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借物明志 [借绝交以明志]

    借物明志 [借绝交以明志]

    时间:2019-02-11 05:45:4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嵇康担心山涛将去选曹之际举荐自己于是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向山涛表明自己的志趣。嵇康因山涛不了解自己不愿为官、厌恶司马氏专权的态度所以声言绝交,并讥剌山涛投靠司马氏的行为,嵇康借绝交以明志,绝交只是表象,故而嵇康才在临终托孤于山涛。
      关键词:嵇康 山涛 绝交书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作于魏元帝景元四年,据《世说新语・栖逸》记载:“山公将去选曹,举康自代,康与书高绝”,山涛在景元二年除吏部郎,两年之后,山涛将去选曹,在山涛除吏部郎的时候曾经提议举荐嵇康,两年之后山涛离任之时,嵇康担心山涛再次举荐自己,于是写《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绝不出仕的心迹。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中云:“嵇康《绝交》,实志高而文伟矣”,其原因是嵇康志趣高清,给山涛的这封信借绝交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对山涛虽有讥刺但无恶语,发乎内心自然感人。
      嵇康在这封绝交书中开篇明义,直言山涛不是自己的知己,只不过是偶然相知。如今怕被山涛举荐,于是先发制人,希望山涛不要强人所难。第二段述说人的天性难以违背,且各有志,不能强求他人。此处嵇康列举老子、庄周;柳下惠、东方朔;孔丘、子文的故事,说明出仕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又举尧舜为君,子房为臣,许由、接舆为隐士,都“循性而动,各附所安”、“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第三段到第五段嵇康自述自己性格的成因和不适合为官的缘由。嵇康以阮籍为参照,阮籍“口不论人过”,“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这样小心谨慎的人都“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雠,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自己在处身谨慎方面不如阮籍,“不识人情,暗于机宜”,这样的个性在魏末那样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必然不能全身,所以发出“虽欲无患,其可得乎”的感叹。嵇康总结自己不能为官的九条原因,即“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七“不堪”是不愿意放弃自由自在的生活,两个“甚不可”是不能忍受为官生活的根本,一是不认同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二是“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性格,有这七不堪和二甚不可,“不有外难,当有内病”,所以选择游山林、观鸟鱼的隐居生活。
      第六段到最后,写真正的相知不会违背友人的性情,责难山涛举荐自己是强人所难并且重申自己志向:“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如果被迫出仕,则“必发其狂疾”,最后希望山涛不要像献芹的野人一样好心办坏事。
      嵇康虽然给山涛写了绝交书,但嵇康真厌恶的不是山涛的人品,而是山涛劝说自己投靠司马氏这种行为。山涛投靠司马氏已久,嵇康并未在山涛出仕的时候与之绝交,也没有在山涛第一次举荐的时候做出激烈反应,直到山涛升迁,嵇康怕山涛再次举荐自己,才写下绝交书。嵇康对山涛举荐反应如此敏感,写洋洋千言以自白,并声言“绝交”,其原因是山涛触动了嵇康绝不投靠司马氏的底线。
      嵇康认为知音是能够了解对方的志向的,不能了解对方志向就不能称作知音,故开篇就写山涛其实和自己不相知,只是偶相识。然而如果山涛没有举荐嵇康的意图,嵇康的反应也不会强烈到写绝交书,因为嵇康明白人各有志的道理,他在绝交书中写道:“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但是因为不相知,山涛以已度人,认为自己举荐嵇康是朋友应有之义,反倒惹怒了嵇康。
      嵇康自己不愿出仕,认为乱世之中出仕会招致祸患。嵇康自白“老子庄周,吾之师也”,老子虽不反对出仕,但庄子明确的以仕途为险途,恰如接舆歌云:“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0嵇康甚至反对亲友出仕,其兄长嵇喜出仕,嵇康在《五言赠秀才诗》中云:“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城”。亲友出仕嵇康尚且不赞同,山涛举荐嵇康的举动自然招致嵇康的反感,所以嵇康在绝交书中用大篇幅写自己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说明自己不适合做官,如果硬要做官,“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已然认定了当官对自己而言是赴死之路。故而山涛推举嵇康,固然是一片好心,然对嵇康而言,简直就是举荐他纵身跳火坑,如何能不愤慨呢。
      嵇康虽然对山涛举荐感到非常不快,但明白山涛本意是好的,且山涛个性宽厚随和,他在绝交书的开篇说山涛“傍通,多可而少怪”。嵇康也知道自己的言行不为世俗所容,在绝交书中说自己疏懒、不识人情,对自己不同于世俗的举动“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自己也无可奈何。然而嵇康有自知之明又了解山涛是好意,仍在绝交书中却讥刺山涛,这其实是因为山涛举荐意味着让他投靠司马氏。嵇康在司马氏专权之后对其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其《管蔡论》和绝交书中“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宣言都隐刺标榜礼法以周公自居的司马氏。在嵇康看来出仕投靠司马氏无异于助纣为虐,所以在绝交书中,嵇康三次讥刺山涛,以明自己绝不和司马氏合作之志。
      嵇康绝交书中第一段中,化用越俎代庖的典故,此典出自《庄子・逍遥游》,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回答说:“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嵇康在绝交书中把情境具体化:“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其中“羞”字写出嵇康对山涛投靠司马氏鄙夷的态度,“漫之膻腥”则暗示自己对司马氏的厌恶。第六段中嵇康批评山涛不明白自己的志趣,说:“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分别用《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和《庄子・秋水》篇中“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日:吓!”这两个故事,讥刺山涛不仅强人所难,而且以腐臭的老鼠当作美味,还想用污秽之物喂凤凰,嵇康鄙夷之意已溢于言表。《绝交书》最后,用野人献芹的典故,“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献芹典出《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台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炙背典亦出自《列子・杨朱》:“宋国有田夫,常衣�腐,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室,绵纩狐猪,顾谓其妻曰:负日以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诟病山涛虽然一番好意,但却见识浅陋,自找没趣。
      虽然嵇康作绝交书,但此绝交书的主旨是明志,而不是由于山涛出仕的选择而鄙夷其人品,以一种虽然志向不同但仍然是朋友的认识看绝交书,才能领会《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意义。古代知识分子如果想要实现政治主张就要投身政治博弈,在曹魏后期,政治势力一个是曹爽一个是司马氏,政治博弈从来都是残酷和血腥的,出仕加入司马氏集团并不能成为道德上谴责山涛的理由。每个人天性志向都不同,不仅朋友会不同,父子兄弟也不同,嵇康志在山林,其兄嵇喜则以为官为志向,被吕安讥为凡鸟;嵇康作《家诫》以教子,其中反复申明立身要谨慎,注重大节,其中有“外荣华则少欲,自非至急,终无求欲,上美也……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之语,并不以忠臣烈士为不美,其子最后也因舍身保卫晋惠帝而身亡。且嵇康临终托子,托付给山涛,而山涛也不辜负嵇康的嘱托,在晋武帝面前举荐嵇绍,嵇绍终于靠山涛的举荐得以入仕。临终托孤,不会托给真绝交之人,嵇康绝交书以绝交为名以明志为实,可以不辨自明。

    相关热词搜索:绝交明志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