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从《汉书・疏广传》想起的 暮春归故山草堂

    从《汉书・疏广传》想起的 暮春归故山草堂

    时间:2019-02-13 05:41:1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苏轼有首《更漏子・送孙巨源》词,它的上片是这样的: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   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孙巨源名洙,《宋史》有传。宋神宗熙宁年间,他因不满王安石推行的新政,从汴京外调到海州去。海州旧属东海郡,“水涵空,山照市”,就是形容海州的地理环境的。“西汉二疏乡里”,指西汉宣帝时太子太傅疏广和太子少傅疏受这两叔侄的故乡东海兰陵县,地在今山东邹县东南,跟北宋的海州不在一处。苏轼在诗词中每借题发挥,不必确考时地。但他把二疏的乡里写得这样美好,用以衬托他们崇高的品德:重故人的交谊,轻世俗的财富,却是掌握了《汉书・疏广传》的精神实质的。
      这篇传文并不长,但使我想起了三个问题:
      先谈第一个问题,疏广是怎样进身的。从传文看,他少年好学,后来以教学成名,被征召入朝,逐步做到太子太傅。他的侄儿疏受,则因得中贤良方正科的科举,逐步提升到太子少傅。从他在乡里教学,招引了远方学者,及后来辅导太子,为皇家所称许看,他应是一个优秀教师,靠自己的学术成就和教学效果上进,跟那些靠吹牛拍马、走歪门斜道,钻到统治集团里去的人物不同。当时,我国封建社会正在上升阶段,宣帝一朝是西汉极盛的时期,宰相得人,政治比较清明,因此他们叔侄得以平民身份,官至太子太傅和少傅的地位。
      再谈第二个问题,疏广是怎样退身的。从传文看,他们做太子的太傅和少傅,仅仅五年时间,功名事业达到了很高地步。在一般封建官僚,总是留恋功名、贪图权势,他为什么能够急流勇退?这一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另一方面,怕功高身危,后悔莫及,这是总结了封建王朝的历史教训的。疏广做太傅时,就因反对许伯、许舜想利用太子达到他们侵夺皇权的目的,得罪了外戚。后来,继承他担任太子太傅的萧望之,就因反对弘恭、石显,得罪宦官,被逼自杀。从这点看,他是有先见之明的,虽然他只能从个人安危打算。
      最后谈第三个问题,疏广怎样过好晚年生活,怎样对待子孙。他的晚年是在跟故乡亲旧宾客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中度过的。但他宁肯跟亲旧宾客把皇帝、太子赐给他的钱财花光,决不替子孙买田地住宅,却是很有远见的。其中有三点很值得我们注意。这一是他官至太子太傅,仍严格要求子孙,要他们凭自己的勤劳过平民的生活,不许他们凭父兄的特权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二是在封建社会,靠勤劳致富的少,凭剥削致富的多,你剥削的越多,就越招来人们的怨恨。“富者,众人之怨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三是他认为多余的财富对子孙毫无好处,只有使他们越来越懒惰,越愚蠢。子孙资质比较好,本来可以奋发有为,由于财产多,可以坐享其成,就损伤了他们的志气。子孙资质比较差,又有了可以供他们奢侈挥霍的财产,就必然增加了他们的罪过。“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愚。”疏广对当时豪门贵族对待子孙的愚蠢作法及其后果,作了高度概括。我们今天是可以从疏广这些话里得到借鉴的。

    相关热词搜索:汉书想起疏广传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