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汇聚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才

    汇聚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才

    时间:2020-04-03 05:17:1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坐落在紫琅山北麓的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占地近百亩,校园内香樟成荫,环境幽雅,白墙红瓦的古朴建筑别具特色,与4A级琅山风景区的自然风光相映生辉。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学校借助紫琅山的地理优势,围绕“紫琅文化”打造特色德育品牌。并于2014年荣获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学校”的称号。学校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的环境熏陶,通过活动体验,引导学生真诚做人。并创新机制,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搭建了创业平台。

    崇德为本:用文化去熏陶品格

    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里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在表明为人师者,要将“传道”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也正是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学校,使学校坚持“以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原则。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葛刚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职业院校的学生年纪较小,思想不够成熟、情绪不稳定,加之社会日益复杂,思想多元多变,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价值取向很容易发生偏移。为此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注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内涵。”

    如何提高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脉络中去感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我国历史上,“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管鲍之交”等典故数不胜数。为此,学校开设了“紫琅讲台”,每学期组织系列文化讲座。在2015年下学期,学校召开了《崇川文化遗产进校园》《做真善美的旅人》等20余场专题讲座。其中《崇川文化遗产进校园》讲述了南通历史文化——老建筑,梅庵派古琴艺术等等。既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又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书画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校于2013年初筹备建立了“紫琅书画苑”,意在让学生将高远旷达的蓝山绿水之情浓缩于尺幅之间,寄情山水,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作为校级书画艺术组织,书画苑不仅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书画苑多次邀请南通市著名书画艺术家到学校进行指导,通过举办“书法培训”“美术欣赏”等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普及与传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还举办“紫琅书苑”学生汉字硬笔书法展、“紫琅写生”绘画比赛、观摩交流等系列活动。

    学校领导集体认为,想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全面的、立体的社会主义新人,仅仅是“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评选方式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学校特别筹划了“紫琅校园之星”的评选,紫琅校园之星包括“文明之星”“技能之星”“学习之星”“才艺之星”“创业之星”等十大“校园之星”作为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学年结束时,由各班推荐先进学生名单,学工处和学生会结合个人事迹进行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十人,颁发获奖证书。同时,设置了“校园之星”宣传栏,激励其他学生都来做出类拔萃的紫琅人。

    知行合一:在活动中历练心灵

    对学生除了进行思想层面的教育之外,对其综合素质,个人品格的塑造,还离不开实践。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磨砺自我,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机会。

    记者在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校园流连徜徉,随着下课铃声响起,一群群学生在校园各处四散开来。记者随意走向一群学生,只要一提起“紫琅星座”四个字,学生们无不露出欣慰的笑容。“紫琅星座”代指学校的所有社团活动,而这些社团都是学生们学习之余,投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地方。据该校副校长梅广龙介绍,以“星座”命名,寓意学生社团如夜空中的繁星,璀璨夺目。目前学校共有“文学社”“摄影社”“舞蹈社”“书画社“等共11个学生社团,多名专业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开展社团活动。其中由学生自主创设的“紫琅”书画社,现有艺术顾问2名,指导老师2名,社团成员37人,是学校艺术社团的中坚力量。这些活动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江苏省文明风采摄影、征文、普通话朗诵等各类比赛中,该校学生屡获大奖,师生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增强了自信。

    实践活动还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校外实践活动主要以服务社会为主。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实践活动以专业组队的形式展开。在今年3月学校举行的第四轮“学雷锋 ,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除了进行“爱心结对”帮扶活动外,学校还结合当地“磨刀老人”的事迹组织烹饪专业的学生,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为民磨刀”服务项目,学习“磨刀老人”的奉献精神。此外,还开展了“菜肴加工”“点心制作”“餐巾折花”等等服务项目。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雷锋这一主题摆脱了以往仅限于捐款、征文等单调的形式,让活动进一步融入了社会。

    学校还组建了一支“紫琅志愿者服务大队”,常年活动在校园内外。目前,学校注册有专业化志愿服务者1200多人,注册志愿者是指中国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为规范志愿者管理而设立的,对想成为志愿者的人进行登记注册,颁发“志愿者证”。而持有证件者需要定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然后把所做的服务记录在证上。学校志愿者们已经参加过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亚洲艺术节、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等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工作。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学习,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引导学生真实了解了社会与国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更好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立自强:借创业园圆梦成才

    时代在号召创新创业的精神。该校领导班子成员也深深体会到,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在社会上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了帮助学生圆一个创业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创业实践的载体,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为他们未来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从2009年起,学校成立了“紫琅寻梦”创业园,为学生们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创业平台。经过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的共同探讨和分析,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校园创业社团管理制度》,使学生创业实现了校本化,此举可谓一大创新。章程有了,但成立什么样的创业社,还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研究,然后才能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业团队。接下来是提交申请和创业策划书。再经过学校管理部门和学生会的共同商讨批准通过,才能正式注册成立。

    经过前期的调研,在学校创业园内,五大专业组成立了5个创业团队。其中包括“有间小饮”茶饮铺,该茶饮铺以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主、酒店服务专业为辅组成,主营饮料、奶茶、咖啡等,从购买材料、制作饮料到出售成品,都由学生一手操作;“午后阳光”烘焙屋则充分结合西点制作专业的操作课程,将课堂上烘焙的精美香甜的蛋糕、饼干、泡芙、蛋挞等等出售给师生,并且可以根据师生需要定制蛋糕;“陌上花开”手工坊,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主,汇集了学校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营各类手工制品;烹饪专业的“金色驿站”风味小吃社,则发挥该专业学生的烹饪强项制作各色风味小吃和烧烤;导游专业的“情真意切”珍品义卖社,通过宣传、倡议等方式动员收集全校师生捐赠的珍藏品、书籍、饰物等,并将捐赠物品进行“爱心义卖”。

    组建创业团队的初期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入,而启动一个项目一般需要上千元,显然学生个体是无法拿出这笔资金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学校在几经商讨后最终决定采用“三三制”资金投注法,即学校创业基金支持三分之一,师生自筹三分之一、低息贷款三分之一,这成为他们的另一大创新。其中成熟运行后的创业基金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行政拨出一定的专项启动资金,并无偿提供仪器设备;二是发动企业或已成功创业的毕业生组建捐赠;三是从创业成功的团队利润中提留一定比例,用于新增的创业团队,这样可以让创业学生有压力、有动力。并且规定每笔资金的投入都进行公示,在全校师生的监督下进行营运,做到资金公开化。而师生自筹资金一项即全校师生共同资助,师生一心,人人参与。

    学校采用“分田到户”的承包制,在分管校领导的带领下,团委、学生工作处、教务实训处等部门相互配合。其中团委为主管部门,团委将管理进行细化。例如,指定每周二烹饪专业二年级3班的同学去创业园进行创业实践活动。以此类推,其他的几个创业团队的安排也是如此。团委还安排1到2名既具专业知识又有创业经验的老师进入每个创业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目前,五个创业团队成员约100多人,每学期活动60多次,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每个团队将创业活动的时间安排为每周二、三、四的中午12点到下午1点,以及放学后4点10分到5点10分。

    诸多措施的交互实施,使得学校的创业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整个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关热词搜索:灵气孕育汇聚优秀人才天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