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安顺、黎平府公牍》与知府常恩

    《安顺、黎平府公牍》与知府常恩

    时间:2020-04-07 05:16:2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历史上各级地方官员的办公文书,是与中央官书相对应的另一类重要史料。常恩《安顺、黎平府公牍》是近年来深入发掘和研究清代晚期历史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对该公牍所涵盖的内容进行了分类解读,力图使读者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深入了解清晚期贵州的社会状况。

    关键词:贵州安顺 黎平 公牍 常恩

    中图分类号:K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8)03-51-59

    《安顺、黎平府公牍》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影印出版。撰者常恩,字沛霖,吉林长白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末由朝廷选授安顺知府,二十七年(1847)春到任,二十八年(1848)转任黎平知府,二十九年(1849)回任安顺知府,咸丰元年(1851)因丁母忧离任回籍。《安顺、黎平府公牍》(以下简称《公牍》)收入常恩任安顺、黎平知府五年所留下的书禀稿1163件(安顺府926件,黎平府237件);堂事稿236件(安顺府149件,黎平府87件,缺道光二十九年至咸丰元年);告示稿68件(安顺府57件,黎平府11件)。

    历史上各级地方官员的办公文书,是与中央官书相对应的另一类重要史料。常恩《公牍》的出现,是近年来深入发掘和研究清晚期历史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表现有三:

    其一,《公牍》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府”一级中下级地方官公牍。由与司法相关的判牍、颁行的地方文告和官员政务文稿构成,数量较大,形成了反映晩清中下级地方官理政的完整系列。

    清代的史料,经过多年发掘整理,数量巨大。然而,也留下了巨大的缺憾,这就是从中央各部院到地方各省府县的衙署档案,几经战乱,所存无几。现存的官员文书,多以收入个人文集或专集流传下来,著者一般是道员以上有资格上奏的臣属,而“府”一级的官员文书历来极少发现。著名的林则徐的《林文忠公政书》、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奏稿》等,这些高级官员文书,以给皇帝的“奏议”为主,史料价值自不待说,但也有其弱点,往往重视奏报,很少亲自处理一般公文。中下级官员办公过程中形成的文书,含有大量的禀、札、批、启等,则更多记述下层事务,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在许多问题的研究中,往往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牍》正是在这样的文献背景下形成其独有的价值。

    其二,《公牍》所涵盖时段的特殊性。自1846年至1851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的时期,常恩《公牍》正是从晩清下层社会层面反映出这种矛盾日愈走向尖锐化的过程,在中央与地方、官与民、经济上的收与支等方面的记载中,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晚清政治日愈走向衰落的弊端。可以说《公牍》浓缩了这一时段的社会政治,是晚清边郡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三,知府常恩的特殊身份,使《公牍》反映的内容有了更为广泛的伸展。常恩是镶白旗忠顺佐领下人,“笔帖式” 出身。在到安顺任知府之前,常恩先任职户部,经办财赋统计与支调,其宦途多受朝廷贵族重臣提携,虽出任地方官,但与朝廷官员一直保持联系,其中不少是清晚期的重要历史人物,这在常恩《公牍》中有不少反映。加上其任职五年与省府县三级地方官的直接交往,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纵向了解清代道咸之交一个特别的官僚群体。

    清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沿袭明制,知府为府一级政权的行政长官,一般职能是“掌一府之政,统辖属县,宣理风化,平其赋役,听其狱讼,以教养万民。凡阖属吏,皆总领而稽核之”。1《公牍》的内容十分繁杂,综合分析,大致分为境况民情、征粮课税、文化事宜、治乱平讼、官场礼仪等五个方面。

    (一)境況民情

    收入常恩《公牍》的《道光二十六、二十七年京发各省安顺府书禀稿》是常恩就任知府的较早文稿,在“禀贺郑亲王御前大臣乌尔恭阿”中,这样写道:“边隅冲剧,情苦异常,应酬自属纷繁,出入竟难节量。公私蝟集,支绌时形,自顾庸愚,益深悚惧。”另一封“致京师诸亲友”中又有“三月十八日到任,此地风气迥殊,太守兼辖地方,如同牧令”。2同样,常恩于道光二十八年改任黎平知府的一年,其窘况尤甚,在另一 “致京师亲友”书信中这样表白:“此郡为黔中第一繁苦之区……视为畏途,交卸无期,终日赔累。”3

    这些文字,大致可见常恩莅任安顺、黎平两地的真实感受:官民矛盾突出,讼牍纷繁,税粮征收困难,官府入不敷出,官场礼仪繁多等。令常恩尤感诧异的是,到贵州任知府与其他省不同,其“太守兼辖地方,如同牧令”。这就道出了清代地方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府一级有 “亲辖地” ,由知府直接掌管,行使刑名、钱谷诸多事务。为征道光二十九年秋粮,常恩曾发布告示,首句即有“照得本府亲辖五起一十三枝” 等,这种除厅、州、县之外的特殊的府级行政区划,使得知府的行政职能扩大和下沉。任官既充当了知府本身的角色,又充当了州县官的角色,行政工作量明显增大。

    历史上对这一特殊的管理形态也有记载,道光二十八年常恩转任黎平知府后,胡林翼接任一年,对此也颇有感触:“安顺领二州三县,而知府及同知、通判皆有分地,是名为五属,实八属也。”4《黔南职方纪略》记有:“贵州诸府皆有‘亲辖地’,惟遵义无之,盖仍四川旧制,此遵义建置之大略也。”5这些都说明了贵州除遵义府之外,其他各府及直隶州均有“亲辖地”,这是清代贵州行政区划的一大特点。

    (二)征粮课税

    地方官莅位,第一要务是征粮课税,这关系到本府衙门运转的所有支度,是为官理政的根本。因此,粮税征收也就成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政务。《公牍》的书禀、堂事、告示稿中均有征粮课税的相关记载,尤以告示稿最为突出。在常恩《公牍》收入的68件告示稿中,有38件为税粮所发布。从常恩《公牍》中我们可以了解粮税征收的方法和出现的问题,总起来看有以下几点:

    1、征粮牵动全郡上下,官府直接面对粮农,是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触发点。道光二十九年征收秋粮时,常恩连发5檄告示,并告:“本府于十月初一日亲升大堂,设筹盘一个,派役验飞接收。”告示罗列了征收办法,即“府属绅耆民苗人等,知悉尔等名下应完秋粮,须各备干圆洁净米石,亲身赴仓上纳;其地丁银两,亦须倾销足色,弹兑库平,自封投柜”。

    相关热词搜索:安顺知府黎平府公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