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改革探究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改革探究

    时间:2020-05-07 05:20:2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书籍装帧设计及其课程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标准及考纲,提出地方院校艺术专业中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去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课程 改革 创新思维

    书籍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长期以来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起着交流思想情感、积累文化的重要作用。如今,由于电子传媒的影响和冲击,书籍形式、传播方式、阅读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视听型、缩微型、机读型书籍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书籍装帧设计的观念也应与时俱进,在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结构与内容也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与需要作出相应的改革。

    一、国内外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发展及现状

    1、国外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发展及现状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艺术设计学科专业课程。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源于英国,而奠定了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却是德国包豪斯学院时期。

    自20世纪以来,欧美、日本的书籍装帧设计不断发展,各种艺术形式影响着书籍设计的形式和风格。设计家们打破传统的固有枷锁,把书视作可塑的柔软体,认为书可以自由造型,解体变化。他们将书籍的物质性要素视作书籍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物化构造形式与技术进行淋漓尽致的发挥。书籍设计家认为创作不只是一种宣传,他们试着表现其创作行为的过程;书也不仅是为了阅读,它也可供受众品味欣赏,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他们运用具有表现力的各种手段,注入全新概念的设计,既不损害作品主题本身,进而创造容有预见性和极限抽象意境的概念书籍设计。20世纪末,“数码读物”产生了,更为丰富多彩的21世纪的书籍艺术世界已经到来,也给传统纸面书籍设计提供了新的表现机会。大量的电子书与电子杂志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设计师可以结合现代视听技术创造前所未有的纸面载体以外的阅读表现力。

    2、国内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发展及现状

    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始于清末民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及鲁迅先生的积极倡导,中国书籍装帧设计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随后经过许多书籍装帧设计家的不断探索与完善,我国的书籍装帧设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专业的书籍装帧设计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最初仅在国内诸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重点院校开设,随着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该课程逐步在普通高等院校普及。无论是在书籍装帧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上都逐步走向成熟。

    目前,国内富有创新思维的概念书籍设计正处于一种探索发展阶段。中国现代概念书源起1999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北京地区书刊设计艺术探索展”,在展览中出现大胆创新,形态各异的书籍,有的彻底脱离了纸张的约束,打破书籍固有模式及文字传递方式的束缚,以其他材料为媒介来进行设计。近年来各大美院逐步将概念书设计引入书籍装帧设计中。这种重塑书籍形态,有意识地强调主观能动有想象力的设计,其意义已超越书籍构造物自身(或者说内容本身),一方面,开拓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书籍从各个角度感受到书籍带来的趣味,在有形的视觉感受中发挥无穷的想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吕敬人教授率先对书籍设计课程进行了改革,就书籍装帧设计的多种形态进行探索,建立了整个书籍装帧设计的形态学。同时,广州美术学院也将概念书作为书籍装帧设计的必备内容。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更是要求学生为未来十五年做设计,主张在设计教育中将创造新概念与实用功能相结合。2005年前后,国内电子书刊的盛行使书籍装帧设计的外延再次扩大。因为其仍保持书籍装帧设计的一些传统形式及原则加以技术上的配合,可以看作是书籍发展的一个延伸。在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中也是一个应该涉及的方面。

    二、地方院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现有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标准仍然是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出发,强调对书籍装帧设计的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要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与形式,熟悉书籍装帧设计的工艺制作过程为主,侧重于由书稿制作成书的过程,不注重书籍设计的创意。这对学生创新思维及设计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及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都有着极大的限制。基于对普通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标准与考试大纲的分析,结合当前书籍装帧设计发展的趋势,发现其课程出现严重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较完善的设计方法,教学内容相对老化,课程内容选择比较狭窄与老套,教学方法单一,观念较落后。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教学实践的拓展。现有的课程标准已经不能适应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三、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改革的内容

    当下书籍装帧设计从以前单一的、功能性设计发展到多元的、创造性设计。为更好适应目前国内外书籍装帧发展的趋势,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结构及内容必须更全面、更科学地做出相应的调整修改、补充完善。针对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书籍装帧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探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1、研究目标:关注当代书籍装帧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将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将课程结构进行重构,加强新形式、新内容的探索,以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为目的,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创新的设计思维。

    2、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课程结构重构。从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出发,对原来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进行重新组合,加强课程的系统性及科学性,使其更具合理性。

    (2)课程内容的扩充。将概念书与电子书两种新的设计形式纳入课程范围,适应不断扩大的书籍设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完善我院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内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课程内容向社会设计项目的延伸。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市场,选择设计项目与课程内容相联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积极参与相关的设计比赛。另一方面注重设计观念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将课程知识灵活运用到设计产业的其他方面,积极参与创意产业的社会活动。

    3、具体研究方案的实施

    (1)预定目标,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拟定有效的学年研究计划。改变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除了掌握基本技能外,也要适应社会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修改课程标准:增加概念书与电子书的内容,强调设计注重创意。一方面注重设计理论紧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选择社会实训项目进行精装书的设计。另一方面加强思维的创新,注重设计观念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概念书的设计上。

    (3)调整课程内容结构:将原课程根据精装书的设计制作流程作为教学内容的方法,调整为整个课程的一个小部分。重新构建整个课程的内容为:(一)书籍装帧的形态设计;(二)书籍装帧的结构设计;(三)书籍装帧设计的材质;(四)书籍装帧设计的印刷工艺;(五)书籍装帧的装订形式设计;(六)书籍装帧设计的一般流程。概念书与电子书属于书籍装帧的形态设计中的具体形式。在具体教学中把握主题与非主题设计训练,让学生在有限定与无限定领域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思维创意的培养,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

    (4)市场调研与考察:首先通过对市场情况的了解和具体设计案例的分析,了解市场、消费者对书籍的认识和选择情况,从课程内容的几个方面对各类书籍的装帧设计进行思考。其次考察不同书籍的形态带来的书籍翻阅的感受,使学生了解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意产品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了解现代书籍设计的新理念。

    (5)教学效果检验:主要是通过书籍装帧设计作品展览与参与设计比赛等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与结束时,应有教学反思并进行研讨。

    (6)定期收集教学案例、作品、图片、课件等,为研究的一些资料。

    (7)利用校园网中作品展览栏目展出学生作品,进行教师间、师生间的互动。

    结论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新的媒介层出不穷,设计语言推陈出新,书籍的发展形式成为了多种可能。书籍装帧设计的概念也随之不断扩大,新的形式、内容不断出现。为了适应当代书籍装帧发展的需要,为了更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对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书籍装帧设计作品的独创性,并尝试将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实训做一些延伸设计,逐步与社会发展创意产业大环境相融合,立创意之本,走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黄建成、李喻军.装帧之旅.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3]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4]李喻军.书籍装帧整体设计.贵州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杨建

    相关热词搜索:探究装帧课程改革书籍设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