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交往有艺术

    交往有艺术

    时间:2020-05-06 05:16:5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人际交往;萨提亚模式;沟通模式;一致性表达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2-0024-03

    【作者简介】夏春娣,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江苏镇江,212004)党委副书记,高级教师。

    设计意图:

    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在情感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两极性非常明显,不稳定且易冲动,而且其波动很容易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和困扰。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是一所女校,女生的情感更为细腻敏感。人际关系带来的情绪情感,对她们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学习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增强情绪调控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顺利度过“心理动荡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本教学设计将萨提亚沟通模式融入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让学生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运用一致性表达的沟通模式。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心情天气报告

    教师:今天你的心情如何?是因为何人何事?

    教师:我们的情绪与身边的人以及发生的事有着密切关系,我们与身边的人关系如何,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如果身边的人关注和支持我们,我们就不会孤单,就会在人生灰暗时振作起来继续前行。怎样才能交到知心的朋友呢?这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的艺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人际交往的艺术,从而进入本节课的正题。

    二、情境分析:我诉我心

    1.案例分析。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第35页的材料,了解主人公的经历并思考:主人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她为什么会变得不受大家欢迎呢?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并交流。

    学生1:主人公虽然正直,指出了同桌抄袭作业的问题,但没有顾及场合和语气,让同学觉得被伤了自尊,所以就不受欢迎。

    学生2:如果我是主人公,我会私下提醒同桌,这样既为她好,也不让她尴尬。

    教师:我们中有一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中非常主动,有正义感又乐于助人,可是却没有如愿获得“好人缘”。究其原因,是在与人交往时“不得法”,没有掌握好分寸。看来,人际交往确实是一门艺术,是我们大家都要虚心学习的课程。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明白交往和表达都应该懂点艺术性。

    2.心海导航。

    教师:请思考下面的问题:你认为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人分别具有哪些个性品质?请将这些思考结果填入教材中的两张表格中。

    教师:请将自己思考的成果写到黑板上。

    教师:这些受欢迎的品质你拥有哪些?如果暂时还没有,你将如何来获得它们,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呢?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拥有“好人缘”的个体,而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我们结交朋友的基础。学会优化自己的个性品质,“好人缘”便会不请自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探讨,让学生了解哪些个性品质是受欢迎的,从而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

    三、体验感悟:交往的艺术

    1.游戏——学会认错。

    呈现小故事:主动认错的家庭。

    村子里有两户人家。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得十分痛苦。西边的李家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得快乐无比。

    有一天,王家的户长受不了家庭战火纷飞,于是前往李家请教。

    老王问:“你们为什么能让家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老王正感疑惑时,见到老李的媳妇匆匆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过去,扶起她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得太湿了!”站在大门口的儿子也跟着进来懊恼地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害你跌倒!”被扶起的媳妇则愧疚自责地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前来请教的老王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游戏规则:教师将学生分成四列纵队站于教室的空地上。教师按规则喊口令,如果有学生未按口令的要求去做,则需要走上讲台,欠身并大声说出:“对不起,我错了!”活动可进行几轮,剩下几位全做对的学生也要练习道歉的动作。最后,教师带领全班一起练习道歉的动作。

    教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犯错。有了错误并不可怕,知错不改才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学会道歉是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道歉和宽容别人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受主动认错的作用。

    2.游戏——找朋友。

    游戏规则:一半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另一半的学生站在围成圆圈的学生的身后,形成一个更大的圆圈。里圈的学生转过身来与外圈的学生相对而站。

    当听到“剪刀石头布”时,请做剪刀、石头、布的动作。如果你与对方都伸“石头”,表明你们相互陌生,不愿认识;如果你与对方都伸“剪刀”,表明你们愿意相识,互相击一个掌;如果你与对方都伸“布”,表明愿意与对方交朋友,伸出你的双手热情地与对方击掌和拥抱;如果你与对面的同学的手势不一样,就不需要做动作。

    完成一轮之后,外圈的学生向左跨一步,再次进行活動,依次重复。游戏的最后,双方做同一动作,一起伸“石头”,然后一起伸“剪刀”,最后一起伸“布”,体验不同的感受。

    学生分享游戏感悟。

    教师:当我们抱怨自己得到的太少时,先想想我们付出了多少。大家回忆一下,有多少人因为你的舍不得付出而与你擦肩而过,也许等到你愿意付出时,已经没有机会了。人际关系就是这样一种互动关系: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要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

    设计意图:该环节激发学生感受与他人友好相处时的幸福体验,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人际交往中自己要主动与他人友好交往,用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四、心理训练:萨提亚沟通模式的融入

    教师讲解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教师出示五种模式: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一致的图片,并请学生用身体姿势表现出来。)

    教师:一个人开车碰倒了一个骑车的人,他赶紧走下车,采用不同的沟通模式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也会出现不同的沟通效果。

    讨好型:啊,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您被撞伤了没有,您的车撞坏了没有……(忽略自己,自我价值感低,总是习惯于认错和道歉,总觉得是自己的错,想讨好让别人高兴。)

    指责型:你眼睛长哪儿了?怎么骑车的你?你看看,我这车漆都给刮了……(忽略别人,习惯于批评和攻击别人,总是把责任推给对方。)

    超理智型:真是抱歉,我的车撞到了你,这是我律师的名片,你如果需要任何的赔偿,请跟我的律师联系。(极端客观,只关注事情合不合理,不关注个人的情绪体验。这种人表面优越,让人觉得难以接近。)

    打岔型:啊,今天的这个鬼天气,怎么又要下雨的样子啊。唉,这个天气总是这样,哈哈。(永远抓不住重点,习惯插嘴或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回答文不对题。他们内心焦虑、没有归属感,还常被人误解。)

    一致型:对不起,很抱歉,刚刚没注意,不知怎么就撞到您了。您看看哪儿受伤没有,要不我现在带您去医院看看,好吗?(自我价值感高,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的和谐互动。)

    学生分享每一种沟通模式带来的感受,说说更欣赏哪一种沟通模式。

    教师:你通常的沟通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该如何改善自己的沟通状态呢?

    教师:如果遇到以下的情形,你该如何进行一致性表达?

    例1:每次放学回家,妈妈总是苦口婆心地询问自己的学习及考试情况,心里觉得很烦……

    学生:妈妈,谢谢你关心我的学习。我知道为了我你付出了很多,不过我希望妈妈不要每天都这样不断地跟我讲学习成绩,这样我会觉得心情烦躁,反而影响学习效率。希望妈妈能理解我。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不辜负妈妈的期望。

    例2:同学周末没做作业,向自己借作业抄写,自己很犹豫,觉得借作业给她抄不对,但又不好意思拒绝,怕伤了同学感情……

    学生:我们是好朋友,你有困难时跟我说,是信任我,我也应该尽力帮助你,我很珍惜我们俩的友情。但正因为我们是好朋友,我不希望你抄写作业,这样对你的学习没有好处,希望你能理解。你自己好好做,遇到难题我们一起讨论,好吗?

    教师:我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会给别人不同的印象和感受。一个自尊自信的人更能采用一致性的表达,能勇敢地、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并能关注理解他人的感受。

    設计意图:该环节探讨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带来的不同沟通效果,进而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沟通模式,再进行人际沟通心理训练,掌握一致性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五、清点收获

    教师: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找到交往的艺术了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提供回顾总结的机会,让学生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在于不断修炼自己。

    六、课外延伸

    教师: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原有的人际交往的情况做反思,看看自己可以做哪些改变和提升。对身边最重要的朋友和师长进行一次一致性表达,注意体会自己的感受,并观察他们的反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本节课的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1.师生心理相融,呈现交往范例。

    在这节课上,教师营造了师生情感相融的课堂心理环境,充分利用了现场生成的教育资源,师生敞开心扉相互交流,这本身就展示了一个生动的“交往的艺术”的范例。学生通过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自我反思和成长、心理行为训练、清点收获、课外延伸学习等,深刻地领会了人际交往的艺术。

    2.学生全情投入,课堂分享充分。

    在整节课中,学生全情投入,活动环节每个人都在其中,没有出现活动的“旁观者”。完全投入活动中就产生了许多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分享。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

    在心理训练环节,学生认真运用雕塑表达方式(用身体姿势表现出来)呈现出萨提亚模式的五种沟通方式,体会每一种沟通方式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体验,以及每种沟通模式达到的沟通效果。学生感触很深,发现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会采取讨好或指责的方式与他人沟通,于是学生交流现实中出现的沟通问题,并商讨如何进行一致性表达,从而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学生反映这节课对自己来说是一次非常有必要的课,对她们如何正确地、得当地与他人交往进行了非常具体、有效的指导。当然,关于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的主题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学阶段这是心理辅导的重要课题,还可以通过安排“学会赞美与欣赏”“开出友谊的花朵”等系些教育活动,进一步引领中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交往,顺利度过“心理动荡期”,体验友谊带来的幸福感受,发展出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交往艺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