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春风化雨|春风化雨,下联是什么

    春风化雨|春风化雨,下联是什么

    时间:2019-02-02 05:30: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初识“春风化雨”这个词语是在高考备考的时候,当时只知道是“适宜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未曾有过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多数人都会认为“春风化雨”是这么一种状态或者境界,就是那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或“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雨春风,给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或“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初,我也觉这种理解已经非常到位。究竟是不是这样呢?直至本科读书期间,带着家教,看了《Dead Poets Society》 (主流中文译名为《死亡诗社》,还有其它译名如《春风化雨》、《壮志骄阳》等,背景为1959年的美国贵族学校威尔顿预备学院),联想到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才慢慢开始有所触动,试着去思考和思考“春风化雨”的丰富含义。
       扪心自问,用“校内是学生,校外是老师”这句话来形容本科忙碌的生活不算过分。升大学时读了师范专业,自知与教师这个行业已经难脱干系,倒也有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感觉。加上需要生活历练,我在本科期间的兼职几乎没有断过,特别是家教,从小学到高中都曾尝试过,有时还带补习班。家长请家教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孩子学习成绩差,家长着急,请个家教补补,开开小灶;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算差,可是面对升学压力,不仅家长急,连自己都急了,请家教保驾护航。与这一类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孩子家长相处倒还单纯,时间尽量花在刀刃儿上――追求考试与分数。有一类则例外,有的家长太忙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请个家教暂行监护人职责,辅导孩子的学习倒成为相对次要的内容。也就是这种家教,在我的兼职经历中留下了太多的人生体验需要认真反思和总结。
       虽然读了十几年书,但自知教书育人的能力还不足,做家教时总有保住饭碗的压力和“误人子弟”的阴云笼罩着我。“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成为那段时光里教育学生和完善自我的指南。正当我困顿于如何培养老师的个人学识修养和品性气质时,《Dead Poets Society》被老师译为《春风化雨》作为教学片在课堂上播放,让我们观摩和讨论。当时很多同学都认为基丁老师是创新、浪漫、激情和理想的化身,敦促同学们珍惜青春韶华,活出自我。他的教学方式、审视诗歌的角度也让人耳目一新,深得同学们的赞同与尊重。可是,总觉得美中不足,是哪里呢?正是源于生活的压力和“误人子弟”的阴云,我始终不能完全赞同基丁老师培养“十六七岁的思想者”的自由发散式做法。当然,我们不能就此否定这部电影的光辉之处,但应该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审视这个“舶来品”,对问题的讨论也要超越就事论事,纸上谈兵的层次。个人浅薄地认为基丁老师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对孩子所进行的教育未必是适宜的,过于激进和前卫的“剧变式”教育不仅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且最后自己成为了校方和家长之间妥协的牺牲品。我们不得不正视基丁老师浪漫的教育理想如何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电影中的各方没有一方不希望孩子走好人生路,家长们做到了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护孩子,校方也通过平稳的传统教育方式保护自己和学生,而基丁老师在如何恰如其分地保护自己与别人的方面做的不是足够好。试想连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保护的人怎么可能将一个群体引向成功呢?那么多的潜流险滩,激情不能代表一切,结果也许是在救人救己的同时也害人害己。这不仅是动机层面的问题,更是能力层面的问题。古语有云:“己欲利,先利人;己欲达,先达人。”不要好心干坏事,做前还得想想后路,自己有没有控制或者引导事态平稳发展的能力。基丁老师的作为是不是配得上“春风化雨”的深刻涵义呢?我悄悄给自己打了个问号。
       在经历了暂行监护人职责的“保姆式”家教之后,我更加肯定了基丁老师在威尔顿学校所作所为的冒险之处。未成年人需要成人的引导与看管,这是成年人对下一代人的责任、义务。起初在接到“保姆式”家教的时候,家长给予我莫大的信任,孩子也很喜欢我,我自己也很兴奋,认为自己终于为“理论和实践的契合”找到了坚实和广阔的平台,可以施展身手“春风化雨”一把。期间,我被视为孩子的“姐姐”成为他们家的一员,一起吃饭、做作业、看动画片……我甚至将他们家的宝贝独子带着在外省呆上一个月……有时连我自己都有些恍惚。可是,这些都没有满足我心中对“春风化雨”的期待。我渴望孩子成为有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健康活泼、成绩优异的人,同时我也尽力向这个目标靠拢。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是,一些我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变得异常复杂和困难,变得难以理解和处理,有时甚至有剧烈的冲突。看着自己高扬起的手,我不由得反问自己,这还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风春雨吗?
       最初我觉得是自己走进他的生活太晚,认识她时已经快小学毕业了,性格中已经有太多已经成型了。后来又认为是自己在他生活中的影响力不够大,不能强有力地“领导”她走向我认为正确的道路。直到一次次地看到她熬夜写作业的背影,和她一起指责学校老师布置了太多作业,我才知道自己想要逞强却已经投降――来自社会文化环境里功利浮躁的“场”的压力、教育体制中选拔机制的压力、家长殷切的“望子成龙”的压力、自己能否把握教育本身的压力以及孩子的顺从与对抗间何去何从的压力……各种各样的压力形成一股巨大的漩涡,以至于我这艘“春风化雨”之船早早地迷失了航向。我不得不怀疑基丁老师的作为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立足的空间,为生存而学习的基础教育何来“人生理想”?谈理想太奢侈!我不由得再次追问春风化雨的有没有更丰富的意思。
       就我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其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有如时雨化之者”。孟子将其列于知人善教的五种方法之首,译成白话文是说“要像及时雨那样灌溉”。这样看来,可不仅是春天的“和风细雨”,还是夏天的“暴风骤雨”和“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秋风秋雨,估计非常情况下来点“凄风惨雨”也未尝不可。可见它的风风雨雨并非是指具体形式。可能孟子的意思是说在教授人以经验和知识的时候,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恰到好处。到此,已可看出“春风化雨”这个词所蕴含的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想了。进一步讲,“春风化雨”只是境界或者努力方向,是高于具体实践层次的指导思想。所以,理解为《春夜喜雨》里的春风春雨实乃片面和肤浅。汉朝人刘向在《说苑・贵德》里说:“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我认为这里的“穷”并不非是指穷困潦倒,而是走投无路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能像春风一样吹拂人心,也不能像夏雨一样滋润人们,以后一定会走投无路的。”由此可知,“春风化雨”在当时不仅是管仲与人友好相处的理想,更表明了他意识到了“救人救己”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了“春风化雨”的功利价值或者入世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以“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的比喻已经耳熟能详。所以这个词往往也用来形容教师高尚的师德与高妙的教学艺术结合得恰到好处,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但是,不管是“和风细雨”还是“暴风骤雨”,其实都是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的,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契合才可能达到这么一种境界。要达到这么一种境界,对个人的要求有两点:一是思想上的清高,二是生活上的保障。以世俗之心看来,生活上的保障比思想上的清高又要来得更为重要。换言之,追求自我实现的教师总是少数,多数教师还是在为生活而奔波劳碌。因此,“春风化雨”只是一个境界,一个目标。只要没有违背良心,没有触犯法律,在教育目标与教育方式的的关系如何处理又回到了人们争吵不休的“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陷入目的与手段之争。
       现在想来,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提倡一些“寓教于乐”的事情,都得配合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体制中的选拔机制。如何在考试成绩与学生发展两个方面取得共赢才是考验教师工作水准的真问题。难道“应试教育”就不能培养出有素质的学生吗?难道所谓的“素质教育”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吗?纵观西方大国的教育改革之路,特别是美国的路,不禁会发现今日我们所谓的“课程专家们”所推行的课程改革实则是在走别人的老路,用“拾人牙慧”,“东施效颦”都不为过。我们必须跳出在婴儿和洗澡水之间缺少甄别的局限,不能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之后来全盘接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不必妄自菲薄。
      
       (作者简介:罗 兰(1983-),女,重庆市人,硕士,助教,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欧亚语言学院,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和日语教学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春风化雨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