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从中国传统文学和女性题材中吸收养分

    从中国传统文学和女性题材中吸收养分

    时间:2020-04-14 05:24: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生活形态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中国此种状态尤其明显。新的技术和生活方式被年轻一代推崇的同时,老一辈的人们对传统的东西拥有特别的偏好,正是在这种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交替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传统文化、如何去发展新的民族文艺形式,是中国文化界和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拟通过分析《无盐女》中所继承的传统观因素,进而总结出其得以成功的原因、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传统;苦戏;女性

    2003年,根据中国民间小说改编的四十集电视连续剧《无盐女》在各大电视台争相播映,收视率一路飙升。根据相关报道,该片的主要观众群体集中在女性这一块儿,年纪从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到各个年龄阶段的家庭主妇,但是都市白领女士却未显出特别的偏好。这样的收视状况似乎说明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传统的东西仍然拥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

    一、传统故事的内核

    无盐女的典故出自《列女传》,传说公元前三百年前战国齐人钟离春容貌不美却有德,具才不凡,因她生于“无盐邑”,后人乃称无盐女。后世因以喻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简单地说,无盐女就是有才华而面容有缺陷,或者丑而有德的妇女。

    “钟离春,人名,生卒年不详。战国齐无盐邑之女,长肘戾股,细颈结喉,身体枯黑,年过三十,尚未婚嫁。时齐宣王方置渐台,乃自诣宣王,申四殆之说。宣王于是停渐台,罢女乐,退诌谀,进直谏。拜为皇后,齐国大安。”

    ——汉·刘向·《列女传·卷六·辩通》

    影视剧《无盐女》正是借用了《列女传》中的典故,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一个善良的大家闺秀,家父从夫,在婆家持家有道,却经历了一系列不公的待遇,而她一直默默承受,最终赢得所有人的理解与尊敬。女一号田菊芳因从小脸上被烫伤而留下了一个疤痕,所以电视剧取名“无盐女”,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无颜(盐)女”。

    所谓“娶妻娶德,娶妾娶色”,“妻妾娇美,非闺房之福”,正是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中国自古有“本末倒置”,“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说法,即对于“本”与“末”,中国文化是分得很清楚的,这是其务实、重视实效的一面。譬如农业,譬如女人的德行,都是作为“本”而存在的。顺应这样的一种思想,或者故事内核,影视剧《无盐女》塑造了田菊芳这样一位无娇美的容貌但却很贤德的女子。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发生了无数动人的故事,形成了浩瀚无边的艺术海洋,民间传说、诗词曲赋、戏剧小说都是我们可以利用和挖掘的艺术创作的创意起点和素材宝库。

    二、苦戏的传统

    与欧美的悲剧传统不同,在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因为中国文化强调“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延续到戏剧领域,便消解了西方尖锐的二元对立的冲突。关于人生的不幸,中国人习惯用苦戏来表现。苦戏不同于悲剧的根据在于强烈冲突的缺失。譬如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产生于个人与命定“规律”的抗衡,明知不可战胜却义无反顾地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力量和勇气得以彰显。个人生命的终结之后便是英雄崇高形象的诞生。但在中国传统戏剧里,情况却不是这样。中国的苦戏里也有“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很具体,即“善恶有报”。西方悲剧中的“规律”是指某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东西。中国的苦戏一再重复“善恶有报”这样的一个规律主题,从而使苦戏承担了统治者的教化功能。而中国民众也乐于接受“善者终有善报,恶者难逃恶果”的信念,他们相信只要继续忍受,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西方的悲剧是以人为中心,宣示一种勇气。目的在于颂扬人的伟大和人的精神的可贵。通过与“规律”的抗争来完成英雄形象的塑造,人的形象的塑造是主要目的。但是中国的苦戏却极少刻画人积极主动地与“规律”抗争,在苦戏里,“规律(善恶有报)”的教导是目的,而人物性格的塑造只是随带产生的副产品。在中国,很多故事其实都只有两个人,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人物形象相对单调和扁平。因为苦戏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所以中国苦戏是用善与恶的阐释来灌输“规律不可战胜”这样一个信念。基于此,在中国戏剧传统里,主角必然会莫名遭受到一系列不幸,但他/她却一直忍受,直到观众心理某个接受零界点——再也无法忍受恶者的邪恶,无法抑制住对善者的同情。在情绪的爆发点上,解决矛盾的方法主要通过情节安排上的机缘巧合或者某个大人物的公正审判,为善者翻身,从而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所以,“苦戏”的特点有二:1)扁平的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2)善者默默承受不幸,不为自己抗争,直到有一天“天理”为之伸张正义。

    影视剧《无盐女》无疑是符合上述两个特点的。剧中的主人公田菊芳当然是“善”的代表,“恶”的是小妾如兰以及爱慕着田菊芳的梁炳文。这两个人一直为了逞一己之欢而大搞阴谋,给善良的田菊芳本来安详静谧的生活带去种种的波折和苦难。而田菊芳对待他们的态度也一直是忍让的,有时甚至会想起圣经里的一句教义“当你的左脸被打时,应当主动地把右脸也伸过去”。在对其表示同情之时,也不免让人觉得她过于懦弱——“她容忍了软弱,却把她的忍受称作坚强”

    当然传统的东西有好有坏,这里不再在该点上过多赘述。从形式上说,苦戏的传统在中国的确是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这正是其能经久不衰的原因。但是苦戏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三、苦戏模式的吸引力的心理探源

    从相关的收视调查中可以看到,对于《无盐女》,一般是家庭主妇们比较迷恋,都市白领女性不怎么喜欢。这说明受教育和文化程度对《无盐女》的苦戏模式接受程度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文化素养和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该模式的接受度越低。

    而从受众心理学来说,观众在观影观影过程实际上是在心理上完成了一次角色替换的过程。一般而言,观众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选择一位人物作为自己的想象,通过这样一种隐秘的心理角色互换,从而将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让自己随着非真实的剧情发展得到真实的情绪体验。所以不难理解,很多人在看电视时,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被选择的人物一般都是故事的主人公,因为要能够被置换的前提是对该人物的深度认同。换言之,如果整个故事全力打造的人物是不被认同的,那么该故事肯定是失败的。但是《无盐女》的女主人公田菊芳何以得到如此多女性观众的认同呢?

    首先,传统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评价对于受教育程度越低的人的束缚力越大。文化是无形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的定位往往对于年纪越大的人,越有影响力。因为她们接受现代的新鲜理念最少,固有概念的印记最深,当然对于《无盐女》中所塑造的传统妇女形象田菊芳的认同感越深刻。现代教育和都市生活已经淡化了女性对于田菊芳的认同感,由于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她们在观影中本能地对这个老是苦着脸的女人不怎么感冒,排斥的情绪决定了《无盐女》在都市白领中的不受欢迎的结局。

    其次,这是为自己解压和开脱的本能反应。田菊芳的德行已然超脱了凡人,具有天使般全然圣洁的特质。在整个故事中,她是唯一一个没有心理阴暗面的人。这样的设置,其实是人为地为自己做一个美妙的设想。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看成是完全正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当不幸接踵而来,“自怜”的情绪就会随之产生。这种“自怜”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人本能地为自己进行心理开脱,以忽视自省和诘问“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境地”,将责任推离自己。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意识。一般而言,文化程度越低,这种潜意识的影响越大。家庭主妇们每天屯于柴米油盐,生活中的不如意往往也无处诉说,看影视剧成了她们最好的心理消遣方式。通过观影实现心理角色的互换,把受苦受难又深明大义的田菊芳当成自己,经由这种“心理主动受虐”从而获得“自怜”的快感,为自己找到最为惬意的解压方式。

    正是由于以上的心理因素,苦戏在中国获得大量女性的青睐。一般而言,电视剧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家庭主妇,她们受传统影响较大,且苦戏也契合她们隐秘的心理需要。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苦戏的形式都将拥有相当数量的、比较固定的受众群体。所以笔者认为,从中国传统的女性题材中进行影视剧改编是相当有市场前景的。

    四、淡淡的古典意蕴

    《无盐女》的背景设置在清朝年间,江南水乡,织户家族。时空的距离给人以较大想象空间。配合美丽的女子、精致的服装化妆、中式豪宅、色彩鲜明的锦缎,以及江南水乡水墨画般秀美的风景……这些元素触动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某些相通的意境,古典的意蕴在不经意间化开。

    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无盐女》也把握了一些东方的神韵。尤其是在静止画面的构图上很是讲究,仿佛古代名士手中的画卷,清新隽永。譬如那场全家一起吃饭的场景:静止的长镜头、前景是圆形的门廊,框住了门廊后面的圆桌以及圆桌后端坐用膳、静默不语的人:徐老太坐在正中间,右边依次是徐家大少、田菊芳,左边是二嫂。四人后面丫鬟们垂手待立,中式的古典乐缓缓进入,如同远远窥视那早已逝去了的深宅大院里书香人家的某场仪式,令人难以忘怀。

    所有这些都为《无盐女》增添了丝丝的东方古典意蕴,绚烂而不失幽雅,仿佛跌入时光的隧道,令人久久回味:江南、水乡、锦缎、织坊、深邸、美眷……

    因此,传统故事的内核+传统苦戏+淡淡的古典意蕴=《无盐女》的成功,这个公式推而广之的应用,就是从传统文学中多多发掘女性题材进行影视剧改编。

    五、批评与建议

    虽然《无盐女》获得了市场的成功以及广泛的好评,但与韩剧比较起来,仍然略显逊色。最突出的就是对于影视语言的运用上还显得生硬,话说得太白。比如田菊芳与丫鬟梅香去烧香的一场戏:田菊芳跪立前景,替徐家请神庇护,后景的梅香哭着替田抱怨,“他们都误解你、羞辱你,你还句句求神保佑他们,不为自己求……”这里也只是一个简单的近景,两人的比例没有变化,也没有任何特写。如果不用丫鬟句独白,而是采用不同的镜头来展现这个场景,观众也是能体会到其中的情绪的。话说得太白,稍觉啰嗦。

    笔者认为韩剧能够风靡亚洲乃至全球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保存了最为本真的东方美学。看韩剧,很慢,如同深巷、小调、低吟,意蕴婉转而悠长。也许故事很老套、很模式化,但是情绪节奏上却很舒展。这种含蓄纤细于外,沉浑厚重于内的儒家风骨竟然是在韩剧中出现的!多么悲哀!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产生了无数或华丽获清逸的艺术篇章,且一直毫无吝惜地传播给作为邻居的日本和朝鲜。但是,在文明的今天,在舶来的欧洲艺术和美国快餐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却丢失了我们自己,只能在借用者的影像里模模糊糊地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丢失的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身份!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历史和时代的因素,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外族入侵的羞辱和十年文化革命的浩劫,太多宝贵的东西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可供后世瞻仰和怀念,中国文化空前的断层使得我们的各种艺术形式普遍存在民族美学缺失的问题,如饮劣茶,香气有余,余味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粗浅认为,仍然需要回到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区寻找。我们血液里流淌着的东方气质,早已在数不尽的艺术珍宝中实现。汉赋、唐诗、宋词等等创造过无数优美的节奏和意境。这些经典吟唱千古的原因正是它们能够撩拨人类最为纤细的那根神经。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的影视器材及技术,利用影视语言的特质,重现诗的意境、词的节奏。这不是不可能的。中国电影史上就有著名的电影诗人杜穆,拍摄了许多具有诗的气质的电影,《小城之春》尤具代表性。

    当然这就为影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精密的仪器或者精湛的技术就能够实现的,而是一种内在的气质,需要创作者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绝不能在几天几年中速成,而是需要文火细熬,慢慢熏染出来。

    笔者认为,现在的影视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艺术类招生铺天盖地的现如今,太多的人以学影视作为出名的捷径。社会也普遍存在一些对于艺术生的偏见,认为都是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人,才会寻的出路。因此在生源上,存在数量不少、质量不好的状况。除此之外,各大高校在进行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时候,往往也难免急功近利之嫌,过于看中实效而忽视了文化底蕴和道德规范的培养,这样造就的人如同塑料制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不说,更会造成影视界的混乱。我们应当加强对于大学生文学和艺术底蕴的培养,加强人文思想的注入,因为影视作为一门艺术,还承担着文化精神的引导和塑造的责任。

    六、总结

    本文通过《无盐女》中所继承的传统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其得以成功的原因:“传统故事内核+传统苦戏+淡淡的古典意蕴”。并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苦戏得以经久不衰的原因,认为应该多从中国古典文学中进行影视内容发掘;通过与韩剧的对比,指出《无盐女》的一些不足,认为只有从传统的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中吸收养分,改变现存的影视教育的现状,着力培养有技术和艺术品位、同时具有人文思辨和社会责任感的影视人才,才能使我国的影视艺术重新找回到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关热词搜索:养分中国传统题材吸收女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