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从论证的心理理论谬误谈“有效教学”及其实施

    从论证的心理理论谬误谈“有效教学”及其实施

    时间:2020-04-11 05:18: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03-08

    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者,我非常有幸多次聆听他精彩的学术讲座。他在讲座中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睿智的语言和高深的教育理论水平常常使我惊叹和折服!对于他的大作,凡我能够看到的,我都仔细拜读,他的这些文章给了我无穷的教益。去年12月,成先生在《人民教育》发表了《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一文,该文于今年4月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转载,可见此文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重要研究价值的。我通过多次研读此文,除了学到了很多东西外,对成先生文章中的部分观点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个人感觉,由于成先生对心理学理论尤其是一些最新的研究成功缺乏了解,导致他的论述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偏颇,这样就造成了他在文章中得出了不够完善的结论,也就使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结论不够完善,并且有明显脱离教学实际的倾向。因此,笔者想从剖析成先生文章中存在的心理理论知识方面的谬误入手,分析心理理论视角下的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的问题,以求教于成先生以及各位对此有兴趣的专家和同仁。

    一、该文存在的心理理论知识方面的主要谬误

    1、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缺陷认识偏窄

    文章在对“有效教学的追问之二:有效教学的理论支撑”一节中,成先生这样写道:“关于这一点,崔允漷教授已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一文中作过十分清楚的阐述:有效教学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下产生的,……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不然,虽然时常还能看到这一理论的影子,但它的致命缺陷是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动机等,因为虽然‘刺激和反应可以说明人类的某些学习,但是许多研究表明,要解释一般意义的学习,必须考虑人们的思想、信念和情感’(美 申克语)。所以有人讥讽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动物心理学’。”①这里成先生在文章中说“它(行为主义)的致命缺陷是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动机等”这样的观点,较难看出是崔教授的观点还是成先生的观点,如果是崔教授的观点的话,那么应该是崔教授10年前的观点,在这里引用,说明成先生现在仍然认同这样的观点,如果是成先生的观点,那么说明他对后面申克的话理解有误,申克的这段话只能说明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能对解释比较低级的学习类型有作用,不能用来解释思想、信念和情感等人类高级学习类型。申克并没有肯定后者就是行为主义的致命缺陷,因为,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动物作为实验对象,用来解释人类的部分学习行为,这些行为本身就不包括人类的思想、信念和情感等,所以,成先生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致命缺陷的认识是有偏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致命缺陷应该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就曾讽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及其体系,是一种没有心理的心理学,或说是肌肉抽搐的心理学。”②因为行为主义不承认人的意识存在也不研究人的意识,故也被人们称为“是没有头脑的心理学”。应该说“自1913年华生揭竿而起,到上世纪60年代新行为主义结束其全盛时期作终结,在美国心理学界占主导地位历时约50年,由产生、发展、全盛到衰落,经历着一条十分艰辛曲折而复杂的道路。”③“从旧意识心理学只研究心理、意识,不研究行为,到行为主义突出地只研究行为,不研究意识,再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在新的背景下用新的观点研究心理、意识,……行为主义学派在其进程中是有功绩的。”④“行为主义以革命精神推翻唯心主义心理学,推动心理学家们对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客观实证,巩固心理学的学科地位。”⑤“……对美国实验心理学的巨大进步有重要影响,但它以动物实验为基础,在科学进一步发展中,刺激---反应公式的局限性阻碍心理学的发展,终为认知心理学所代替。”⑥就是说,从早期华生式的古典行为主义,中期的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特别是斯金纳独创以操作性条件作用为中心概念的新行为主义体系,其研究进入了人独有的言语行为领域从事研究,到晚期的赫尔、斯金纳和班杜拉为代表的非正统或自由化的行为主义,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行为主义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变化,也已经向认知心理学方面逐步转变,但最终由于心理学的发展和电子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论等的迅猛发展,为认知心理学所代替,是心理学发展的又一大进步。在这样变化的过程中,行为主义心理学始终只解释人类的部分行为,如言语行为的强化、动作技能的形成、程序教学和行为矫正等,任何心理学理论都不是万能的,由于其本来就不研究意识,当然就不会研究“情感、动机”问题了,说其致命缺陷是“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动机”显然是偏窄了,就明显缩小了其缺陷的范围,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里过程的总和。”它是包含“情感、动机”以外的更加广阔的心理领域!把行为主义心理学说成“动物心理学”也是片面的,行为主义也研究人的言语行为,因为许多心理学都是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研究人类心理的,如果用动物做实验就是动物心理学的话,这样就没有多少心理学是人的心理学了。而且“情感、动机”的缺陷在格式塔心理学中也是存在的,如苛勒就利用黑猩猩研究“顿悟”现象,用来解释人类的学习,如果这样笼统介绍行为主义的缺陷的话,就不能反映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根本缺陷了。在当代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行为主义也并非绝迹,对于字词练习、技能训练等低级的学习类型,行为主义的一些定律对有效教学也还是有指导价值的,在态度的学习中,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也是从行为主义发展而来的,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显然,由于成先生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不是很熟悉,凭自己的主观臆测将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信心等问题,说成是因为采用行为主义理论的支撑造成的后果,显然是不恰当的。另外,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成先生认为:“不难理解,(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思想至今对课程改革,对教学改革仍有指导意义。”⑦这样的看法好象也值得探讨,因为实用主义指导下的美国“进步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成功,这样的教育思想可以学习借鉴,说它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有指导意义,这样的指导意义究竟有多大?

    2、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本质把握肤浅

    成先生认为,当下的有效教学更需要以下理论来支撑和指导。“一是情感教育理论。……二是建构主义理论。……的确,有效教学应当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效地促进学生去建构知识,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在建构中成长。”⑧在这里,成先生强调“建构主义理论”是有效教学的三个支撑理论之一,说明他对国内关于建构主义的最新研究情况不是很熟悉,这就直接导致他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本质把握非常肤浅。应该说,能否用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有效教学乃至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一个值得仔细深入研究的问题!就目前最前沿的一些研究情况看,强调把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有效教学乃至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可以说已经基本被否定!理由是:当代建构主义思想流派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五花八门、并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理论流派。我国学者陈琦和张建伟曾经归纳出了六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学建构主义、控制论系统。北京的辛自强博士归纳了影响比较大的“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⑨三个流派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详细的评介。发现与其说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理论,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学习理论;与其说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还不如说它更是一种认识论、一种哲学思潮。因此,建构主义是一种广泛而模糊的术语,哲学、心理学、教育学都在使用这个术语。它的内容是如此的庞杂而混乱,并不是一个学术派别,而是对很多种观点不尽相同的建构主义观的统称;建构主义理论至今也没有自己独立的话语系统,不得不借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进行表述,人们对于建构主义的观点争论远多于共识。建构主义本身是哲学化的,很多人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上讨论各种名目的建构主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至今也没有形成世界公认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所谓“有多少理论家就有多少种建构主义”,并不适宜简单地将这些哲学味道很浓的建构主义思想直接搬到教室里去,创建一些所谓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正因为这样,著名学者、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章建跃博士认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非常危险的”。⑩当然,是否可以这样推测,成先生主张“有效教学应当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效地促进学生去建构知识,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在建构中成长。”⑾也是比较危险的?成先生非常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情感”问题,为什么不选择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支撑有效教学的理论之一呢?是否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初是从心理咨询等社会活动研究中产生的,按成先生这样的逻辑,就可以认为是傻子心理学而不用理睬了?事实并非如此!

    相关热词搜索:谬误论证理论实施心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