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直辖以来中央领导关怀重庆大事记

    直辖以来中央领导关怀重庆大事记

    时间:2019-02-19 05:33: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链接   重庆直辖后,中央对年轻直辖市托以重任,寄予厚望。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重庆考察,对重庆各方面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希望重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今天的重庆已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央领导对直辖重庆的关怀,将鼓舞重庆人民再接再厉,为落实中央“314”总体部署而努力奋斗。
      
      
      ■199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在重庆考察,他指出,重庆直辖市的设立,翻开了重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重庆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要以设立直辖市为契机,正确处理四个方面的关系,即要处理好“大重庆”与“小重庆” 的关系,树立“大重庆”的全局观念;要处理好“新重庆”与“老重庆”的关系,建设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廉洁勤政的干部队伍;要处理好新建与改造老企业的关系,走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要处理好中央支持、各地支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1997年6月18日,李鹏出席了重庆市领导机构挂牌揭幕大会,他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代表江泽民总书记,向重庆三千万各族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这之后,李鹏同志多次来到重庆视察工作。199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考察了三峡库区;1999年10月,李鹏委员长在重庆进行立法调研;2000年11月,李鹏委员长在重庆考察三峡移民工作;2001年10月,李鹏委员长专程前往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亲切看望老区的各族干部群众;2002年4月,李鹏委员长再一次来到重庆考察,他说,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新的重庆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要以重庆直辖5周年为新的起点,紧紧抓住三峡工程建设、重庆直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振奋精神,加快发展,把山城重庆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建成长江上游发达的经济中心,力争率先实现国家提出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实现重庆新的振兴。
      
      
      ■199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重庆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从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实际,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明确提出,要解决高校体制的结构矛盾,必须实行“共建、联合、调整、合并” 的方针,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以利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0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又来到重庆考察,他强调,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城市,有较雄厚的科技实力和教育资源,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批适应西部开发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让科技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1998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重庆考察工作。江泽民要求重庆集中精力抓好开发性移民、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四件大事,勉励重庆干部群众“抓住机遇,埋头苦干,实现重庆新的振兴”。
      
      
      ■1998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基考察了重庆库区,看望了库区移民,他强调,要坚持多种方式移民的方针,要因地制宜,把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结合起来;库区企业搬迁,要与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下决心淘汰那些产品落后、设备陈旧、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资不抵债的企业,决不能按原样搬迁,形成新的亏损源、污染源;要努力实现库区经济建设、移民安置、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为中华民族留下青山绿水,把库区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经济区。
      2001年1月,朱�基总理再次来到重庆,在考察三峡库区工作时他强调,要加大搬迁企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下决心淘汰那些产品落后、设备陈旧、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资不抵债的企业,决不能按原样搬迁,形成新的亏损源、污染源。要加强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防治地质滑坡灾害,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对移民资金使用、移民工程建设、移民用地分配等方面的监督,增加公开性、透明度,对移民工作中发生的腐败案件,要坚决查处。
      2002年2月,朱�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泽民总书记看望、慰问重庆人民,同山城3000万干部群众和三峡库区移民一起辞旧迎新,欢度马年春节。他强调,2002年是三峡移民的攻坚决胜之年,要严格按照“倒计时”工作方案,进一步把移民安置工作做好。要切实搞好调整结构,多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畜牧业,特别要搞好退耕还林,开仓济贫,这是尽快增加农民收入的最好办法。他鼓励当地干部群众多种树,使长江两岸到处青山绿水、葱葱茏茏。这样,有利于保护环境,更好地发展旅游业,还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200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在重庆考察工作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和全面领会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全会工作报告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反腐倡廉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反腐倡廉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落实各项任务,把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到重庆市考察工作,实地了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开展扶贫助困、库区移民安置、再就业等工作的情况。他充分肯定了重庆建立直辖市五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他说,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工商业重镇和连接我国中西部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应该走在前列。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的要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00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实践证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完全正确,今天的重庆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他为重庆的发展“导航定位”,希望重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完善思路,真抓实干,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007年7月中旬, 重庆市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灾,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胡锦涛总书记于7月21日至22日赴重庆市看望遭受暴雨洪灾群众,他说,希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宝贵机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胡锦涛特别强调,要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大气力搞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切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2003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重庆的考察中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困难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三峡库区这方面的工作尤为突出,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做好“两个确保”、城市低保和社会救济,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保障困难职工群众基本生活,努力为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千方百计帮助移民开辟新的发展门路,通过支持和组织库区后靠移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自谋职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吸纳移民和下岗失业人员等方式,增加收入。
      200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考察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工作等情况,他强调,三峡库区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劳务派遣,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吸引有影响力的企业来库区投资建厂,搞好旅游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要继续搞好移民工程,做好先期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要继续加强库区环境和生态建设,加强地质灾害治理,确保三峡库区水资源的清洁安全,造福当代,荫及子孙。
      
      
      ■200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面对西部大开发、设立重庆直辖市和三峡工程建设这三大历史机遇, 重庆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不断深化对机遇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他希望重庆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红岩精神”,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努力实现“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奋斗目标,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200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再一次来到重庆考察工作,他强调,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这是党中央对教育活动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他说,重庆市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用热血铸就的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他要求重庆市各级党组织把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同进一步弘扬伟大的红岩精神和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结合起来,牢记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谱写富民兴渝的新篇章。
      
      
      ■200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重庆考察工作时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他指出,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的崇高革命理想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的信念、人格力量和浩然正气。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红岩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要把弘扬红岩精神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紧密结合起来。要围绕红岩精神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做到寓教于乐,使红岩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200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重庆市考察工作时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促进发展,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坚定不移发展经济,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夺取防治疫病和经济建设双胜利。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温家宝在三峡库区考察工作时指出,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千秋伟业。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要始终高度重视移民工作和库区经济发展,始终高度重视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始终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全面做好三峡建设各项工作。他说,在继续做好移民安置的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库区经济,解决移民长远生计问题上。要充分发挥库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和旅游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研究市场需求和容量,努力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广开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移民收入,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实现库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就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及三峡库区移民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他说,三峡库区应办好四件事:一是解决库区移民行路难、饮水难问题;二是结合发展农牧业特别是养殖业,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三是统一规划,把柑橘做成库区大产业;四是科学论证,实行移土培肥工程,把将要淹没的沃土移到山上肥田。他说,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广大移民“舍小家、为国家”,形成了奉献、奋斗、创业的移民精神,这是库区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家要扶持库区的发展,广大移民要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把库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2006年入夏以来,重庆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灾害损失严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灾区人民。10月1日至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重庆潼南、铜梁、合川,了解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检查灾后自救工作,和群众共度国庆佳节。他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要修好路;二要兴修农田水利;三要改造电网;四要推广使用沼气。农村社会事业还要办好三件事,一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是让农民的孩子上得起学;三是搞好“村村通”,让农民有电视看。
      
      ■2004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参加了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吴官正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不时插话,并就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法律,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发表了意见。
      
      2004年12月,吴官正到重庆考察工作,他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决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他强调,加强监督,健全制度对维护党的纪律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要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权力、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
      
      ■200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重庆调研时说,在我们党统战工作的历史上,重庆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协组织和统战部门一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新业绩。二是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三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不断提高统战和政协工作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
      
      
      200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农民占多数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必须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大文章。重庆要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机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要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好三峡库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黄豁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重庆大事记中央领导关怀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