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红军长征队伍里的外国人:外国人写红军长征的书名

    红军长征队伍里的外国人:外国人写红军长征的书名

    时间:2019-02-20 05:45:5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洋钦差”李德      在中国革命史和红军长征史上。李德是一位无法回避的人物。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1900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小镇。1928年,奥托・布劳恩来到苏联,翌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2年春,他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被共产国际派往中国中央苏区工作,担任中国工农红军顾问。
      李德虽说是“顾问”。但由于他身份特殊,在博古等人的支持下,他成了红军的“太上皇”,大事小事全由他一人说了算。李德瞧不起毛泽东,认为他不过是个农民,对马克思主义一窍不通。在李德看来,只有博古等在苏联吃过洋面包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瑞金召开的中革军委第一次会议上,李德狂妄地说:“游击战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再也不能打游击战了,应该打正规战。”
      陈云称李德是个“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在李德的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严酷的事实。是共产国际的领袖们以及王明、博古等人始料不及的。
      1935年1月中旬,在遵义会议上,李德被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人轰下了台。失去军事指挥权的李德在会后要求离开军委总部。到红一军团去工作。中革军委满足了李德的要求,将他分配到红一军团司令部。但是,军团长林彪让他失望了。据李德回忆说:林彪以一种不耐烦的态度接待了我,我在他的司令部度过了几个星期,在这期间他对我几乎毫不过问。不久,李德又回到了中央纵队,后调任红军大学担任教员。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此时,李德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了抵制,这是值得肯定的。
      一天凌晨,红大师生集合起来正准备出发,教育长李特带着人骑马赶来了。他大声传达张国焘的命令,要四方面军的同志都随张国焘南下,不要跟中央北上。李德见李特的气焰十分嚣张,上前拉住了李特的马头。厉声斥责他的分裂言行,两人动起手来。毛泽东闻讯赶来,制止了他们的争斗。此时,李特情绪非常激动。李德担心李特一时冲动铤而走险,便从后面将李特紧紧地抱住。李特使劲挣扎,但无法挣脱。毛泽东这时说话了:“放了他吧!让他们走!”李德这才松了手。彭德怀当时在场,他目睹了这一幕后赞扬李德说:“这次表现很好,站在正确的方面。”
      李德随红军完成长征到达了陕北后,于1939年夏奉命返回苏联。
      1973年,李德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中国纪事(1932―1939)》,书中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进行了诬陷与攻击。民主德国迪茨出版社在其前言中,称李德“是参加长征的唯一的外国人”,这显然是错误的。
      
      武亭:从红军营长到朝鲜中将
      
      毛泽东曾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灿烂的五星红旗上,染有朝鲜革命烈士的鲜血。”武亭便是其中的一员。
      武亭原名金武亭,1905年出生在朝鲜咸镜北道镜城郡。1923年,为了寻求复国的途径,18岁的武亭渡过鸭绿江,开始了在中国的革命生涯。
      1925年,武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红军在攻克湖南岳州后缴获了几门七五野炮和山炮,炮兵专业出身的武亭有了用武之地。根据《彭德怀自传》记载:“占领岳州后,英、美、日兵舰仍如黄石港一样,很猖獗,对城岸乱轰。我们隐蔽地架好了炮(当时,还只有我自己和一个朝鲜同志武亭会用炮),待敌舰逼近时,还击了几十炮,大概十发以上打中了兵舰,从此它们不敢抵岸射击了。”这是有关武亭在中国红军里作战经历最早的记载。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作为中央军委炮兵营营长,武亭率领炮营担任了火力支援任务。在湘江战役中,炮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久。武亭被任命为军委纵队第三野战梯队司令,指挥包括炮兵营、工兵营、运输第一大队和附属医院在内的技术兵种,后又改任红三军团炮兵营长。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随后,由于张国焘为推行自己南下川康边的计划。收缴了军委与红军各军团,以及各军团之间的电报密码,启用新密码,使党中央失去了与红军各军团之间的联系。彭德怀在自述中回忆说: “当时我们需尽快与红一军团取得联系,因此我们重新编了一个密码,找一位可靠的朝鲜人党员武亭送去,并给了他一个指南针。”武亭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辛,携带电报密码北上俄界地区圆满完成了任务。
      1948年2月,朝鲜人民军成立,武亭担任炮兵总司令,中将军衔。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武亭被任命为民族保卫省副相(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仍兼任人民军炮兵司令。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武亭在长征时期的旧疾胃溃疡剧烈发作,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立即把他送到长春治疗,但为时已晚。1952年10月,病危的武亭被接回朝鲜,不久后病逝。
      
      毕士悌:捐躯在陕北
      
      毕士悌,1898年生于朝鲜平安北道一个爱国人士家庭,他上中学时,正值日本在1910年以“日韩合并”之名吞并朝鲜后的动荡岁月。他的全家都投入了民族运动,他自己在平壤也成为中学里有影响的学生领袖。1919年,朝鲜爆发了争取独立的“二三一”起义,遭到日本军警血腥镇压。毕士悌的父亲遇害,毕士悌本人也遭缉捕,被迫流亡中国。
      1925年夏,毕士悌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党组织安排他去中央苏区工作。长征时,红军大学改为干部团,毕士悌担任团参谋长。四渡赤水时红军减员很大,干部团也拉上前线参加了战斗,毕士悌同广大指战员一起在火线拼杀。1935年4月末,中央决定从滇北抢渡金沙江,周恩来、刘伯承亲自到干部团下达指示,一定要在“五一”前占领金沙江上的重要渡口皎平渡。毕士悌等人亲自带前卫连一昼夜强行军180华里。犹如神兵天降,不费一枪、不损一人便占领了渡口并缴到船只。为保护渡口安全,翌日晨,他又率一个排迅速北上通安镇,以伤亡12人的代价击溃敌人一个团,俘敌数百,得到军委嘉奖。
      到达陕北后,徐海东所率的红十五军团向中央要干部,毕士悌被派到红十五军团第75师任参谋长。1936年2月,红军东渡黄河时,毕士悌率75师224团第1营为先锋营,首先登岸。在向纵深突破时,他的腹部中弹。毕士悌强忍伤痛,一再催促大家不要耽搁时间,一定要消灭敌人。即使在昏迷之中,他也在喃喃自语:“前方情况如何?毛主席过河了没有?”当得知大部队都胜利地渡过黄河之后,毕士悌的脸上露出了微笑。1936年2月22日,毕士悌终因伤势过重牺牲。年仅38岁。
      长征开始时,红军队伍中还有30余名朝鲜革命者,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了武亭和毕士悌两个人。毕士悌牺牲后,武亭就成了朝鲜革命者参加长征的唯一幸存者。
      
      洪水:走过长征路的将军
      
      1908年10月1日,洪水(武元博)出生在原法属殖民地――越南首都河内嘉林县的一个房产主兼地主家庭。1923年,洪水利用假期随河内师范学校 教育考察团到法国学习考察。在巴黎,洪水有幸结识了传奇式的人物、越南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胡志明。这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1925年,洪水响应胡志明的号召。毅然抛弃在越南的富裕生活.几经辗转,来到当时中国南方大革命的中心广州。1932年。洪水调入瑞金红军学校,担任学校宣传科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洪水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读书很多,才华横溢,又会法语、英语,同时还创作过大量的戏剧、诗歌,很多作品他还自己上台表演。这在当时红军队伍中是很少见的。洪水的理论水平也很高,说话声音洪亮,富有激情。很有讲演才能,被称为是“从不卡壳的机关枪”,还有人说他演讲时。“连蚂蚁都要爬出来听”。
      中央苏区的斗争是复杂的。令洪水始料未及的是,由于当时正值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全盛期,他为人耿直,直言不讳,经常提不同意见,得罪了不少人。因而被指为“高级特务”,还被开除了党籍。在周恩来等人的帮助下,1934年10月,洪水被批准跟随中央红军行动。得以参加长征。
      1935年6月18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胜利会师。随后,洪水跟随朱德、刘伯承来到左路军工作。左路军实际指挥权操纵在张国焘手中。由于洪水作为朱德、刘伯承的坚定支持者,坚决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并敢于面对面地同张国焘进行激烈争论,结果被张国焘打成“国际间谍”,列入了捕杀名单。幸有朱德和刘伯承的巧妙保护,洪水才免遭杀害。
      长征中,洪水所在的部队被打散了。他在四处流浪中打听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已到达陕北。便化装成老百姓,由南向北,爬雪山、过草地,独自向延安奔去。时值隆冬,为了生存,为了回到队伍,他一路上放过骆驼牧过羊。讨吃要饭。遇到敌人还要东躲西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6年初到达延安。来到延安时,洪水已近乎乞丐。他身着藏袍,衣衫褴楼,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样,从前的战友都不敢相认。还是周恩来亲自接待了他,并恢复了他的党籍。
      1945年8月,胡志明领导了越南著名的“八月革命”,并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洪水被调回越南,不久担任了越南南方抗战委员会主席。改名阮山。胡志明亲切称他为“山弟”。在越南军界赫赫有名的阮山,就是这时开始叫响的。他参加了艰苦卓绝的越南抗法战争。立下了卓越的功勋。1948年,洪水被授予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当时还不满40岁。
      1950年10月,洪水再次来到中国工作,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处越南科负责人。1955年9月。洪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成为世界各国军队中都非常少见的、集两个国家悔军军衔于一身的“双料”将军。在当时1000多名将官中,洪水是唯一的外籍将军。1956年10月21日,洪水在越南病逝,年仅48岁。
      
      勃沙特:当向导的英国传教士
      
      在红军长征队伍中,还有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勃沙特是瑞士人。后随父母移居英国,供职于基督教会。1922年10月,英国基督教会派25岁的勃沙特前往中国,在贵州境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勃沙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根据孔子的“克己复礼”,取了个中文名字“薄复礼”。
      1934年10月初,勃沙特与妻子罗达从安顺返回镇远途中,遇到了离开湘赣苏区长征的红六军团,被红军战士作为帝国主义的间谍抓了起来。随后,勃沙特被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请去,帮助翻译刚刚缴获的一张1米大小的法文贵州地图。在当时,萧克指挥作战使用的是中学生地理课本上的20厘米地图,过于简单,获得这张新地图,令萧克十分兴奋。然而红军将士中没有人懂法文。萧克十分着急,只好找勃沙特碰碰运气。勃沙特恰好懂法文。于是萧克提着马灯.指导勃沙特翻译地图。应萧克的请求,勃沙特把地图上重要的山脉、村镇、河流等中文名称译出来,然后一一标注在地图上。萧克很满意,他后来回忆说:“在合作之后,固有的隔膜消除了不少,尤其令人难忘的是,我们后来转战贵州东部直到进入湖南。其间全是靠这张地图。”勃沙特同样对萧克充满了好感。他后来写道:“年仅25岁的萧克将军,相当热情开朗。是一位充满渴望和追求精神的红军将领。”
      当时,勃沙特被扣了下来,担任了红六军团向导。贵州“天无三日晴,路无三尺平”,道路崎岖。红军整日行军。有时夜里也不休息,勃沙特感到苦不堪言。不过在行军途中,红军战士格外照顾这位洋教士。他们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给勃沙特穿,宿营时尽量让他睡在用稻草铺垫的床上,而自己却睡在冰冷潮湿的地上。1934年10月24日,红二、六军团在贵州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后转战湘西。在湘西,勃沙特见到了“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著名红军将领贺龙。勃沙特致函朋友、曾经医治过贺龙侄子的医生贝克尔,请他给贺龙写信,让贺龙释放他,但被贺龙拒绝。贺龙说:“你们不要寄希望于我同贝克尔先生往日的友情,在新的政权里。一切友情甚至家庭联系,都要服从共产主义原则。”
      天长日久,勃沙特逐渐对红军产生了好感。勃沙特惊奇地发现,红军注重文化学习和政治教育,娱乐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红军的官兵不赌博,不抽大烟;红军军纪严明,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有一次染病,红军指战员不仅专门找了一匹马驮着他走,还特意找来中医为他治病,派担架员抬着他翻山越岭。勃沙特后来回到昆明时曾对友人说: “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红军是怎样的,就不会有人逃跑了。”许多红军战士也喜欢上了这位大鼻子牧师。对他的称呼也开始改变,由“大鼻子”、 “洋鬼子”变成了“薄牧师”甚至是“老薄”了。出于对红军的感激.勃沙特为红军做了很多好事。他写信给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朋友,请他们为红军采购药品。筹集经费。他还经常为红军翻译外国报纸,有时还被请去为红军编织毛衣。在红军中待久了。勃沙特终于认识到:被国民党和西方报纸称为“匪徒”的这些人。原来是一群马克思主义者,是以苏联为样本的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
      1936年4月12日,红二、六军团兵分两路向滇西挺进。逼近昆明,萧克决定释放勃沙特。他亲自向勃沙特宣布了释放令,并以“湘鄂川黔省肃反委员会”的名义为他开具了通行证。萧克对勃沙特说:“你是一个瑞士公民,瑞士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也没有在中国设租界地,我们决定放你走。”临行前,萧克、王震等为勃沙特饯行。地方名流周素园以及被俘的国民党中将纵队司令张振汉作陪。为表示感谢,萧克专门为勃沙特做了一道拿手菜――粉蒸肉。萧克告诉他,不反对他在离开红军后仍留在中国,甚至还可以办一所学校。红军给勃沙特发了10块银圆路费,告诉他如何前往昆明。勃沙特随红军长征时间长达18个月,转战贵州、四川、湖北、湖南、云南等5个省,行程达6000英里,成为红军长征途中一名奇特的参加者。
      勃沙特离开红军之后,在昆明开始整理自己的那段亲身经历,写成回忆录――《神灵之手》,成为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的专著,比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多。
      1984年,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为写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搜集素材。在采访萧克将军时,萧克向索尔兹伯里介绍了勃沙特帮助红军长征的往事,还委托索尔兹伯里寻找勃沙特并代致问候。1985年11月,索尔兹伯里在英国曼彻斯特郊区卓尔敦见到了年近90岁的勃沙特,并转达了萧克将军的问候。
      1986年5月27日,萧克将军委托中国驻英大使冀朝铸前去拜访勃沙特,并转交给他一封信,信中说:“久违了!从索尔兹伯里先生处知道了你的近况。虽然我们已分别半个世纪,但50年前你帮助我翻译地图事久难忘怀。所以,当索尔兹伯里先生问及此事时,我欣然命笔告之。1984年我在出国访问途中,曾打听你的下落.以期相晤。如今我们都早过古稀,彼此恐难再见。谨祝健康长寿。”
      1987年末,《人民日报》驻英记者对勃沙特进行了专访。记者看到.尽管90岁高龄的勃沙特满头银发,但精力还很旺盛.记忆力好得惊人。在记者请求下,他讲述了与红军一起长征的传奇经历,讲述了他和红军将领之间的深厚情谊。他感慨地说:“在晚年被称之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更使我激动不已。”1990年,93岁高龄的勃沙特病逝,
      
      (责 编 朱 飞)

    相关热词搜索:外国人队伍红军长征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