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0-04-10 05:22: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有三种类型:1∶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数字图书馆与互联网混合模式。其与网络学习、CAI环境既有类似之处,也有独特之点。其要旨在于变革传统的接受型模式为探究型(建构型)模式,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053—05

    本世纪初,为适应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缩小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开发出“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这一“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题项目成果,它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首屈一指的数字图书馆。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以下简称数字图书馆)是利用信息技术将适合基础教育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通过局域网络技术进行存储、传播、接收的虚拟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具有资源共享、检索方便、阅读自由、信息处理、读者互动、个人藏书、用户管理等便捷的功能,“彻底清除了传统图书馆搬运、查询、剪贴、装订和抄写等与思维无益的劳动,具有高效性和实效性” [1]。是集精品资源、应用平台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大型网络化多媒体辅助教与学的平台。

    一 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其要旨在于变革传统的接受型模式为探究型(建构型)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传统的接受型模式其短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多为教师问学生,很少有学生问教师;二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偏重学习结果,追求整体学习效果。而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则为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型工具平台。

    1 从技术支持看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采用的是Adobe公司开发的支持PDF格式的Acrobat Reader阅读器,集成了多通道检索、文档处理、电子书评、阅读统计、用户管理、自由阅读等功能,为读者检索、阅读、处理和发布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使用不便、查阅困难、功能单一的状况,成为读者的高效率的学习工具。网络传输、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管理维护、系统开放等功能,可以满足不同地点、不同用户的需求,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场地单一、资源有限、借阅受限的难题,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不受时空、数量限制的丰富的资源库和及时交流的平台。[2]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明显支持以下教学模式:

    2 从高中生学习心理看

    教学是一种控制活动,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控制就会无效或低效。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教学模式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组织教学。相对于初中生而言,高中学生更为看重独立的人格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渴望成就感、展示自我,却又不愿张扬,显得沉静、腼腆;常常怕出错,怕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出丑而有意识地躲避表现自己的机会;有较为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更高的个性需求,更愿意独立思考,对教师和同学的依赖性减弱;独生子女身上的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不够、包容意识不够、承受挫折能力差等弱点表现得更为隐蔽而又强烈。

    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的技术优势所支持的教学模式完全能够适应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并且还能对不良的心理进行有效地矫正。

    3 从高中生的学习现状看

    为自己升学而学习仍然是多数学生高中阶段的主要目的,为学生升学而教书仍然是多数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考试、分数和名次是评价学生的最主要的手段。所以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就是多数高中生的学习现状。教师的教学就是想方设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训练学生掌握考试的技能,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如下图所示:

    师生关系基本上是单向的,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反馈更多的是通过训练效果和考试成绩,在学习过程中反馈就成了少数学生的事。很明显,这种学习现状与高中生的学习心理是不适应的,甚至会使学生的心理被压抑,人格被扭曲。

    由此可见,如能将数字图书馆有效地整合于课堂教学,就能创设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新型教学环境,改变高中生的学习现状。如下图所示:

    数字图书馆是教师、目标、资源、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工具。教师通过数字图书馆平台既可以“一点对多点”[3]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可以营造“多点对一点”[4]师生平等互动的环境(这种模式在1∶1课堂网络环境中特别明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数字图书馆平台,可以扮演三种角色,即:自我学习的管理者,团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成果的生产者,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技术保障。

    4 从课程改革理念看

    中小学应“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5]普通高中教育应使学生“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6]

    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如与课程整合必能创设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实施素质教育,改变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现状,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转变。

    二 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分析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关教学理论与实践框架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属于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旨趣在于通过变革学习方式(包括教学方式、信息内容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评价方式等),以促进学习者发展适应信息知识时代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7]笔者和同仁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中,认为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1∶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数字图书馆与互联网混合模式。

    1 1∶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8]

    学生和教师每人配备一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能通过局域网登录数字图书馆在线学习,师生利用数字图书馆这一平台开展教与学活动,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旨趣。下面以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一课(于2006年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应用案例评选活动)为例,分析这种整合模式。

    (1)案例概述

    该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该课是在人手一台联网计算机的条件下开展的,并配有powerpoint课件。

    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风景优美的山水与被污染环境的照片相对比——给学生直观感受;然后要求学生实名登录数字图书馆,查阅《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一书中关于由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用触目惊心的数据,震撼学生的心灵。

    个性阅读、小组学习

    教师推荐数字图书馆里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思想》、《濒临失衡的地球》等相关书籍,将学生分成三个专题学习小组,分别查阅有关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并把收集的信息和自己的见解发表到对应的论坛(集成在数字图书馆中),由小组长整理并做好陈述准备。

    小结评价、互动学习

    各小组组长概括归纳本组收集到的信息和组员的观点并代表本组口头陈述,以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间相互学习和评价其它小组的学习成果,全面学习教学内容。

    总结检查、迁移应用

    A教师要求学生讨论,我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要求学生口头发言。

    B课堂练习:学生完成数字图书馆中的《同步训练•环境保护》一节的练习题。

    C教师为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课外调查本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1∶1课堂网络教学实际上是采用的网络协作学习方式,教师将数字图书馆整合于课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依据学习主题,自主选择课程资源,自主确定阅读次数和进度,自由发言;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各组依据本组的学习主题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共同研究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组内合作、团队进取,组间竞争、交流的学习氛围。

    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加,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表现自我的自信心、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明显增强。与网络课堂教学相比,学习资源的有效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改善,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更为便利。

    我们曾对100位接受过网络协作学习试验研究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65位学生反馈了调查意见。其中完全肯定这种模式的有24位,占37%,肯定的理由主要是:查找资料方便,让学生敢于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了操作电脑的能力,拓展了知识面,能学自己想学的。有38位学生既赞成又有批评,占58%。有3位学生完全反对,占5%。批评和反对的理由主要是:不能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对网络的定义就是娱乐,有一种玩的心理;容易被网络上其他的内容所吸引,分散注意力,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自我管理能力差;资源太多,无所适从;互联网上的BBS、聊天室等互动平台,很难保证参与人员的单纯性,常常有无关人员干扰。

    可以看出,由于现有的网络文化建设的不完善和缺少必要的选择和监控,因而利用互联网创设学习环境,改变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很高。网络学习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如角色失控、失范、信任危机、感情冷漠等负面因素也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

    数字图书馆就是一个小型的网络,它同样具有信息丰富、资源共享、自主学习、平等交往和查找方便、传递快捷等优势。并且这一平台较好地整合了查找、阅读、收藏、批注、写作、交流的功能。此外,它的管理权限下放,可以让教师较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便于管理;它的“论坛”模块,能方便学生分组或分主题互动,“实名登录”既可以让无关人员免进,又可以使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监控或交流。学生从被管理者成为学习的管理者不可能一蹴而就,对网络学习环境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需要教师逐步引导。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功能正好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引导学生逐步适应的台阶。数字图书馆的这些优势,使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优质的1∶1课堂网络学习环境。

    当然,教师对学习资源的限制和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必然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参与程度,这是这堂课较突出的不足之处。既要发挥教师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这是利用数字图书馆创设1∶1课堂网络教学环境的关键。

    2 混合式学习模式[9]

    1∶1课堂网络教学需要学生人手一机,在目前教学经费紧张的条件下1∶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不可能常规化。如何将常规的课堂教学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将现代教育资源的使用率最大化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优质课、公开课层面,这就成了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执教高一语文《胡同文化》(人教版)时做了一些探索。

    (1)主要教学过程概述

    第一节课

    A、学生阅读课文第1—7段,提炼能表示北京城、胡同、四合院式样的词句。

    B、根据这些词句勾画北京城的示意图——该图只包含大街、胡同、四合院三项内容。要求能从示意图上看出王爷府、大臣宅、一般官员家、百姓家这四个等级。

    C、选出学生的优秀作品加进数字图书馆互动交流。

    第二节课

    A、通过教室里的网络终端和显示器调出加进数字图书馆中的学生作品展示,请作品的作者解释构图的理由。学生看图思考:住在这样建筑中的人的性格、生活习性,揣摩文化内涵。

    B、扩展阅读《北京的四合院》(仍然通过教室终端调出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要求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绘出三进四合院的示意图。

    C、选出优秀作品加进数字图书馆。

    第三节课

    A、通过教室里的网络终端和显示器调出加进数字图书馆中的学生作品展示并与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专家所绘示意图比较,互动交流并以示奖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B、要求有更高需求的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第三回,绘制荣国府示意图。

    (2)案例分析

    本课主要采用的是全脑学习法和直观教学法。大多数人的左脑处理逻辑、词汇、数字、线性和分析等所谓的“学术”活动;右脑主司节奏、想象、色彩、空间感、形态和维度。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图形,其目的是让学生的左右大脑同时工作,让左脑的词汇转换成右脑的空间想象,这种转换又是学习者的个性化体验,是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教师利用数字图书馆保存并展示学习者的个性化体验,使其成为其他学习者可以认知、交流的对象,利用数字图书馆扩展了常规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个性化创造,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数字图书馆在与常规课堂教学整合时,其作用主要有:A、扩展学习资源,弥补教材的不足,增加课堂的容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便于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B、展示学习成果,创设激励学生的情境。学生的成果能够加入学校的资源库得以长久保存并成为其他学习者的资源,这无疑是对学生的巨大鼓励。C、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科中的抽象概念、原理以及人文学科中的某些理论观点往往难以仅凭教师口授、板书来实现教学目标,可以借助数字图书馆中丰富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学习“集合与简易逻辑”时可让学生阅读数字图书馆中的趣味数学丛书——《数学逻辑》中的趣味故事,《没有时间上学》、《男孩对女孩》、《三只猫》等,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也是缤纷绚丽、异彩纷呈的;体会到数学既有刻板枯燥的一面,也有有趣可爱的一面。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这种混合模式有些类似于CAI辅助教学,但是快捷地调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增加课堂容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及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大师、专家的成果共同保存并成为其他学习者的共享学习资源以激励学生这两大功能,却是CAI所不具备的。

    3 数字图书馆与互联网混合模式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虽然存储了较丰富的资源,但是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动态需求而言仍然是不够的。因而,将数字图书馆与互联网整合为一体,也是常用的教学模式。根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这种混合模式可分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教师可将互联网上的相关的学习资源下载,利用pdfcreator、photoshop等工具软件将其转换成*.pdf格式的文件,加入到馆库供上课时调用。因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在校园局域网中运行,没有谋利行为,所以扩展馆库资源也就没有侵权之虞。

    第二种类型是: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在1∶1课堂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阅读学习资源,通过数字图书馆处理、共享、交流信息,协作学习。将互联网的存储、查找信息的功能和数字图书馆的处理信息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弥补信息资源不足和控制力度薄弱的缺陷,实现优化组合,共同创建优质的教学环境。

    三 数字图书馆在整合模式中的工具效能分析

    从上述整合实践看,数字图书馆在整合模式中可以作为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如效能工具、信息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认知工具和评价工具等[10],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高效、实用的服务,成为服务于课程改革的有力抓手。2007年6月,笔者组织课题研究组,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课题研究展示课活动,采用1∶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共有八门学科的10位研究人员参与了这次活动。课后,有180位学生参与了学情调查,有170位学生返回了调查表。从这次活动来看,与传统教学相比,在课程资源、学习效率、学习方式、知识技能、师生角色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较好地展示了数字图书馆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工具作用。

    数字图书馆是获取信息、提高效能的工具。喜欢数字图书馆中的与课本配套的练习题和教参教辅类资源的占19.4%;而喜欢能拓展知识面,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课外读物类资源的占80.6%。可见,利用数字图书馆去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由于“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原本就是经过教育专家筛选过的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资源,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且数字图书馆集成了检索、阅读、处理和共享的快捷服务功能,因而提高了单位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学生的阅读量、互动量较之传统的课堂有了大幅度增加。

    数字图书馆是创设情境的工具。将数字图书馆整合于课堂教学,能够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实现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的转变。从调查数据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角色意识,分别得到了71.8%和62.9%的学生肯定。教师利用数字图书馆创设的虚拟化的交流环境,能够减轻或避免面对面交流的压力和尴尬,学生能够在无所顾虑、心情放松的状态下,自我确定起跑点、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评价别人的见解。组织教学的老师或者是听课老师参与其中,在虚拟的环境中也只是一个个符号,扮演了“资深学生”的角色,成了学习群体中的榜样。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都得到了体现。

    数字图书馆是认知工具。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理论走向实践,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提供了便利。有47%的学生认为 “课本知识应与生活相结合,发现、研究、解决新问题”,有54%的学生认为自己操作设施设备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多数学生认为展示自我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有了提高。

    数字图书馆是管理工具。与互联网环境相比,数字图书馆对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控制力。限制学习资源、强化学习动机、监控学习过程、规范学习行为的管理手段,能促使这些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逐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参与调查的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没有严格管理,自己没有学到多少知识。这些学生习惯了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被动地学习、接受式学习,没有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其操作设施设备的能力大多表现在娱乐方面,而不能成为学习、探究的帮手。这些反馈意见正好体现了数字图书馆在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数字图书馆是评价工具。与传统教学评价相比,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的评价功能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学习者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评价。二是评价内容多面化,学习者对不同学习专题的评价,全面地学习。三是评价形式多样化,既注重学习过程,也看重学习结果;教师可即时评价学生,学生也可即时评价教师。

    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这一新型的信息技术工具,对于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钟志贤[11]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分成个体——接受、群体——接受和个体——探究、群体——探究四大基本类型。前两种是接受型的低投入型的学习,关注的是知识继承、占有;后两种是建构主义倾向的、探究型的、高投入型的学习,关注的是知识创新、超越。”技术内涵丰富的数字图书馆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在课改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针对接受类型模式进行改革,以模式的变革来推动教师的教育理念、学习理论以及师生角色、互动关系等系列的观念变革,使基础教育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对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憧憬[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5:4-5.

    [2][3][4] “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题项目“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研究”课题组.数字图书馆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5:6-7.

    [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教基[2001]17号

    [6]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03-04.

    [7]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13.

    [8] 余胜泉,陈玲.1:1课堂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25-29.

    [9] 谢非,余胜泉.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7,11:79-83.

    [10]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0-33.

    [11]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5—62.

    相关热词搜索:中小学教学模式数字图书馆整合课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