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打量“理想国”,探求对话背景下出版业的文化担当] 出版业

    [打量“理想国”,探求对话背景下出版业的文化担当] 出版业

    时间:2019-02-08 05:28:3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父流是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主要需求,对话是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对话活动从两干多年前就已开始,其中最著名者,西方有《柏拉图对话录》,探讨人类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中国有《论语》,主要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罕见因而令人神往的思想大爆炸。然自秦始皇一统天下,文化领域的对话传统就渐趋式微。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意识形态领域落入独唱时代。所谓儒术也不过是统治者的强权话语,代表儒家思想根柢的包容传统逐渐狭隘化为对先贤语句思想先行式的解说,原本闪耀着思想火花的语句逐渐沦为陈词滥调,失去了智慧的锋芒。再往后到了“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对话这一交流方式完全被扼杀,只剩下话语霸权者单方面的强词夺理,狂人的自说自话。倒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过一阵语言与思想的狂欢,始于亚洲、继而扩大到国际范围的“大专辩论赛”,但其意义与对话迥异,不过以语言为利器来战胜对方辩友,非但没有遥接对话传统,而且很快被淹没在之后兴起的商业狂潮中。
      所幸近年“对话”叉成为热词。仅2010年的国庆前夕,就举行了两场以对话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活动。两场对话,前者主题较多地回望传统,是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在曲阜举行的“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后者更加关注当下和将来,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出版公司主办的“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
      尼山论坛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文化标志城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许嘉璐倡议发起,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以学术-『生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为特色,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7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危机与文明对话”、“对话文明与和平文化”、“包容与多样”、“和谐与正义”、“儒耶文明对话与世界未来”等话题,进行高端对话。论坛主要以专家对谈、学术讲座、听众参与等形式进行。出席者有国内外著名学者,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新儒学代表杜维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等,以及港台和外国学者、宗教研究者,更因为有赵启正、吴建民等政界元老的参与而具有某些官方色彩。
      尼山论坛的高调上场和准官方背景可说反映了这样―种心理:―个经济日渐强大的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更大的声音,中国文化如何才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或者借用易中天在《南方周末》上提出的―个问题――文化大国:是否可能,如伺可能?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与此相应,论坛闭幕式上发表的《尼山和谐宣言》给出了一个大而化之因而不追求具体操作性,但却因措辞优美抒情因而颇具感染力的回答,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感召力。《宣言》号召人们在“面对战争、杀戮、冲突的残酷现实,面对日趋恶化的地球生存环境”时,“汲取2500多年来人类精神导师们的伟大智慧”,倡导和谐、仁爱、宽容、礼让、信义等等,共建大同世界,和谐地球。
      如果说打出孔子牌的尼山论坛是对外,甚至包含一定的政治意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肉食者谋之”,因其阳春白雪而有些曲高和寡的话,那么9月21日至23日举办的“理想国文化沙龙”则更具有民间性质。它的主旨虽不如尼山论坛宏大,但论题更具体,形式更自由开放,因而更亲切。在这个题目透点洋昧的沙龙上,对话主角都是文化领域的偶像级精英或著名的“意见领袖”,算得上中国文化内部的一场新锐思想的盛宴,因而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平民阶层文化发烧友。
      对于喜欢阅读和关注文艺的读者朋友来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已经堪与北京三联、人民文学等老牌出版社比肩的后起之秀。能在全国读书人眼前树起具有高雅出版品位和浓郁人文精神的一块大牌子来,它旗下的北京贝贝特公司功不可没。贝贝特成立10年来,策划出版了学术、人文、艺术、生活领域的精品图书,像唐德刚、许倬云、陈丹青、梁文道、木心、蒋勋等人的作品,都出自其手。此次“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邀请两岸三地一线文化艺术人士与广大读者近距离交流,更是一次大场面大规模的对话。
      这样的大型文化沙龙,以往从没有出版社或出版公司举行过。贝贝特公司敢打破常规开业界先河,在总经理刘瑞琳女士看来,其实是水到渠成,盖因公司常做一些沙龙式的互动活动,像在北京单向街、时尚廊等沙龙聚集地做读者和作者的见面会。另外每年公司生目的时候,都开party,设媒体专场,大家坐在一起自由聊天。“今年想把它做得更有开放性,更有社会性,才有了‘理想国文化沙龙’的想法”。
      平实的话语后面实际上涌动着出版人和文化人热乎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刘女士的话说,做出版的人,接触最好的作者资源,总会有分享的欲望和传播的冲动。希望利用出版这个公器,创造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作者与作者的交流,作者与读者的交流,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跨界、跨地域、跨年龄的交流;希望看到锋芒面对面,思想大激荡。
      沙龙定名“理想国”,上承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对人类完美社会(现在看来未必完全台理)的想象,下接当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积弊与文化现象的反思,中间贯穿的则是无数辈志士仁人对人生、社会、人类共同命运的不懈求索。用梁文道的话来说:很多人觉得乌托邦思想相当危险或者不太靠谱。但如果太把自己局限在现实之内的话,我们就会欠缺一种想象未来的能力。当你欠缺对未来的想象的时候,其实就表示你对目前实际生活各方面的缴械、投降。
      正是这样不甘向现实投降的理想主义情怀,吸引了目前华语世界的各路精英齐聚京城:大陆方面有80高龄的历史学家、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先生,称得上老―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翘楚;中坚力量有陈丹青、易中天、贺卫方、徐冰等活跃在一线的文化人士;贾樟柯、许知远、窦文涛等少壮派文艺人士则标志着新生代力量的崛起。港台方面,除张大春、舒国治、欧阳应霁等作家、文艺人士外,著名作家、时评家、因热心推介新作而被戏称“腰封小王子”的梁文道被邀为此次活动的创意总监。此外,熟知日本文化的华人作家李长春,来自日本以《江户日本》、《字解日本》等为读者所熟知的茂吕美耶,倡导“负建筑”理念的著名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等,都带着新出版的著作与读者共赴对话讲坛。
      论坛的两大论题是“想象下一个十年”和“华文文化共同体”。前者关注的问题是,处在经济发展的横岭侧峰中,大多数人都失去了冷静的判断。楼越盖越高,马路越修越宽,挤破脑袋申遗,倾尽国力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不是就一定是国家发达的重要标志?在物质腾飞而人心浮躁的当代,如何才能跳出来,站在一个更高更远的立足点反观我们现在的发展?想象一下,按现在的样子发 展下去,十年、二十年后,中国会成为什么模样;那时候,回来再看今天,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中国。
      华文文化共同体,也是现在文化人群和读者日渐关注的问题。曾经森严壁垒的意识形态藩篱逐渐为更宽容更温和的文化气氛所消融,但华人文学仍然条块分割,正如梁文道所言:今日的华文世界深为种种界限所苦,知识群体更是被一道道意识形态轴线割裂得七零八落,任何一场简单的讨论都有可能白热化成充满派系偏见的意气之争。在这个时候,我企盼一个“文人共和国”的来临,会不会太过不切实际?又会不会太过“乌托邦”呢?
      不太实际是毋庸讳言的,但要想让现在不太实际的理想在将来成为现实,则绝对离不开一群敢于做梦的人。著名画家、作家陈丹青说:“理想国’的意思在我来说就是不可能,不可能才有意思,我们才会想办法。”这些参与者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同有异,因而异常丰富多样,“将他们聚到一起大合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部。”它是开放性的,其中每个理想都是平等的,很多理想聚在一起,五彩斑斓,那就是一个理想国,一个梁文道梦想的“文人的理想国”。
      而对于贝贝特,更有意义的还在于借此机会推出名为“理想国”的品牌。在当下国内出版企业已经被各式新兴传媒――特别是网络挤压得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出版环境里,贝贝特的理想国却在壮大个体实力的同时,贯彻着“想象另一种可能”的理念,建立一个平等、丰富、多元的色彩斑斓的理想国。
      如果说尼山论坛是以对话的形式来达成政治和意识上融通的目标,理想国文化沙龙则是一家相当有雄心的出版社汇集一群充满理想情怀的文人学者,来服务于社会读书群体,当然与此同时也极大地辐射了出版社的社会影响力,从广泛意义上说,也是为中国出版界在全社会面前做的一次形象重塑工作。相比当下许多出版社在改制过程中一窝蜂地改换成“传媒集团”的行为,“理想国”的横空出世更具长远眭和前瞻性。
      对话的背后是思想,对话的境界是融通,对话的结果是社会整体思想认知水平的提升。这是很浅显的逻辑,体现出的是当代文化产业对未来发展的担当。理想国重对话而轻营销,这样的文化怀抱比时下出版人开口营销闭口营销的做派,强了不止十万八千里。老王作为入行既久的出版人,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相关热词搜索:理想国出版业探求担当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