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极品芝麻官82个兑换码【商人突然当了大官】

    极品芝麻官82个兑换码【商人突然当了大官】

    时间:2019-02-11 05:36:5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吴淞铁路大大激怒了清廷   1863年7月,上海的英美二十七家洋行联名向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但此时的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
      1865年,一个叫杜兰德的英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五百米的小铁路,目的就是让清朝统治者对铁路有个直观认识,进而同意修筑铁路。但是这段被英国人称为“小广告”的小火车没能跑几天,就因为“京师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致大变”,最终“饬令拆卸,群疑始息。”
      虽然清廷拆毁了宣武门外的小铁路,却改变不了列强要在中国修筑铁路的野心。从1865年到1866年,英国人赫德和英国公使馆参赞威妥玛先后向清廷提交要求清政府修筑铁路的文书,经过了多番讨论,朝中高官基本都对铁路持排斥态度。
      然而,尽管如此,光绪二年(1876年),英国人还是用了一个骗局,打着“供车路之用的铁器”的名义,运进钢轨和机车,“擅自”在上海闸北和吴淞口之间修建起了中国第一条经营性铁路――吴淞铁路。
      吴淞铁路的建成通车大大地激怒了清廷。而发生在1876年8月的一起火车撞死当地一名行人的事件,更是加剧了清廷官员和老百姓对于铁路公司的敌意。于是,运行尚不足一年时间的吴淞铁路也在被清廷“高价回收”以后,被慈禧太后勒令拆除。
      朝廷批准唐胥间的“快车马路”
      此时的李鸿章虽然深知洋人要在华修筑铁路的真正目的,但已意识到铁路的重要性,所以应“自我兴办”。而1874年日本首次派兵入侵台湾的事件更是让李鸿章真正认识到了铁路对于海防的重要性,向清廷呈递了著名的《筹议海防折》,并指使心腹丁日昌上书慈禧,希望能在远离大陆的台湾岛内先修建一条铁路。但是,就在慈禧批准后没多久,资金的短缺和吴淞铁路被拆毁的消息就给李鸿章等人泼了一头冷水。
      李鸿章等人意识到:清廷对铁路的态度怕是难以在一时之间改变了。要让中国铁路迈出第一步,只能使点别的法子,“暗度陈仓”。
      在当时,随着北、南洋海军的建立,不断增加的官办和商办企业对煤炭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中国只有少量土法开采的煤矿,量小质差,只得大量使用从英国、日本进口的煤,价格奇贵。1876年11月,李鸿章指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偕同英国人马力师,在直隶开平县(今属唐山市)境内的唐山南麓乔家屯,找到了储量丰富而且容易开采的煤矿,质量可与进口的英国上等煤媲美。1878年,李鸿章成立了开平矿务局。
      按照原定计划,矿区1881年即可投产出煤。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开平煤田位于滨海的平原上,煤的外运只能利用距开平最近的北塘河口将煤海运外地,而北塘河口距开平矿区还有九十里陆路,运输非常困难。如何才能将采出来的煤有效率地运出唐山,进入市场呢?
      李鸿章于1879年“专折具奏”,请求朝廷允许他在唐山至北塘河岸边的芦台间筑造一条四十五公里长的运煤铁路。在同时获得了恭亲王、醇亲王的支持下,慈禧起初同意了这个请求。但是不久后,由于顽固派的极力反对,“老佛爷”又收回成命。
      眼看着煤矿就要出煤了,铁路不让修,煤河又挖不通,这可如何是好呢?
      唐廷枢在李鸿章的授意下,假称要在胥各庄和唐山间修一条“快车马路”,也就是说,不使用机车,只用骡马拖载。经过了如此一番的“包装”,才最终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于1881年6月9日“正式开工”。
      火车震动寝陵,祖宗不安
      李鸿章让唐廷枢修建的,名义上虽为“快车马路”,实则是一条地地道道的标准化铁路。1881年11月8日,唐胥铁路正式通车。一台名为“中国火箭号”(又被称为“龙号机车”)的简易蒸汽机车满载前来观礼的地方官吏绅商,以每小时三十多公里的速度开了一个来回,在场的人无不欢欣鼓舞。
      洋务派们沉浸在通车的欢愉中。但短暂的欢愉过后,一道懿旨又来了――小火车在唐胥铁路上开通的消息传到了慈禧太后的耳朵里,慈禧大怒:明明说建“快车马路”,怎么又跑起机车了呢?同时,朝中的顽固派更是火上浇油,称“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东陵那可是清朝皇帝的寝陵啊!中国人历来最讲风水,震动寝陵,祖宗不安!”
      于是,中国铁路史上最可笑的一幕发生了:在标准化的铁轨上,几匹骡马拉着笨重的火车头和一车一车的煤炭,往来于唐山和胥各庄之间。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中法战争爆发的前夕。随后,出于用煤量的激增,清廷终于解除对火车头的禁令,并同意从英国购买两台三轴的水柜蒸汽机车(即后来的“零号机车”,其中一台现存于中国铁道博物馆内),唐胥铁路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营业铁路。
      “商人突然当了大官,是很可怕的”
      铁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传到中国来了,但是清朝统治者就是不接受。一方面是因为一开始对铁路的认识不够,但主要还是因为铁路需要大量的投资,中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所以中国所有修铁路的钱都是借的,包括后来引发保路运动的川汉铁路,也是向老百姓借的钱。孙中山先生说过:“假如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起义或许还要迟一年半载。”
      清朝覆灭的原因很大程度就是在盛宣怀推行的铁路国有的事情上,但铁路只是一个导火索,根本原因还是商人当权。因为盛宣怀和李鸿章不一样,李鸿章是一个政治家,而盛宣怀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时,邮传部是分管铁道、航运、通信的部门,是清朝最富有的一个部。当时所有的部加起来都没有一个邮传部的钱多。而此时朝中掌权的又是一批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行政经验的权贵子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富二代”、“官二代”。在这个背景下,盛宣怀把张之洞等人之前一直想提但不敢提的事推行起来了,搞铁路公有化。之前的政治家不敢推行是怕得罪老百姓,但盛宣怀是商人出身,不管老百姓怎么反对,就是很坚决地要施行下去,而且不愿意把老百姓的钱百分之百地还给老百姓,这样一下子就激起大乱。
      铁路国有化在当时来说肯定是对的,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很容易激起民变。而在晚清的那段岁月里,各种民意积压,一个事件就会激起一连串的反应,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所以说,一个商人突然当了大官,是很可怕的。
      【原载2011年9月9日《作家文摘・文史》标题 有改动】

    相关热词搜索:大官当了商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