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举社会之力,成万众之势]乘 之势 举 之力

    [举社会之力,成万众之势]乘 之势 举 之力

    时间:2019-01-28 17:53: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五省(区)的经典民歌,流淌在西北各族人民心里,由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等九个民族共同传唱,是人类罕见的文化现象。青海是“花儿”的主要传唱地区,历史悠久,曲令众多,歌手辈出。据史料记载,“花儿”的传唱活动在青海始于明代。明人高洪“青丝垂柳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的诗句反映的就是当时青海省民和县古鄯地区传唱“花儿”的场景,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流传于青海地区的“花儿”曲令有250余种之多,每年农历“四月八”至“六月六”期间,河湟地区的“花儿”演唱活动此起彼伏,如火如荼,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青海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乐都县瞿坛寺“花儿”会、民和县七里寺“花儿”会、互助县丹麻土族“花儿”会及甘肃的松鸣岩、宁夏的六盘山“花儿”会等已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联合国文教卫组织已将“花儿”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海是集研究、编创、传唱“花儿”为一体的集大成者已故中国“花儿”王朱仲禄先生的故乡,朱仲禄先生就出生在闻名遐迩的“热贡艺术”之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由他编创、传唱的《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儿与少年》、《下四川》、《雪白的鸽子》等“花儿”已成为经典名曲,享誉国内外。省内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名、省级传承人14名、在册歌手300余名,其中在省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歌手20余名。“花儿”演唱活动在青海已成为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事、盛事。
      “花儿”作为人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北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财富,把她打造成知名的文化品牌,发扬光大,是群文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时代的呼唤。只有把民间的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为各省的歌手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整合资源,引领、规范“花儿”演唱活动,才能提高歌手的演唱水平,扩大“花儿”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和展现她无尽的艺术魅力。把她从僵化不活的演唱形式和歌手自生自灭的窘迫中解放出来。基于这样的认识,自2004年起青海省文化馆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支持下,本着“传承、发展、创新、出彩”的原则,利用“六月六”群众自发传唱“花儿”这个延续了数百年的民俗活动和有效载体,发起创办“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时至今日,我们已在西宁市南山公园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2009年活动期间,参加活动的观众达三十多万人(次),2010年近五十万观众参加了活动,创历史之最。甘肃、陕西的有关专家和新疆昌吉代表团观摩了西宁南山公园主会场和互助丹麻分会场的演唱活动。对我们在打造“花儿”品牌方面的工作和演唱会的盛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缅怀为“花儿”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花儿王”朱仲禄先生,我们在2009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举办“朱仲禄先生作品音乐会”的基础上,于2010年7月“六月六”期间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成功举办了“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歌王故乡行”活动,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七届演唱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收获了感动和希望,分享着成功和喜悦。目前,“花儿”演唱会是西北五省(区)参加歌手最多、演唱曲令最多、演唱水准最高、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具影响力的“花儿”演唱活动,扩大了“花儿”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出中心城市向全省的示范、导向、带动和辐射作用,为西北五省(区)歌手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歌手,成为宣传青海的金色名片,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花儿”会是自发的群众活动,也是“花儿”艺术传承的主要载体,特定的时间、公益性和大众性是她的主要特征。因此,我们在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中,把活动定位于乐民惠民,体现公益,服务社会,时间定格在“六月六”这个约定俗成的时段。演唱活动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把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群体效能作为办好活动的基点,把激发调动企业彰显社会责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办好活动的关键,把强化与媒体的互动合作作为办好活动的抓手,精心策划,统筹安排,从宣传造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入手,在文化搭台、企业唱戏上着力,积极为企业搭建展现风姿、彰显社会责任的平台,调动和感召企业参与活动,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
      演唱形式上,我们除保持“花儿”演唱的基本形式外,根据歌手的演唱风格,确定曲令,突出特点,充分发挥每个歌手的特长,尽显地域特色,突现多样性,着力加大联唱、齐唱、对唱力度,有效地推动了歌手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提高了演唱会的艺术品位。在节目安排上,我们把编排好演唱活动的首尾节目作为开局重点,根据演出需要,筛选曲令精心编排,采取增加五省(区)歌手联唱曲目、为五省(区)重点演员伴舞等办法,增强演出的艺术性和可看性,并对歌手的演出台风、着装、唱词提出具体要求和规范,演唱会一届比一届办得好,歌手的演唱水平和演唱会的品位一届比一届高,受到了群众捧喝。
      “花儿”演唱活动是群众性的集会活动,参与人员多,观众素质参差不齐,为了保证演唱活动的有序文明,真正起到乐民惠民、愉悦心身,营造祥和吉庆的文化氛围的作用。在整个演唱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作用,演出过程中,除宣传参与活动企业、介绍歌手外,把法制宣传、构建和谐社会、做文明听众的内容贯穿始终,并加大互动力度,引导群众文明参与。经几年努力,观众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尽管演唱活动期间每天的演唱活动持续三个多小时,有时观众达十余万人,但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大雨沱滂,观众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素质,和演员有序互动,演出现场秩序井然。许多外地游客对西宁观众的文明程度和对“花儿”艺术的痴迷、演出现场的热烈有序,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演员的选调中,我们把具有社会影响力、深受群众喜爱的歌手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活动的关键,把推出新手作为推进花儿演唱活动的重点坚持不懈,保证了演唱活动的生机和活力。演唱会已成为推出新人、发现新秀的有效途径,呈现出以老带新、新手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荐歌手参加全国各类赛事展演活动。近几年,索南孙斌、张存秀、李君兰、李君莲、昝万意、伊万柏、张国统、李国全、李迎梅、杨全旭、杨海春、马占龙、童守容等一批歌手,在文化部等部门举办的“西部十二省(区)民歌赛”、“广西十二省(区)民歌赛”,以及刚刚结束的“四川阆中民歌会”等各类赛事展演活动中摘金夺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向世人展示了青海“花儿”独特的魅力。
      办好南山公园“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是我们的初衷,扩大“花儿”艺术的社会影响力,把“花儿”艺术打造成西北五省(区)知名文化品牌是我们的愿望。近年来,我们在办好南山公园演唱活动的同时,把打造品牌的重点放在四个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承基地,采取活动期间选派优秀歌手加盟当地演唱活动,发挥优秀歌手的带动示范作用,加大五省(区)歌手的互动,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办等形式开展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花儿”演唱活动的兴盛。
      在“花儿”传承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在民和、互助成功举办了四次“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尤其是在群众基础好、特色突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连续举办的两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暨互助丹麻土族花儿艺术节”,有力推动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该镇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该镇因势成立了全省首个“花儿”艺术团。全镇17个村相继成立了文艺演出团体。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文化兴镇”的发展决策,开辟了青海省乡镇文化兴农的先河。2008年该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儿之乡”的荣誉称号,200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乡镇”。丹麻镇“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暨互助丹麻土族花儿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和它产生的轰动、引领效能,为我们打造“花儿”品牌鼓足了信心,坚定了信念。
      为进一步扩大“花儿”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夯实“花儿”艺术的群众基础,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打造“花儿”品牌的共识,2006年―2007年,我们和格尔木市政府联袂在戈壁新城格尔木市成功举办了两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把“花儿”艺术的演唱活动从传统的河湟地区引伸到历史上从无传唱“花儿”的瀚海戈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好评,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花儿”演唱活动。
      “花儿”歌手是“花儿”传承发展的关键,提高他们的素质尤为重要。“花儿”歌手来自民间,大多数歌手文化水平低、不识谱,个别歌手演唱中存在低俗情况。针对这些问题,近几年我们把提高“花儿”歌手的素质、演唱水平和关心他们的生活作为办好活动、推动发展的重点,常抓不懈。邀请专业老师先后举办“花儿”歌手培训班三期,对来自全省各地、省垣各演出场所、茶园的近百名歌手进行了演唱技能、音乐常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提高了“花儿”歌手的整体水平和修养,为办好演唱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为“花儿”歌手建立了艺术档案,为“花儿”歌手的管理发展做了必要的储备。同时,我们坚持每年和主要“花儿”歌手进行联谊活动,加强与他们的互动,增进友情,并为他们安排演出活动,鼓励他们“花儿”兴业,开办“花儿”茶园和成立艺术团队,从艺术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保证了“花儿”歌手演出队伍的相对稳定。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在我省以大通老爷山“花儿”会、乐都瞿坛寺“花儿”会、民和七里寺“花儿”会、互助丹麻土族“花儿”会为代表的“花儿”演唱活动在全省各地空前繁荣。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群众性“花儿”演唱活动已不分季节,不分时段,规模不等,蔚然成风。“花儿”艺术的民族、地域特色得到充分彰显。“花儿”出现了由东部向西部扩散、从农村向城市进展的新势头,开始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一个优秀文化品牌的诞生和确立,不仅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丰厚的底蕴,还需在理论和扩大它的影响力及产生的社会效应上做好文章。近几年,我们除在做好省内演出活动,整合资源、夯实基础上倾心注力外,积极探索走向省外的途径。2006年,我馆接到省文化厅代表青海省参加北京“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北京行”的工作任务后,馆里组织精兵强将,按照省厅的要求,编排了一台以“花儿”演唱为主线,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为依托的文艺节目,在首都北京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中展演,向首都人民展示了“花儿”艺术独具的魅力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到了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
      2007年,我馆受天津群众艺术馆邀请,组团在天津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带着“花儿”和唐卡艺术在天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展演活动。100幅精美的唐卡在气势宏大的天津市博物馆展出,观展群众络绎不绝,他们对精美神奇的唐卡艺术赞叹不已。7位原生态歌手在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的“青海花儿演唱会”上的倾情演出和“花儿”独具的艺术魅力,震撼了参加演唱活动的音乐学院师生,500余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历时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无一人离席,掌声雷动。据音乐学院领导介绍,这样的场景在音乐学院历次演唱会中为数不多。音乐学院众领导及从美国来的音乐哲学博士周勤如先生出席了演出活动。《天津工人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以“唐卡艺术首进沽上,青海花儿唱响津门”做了热情洋溢的报道。7月19日,天津音乐学院姚盛昌院长、靳学东副院长、周小静教授专程从天津飞到西宁,冒着绵绵细雨,和近万名群众,出席了“第四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的开幕式,并在大通、互助等地进行了采风活动。专家们对演唱活动良好的演唱氛围,我们打造“花儿”品牌,保护原生态艺术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0年初,我馆领受了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下达的编排参加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展演活动的工作任务,这是向全国展现青海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花儿”艺术的绝好时机。接到任务后,我馆抽调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业干部,对我省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进行了认真筛选,精心编排了一台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可看性强,又能代表青海多元文化的文艺节目赴京参加展演活动。整台演出“高原奇葩―青海专场”中再现“六月六”“花儿”演唱活动的节目“天籁之音”得到了首都观众和专家、学者的称誉。该节目除参加展演活动外,受组委会邀请参加了闭幕式演出。近期,该节目受邀赴上海参加了世博会的展演活动并载誉而归。
      2010年9月,我馆应新疆昌吉市邀请,组团参加了昌吉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昌吉)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昌吉市花儿艺术节”。颜宗成馆长和我省著名作家、青海花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井石受邀参加了昌吉市举办的“打造花儿之地,建设文明昌吉”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二位专家还对参加昌吉市举办的“打造花儿之地,建设文明昌吉”培训班的200余名文化骨干,在历时三天的培训中从“如何打造花儿品牌”、“花儿流淌在西北人民心里的歌”、“花儿纵横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培训。青海、甘肃、宁夏歌手还参加了主会场、分会场二六工镇与亚心广场的演出活动,向昌吉人民展示了“花儿”独具的艺术魅力,受到了昌吉人民的热烈欢迎。二位专家的发言和讲授得到了昌吉市领导、专家的积极评价和赞许,也受到了培训班学员的热烈欢迎。活动的顺利实施,加强了我馆和兄弟省(区)的交流,凝聚了共识,扩大了“花儿”艺术的影响力,打造“花儿”品牌的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为全面推进打造花儿品牌工作,近几年,由青海省文化馆牵头,联合青海花儿研究会、青海省江河源文化研究会,策划、编著出版发行了《青海花儿论集》(一)、(二)和《青海花儿选》、《青海花儿新篇》、《青海花儿・创作歌曲集》等6本著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副省长邓本太,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分别为三部著作作了序,对此举给予了积极评价。近几年,我们还利用演唱会这个平台,先后举办由五省(区)学者、专家、歌手参加的研讨会五次,达成了诸多共识,在社会和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在获中国北方优秀期刊的馆办杂志《群文天地》上开辟了“感悟花儿”的栏目,为五省(区)致力于“花儿”艺术事业的学者、专家和人士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向七个“花儿”茶园颁发了“花儿传承基地”的匾牌,肯定和勉励他们为“花儿”艺术事业做出的成绩和努力。审时度势和省内最大的音像制品民营企业青海红兴音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袂成立了青海省文化馆红兴“花儿”艺术团,这支由省内优秀“花儿”歌手组成的艺术团自2010年6月成立至今的三个月时间里深入村镇社区,走乡串户巡回演出近百场,所到之处声誉鹊起成燎原之势,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在青海打造“花儿”品牌工作,已呈现出以应用研究和学术研究并举,理论研究和演唱实践结合的新局面;“花儿”的演唱,人才辈出,风格多样,百花齐放,不断创新,青海“花儿”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开始受到重视,逐步得到彰显;从形式到内容,从成果到阵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迈上了新的台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省内外的普遍关注。
      打造“花儿”品牌是一个艰辛、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青海“花儿”品牌的打造工作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态势,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首先得益于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其次得益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热爱公益事业的企业家们的鼎力相助;再次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人民群众的呵护和致力于这项事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群文干部的辛勤努力。

    相关热词搜索:之力万众之势社会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