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老王写故人】老王是谁写的

    【老王写故人】老王是谁写的

    时间:2019-02-06 05:24:3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老王擅写人物      从古以来,写人物的好文章多矣。史传要推司马迁,轶事笔记要推《世说新语》。现代作家写人物,孙犁、张中行,我尤推重。还有一位擅写人物的王春瑜先生,我也甚为推重。
      我管王先生叫“老王”。这是20多年前,他微时我对他的称谓,现在他有了大名,我仍未改旧制。我常常回想起当年在他的“土地庙”(他给其陋居取的嘉名)里与他结识的情景,有点温馨,也有点苍凉。
      老王擅写的人物,不在历史名人,而在故交、亲人、师长、同事、都是亲密者、身边人,多数是已经故去的人物。过去读老王写人物的文章,都是散见的零篇,如《学林漫录》收入的《秋夜话谢老》,《人民日报》刊载的《望断南天――怀念谭其骧师》。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老王的《悠悠山河故人情》一书,收进了到目前为止他所写的所有怀想故人的文章。这是阅读老王这类文章的最好文本。
      
      一部“新儒林外史”
      
      老王写的故人,绝大多数是儒林中人,有教授学者、名家耆宿,也有三家村学究、落魄小知识分子。合而观之,仿佛是一部“新儒林外史”。
      中国士人有许多优良传统,自强不息,求真求实,忧天下,有骨气;但也有糟糕的一面,奴性、卑怯等。老王笔下,这些都写到了。这些文字,我认为极可贵,因为记的都是史事,是实例,不是空论。不是小说家言。这是中国士人好坏传统的实证。
      士可杀不可辱,看重自己人格的士人,都会坚持这条高贵的原则。陈守实即如此。《守老二三事》记云,50年代,有位“左”的干部要陈守实交代所谓反动思想,“守老当场拍台子说:‘你就是用手枪对准我,我也不会交代!”’这很像闻一多。但这种情形,在经过若干年的政情变迁之后,在知识界就很少见了。这些材料,反映出陈先生的骨气,也是当时中国知识界政治生态的一帧侧影。
      《忆周予同先生》记云,周先生几次在课堂上笑着说:“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什么?我看是吃饭、养儿子。”闻者大笑。周先生说:“我不是随便说的。中国儒家最讲究‘民以食为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两点对中国历史影响太大了,确实成了中华民族的特点。”这本是实事求是的深刻见解,但在“文革”中被扣上“污蔑中华民族”的帽子。周先生这种语言风格其实很像鲁迅,举重若轻,片言解惑,没有什么不好,而是很好。要使扣“污蔑中华民族”的帽子,那《阿Q正传》就该查禁了。
      老王也记下了某些士人的缺点。黄仁宇先生,大名鼎鼎,抗争时在抗日名将厥汉骞麾下当过少尉排长,学术上很有成就。老王在《忆黄仁宇先生》一文里,写了与黄先生的友好交往,恰当评价了他的学术成就,也写了他的毛病。王老曾与他在哈尔滨开过一次国际明史研讨会,在会上他不谈明史,大谈所谓“五百年大循环”的“大历史观”,听者甚感无味。别人反驳他的某些观点,他竟跳起来,蹲在沙发上侃侃而谈。吃饭时。又为一件小事大发脾气。王老说,似黄先生这般言谈举止,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从未见过,真是大开眼界。但是,当有的参会者酷评“黄仁宇简直是个兵痞”时,者王写道:“这有失敦厚之旨。我不赞同。”在文末,老王这样写的:“哈尔滨会议一别,与黄仁宇竟成永诀。人是复杂的。在我的片段印象中,黄仁宇是一个保留着旧军人不良习气的性情中人――尽管他在史学上有不少建树。”我非常看重王老的这篇文章,因为写的是亲历亲见,且瑕瑜并书,这才是真是的黄仁宇。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作为评述人物的一个范例。
      
      笔下人物可入《世说》
      
      《世说新语》写魏晋人物,寥寥几笔,人物的性格、神态、思想,跃然纸上。其中尤以人物语言最能见人风貌。在王老笔下,一些人物的语言,也颇有《世说》人物语言的魅力,简直可以补入《世说新语》,可以作为“新《世说》”来读。
      尹达先生曾论:“文革”日:“文革时什么?就是让我们洗澡,互相都看见了,原来你有一个鸟,我也有一个鸟!”有人说这是“恶攻”,老王则评日:“石破天惊,可以传世。”若依《世说》的分类,此言可以归入《捷悟》类。
      谭其骧先生对“左”深恶痛绝,老王曾问他对三位故人的评价,他分别回答:“左”、“也左”“更左”。虽一二字之评,却力可入骨。“左”,不一定人不好,但如果确是“左”,也不必讳言。依《世说》,此评可以归入《识鉴》类。
      王毓铨先生是当年响应周总理号召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前,他的老师胡适告诫他:“你回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评判我,否则你难以立足。”这是典型的胡适风格,清醒、大度,殷殷爱护自己的学生。依《世说》,此言可以归入《雅量》类或《政事》类。
      尹达先生故去,王老著文曰:“作为后辈,我要向九泉之下的尹老说:放宽心,好生安息。不要为‘左’过、整过人难过,那个年头,不‘左’、不整人的不就成了国宝?”悼文直言死者过失,实不多见,然入情入理,死者形象不降反升。依《世说》,既可以入《伤逝》类,也可入《政事》类。
      老王常记下与他交往过的一些台港人的言谈。使我们得以窥见隔膜已久的同胞的一些情状。一位台湾退伍的国军老营长对老王说:“什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是根本没有的事!实际上,就是在我老家大别山里转来转去而已。”王老闻后大笑,惊其迂腐,也感叹两岸隔膜之深。此国军营长之言,依《世说》。可入《简傲》类或《轻诋》。
      名人咳唾,常似珠玉,若随风而逝,甚为可惜。老王拾珠摭玉,让我们仿佛亲聆到名人的谈话,阅读到现代《世说新语》。
      
      把死者埋在活人心中
      
      读老王怀想故人的文章,曾几度欲堕泪。为人物的悲剧性格,也因王老那泛着淡淡哀伤的文字。古人说,读《陈情表》不流泪为不孝,读《出师表》不流泪为不忠。我觉得,若读了老王笔下那些感人憾人的情节而不为所动,至少是个情感稀薄的人。
      顾诚先生是一位甚有成就的明史学者,老王的至交,因做学问太苦而短寿。老王曾劝他戒烟,改掉夜间工作、白天睡觉的习惯,谏言说得很重:“毛泽东也是阴阳颠倒,夜里不睡白天睡。但人家是‘老子天下第一’,你有他的条件吗?你甚至没有鲁迅的生活条件,而鲁迅活多久,你是很清楚的。”但顾诚“听不进去,继续在熬夜,浓茶、抽烟、失眠、安眠药中恶性循环”。一次开学术会,老王与顾诚同室,老王回忆说:“我夜半醒来,他还没睡着,静静地躺在床上,看上去,真的是形容枯槁,他有时剧烈地咳嗽着,表情痛苦,我很揪心,但又无可奈何。”老王的这段文字,连同我见过的顾先生,长久地留存在我的脑海里。令我辛酸。其实,中国的很多知识分子都是如此,像鲁迅和顾诚那样,不享受,光用功,有成就,但短寿。成就是拿命换来的!

    相关热词搜索:故人老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