史的证据\推理和想象》课堂教学实验(一)

    《历史的证据\推理和想象》课堂教学实验(一)

    时间:2020-03-23 05:14: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编者按:台湾清华大学的张元教授对中学历史情有独钟,经常到中学课堂做示范教学,他的很多案例对我们很有启发,也时常被引用。在大陆的高等院校中,很多教教学法的教授自己并没有实践经历,像张元教授这样深入课堂教学的,很少。聂幼犁把自己推到课堂教学的前台,以自己命题研究的专长,设计了90分钟教学,并亲自付诸实验。这不啻于把自己当成“靶子”,供大家评论。这需要勇气。假如高校的新课程专家都敢这样做,把自己说的理论变为实践,那一定会推进和繁荣教学研究。聂教授以试题引导学生对证据、推理和想象的认识,这似乎对文科班教学更有实际意义。针对这两节课,本刊参与了8月11至12日在浙江宁波召开的研讨会,讨论很深入,并不完全肯定。本刊将连续发稿,期待有更多的研究,促进历史教学。

    [关键词]证据,思维,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7-0054-09

    一、背景介绍

    从2009年10月开始,我与上海市特级教师孔繁刚,共同担任江苏太仓——浙江鄞州“中学名师研修班”导师。今年5月下旬,太仓高中邱剑锋和明德高中杨建青建议我给高二文科班作一次辅导,使我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直接给学生上课,亲自试验一下?他们二位所在学校正好一个是学生学力较高的学校,一个是较低的学校,同一课题分别在这两个学校上,岂不更有意义?这个想法得到他们的响应,我们共同商定了课题:《新材料、新情景的理解和运用》。这是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又是实践中最大的难点之一。我希望通过课堂教学的试验,探索和验证:

    以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核心的史学能力和思维品质,应当是能够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落实的;换言之,从教学内容上看,是可以细化、可以操作的,关键是教师对史学知识与方法的专业理解。从教学目标(即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上看,是可以通过师生间的“思维对话”(即聚焦学生思维过程的对话)有效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状况的及时了解和清晰判断;从实际效果上看,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关键是教师对目标特征和命题技术的把握。

    二、教学设计

    最初,我把课题定为《让思想飞——新材料、新情境的理解与运用》,共设三个环节:历史信息的“汲取”与“诠释”;历史思维的“起点”与“逻辑”;历史问题的“确认”与“探讨”。临去太仓的前一个晚上,当我再一次审视这个设计时,突然发现,如果从有效性的角度看,还是一种“只求教师上完,不顾学生学好”的压缩饼干啊!于是,决定只上其中的第一个环节,将课题改为《新材料、新情境及其理解与运用之一——历史的证据、推理和想象》,核心概念(即教学立意)为:证据(或史料)是历史思维的起点,并大大压低了掌握程度的要求。

    教学目标:在不同形式、类型和复杂程度的“情境问题——对话讨论”中,循序渐进地懂得“凭证据说话”(证据的作用)、“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证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研究的能动性)的重要性,知晓解决问题时不仅要追求结论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及时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感受参与课堂、师生对话的学习氛围,初步领悟“历史证据、判断和想象”之原则与精神的魅力,并留下较深的印象。

    教学重点:不轻信、不夸大史料的证明力或不过度推论。

    教学难点:尽可能快地让学生“接纳”我;找到他们的经验起点,使他们从死记硬背的习惯转向凭证据思考,以及临场决策如何更有效地“循序渐进”。

    教学逻辑:

    课堂导入:我们如何知道那遥远的历史?“史学便是史料学”

    第一环节:“凭证据说话!”

    备用资源:“中共九大开幕式”和各种图片信息等(具体内容详见以下实录,下同)

    第二环节:“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备用资源:“红彩陶猪”“陶尊”“管子论重农”和“邓小平与香港驻军”等

    第三环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备用资源:“后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铜车马”“步辇图”等实物照片中的信息汲取与想象等。

    教学方法:情景、问题展示,教师解读示范或师生对话,关键是“思想对话”。

    教学策略:为了突出本课教学目标,尽量用最基本的史实为载体;如果学生困难较大,则“坐实”第一、第二环节,用概括法作归纳式课堂小结,将第三环节作为课外思考题;如果学生进展比较理想,则推出拓展性话题作本课小结:以“北京猿人是我们的祖宗吗?”的传统研究和基因研究为例,尝试与体验证据的科学性判断(性质与程序、孤证不立等)和质疑,以及理性的“中国人之自豪”的体验。

    上午9点,在太仓高中高二文科班上课,两节课连续上下来。下午两点,我又站在了明德高级中学高二4班的课堂上,实录如下。

    三、教学过程

    课前视频:多种鲜花开花过程的慢镜头。

    课堂导入:

    师:这是我昨天半夜特意下载送给大家的,希望大家念书念得快乐点儿,脸上笑容灿烂点儿,像这鲜花儿一样。(学生会意的笑声)你们有语文、数学、外语等很多门课程。请问,上语文课我们学的是什么?

    生:语文……

    师:啊?!这不是同义反复吗?语文学的是语言、文学、文字,包括文献、文章,文章还有古文,还有现代文,还有议论文……,很多种。是吗?

    生:是。

    师:请问,数学学的是什么啊?

    生:函数。

    师:函数只是其中之一,不是数学的整个概念。数学还有代数、几何……;函数还有好多种。请问,数学的科学定义是什么?(生摇头)数学学的就是事物的空间和数量关系。(生笑答“噢!”)

    [现场感受:一门学科最本质的定义是其最上位的概念,也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语文、数学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用时、费力最多的课程,也是高中阶段重点课程。本想借用这两门课程的本质定义作类推,导入“历史”的定义及其学习的依据,不料出师即遭“滑铁卢”!]

    师:那么,历史是什么?

    生:以前发生的事。

    师:对。以前发生的事叫什么?故事。故者旧也,故事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语文可以现在发生,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文章。数学也可以是现实的,并用符号来表示。物理、化学可以重新实验。历史呢?让古人活过来重演一遍?北京人活过来,再研究研究?不可能的。历史是过去的事情,不可能重演。那么,你怎么知道历史的?

    生:史料。

    师:史料是什么?它与古人的活动是什么关系?

    生:历史的记录。

    师:历史的记录,这是史料之一,但史料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史料的本质是所有前人活动留下来的痕迹。我们通过前人的痕迹来研究他们做了什么,怎么想的,取得怎样的结果。凡是前人留下的痕迹都成为一种史料。当然,我们不是什么历史都研究,对后人有意义,有影响的才值得研究,不是什么陈年烂谷子都研究,那就

    没意思了,是这个道理吧?

    生:嗯。

    师:OK。今天我们就要谈谈史料这个最原始的问题。说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就要把过去的痕迹反映出来,研究过去的学问就是史学。史学最基础的问题就是史料,所以有的史学家讲,史学归根溯源就是史料学。就像公安人员破案,不能胡猜,要侦查,找蛛丝马迹,看看这案子是怎么发生的。史料就是前人活动留给后人得以恢复它本来面貌的证据。我们怎么发现证据,我们会用证据吗?教材说的就是历史吗?不一定。教材是作者根据史学家的研究筛选出来的。史学家根据什么?就是史料。这节课重点是谈历史证据,以及看了证据我们怎么作推理,怎么有根据地想象历史。

    第一环节

    师:我们看一段历史记录。据说,这段历史你们没有好好学过,但可以凭印象,判断画面大概是什么时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代表大会?

    视频:中共九大,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等走上主席台时会场沸腾、狂欢的情景。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从一个有鲜明特征的情景(史料)中提出问题,进行已学知识的运用水平试探,引出“证据”及其最简单的推理。]

    师:随着毛主席登上主席台的有谁啊?

    生: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

    师:对,视频中有这些信息。另外,我们发现当时会场的氛围怎样?

    生:很疯!

    师:对。那个疯啊,那个狂啊,像看到了神一样!这是当时真实的历史记录。我这个年龄有幸看到过毛主席。那是毛泽东第八次接见红卫兵。当毛主席出现的时候,我就觉得眼前霞光万道!(生大笑)“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我喊到了当场昏过去!(生大笑)要不是解放军叔叔把我高高地举起来,我会被人群踩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协和医院里。这段视屏就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你们想一想,中共在什么时候开大会是这样的啊?

    生:文革。

    师:对,文革。文革还有阶段的,你们知道林彪是啥时摔死的吗?(生窃窃私语,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这个会上有林彪吧?

    生:有!

    师:那么,显然在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飞机摔死之前。对不对?

    生:对!

    师:OK!我们不仅要判断出结果,更要知道拿什么证据作出这样的判断。回想刚才我们对话的过程……

    生:人物。

    师:对。有林彪和当时会场特定的氛围,我们判断是在文革时期发生的,而且是在林彪摔死前的一次重要的会议——第九次代表大会。

    这就是我们运用历史的证据作出的判断。接下去我们再拿一些问题来探讨,探讨。

    例1:观察下列邮票。作为一则史料,如果有必要确认其真伪,一般而言,最可靠和方便的办法是

    A.看其是否有知识错误

    B.寻找与它相同的邮票

    C.访问当年邮局老职工

    D.查核专业文献或档案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证据的来源——根据常识可以确定的到哪里去寻找证据。]

    师:观察这枚邮票。作为一则史料,如果有必要确认其真伪,一般而言,最可靠和方便的办法是什么?(学生思考)看清楚了吗?邮票上有哪些历史人物?

    生:林肯、孙中山。

    师:邮票的背景中是什么地图?

    生:中国地图。

    师:这个标志是什么啊?青天白日……

    生:满地红,中华民国的标志。

    师:这里写着“民族、民权、民生”。这里写的是谁的话?“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people”,什么意思?

    生:林肯。民有、民治、民享。

    师:对!他(指林肯像)说的是不是?下面是“5分,美国邮政总署。”现在,我们来看,要确认这张邮票的真伪,这几个办法,哪一种最可靠?为什么?

    生:D。

    师:哎?蛮奇怪的,你们怎么知道的?A为什么不行?

    生1:也许印刷错误,没法判断正误。假的不一定有印刷错误。

    师:对,答到点子上了。因为假的不一定有知识性错误,而真的也有可能出现印刷错误。关键在于无论邮票是否出现知识性错误,都无法作为依据判定其真伪。谢谢!为什么B不行呢?

    生:可以造假呀,不一定只有一枚,用假票来证明……。

    师:对!假的也可以印很多。比如现在的假币……。那么,C为什么不行呢?

    生:(议论纷纷)时间太长,知道的人很难找了……,死了……。

    师:对,走得差不多了,即使活着也不一定能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老年痴呆症了。所以D是可行的,而且根据现在的技术手段,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国外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等。

    我们不仅要做对,而且要知道我们运用怎样的逻辑推理得到最终的答案,这种思想方法是最重要的。如果这道题你们做对了,但是思维方法不清楚,你将来就不会迁移到类似的问题上去解决问题。

    例2:仍旧是这枚邮票。在其策划、发行者看来,当时代表并领导中国抗战的是

    A、中华帝国

    B、中华民国

    C、伪满政权

    D、边区政府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证据的来源——根据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寻找证据。]

    师:这张邮票是真的。根据这张邮票判断,其策划者认为当时代表并领导中国抗战的是谁?

    生:B。

    师:为什么是B呢?要讲道理。

    生:邮票上有孙中山像,有国民政府标志。

    师:对,推理正确。如果不认为是中华民国,邮票上就不会有这些标志,就会把它们拿掉。对不对?

    生:对!

    师:同学们思路清楚!头脑非常清醒,马上能回答出你是根据什么信息作出判断的。

    例3:还是这枚邮票。它表明当时美国政府承认中国领土

    A、包括东北和台湾地区

    B、与如今版图完全一致

    C、可以由几个政权管辖

    D、隶属于大东亚共荣圈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深入汲取信息——寻找图片中更为隐蔽的可以作为解决问题之证据的信息。]

    师:还是这张邮票,它表明当时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领土……,选哪一个?

    生:A。

    师:A?胆子大一点,说啊!为什么?

    生:从地图可以看出来。

    师:对啊,从图中就可以看出来了……。OK。

    例4:还是这枚邮票。作为一则证据,是否足以确认设计者的立场和观点?

    A、足以确认

    B、基本确认

    C、可能确认

    D、不能确认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汲取图片中最基本的信息,并运用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判断特定史料相对于特定对象的有效性。]

    师:作为一则证据,这枚邮票是否足以确认设计者的立场和观点?读书要读到书的背面去。这枚邮票虽然是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但是由设计师设计的,就像北京奥运会会徽是由北京奥组委发布的,上海世博会标志,也是组委会发布的,都要由设计师来设计。那么能不能凭这枚邮票,就确认设计者的立场和观点?

    生2:可能反映设计者的立场和观点。

    师:为什么可能呢?

    生2:因为设计者可能是在受到威胁的情况

    下被迫设计的,也有可能不是。(生大笑)

    师:哦,你的论证不错,可是能得出你的观点吗?你的论证是:可能这样,可能那样。那么,还能选C吗?

    生:不能。

    师:你现在选什么?

    生2:选D。

    师:谢谢。他的思路现在正确了。简单地说,设计者受雇于邮政总署,拿钱干活。至于政治观点,是以邮政总署的名义发布,政治上的问题与设计者个人无关。如果在艺术上论好坏,那与设计者有关。

    例5:观察下图。其中足以绘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的是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在平面空间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证据。许多老师都说,学生忽视地理课程,空间概念十分薄弱。本课连续几个情景引用或涉及空间概念,主要是想促使学生关注这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也想实际验证一下这种情况。]

    师:观察图。其中可以绘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的是……(生沉默,有个别私语,但没有明确的回答。)长征知识学过的吧。长征从哪里出发?

    生:江西。

    师:对,江西,湘赣边界,在长江以南,然后擦过广东北部,到湖南、四川南部、到贵州,再到四川西部,然后翻雪山,过草地到甘肃。那么这条线路在哪幅地图上能画出来?

    生:A。

    师:有反对的吗?(走近生3)你同意他的选择吗?

    生3:同意。

    师:为什么同意?(生3不语)我们不仅要选出正确的答案,而且要检查思路,是怎么一步步推理出来的呀?这是做题很重要的意义,否则你做一万道题,总结不出那种规律,就没有办法迁移。如果做三道题,你能够总结出思维规律,那你就不需要再做同类题。说做题可能太功利,解决问题也是一样。人的特点是总结他的经验,即内在规律。这个解题过程是什么思维逻辑?大家想一想。(走到生3面前,示意生3回答,生3有些困难。)想想,我刚才和大家的对话就是这个过程。我先说什么了?先说长征大概经过哪些地区。第二步呢,看图,只有图A能包括长征经过的地区。所以,答案应该选……

    生3:A。

    师:OK。

    例6:下列左图中的标语,最初当张贴在右图中的哪一地区?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用最基本的历史、地理知识,确认有效证据的标准,在立体空间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证据。]

    师:左图中的标语,读一读:“红军是推翻国民党军阀统治的唯一武装力量,欢迎苗族兄弟加入红军。”这张标语最初应当张贴在右图中的哪一地区?(生小声讨论)

    师:有请这位女同学。

    生4:它的主要信息是“苗族”,但关键的是我看不大懂这张地图。(生大笑)

    [现场感受:生4虽然无法得出正确结论,但从其表述可以看出有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苗头,应当立即从思维步骤上加以肯定,借此推进,影响全班。]

    师:好,第一步你抓对了。它欢迎的是苗族兄弟参加红军,显然应该张贴在苗族聚居的地区。第二步你推不下去了,是地理知识欠缺。地图上的苗族应该在哪里?请看,这里写着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苗族聚居地吗?

    生:没有!

    师:有藏族和羌族。这里(指着青藏高原北部某地)是玉树地震的地方,(生惊讶)这里(指着青藏高原东部划线)是汶川大地震的地方(生惊讶)。A是陕西地区,历史上是胡人居住的地区。C、D是什么地方?(生茫然无语)四川盆地的东南方向,(这里是)湘赣边界、井冈山地区嘛!(生惊讶)看来地理得好好学哦!(生会意大笑)历史和地理是分不开的。D是贵州地区,在四川的南面,而且这里是贵州的东南地区,黔东南地区正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将来你们去旅游,看最典型的苗族生活,就到这个地方去。那儿有一个地方叫雷山,从凯里下去,有最典型的吊脚楼,还有带巫术色彩的苗族舞蹈等等,学历史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打岔”。现在你知道选什么了吧。

    生4:B。

    师:好。谢谢!请坐。刚才我们完成了一个推理过程。从这个标语上我们看到,最有用的历史信息就是“苗族”,这里有一个生活常识,欢迎苗族兄弟参加红军的标语,显然不能贴到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去吧?

    生:是。

    师:能贴到太仓来吗?

    生:不能。(笑)

    师:显然,要贴到苗族地区。苗族在地图上主要生活在贵州地区,所以应该选D。在这个过程中,大前提就是“苗族”,小前提是人文地理知识告诉我们的,苗族(聚居)在黔东南地区,这样结论就出来了,是这个道理吧?

    生:是。

    例7:观察下列漫画。它形象地反映了近代哪一国家的外交政策?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在较为复杂的情境中汲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提问确认所需证据的标准,运用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师:课前,听说你们没有学过这个知识点,我们试着做好吗?

    生:好!

    师:观察漫画。它形象地反映了近代哪一国家的外交政策?这是一个连环漫画,很形象。这个跷跷板具有象征性,它的支点在欧洲,有两个人在玩跷跷板。左边一个人比较胖,将跷跷板右边的人高高的压起,右边那个人急了,那个旁观者也着急!图二中原本旁观的人帮助右边的人,用两个人的合力保持跷跷板的平衡。请问,这位旁观者应该寓意的是哪个国家?(生茫然无语)英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生:均势政策……

    师:均势政策。这组漫画以典型的、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近代欧洲三国的关系。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判定旁观者喻指英国。这个思维逻辑,能理解吗?

    生:能。

    师:你们的回答都很顺从,“好小囡”嘛!啥时候能说“不理解”,甚至“不同意”,“你老师说错了呢”就好了。这是可以说的哦!

    例8:观察下列二战后期的漫画。它突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哪一国家的状况?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奥地利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运用最基本的地理空间印象确认有效证据。]

    师:这张漫画突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哪一国家的状况?

    生:意大利。

    师:(走向生5)你同意是意大利吗?

    生5:我没看懂。

    师:好,说看不懂比不懂还不知道不懂、或装懂好。请坐。有人帮她忙吗?(走近生6)你看懂了吗?

    生6:没有。

    师:这张地图像个靴子,三面被海环绕,哪个国家地形像靴子?

    生:意大利。

    师:对。你们明白了吗?

    生5、6:嗯。

    师:这张漫画讽刺了二战后期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岌岌可危。画家画得非常形象!

    [教师现场感受:从学生的课堂反应中我相信,通过以上八个情景的演示和训练,他们开始明白什么是“凭证据说话”,接下来应当在更复杂、更广泛的情境中巩固这个成果,并向第二环节过渡。]

    例9:观察下列左图。这场战争当发生在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在较为复

    杂的情景中,运用最基本的历史、地理和外语知识汲取信息,确认解决问题的有效证据。]

    师:这场战争当发生在……,先看左图,左图有什么特征?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把这些搞清楚了,我们就很容易判断了。左图戴帽子的人,肯定不是中国人吧?!那么是谁呢?

    生:美国。

    师:为什么呢?

    生:衣领上有“US”。

    师:对。美国人在干什么?他一只手撑在这个岛上,岛上有一面旗,什么旗?

    生:青天白日旗。

    师:美国人一手撑在台湾岛。正凶神恶煞地扑向另一个岛,注意了,另一个岛上有英文“KO-REA”,什么地方?

    生:韩国。

    师:朝鲜半岛。美国人一只手伸向朝鲜半岛,结果鲜血淋漓,被刺刀……(做了个刺杀动作),这反映了发生在朝鲜半岛的哪个重大历史事件?

    生:朝鲜战争。

    师:对呀,那选什么?

    生:A。

    师:刚才我们的对话,实际上演绎了一个合乎逻辑的思维过程,判断过程。

    例10:观察这幅照片,拍摄于二战期间一次重大国际会议,根据其中的信息会议地点应在

    A、纽芬兰

    B、开罗

    C、伦敦

    D、雅尔塔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原来是: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汲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合逻辑的判断。但根据上午的经验改为: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汲取有效信息,并作出虽不完美,但有所认定的合逻辑的判断。]

    师:这张照片是在哪儿拍的?可能你们的知识不够,猜猜看。

    生:(齐声)雅尔塔。

    师:在哪儿?!(惊讶)

    生:(大声)雅尔塔。

    师:你们就知道雅尔塔会议啊?只学过雅尔塔,就一定考雅尔塔?会议是这四个人参加的吗?这个人是谁啊?(指图中的蒋介石)

    生:蒋介石。

    师:雅尔塔会议有蒋介石吗?

    生:没有。

    师:没有蒋介石,为什么选雅尔塔会议呢?证据不充分,不能瞎猜。这样猜,高考时肯定要失败。假如知道雅尔塔会议没有蒋介石,应当先把雅尔塔会议拿掉,在另外三个选项中猜,也要讲逻辑,看证据嘛!是这个道理吧?这个习惯要改变!这是开罗会议。

    [教师现场感受:学生明明认识照片中的蒋介石,也知道他没有参加雅尔塔会议,为什么还要选雅尔塔?上午在太仓高中上课,学生也是这种反应。教师解释说,不少老师告诉学生,考试中遇到没有学过的、搞不懂的材料或情景也一定要作答,正确答案肯定是考纲和课本中有的。这不是既扔了素质,又输了考试?!值得命题者深思,应当杜绝表面上好像考能力,实际上鼓励考生从课本中找答案的、只有表面效度,没有目标效度的试题。]

    例11:观察下列街景,它当摄于下列哪一年代?

    A、1870年代

    B、1910年代

    C、1950年代

    D、1990年代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在比较复杂的历史情境中,运用历史和生活知识,汲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师:这幅街景摄于哪一年代?仔细观察图片,找出证据来。(生议论纷纷)咱们找个女生好不好?两个戴眼镜的,你们,一个白眼镜,一个黑眼镜。给大家说说,看到了什么,判断什么?

    生7:首先,是没有看到戴眼镜的。(生大笑)

    师:这是我不好,刚才的话有错误暗示。继续说。

    生7:他们穿着清朝人的衣服。

    师:有瓜皮小帽、长袍马褂,是吧?

    生7:嗯。

    师:OK,还看到什么?

    生7:还有杂耍的街童。

    师:你发现了两个信息,还有什么信息?

    生:贝雷帽。

    师:聪明。(再面向生8)你同意吗?你来说说看。概括一下,哪些信息可供我们判断。

    生8:有辫子、马褂长袍,还有……贝雷帽。

    师:又有瓜皮帽,又有法式小帽,像这样“混搭”的时代,应该在啥时代?显然不会在A、C、D时代吧?

    生:嗯。

    师:OK。所以推测,可选1910年代。因为我们找出了证据,推理判断、得出结论。这就是从信息到结论。

    例12:观察下列《红楼梦》剧照,其中显然违背历史常识的是

    A、服装 B、化妆 C、船具 D、水景

    [情景设计说明:本例教学目标是:在比较简单的文艺作品中,运用历史和生活知识,汲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师:选哪个?剧照中显然违背历史常识的是哪个?为什么?(生大笑)你们笑什么?

    生:太好玩了……

    师:笑得是导演太搞笑了是不是?

    生:是,当时没有轮胎。

    师:对。这个问题的大前提是红楼梦是反映哪个时代的,小前提是那个时候有轮胎吗?没有。这是最明显错误。当然,可能还有其它错误,但问的是“显然违背历史常识的”,所以选C。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么多问题,其实就一个最基本道理,历史科学最初、最原始,也有可能是最有魅力的话,也是最普通的话:“凭证据说话”,没有证据不说话!

    这个道理是历史学通过各种各样的事实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平时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如果我们平时不是这样,如果有人“触壁脚”(吴越方言。意为不符合事实、不负责任地传话或谣言),大家传来传去,就有可能把我们一个班级搞成“一锅粥”,对吧?……如果我们都懂得追究说话人的证据,不仅不会以讹传讹,而且还会把事情搞清楚。

    [教师现场感受:第一环节所花时间超出预期,结果还算顺利,又顺势推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效果究竟如何,真的“吃不太准”。]

    第二环节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任世江]

    相关热词搜索:课堂教学推理证据想象实验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