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解放军攻克国民党军浙东沿海最后防线

    解放军攻克国民党军浙东沿海最后防线

    时间:2020-04-03 05:19:4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朝鲜停战后,毛泽东说:“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新组建的人民海军力量弱小和抗美援朝战争无暇他顾,浙东沿海很大一部分岛屿仍被国民党残余部队占据着。为达到长期固守的目的,台湾当局以大陈岛为中心,在东矶列岛、一江山岛、积谷山岛、南麂山岛等岛设防线120余海里,部署了步兵、炮兵、工兵等5个团和6个突击大队,兵力达3万余人。驻守在这些岛上的国民党军凭借暂时的海空优势,不时出动飞机、舰艇袭扰、劫掠大陆船只,破坏海上运输和渔业生产,派特务登陆岛、岸侦察军情,袭扰群众。

    1953年朝鲜停战后,毛泽东对中央军委说:“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估计美国不会有大的干涉,你们就准备吧!”大陈,即上、下大陈岛及其外围各岛,是国民党军大陈防卫区司令部所在地。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华东军区海军于1954年5月协同陆军发起解放东矶列岛战斗,一举攻占了头门山、田岙、蒋儿岙等岛,拔掉了大陈岛国民党军的前哨据点。此战,给驻守在大陈、一江山等岛上的国民党军以极大的打击和震慑。台湾当局为稳定局势,一边全力强化各岛屿防御,一边积极活动,妄图与美国政府签订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借美国之手阻遏解放军进一步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

    形势的发展,促使中央军委加快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进程。1954年7月,中央军委命令华东军区以海、空军轰击上、下大陈岛。8月27日,华东军区遵照军委批示成立了浙东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军区前指”):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聂凤智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海、空军分别成立前线指挥所。海军前线指挥所,由彭德清与军区海军参谋长马冠三分任正、副指挥。同时,海军舟山基地与陆军第二十军、空军第十一师,组成登陆指挥所。参战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华东军区空军前指指挥下组成了大场、宁波指挥所。

    9月10日,华东军区请示军委批准,正式下达作战预案,要求军区海、空军尽快夺取战区制海权、制空权。军区前指立即召开了由各军兵种指挥员参加的作战会议,具体研究夺取战区制空权、制海权的部署。由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进入紧张的备战阶段。

    突破口,选定一江山岛

    依次解放大陈诸岛,彻底攻克国民党军浙东沿海最后防线,是战役总的目标。那么,仗该怎么打?从哪里突破?是先打大陈岛还是先打一江山岛?起初,军区前指各参战部队指挥员意见不一。

    大部分人认为,应先打大陈岛。理由是,上、下大陈岛是国民党军在浙东占据的最大岛屿,位处各岛之中,且是其防卫司令部所在地。大陈岛及其附近岛屿总兵力2万余人,有一半在大陈岛。只要把大陈岛攻下,其他各岛便唾手可得,迎刃而解。少数人建议先打一江山岛。他们认为,攻占大陈岛难度较大,且易多方受敌。而一江山岛面积小、兵力弱,且距头门山岛和不久前解放的东矶列岛比较近,有望一举攻占。拿下一江山岛,就使攻打大陈岛有了依托……权衡比较,张爱萍肯定、支持了少数人的意见。

    张爱萍说:“我赞成首先攻打一江山。一江山岛是大陈的前哨,拿下一江山,大陈岛便孤立了,我参战部队再无后顾之忧,只要调整一下部署,即可以一江山为依托全面出击,拿下上、下大陈。退一步,即使战斗不顺利,一江山岛离我军据守的头门山岛仅有5海里,撤回部队也不会受太大损失。上一次我向军委首长汇报时,彭总有一句话:‘这次我们就是要用宰牛的刀去杀鸡。’什么意思?我理解,就是要集中兵力稳扎稳打,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经充分讨论,大家最后一致同意,首先攻占一江山岛,然后夺取大陈诸岛。接着,军区前指研究拟订了华东军区陆、海、空三军联合,协同登陆一江山岛的作战方案。上报总参谋部后,军委和毛泽东批准了这一方案。

    攻打一江山岛作战方案批复后,军区前指迅速展开艰苦、细致的侦察工作。海军部队不仅在头门山岛设立了固定观察哨,全天候了解国民党驻一江山岛部队的活动情况,还先后七次派出侦察分队,伪装潜伏到一江山岛周围的大茶花、百夹山、雷鼓礁、琅玑山等无人岛礁,进行抵近侦察和观测。通过侦察和向熟悉情况的渔民作调查,军区前指很快掌握了一江山岛国民党军的活动规律及岸滩、底质、水文和敌人的防御设施等情况。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省椒江口外,距大陆13海里,距大陈岛7.5海里,距台湾208海里。一江山岛又分为南江和北江两岛,中间相距250米。北江岛面积稍大,约1平方公里,岛上无居民,驻有国民党军一江山地区司令部及所属“反共救国军”第四大队和炮兵第一中队等部。岛四周均为岩岸,岩坡陡滑,可供登陆的地段不足千米。近岸水深流急,抢滩登陆非常困难。岛上构筑有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地堡154个,配设各种火炮51门,组成三道防御阵地,四层火力网。南江、北江分别独立守备,互为依托,呈掎角之势。

    据此,军区前指组织负责登陆指挥的陆、海军指挥员王坤、陈雪江等,对登陆地段、登陆时机等,进行了充分讨论研究。最后决定,登陆地段以北江为主,主要在主峰山脚的突出部。这样虽然登陆难度大些,但可避开岙部沙滩地段的火力封锁,一举夺取制高点;登陆时机,按外军战例,大都选在拂晓、黄昏,甚至夜间。开始,有人也提出,登陆一江山岛的时间也放在夜间,“夜战是我军的拿手好戏,有利于避免敌人来自海上、空中的袭击”。参加讨论的苏联顾问也坚持这种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我们海军舰船装备参差不齐,又是第一次三军多兵种联合作战,放在白天利于组织指挥,利于部队协同。张爱萍赞成在白天进行,并且还要是能见度好的白天。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敌我情况和战争态势,说服了苏联顾问,这一问题也最后定下来。

    1954年11月30日,总参谋部正式下达了关于攻占一江山岛的命令。军区前指迅即对各参战部队的作战任务、兵力编成、战斗保障、战前训练演习,以及隐蔽指挥等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作出决定,12月18日至1955年1月10日前为战役准备阶段,视情况于1月中下旬发起一江山岛登陆战斗。

    夺取制空权、制海权

    既然是跨海作战,海军部队自然一马当先。按照军区前指的部署,华东军区海军除航空兵要协同空军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外,还担负五个方面任务:第一,筹集登陆工具,输送登陆兵登陆;第二,保障登陆兵航渡和登陆安全;第三,组织炮火直接掩护登陆兵的战斗行动;第四,组织鱼雷艇在战斗之前和战斗实施时,相机攻击敌水面舰艇;第五,协同陆军巩固占领的岛屿。

    这些任务,早在总参作战命令正式下达前已基本明确。所以一进入1954年11月,华东军区海军部队即遵照军区前指统一部署,协同空军部队夺取战区的制空权、制海权。

    战斗于11月1日12时打响。随着空军前指一声令下,海军航空兵和空军部队混合机群41架战机从几个方向同时起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轰炸了大陈岛。出其不意、大编队行动,岛上国民党军一片慌乱。战后,国民党军官兵说:“一片飞机黑压压扑来,当时我们都傻了。大家就清楚,从现在开始,安稳日子没了!”

    同日17时至18时,驻头门山海军岸炮部队4门一三○大炮同时向一江山岛开火;与此同时,大麂山、羊屿的炮兵也开炮突袭了披山岛。

    11月2日,海军航空兵和空军部队再次出动混合机群———4架强击机、16架歼击机,对一江山岛进行了俯冲扫射和轰炸。

    连续两天大规模突袭,国民党大陈防卫区司令刘廉一被打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于是,他连夜开会研究对策,部署军舰和侦察分队多头出击———摸清“共产党兵力变化”,弄明白“共军到底意欲何为”。11月3日午夜,接受了侦察任务的国民党海军“永春”号扫雷舰,借着浓重的雾霭一步步向头门山一带逼近。10时许,华东海军驻头门山海岸炮兵发现了“永春”舰,当即开炮,予以迎头痛击。短短几分钟时间,100多发炮弹飞向“永春”舰,“永春”舰连中数弹,仓皇逃回大陈岛。

    14日夜,在高岛海域隐蔽待机的华东海军某快艇中队,发现敌护卫舰“太平”号在高岛西北海面巡逻游弋。于是,4艘鱼雷艇同时发起攻击,“太平”舰被鱼雷击中,当场沉没。从此,国民党军舰艇胆战心惊,夜间再不敢在一江山岛以北、渔山岛以西海域巡弋骚扰。

    军区前指为了迷惑敌人、隐蔽军事意图,于11月18日、20日又两次派海军航一师和空军二十师、十一师的飞机,分别对渔山岛、披山岛的敌舰和炮兵阵地进行了编队轰炸。

    1954年11月1日至翌年1月17日,为战斗准备阶段。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海军航空兵协同空军出动飞机260余架次,先后对大陈、一江山、渔山等岛军事目标及停泊舰艇进行轰炸,投掷各种炸弹1600余枚,击沉、击伤敌舰船5艘,摧毁大量军事设施。加上鱼雷艇不时出击和海岸炮的配合,迫使国民党军舰艇白天远离分散,夜间龟缩锚地,活动地点也由北转南(披山到南麂山海面);其飞机白天不敢越过大陈岛以北空域。从此,彻底改变了国民党军飞机、军舰在浙东海面横行无忌的局面,为登陆一江山岛创造了条件。

    筹集登陆作战所需的舰船

    比夺取制空权、制海权更艰巨复杂的战斗,是筹集登陆作战所需的舰船。

    按照军区前指的作战方案,完成登陆保障任务至少需要180多艘舰船。而军区海军是时堪用的登陆、运输舰船,大大小小都算上,只有38艘登陆艇和19艘渔轮,还不到所需舰船的1/3,更不用说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舰船了。所以,从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到华东军区海军机关,都高度重视参战舰船的筹集。萧劲光下令从广州、青岛等全海军范围内抽调登陆舰船。只是这些单位装备比华东海军还差,也抽不出几艘。

    11月21日,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召集会议,专门研究舰船筹集问题。军区海军各部门领导,参谋长马冠三、政治部主任苏启胜、后勤部部长申元军、修造部部长任秀生等,全都出席会议。

    陶勇简单讲了解放一江山岛的重要性和海军的任务后,直奔主题:这次海军的任务有许多条,哪一条也离不开船。船不够怎么办?两个办法,一是把我们现在所有的舰船都检查修理好,此外还要马上征用、改装一批船只———100条左右。要有足够数量的舰船,并且还要一律做到开得动,打得响,联得上!时间只有两个月,只能提前不能拖后。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舰船筹集、抢修,也是一场战斗,而且是决定解放一江山战斗能否打得胜的战斗!今天开会,就是要请大家都参加这场战斗,一起打胜这场战斗!”

    很快,在陶勇的指挥下,经过党、团组织层层动员,一场空前规模的筹集、抢修舰船的战斗,在军区海军机关、部队,以及修船厂车间、码头全面打响。

    舰船维修、改装的第一个难题是缺少必需的设备、器材和配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修造部采取了三条途径:一是发动机关、部队和工厂一起清仓查库。凡属舰艇维修所需的物资、器材、配件,不管是部队、工厂哪个单位的,一律统一调度使用。二是派专人深入到各地的工厂、商店等有关单位调查了解,凡有舰船修理、改装所需设备、器材,当即协商购买。三是鼓励船舶修理厂、所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大胆创新,修旧利废。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短短几天就筹集、购置各种急需设备5万多台(套、件),各类配件70多万件,保证了舰船抢修、改装的需要。

    民船的征用、改装,是整个舰船筹集工作的关键环节。任秀生首先组织机关业务部门研究制订了征用船型、改装方案和承修工厂等计划,继而由五名技术骨干牵头组成购船小组,分赴沿海码头、长江两岸,现场寻找适用的船只。一旦发现适用船只,便本着“边找、边定、边修”的原则,立即与有关单位协商征用,交由既定工厂修理改装。具体手续,随后补办。在当地政府、工厂大力支持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顺利征用、改装各型登陆艇船100多艘。同时,还改装了消磁船、修理船、充电船等特种船只多艘。这些艇船都抢在战前编入战斗序列。

    华东海军大大小小的舰艇加起来有300余艘,只是有的过于破旧,部分在厂修理,还有部分是准备淘汰的。为了满足战斗急需,应付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必须对这些舰船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和维护保养,有的则要进厂突击抢修。

    时间紧迫、技术力量有限,军区海军党委便发动机关、部队官兵积极支持、参加舰船抢修。只要是抢修舰船需要,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机关哪个部门、部队哪个单位,都全力以赴。任秀生等修造部领导带领技术骨干深入船坞、码头,和工厂职工一起加班加点,现场解决问题。许多技术骨干、老工人身在家门口,却一个多月不回家。由于部队、工厂齐心协力,连续作战,所有舰船检查、抢修任务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自1954年11月21日筹集舰船会议召开,到战斗打响前三天的1955年1月15日,前后56天时间里,华东海军共抢修、改装舰船466艘(含改装、征用的地方船)。

    1955年1月12日,军区前指召开会议,再次研究了战斗编组和行动方案,最后确定了陆、海、空军各部队参战兵力。会议决定,海军部队各种兵力加在一起,共计4000人。其中,海军航空兵5个团;头门山、白岩山等岛海岸炮兵一部;参加战斗的舰船,共计188艘。战斗舰艇46艘(包括护卫舰4艘,炮舰2艘,鱼雷艇10艘,巡逻艇24艘,火箭炮船6艘),各型登陆舰艇、辅助船142艘。

    会后,海军前指调整、补充了登陆舰船,确定了备用的舰船。

    三军协同,全歼一江山岛守敌

    1955年1月16日上午,张爱萍、彭德清、聂凤智等军区前指领导最后一次听取了各参战部队关于模拟演习和战斗准备的汇报,下达了参战各部队展开部署的命令。各登陆运输队经过一天多的紧张集结、航渡,于18日子夜前后抵达待命出发地头门山、蒋儿岙锚地。与此同时,张爱萍与军区前指参谋长王德,以及海、空军前指的工作人员,也全部到达头门山前沿指挥所。

    1月18日清晨,浙东海面天气晴和,波澜不惊。大战前的头门山指挥所里,静谧如凝。每个人都庄严地守候在岗位上。门前山坡上,一条巨幅标语分外醒目:“同志们,为祖国立功的时候到了!”

    按照作战方案,第一项任务是实施直接“火力准备”,为登陆部队扫除障碍。8时整,随着张爱萍一声令下,待命出击的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数十架飞机———轰炸机、强击机,挟风带雷拔地而起。一个编队飞临一江山岛上空,进行大面积轰炸突击,另一个编队则对大陈岛驻军防卫司令部及远射程加农榴弹炮阵地等重点目标进行轰炸和冲击。12时许,飞机轰炸停歇未久,头门山岛由海岸炮兵和陆军炮兵组成的支援炮兵群55门大炮,轮番向一江山岛发起轰击。在飞机、大炮的交替轰炸下,一江山岛、大陈岛上的防御工事、通信枢纽和指挥系统等,大都被摧毁。接着,由护卫舰、炮舰、护卫艇和火箭炮船等38艘舰船组成的混合编队,又抵近一江山岛,从不同角度向敌阵地进行直接的清障轰击……

    12时15分,张爱萍下达了第二道命令:“登陆运输大队起航!”命令一下,装载着登陆兵第一梯队待命头门山的第五登陆输送大队率先起航。它是由浙江军区的木壳登陆艇和机帆船组成的,航速较慢。12时40分许,第一梯队的另外3个大队,即第一、第二和第三登陆输送大队相继起航。满载着3600多名登陆官兵的100多艘舰船在海面上依次排开,各大队成双纵队,在飞机、巡逻艇和邻近岛礁海岸炮的掩护支援下,声势浩大地向一江山岛挺进。12时55分,装载登陆兵第二梯队的第四登陆输送大队由蒋儿岙起航,驶至头门山西北待命。

    将近14时,登陆运输队第一梯队遭到大陈岛国民党炮兵拦阻射击。华东海军驻白岩山海岸炮当即开炮支援,以猛烈的火力将其压制下去。接下来,由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组成的混合机群再次飞临北江岛上空实施第二次航空火力准备。与此同时,率先赶到的火箭炮船队、战役掩护队、直接火力支援队,在飞机的掩护下,到达距北江、南江四五百米处,对预定登陆地段的敌火力点、炮兵阵地、防御工事等,进行了轰炸和重点攻击。

    14时30分左右,各登陆输送大队陆续抵近预定登陆点。在飞机和火炮掩护下,各登陆部队迅速由航渡队形变换为战斗冲击队形。第一大队输送陆军第一八○团第二营在南江胜利村、田岙湾以西登陆,抢占滩头时虽遭到敌暗堡火力射击,但在输送艇掩护支援下,很快登陆成功。第三大队两个分队偏离预定登陆点,遭到敌人三面火力夹击。登陆艇艇员和登陆官兵一起展开英勇反击。212登陆艇艇长于延增双腿被炮弹炸断,仍坐在甲板上坚持指挥。于延增牺牲后,操舵兵柏文昌主动代理艇长指挥战斗,在艇首中弹、住舱进水、艇员伤亡半数的情况下,仍按时把登陆兵送达登陆点。至14时37分,各队登陆兵均在预定区域胜利登陆,展开背水攻坚。

    战斗向纵深发展时,除南江岛敌人组织了两次小股反击外,其余敌人均被压制在支撑点内。解放军大部队登岛后,敌人再无反击之力。陆军第一七八团第一营很快攻占了北江岛的主峰203高地。陆军第一八○团第二营上岛不到半个小时,也把红旗插上了南江岛160、180高地。至17时30分,南江、北江各岛礁均被攻占,一江山岛回到了人民手中。

    大战后的一江山岛硝烟未散,张爱萍不顾参谋人员的阻拦,与前沿指挥所的陆、海、空三军指挥员王德、马冠三、黄朝天等,一起乘登陆艇抵达北江岛,巡视了各登陆点战场,慰问伤员。

    其间,粟裕总参谋长从北京来电话要求报告战果。张爱萍当即作了报告:共击毙国民党一江山地区司令部司令王生明以下官兵 519名,生俘567人。缴获各型火炮27门,以及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华东海军参战部队被炸沉登陆艇1艘,被炸伤舰船20艘;牺牲官兵13名,伤131人。

    报告完战果后,富有诗人气质的张爱萍回想起一天的跨海鏖战,仍激动不已。三军协同,百舰竞发,数以万计的官兵一往无前……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沉吟间,他灵感突至,当场赋得一首词《沁园春·一江山渡海登陆战即景》:

    东海风光袁寥廓蓝天袁滔滔碧浪遥看骑鲸蹈海袁风驰虎跃袁雄鹰猎猎袁雷击龙翔遥雄师易统袁戎机难觅袁陆海空直捣金汤袁锐难当遥望大陈列岛袁火海汪洋遥料得帅骇军慌袁凭一纸空文岂能防浴忆昔诺曼底袁西西里岛袁冲绳大战袁何须鼓簧遥野固若磐石冶袁陡崖峭壁袁首战奏凯震八荒遥英雄赞袁似西湖竞渡袁初试锋芒遥

    国民党军在美军掩护下大撤退,解放军兵不血刃占领大陈诸岛

    一江山岛解放后,杭州、宁波及浙江沿海城镇,连日举行大小集会,欢庆胜利。接连几天,前往参战部队慰问的群众络绎不绝。在一片欢呼和赞扬声中,张爱萍于1955年1月21日在位于宁波的军区前指作战室召开会议,着手研究攻打大陈及其外围各岛的方案部署。

    会议开始,首先由侦察处长介绍台湾方面及大陈岛上国民党军对一江山岛登陆战的反应和动向。侦察处长说,由于战斗一开始我航空兵就实施火力准备,先行炸毁了一江山、大陈等岛的通信设施,直到战斗结束,台湾也没有任何反应。第二天(19日)我海军航空兵一师9架飞机再次袭击大陈岛后,大陈防卫区司令刘廉一向台湾当局报称:“共军出动了200架以上飞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一次空袭。为了攻击‘宝应’号炮舰,共军动用了数十艘鱼雷快艇。”台湾当局更是借助外国媒体大肆宣扬这次登陆战“已较韩国著名伤心岭、铁三角之战为大”,是一场“大规模战争”,“动用海、空军兵力及发射之大,为历次战役———包括朝鲜战场,所未有”。

    听了侦察处长介绍,张爱萍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廉一谎报军情,台湾当局对一江山大加渲染,目的一样,一是为自己失败开脱,二是为下一步行动造舆论。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我们都必须做好随时攻打大陈的准备。”

    会议根据一江山岛作战经验进一步讨论调整了大陈岛作战部署。但数天后,军区前指接到了国防部长彭德怀的电话指示:暂停对大陈本岛的攻击。

    这是何意?军委意图有了新的变化?张爱萍疑惑不解。但事情很快弄清,原来台湾当局指靠的美国政府态度变了。

    在国民党关于大陆海上防线的棋盘上,大陈岛的分量是很重的。他们一向认为,“大陈是台湾的北大门,一江山则是北大门的门闩”。蒋介石更称:“保卫台湾,必先固大陈,要守住大陈,必确保一江山。”一江山岛解放,北大门门闩被拔掉,台湾危险了!危情之下,蒋介石寄希望于刚刚与台湾签署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的美国政府。未料几天前还令其第七舰队扬威大陈岛外海,妄图阻挠解放军解放大陈岛的美国政府,意识到国民党军保大陈岛无望,转而要蒋介石放弃大陈岛,将部队撤往台湾。

    为此,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急急忙忙跑到莫斯科摸底,探问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美军如协助大陈岛国民党军撤退,中共军队会不会阻挠?并委婉地表示,希望在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陈岛时,解放军不要攻击。莫洛托夫幽默地答复:“这是中国政府的事,你应该去问周恩来总理。”同时,苏联将信息通报了中国。周恩来考虑到复杂的国际关系,为防止战争扩大化,报请毛泽东批准,默许了美军协助国民党军撤逃的做法。于是就有了彭德怀给张爱萍打来暂停对大陈本岛攻击的电话。

    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军区前指于1月30日再次派飞机轰炸了大陈岛、披山岛,以探究虚实,侦察敌人动向,并通知部队继续做好攻占这些岛屿的准备。

    美国靠不住,单凭自己的力量守住大陈岛不可能。蒋介石只得接受美国政府的建议,将部队撤离大陈岛,并且还煞有介事地搞了一个所谓的金刚计划。这样,一个在美军掩护下的大撤军开始了。

    2月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式给第七舰队和空军第五航空队下达了掩护国民党军从大陈岛撤退的命令。从2月8日开始,在美国第七舰队司令普赖特的指挥下,美军出动各型舰只87艘(另有国民党海军船只35艘)、大型飞机738架次,运输和掩护国民党军撤退。至2月12日,大陈、渔山、披山等岛上的国民党军官兵2.5万人,以及被掳走的居民1.5万余人全部撤至台湾。撤逃时,国民党军官兵将岛上的营房、民房等生活、防卫设施悉数破坏,四处埋设地雷,并在水井中投放了毒药。

    2月13日,华东海军分别派出台州、石浦、温州等地几个巡逻艇大队,配合陆军部队进驻上、下大陈,及渔山、披山等岛屿。

    国民党军从大陈诸岛撤逃时,曾心犹不甘地向邻近福建沿海的南麂山岛运送了大量战备物资,并在岛上赶修了防御工事,企图凭借海、空军支援,继续固守南麂山岛,与其在福建沿海所占的马祖、金门等岛相呼应,构成新的岛链防御体系。2月中旬,华东海军在进驻大陈诸岛的同时,相继进占了台山列岛、北龙山岛和北麂山岛,使南麂山岛陷入解放军三面包围中。接着,军区前指又派出飞机对其进行了侦察、轰炸。台湾当局眼见固守无望,遂于2月23日至25日,将南麂山岛国民党军4000余人,并胁迫岛上居民2000余人,分批撤逃台湾。

    至此,国民党军在东南沿海占据的岛屿,除福建前线的澎湖、金门、马祖等外,已全部解放。随着解放军攻克国民党军浙东海面最后防线,闽浙之间沿海的南北航道完全打通,海上航运、渔民生产再也没有无端地遭受劫掠和骚扰。

    相关热词搜索:浙东攻克国民党防线沿海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