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深圳中安国际拍卖场景【安.普鲁克斯《航运新闻》中主要场景的设置及寓意】

    深圳中安国际拍卖场景【安.普鲁克斯《航运新闻》中主要场景的设置及寓意】

    时间:2019-02-12 05:30:4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航运新闻》 普鲁克斯 奎尔 场景设置 寓意   摘 要:《航运新闻》是美国女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普鲁克斯的一部优秀作品,主人公奎尔的生活在不同的人与环境的影响下,经历了从懦弱到坚强,从被动到主动的心路历程。作者一系列意义丰富的人物、场景设置,为小说看似错综复杂,实则主题鲜明的行文手法提供了航标一般的指示作用。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这些场景对故事发展起到的作用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所以,对这些场景寓意的深入理解,将会是很好地欣赏《航运新闻》原著和影片的关键所在。
      
      安・普鲁克斯(Ann Proulx)是随着李安执导的影片《断背山》走入国人视野的,这部改编自她同名短篇小说的电影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配乐三项大奖。然而,这位暮年成名的女作家的另一部作品《航运新闻》则在2001年就被搬上了银幕。尽管这部同名影片并没有它的“后生晚辈”那般的奥斯卡辉煌,但是其小说却着实在文坛风光无限。普鲁克斯的文字简洁、优雅,饱含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热情。她正式步入文坛,执笔成书时,已然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然而,浓厚的文化、生活底蕴,使她的作品迅速得到了广泛的欢迎,确立了她的文学地位。1993年,小说《航运新闻》(The Shipping News)获得了当年的国家图书奖,以及次年的普利策奖。在她的笔下,小说就像是通过一针一线慢慢缝制而成的织品。精心设计的场景布局与变幻交错的人物心路历程有序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改编而成的电影中也丝丝入扣地体现着原著中人物的命运。本文就《航运新闻》中主要场景的设置及其包含的寓意进行适当的解析,以期帮助喜爱这位作家作品的人能够循着普鲁克斯创作之路,更好地去品味它。
      普鲁克斯在原著致谢部分中提到,这部小说很多的创作灵感,都来自于克劳福德・阿什利1944年发表的《阿什利结法手册》(The Ashley Book of Knots)。其中,主人公奎尔(Quoyle)之名取自谐音“coil”,本意为水手们为了方便在甲板上行走而结成的一连串的结,作用相当于脚垫,也寓意这将是一个渺如灰尘、逆来顺受的小人物形象。其场景设置的灵感则来源于1988年开始的几次大半岛(the Great Peninsula)之行;那里独特的地理特征及人文环境完全征服了普鲁克斯,并形成了她笔下主人公的心灵得以停靠的港湾。
      小说主人公奎尔的生活主要集中在两个特点鲜明的地域。在这两个大环境内,他的境遇有着极其鲜明的对比,而其中场景的设置,也预示着他人生轨迹的发展方向。
      摩金堡(Mockingburg)是《航运新闻》前半部分中主人公奎尔生活的地方,它是纽约北郊一个地域宽广的城镇,一个“嘲弄人的地方”,一个充满了机关陷阱、世态炎凉的生存空间,也是现代都市文化的一个缩影。抛开那个令人向往的国际大都市形象,普鲁克斯在原著中从一个敏锐而独特的视角,把它定义为“一个第三次走向毁灭的地方:早期的开拓者驱逐了森林部落,毁灭了他们的家园,变成农田;轰鸣的机床和制造轮胎的厂房又将此地变成了产业工人聚居的城市。随之而来的是经济衰退,繁华的闹市被它席卷一空,购物中心变得死气沉沉。城市里随处可见停工待售的工厂,贫民区的棚屋密密麻麻;年轻人兜里揣着枪在大街上游荡,政客们则依旧在扯着嗓子、喋喋不休地做着永远不会兑现的承诺”。城市里高速流动的人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缺乏交流。人们关心的只是自己、家庭、工作,他们知道身边正发生着什么,但始终扮演着冷漠的旁观者角色。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本身平凡得如一颗灰尘的奎尔,没有真正的朋友为他提供生活中最欠缺的关爱。奎尔在《摩金堡轶事》(Mockingburg Record)这样一个小报社里,充当着一个召之则来、挥之则去的三流记者的角色,习惯于被压抑、被践踏,使奎尔在工作中早早地失去了自我。工作的不稳定也造成了他经济上的拮据,客观上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他干脆龟缩在一个旅行房车里生活,试图通过“眼不见为净”的处世方式来回避外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个轮子上的居所,象征着这个繁华都市中的小人物就如一叶小舟,无可奈何地在时代的浪潮中漂流。
      带给奎尔又一个极大伤害的,是和名叫“花瓣”(Petal)的女人的在雨中的偶遇。如果从外表和名字上看,可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邂逅”,但是糟糕的天气和二人过于迅速发展的关系,也预示着这将是一个绝对不会美丽的邂逅。但是奎尔在极度缺失,同时也极度渴望爱的时候,闪电般地和“花瓣”结婚了。成家的奎尔搬进了一个租来的房子(rented house),暗示着这里不会是他生命的最终归宿,同时也又一次成为奎尔懦弱无能的象征。本性浅薄、放荡的妻子也没有给予奎尔真正的爱,而是如同租来的房子一样像是一个“租来的妻子”,实质上就是一个曾经一错念之间希望得到安宁而委身于奎尔,但是本性难移的妓女。她整日在外面和别的男人厮混,后来甚至发展到带回家亲热。命运嘲弄般地让奎尔体会到了所谓的“爱”,又再一次把他踩在脚下。
      疏远已久、曾对自己实施虐待式教育的父母在得知身患癌症后自杀,妻子在跟别的男人私奔的路上出车祸身亡,女儿被妻子卖给非法组织后被警方循着收据上的信息救回;奎尔单调乏味,孤独自闭的内心世界被这一系列的冲击破坏殆尽,漂泊不定的生活空间霎时倾覆。
      无可留恋的奎尔,在姑妈的鼓励下,向北漂洋过海,回到纽芬兰那个名叫基里克劳(Killick-Claw)的渔业小镇。这个“新发现的土地”上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小镇只是海岸线上毫不起眼的一点。这里与摩金堡形成鲜明的对比:没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只有顺着崎岖山路散布的家家户户;没有高速流动的人口和陌生的邻居街坊,只有世代居住在小镇的渔民和彼此间如兄弟姐妹一般的关怀。小镇的名字也是由作者取自《阿什利结法手册》一书:killick hitch原指水手们用来捆绑不规则物体充当船锚的一种结法,寓意一个停船靠岸的地方;claw原意为爪子,这里引申为抓住。很明显,普鲁克斯设置这样一个小镇,就是让主人公在这里找到自我,找到一个可以停靠的地方。奎尔家族空置了几十年的祖屋,尽管已经破旧不堪,依然坚强地矗立在小镇最北面属于他们家族的奎尔角。女儿邦妮一语道出了祖屋心怀忧伤,体现出祖屋对奎尔这个家族的后代深深的关切。无论如何漂泊至此的奎尔一家,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老屋上面的油漆已经斑斑驳驳,很多地方也已经朽坏,它孤零零地守候在偏僻的海岬之上,尘封着奎尔祖先一段令人愤恨的历史,姑妈不堪回首的往事,也记载着奎尔家族的从未失却的坚强。祖屋被祖辈命名为“Green House”。“green house”直译为“温室”,培育花朵的地方,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从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名字上来看,这里还将是奎尔重建新生活的“温室”。尽管对破败的老屋心存疑虑,奎尔还是理所当然地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稳固的依靠。故事最后,奎尔展开了积极向上的人生,从懦弱走向坚强。在奎尔学会了爱与被爱之后,老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不期而遇的暴风雨中崩塌。
      生活相对安顿了下来,奎尔试着去镇上的报馆――《跛足鸟》(The Gammy Bird), 找一份也许他还能应付的工作。在这个故事中,跛足鸟的形象无疑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如果说“coil”一词是奎尔过去被压抑的自我形象的写照,那么“跛足鸟”才是他真实的自我。鸟儿本不具有出色的陆地活动能力,一旦跛脚,其笨拙的样子必然会招致嘲笑直至冷落。当它的视线被无休止地压抑,它能够看到的也就只有自己残缺的肢体,进而影响并形成残缺的心灵。长久被时代抛弃的奎尔,习惯把自己看作被踩踏的对象,也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妻子因车祸而丧生,自己童年时游泳溺水的经历使他对车祸和水有着直觉上的恐惧,而报馆的老板杰克却坚信自己没看错人,把报纸上相当重要的两个板块――报道小镇上频发的车祸以及航运新闻交给他。突如其来的被信任以及这两个对他来说最为敏感的话题,一时间让奎尔不知所措,又想选择退缩。然而迫于挣钱糊口的压力,他还是硬着头皮接了下来。这也是他面对压力时,第一次迎上前去。在小镇报馆同行们的帮助下,他重新审视了自己,不再只把目光望向脚下,而是天空。偶然间对一艘小游艇故事的报道,使他很快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专栏记者,好客的小镇居民也从心理上让他确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奎尔打开了冰封已久的心,并开始坦然接受来自于他人真心的关怀。
      “航运新闻”这个名词首次在故事中出现时,故事已经过半;报道航运新闻也只是主人公工作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当我们对主人公生活的环境细细琢磨之后突然意识到,在主人公奎尔报道小镇航运新闻的同时,普鲁克斯也在扮演着一个记者的角色,正在报道着一艘名为“奎尔”的小船,曾经漂流的故事。小说中一个个场景的出现,就像是一次次临时的停泊,导引着它最终划向属于自己的那个港口。
      
      作者简介:刘杨、牛芳、张明杰,英语语言文学学士,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参考文献:
      [1] E. PROULX. The Shipping News[M].New York: Scribner, 1994: 4,10.
      [2] 司马晓兰.航运新闻[J].世界文化,2002(04).
      [3] R. JACOBS,司马晓兰. 航运新闻[J]. 世界电影, 2003 (01).
      [4] M. MORRIS,翁霞译.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是”与“非”[N].文汇报,2002.4.19.
      [5] 纳葳.《航运新闻》:一部不起眼的好电影[J].电影画刊, 2007(03).
      [6] Wikimedia Foundation, Inc. The Shipping News[EB/OL].[2010-1-22]. http://en.省略/wiki/The_ Shipping_News.省略. E. Annie Proulx[EB/OL].[2009-2-4]. http://www.省略/author/a01/annie_proulx_cnin dex.html.

    相关热词搜索:航运寓意普鲁场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