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从阶级出身来看孔子保守思想的根源

    从阶级出身来看孔子保守思想的根源

    时间:2020-03-19 05:12:5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至圣至贤的“素王”——孔子在其思想方面也难免有其因循守旧的地方,本文着重从孔子主张“复辟周礼”、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学结构三方面出发,简略探讨了一下孔子保守思想的根源。

    关键词:孔子 保守 仁 思想

    孔子姓孔名丘,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祖先是商朝后裔,商朝被周朝取代后,后裔被封宋国。由于政治动乱,孔氏家族在孔子出生前已经失去贵族身份,迁居鲁国。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大变革时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政治一直到思想文化领域,都充满着新和旧、进步和保守的斗争。在这种形式下,孔子的思想也是十分矛盾、十分复杂的,既有保守的一面,又有进步的一面。

    首先,从孔子主张复辟“周礼”来说,那么孔子为何要继承周礼呢?孔子生于鲁国,自幼受到礼制文化的熏陶,这无疑构成了孔子继承周礼的客观条件。此外,孔子继承周礼也有着其自身的因素。鲁国作为周公的封国,对周礼的典章制度和历史文献保存的相对完好,对周礼的推行也比较彻底。并且,孔子从小就对周礼有着浓厚的兴趣这都构成了孔子继承周礼的原因。当然,孔子对周礼的继承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损益”的。正是在这种“损益”思想的指导下,孔子对周礼进行了大规模的革新和改造,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处在当时动荡的变革时代,孔子明确地站在保守的一方。在政治上思想上,他看到了自己所属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没落,及其不可避免的灭亡命运,带着十分惋惜的心情,竭力想要挽回这种颓势。在经济上,他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反对因追求财富而损害君臣父子的既定的社会秩序,要求人们轻利重义。这些内容乍一看与周初的统治阶级制定的一套严正律法相一致,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极其积极的要求复辟“周礼”呢?孔子终其一生在政治上是不得志的,难道真的是想维持当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吗?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商末周初,孔子家族的贵族地位。今昔相比,孔子更追忆其祖先在宋国时候的地位显赫。孔子维护“周礼”,是保守的、落后的,甚至与当时的时代潮流是相对抗的;所以,与其说孔子极力主张恢复“周礼”,还不如说孔子殷切希望恢复自己祖先在宋国时期的贵族地位。

    其次,在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上。孔子所处的时代,生产力非常低下,他不重视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而是通过意志的锻炼满足在某种平均的贫困之中。因此,所谓的“安贫乐道”,“何必曰利”;以道德作为价值尺度,而不以物质作为价值尺度;要求某种平均化的经济平等等思想,始终是中国走向工商花、现代化的眼中障碍。列宁在分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区别时说过,奴隶社会的特点“是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奴隶不仅不算公民,而且不算是人”。虽然孔子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新旧交替的时代,虽然当时“农民已经不算是地主的直接私有物了”。但是农民的地位还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还常常作为统治阶级的私有物品被拉来殉葬、牺牲。但是孔子并不像当政的统治阶级那样暴虐,他从“仁者爱人”的观点出发,反对当时以人殉葬,甚至连用俑来代替也反对。这都充分说明孔子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然而,孔子自认为自己体内流淌的是贵族统治阶级的血液,高贵、纯正,他鄙视体力劳动,不但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教育自己的弟子不要去从事农业劳动,这些在他反对樊迟学稼时就说得十分清楚: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也正说明了孔子重精神而轻物质,重德行而轻生产。虽然后世有很多文人把它阐释为孔子是在教育自己的弟子做大事要不拘小节,寻找出路要以“为政”为首要出发点以及孔子尊奉的是“精英教育”,但是细细揣摩起来,难免有轻视劳动、鄙视劳动者之嫌。

    再次,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反对残暴的政治;提倡“克己复礼”,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为了更好地实践“仁”,孔子提出了可操作性的“礼”,孔子认为 “礼”是实践“仁”的外在规范,坚持“礼”,也就维护与做到了“仁”。所以当颜渊进一步问克己复礼为仁的纲目时,孔子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也就是说只有达到视听言行符合礼的要求才是把握住了仁德。这些不论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或者普通的劳动大众,都界定了一个“君子”的范畴,对维护封建统治,促进社会和平稳定发展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孔子“仁”学的基本前提是以血缘为基础,这难免让人联想起孔子的出身,孔子属于一个加到中落的没落贵族,虽然在经济和地位上丧失了作为一个封建贵族的待遇,可骨子里总觉的自己与普通民众不同,希望以血缘关系来唤醒当政者对自己的重视,只有先“亲亲”然后才能“爱民”,否则就不算是一个得道的“君子”。《论语》: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学而》)“孝”、“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吧个体的人定格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并使之成为人的自觉行为。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也是有差等、有亲疏等级的,是要强调宗法血缘关系的。这也人为地划清了亲疏贵贱的界限,在平稳的人际关系中造致一种隔阂。

    参考文献:

    [1].杨立群.中国古代文学专题[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张少康.先秦诸子的文艺观[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相关热词搜索:孔子根源阶级出身保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