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铜梁龙舞_铜梁龙舞的前世今生

    铜梁龙舞_铜梁龙舞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9-02-19 05:33:1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中国于2006年和2008年公布了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共有29个项目被列入。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逐一介绍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有限的笔墨,掀开历史的面纱,探寻那些经过岁月涤荡、至今仍散发人文艺术魅力的巴渝瑰宝。
      
      
      北京奥运,百年梦圆,龙腾盛世,举国欢腾。
      铜梁龙舞以“大道具、大场面、大变化的舞台效果”被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等相中,定为开幕式前的压轴文艺表演。百名演员舞动着4条长达60米的金龙,在交响乐、川剧等音乐元素的配合下,金龙腾越,翻江倒海,雄浑奔放,将奥运激情、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带着穿古越今的历史厚重感,“中华第一龙”以其独特的方式再次将中国的“龙”文化传递给整个世界。
      
      追根溯源
      
      曾有人说,中国的龙文化最直观地体现在世俗化了的龙灯文化之中,而中国龙灯文化又集中地体现在“铜梁龙灯”之中。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崇拜的始祖,是驱除灾害、吉祥太平的象征。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证明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不会少于8000年。在浩浩数千年中不断演变和升华,龙的影象浩如烟海,闪耀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8000年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有着深厚的积淀。建立在上古时就形成的龙能施水布雨、能福祸人间这一共识之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数不清的民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分布广泛,形式品种多样,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
      
      龙与灯的结合出自灯会。我们对于龙灯最深沉也最直观的记忆莫过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较普遍的说法是,汉文帝为纪念勘平“诸吕之乱”,在正月十五日下诏大赦天下,并到街市上游玩,与民同乐。后来,东汉明帝为提倡佛教,下令在元宵节,不论士族庶民,一律挂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由此,元宵灯会出现了,各式彩灯和传统风俗、节目也随灯会陆续出现,供节日装饰和玩舞的龙形彩灯亦随之而生。
      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纱等扎成,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始则形体单一,或供悬挂观赏,或供手提玩乐,均以夜间照明为主要功能,继之则主要供玩舞。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开始在元宵节耍龙灯。
      随着龙形彩灯的加大加长,多节相连而成大型龙灯,演变成了既可供装饰又可供玩舞的移动式龙形灯组。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因其喜庆热闹的气氛和广泛的参与性,舞龙逐渐流行于大江南北,许多海外华人社团至今也保留着耍龙灯的古老传统,常为当地节日赛会演出。2006年,铜梁龙舞与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坛彩龙等龙舞一道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灯之王
      
      铜梁地处四川盆地腹心的渝西浅丘地带,春秋战国时因境内有座小铜梁山而得“铜梁”名。《四川省通志》称:“铜梁为古梁州之域,巴国之地,境内秀山重叠,巴水环流,民富物殷,人文兴盛。”
      
      巴人崇拜龙蛇,铜梁人民也历来爱龙、爱扎龙和舞龙。据当地老人讲,县内1400年前的著名古刹侣俸寺和稍后的波仑寺,就有各种龙的装饰和图案。另有民间传说,神龙因与百姓无缘,所以喜怒不定,致铜梁县域琼涪二江常发大水,淹没人畜庄稼,于是人们一边请鲁班修庙祭龙,一边在新春舞龙求吉,端午赛龙舟祭江,旱天玩黄荆龙求雨。以后由笃信演化为娱乐而相沿成习,人们亦以耍龙为乐。
      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铜梁建县,经济文化更加繁荣。从耍龙灯的兴起,到明代将元宵延长为初八至十八整整十天的灯节的兴盛,铜梁龙灯亦随之发展。到了明代,铜梁龙灯在县里已有文字记载,民间一般多认定以此为始。
      铜梁是稻米之乡,最早玩的便是稻草龙,其成本低,制作易,七八岁的小孩也可玩耍。但稻草龙不宜施放烟火,也不刺激,于是出现了激越火爆的火龙。继而又发展出端庄威严的正龙,活泼飘逸的彩龙,气势恢宏的铜梁大龙,典雅灵秀的荷花龙,铿锵悦耳的竹梆龙等等。同时,在巴蜀地区几次大移民的文化融合中,铜梁彩灯系列也逐渐成形,大凤凰、亮狮、开山虎、鱼跃龙门、猪啃南瓜、犀牛望月、十八学士、蚌壳精等幽默风趣,造型上基本都忠实于“威龙慑虎笑狮子,灵猴憨猪笑和尚”的古训。
      铜梁龙灯、彩灯有着传统的、精湛的扎制技艺。建国前,人们长期称之为“藻扎”,意指扎制中突出彩绘、藻饰。在清代,铜梁龙制品的种类已较齐全,无论人物、龙蛇、狮虎,或是车马、花鸟、瓜果等应有尽有,其工艺考究、造型生动、色泽鲜明的现代纸扎、彩扎风格已很突出。1924年前后,著名藻扎师李杰之、刘连山在彩龙的基础上每栋再增设一圈圈的竹篾肋骨,用皮纸或绢绸作皮,设计制作出一种新的有骨有肉、蜿蜒蠕动的龙,民间口语称为“大龙”或“蠕龙”,世人直呼为“铜梁龙”,成为铜梁龙的代表作品。
      铜梁大龙的每道工序,包括映衬道具龙门、云牌、水牌都由手工彩扎,整个龙体全长50米,由24洞组成,象征着一年24个农事节令,洞内可以点灯透亮,极具观赏效果,被誉为“龙灯之王”。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铜梁龙造型独特,既有北方龙的高大,又有南方龙的精巧:就龙头来说,既非北方马面龙,又非南方蛇貌龙,而是经过融合与创新,取型雄狮大张口,面阔嘴短、虬角劲健,曲唇翘颚、鼓目扬腮、长髯飞鬃,神态十分威严;就躯干来说,身躯庞大,丰满圆润,伸缩自如而不改其形,大者可长百米以上,外加精心彩绘,给人以气势宏大、富丽堂皇之感;就龙尾来说,为五分叉的金鱼尾,而非单一的蛇尾或多分支的蜈蚣尾,遒劲高翘,轻盈飘拂。
      说起铜梁龙的新造型,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已故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蒋玉霖。12岁开始正式学习藻扎工艺,扎龙、彩绘,习书、唱戏、司鼓、拉胡琴,蒋玉霖成长为民间艺术通才。蒋玉霖出师门的时候,正值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铜梁县城大狂欢。师兄被日机炸死的悲愤终于吐出,激情在他心中汹涌,蒋玉霖要扎龙去游行。此前他见到的许多龙形,都是嘴闭身瘦,愁容满面,蒋玉霖认为,龙应该要昂首长吟了。通宵达旦赶制,新型龙在他手中诞生了:龙口大张,龙身滚圆,龙身加长,龙腹点灯。送进县城,全城轰动。
      随着大蠕龙的崛起,铜梁龙制品走向成熟。1994年,铜梁龙被国家体育局指定为全国舞龙大赛专用道具。除了玩舞、表演,铜梁龙还向装饰工艺品发展,多达百余种,深受国内外观众特别是海外华人的喜爱,远销美、法、意、俄、日及加拿大、墨西哥等十多个国家,不少工艺精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和个人爱好者收藏。
      
      民间瑰宝
      
      清光绪年间礼部主事、仪制司行走陈昌主编的《铜梁县志・风俗》记述:“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在清代,更有“大足朝佛(石刻),铜梁观灯(龙灯),合川看春(春会)”的口语流传,川东、渝西地区远近皆知铜梁龙灯之名,影响面颇大。
      每年到了腊月天,龙灯作坊里,彩扎艺人就开始操刀弄墨,编织彩绘。紧接着,院坝里腾舞起彩色斑斓的龙身――商界、行帮开始训练舞龙手,准备在春节龙灯会一决雌雄。筹办龙灯会,一般每个保(县城巴川镇在建国前分为十三保)、每个帮会都负责拿出一个龙灯品种,如正月玩龙,铜梁有传统的习俗:腊月三十张挂灯彩,迎春接福。正月初一至初八,走亲访友。正月初九夜,彩灯齐明,如繁星满眼。正月十二白天龙出行,所有龙灯高举,招摇过市不玩舞,也不放烟火,各家户铺门前烛焰闪烁,鞭竹炸鸣,谓之接龙。然后去城隍庙、川主庙、火神庙、孔庙拜新年,并在庙前走“之字拐”,摇摇龙头致以佳节的问候。这是龙灯盛会的开幕式。
      正月十三、十四大舞龙,爆竹声相连,欢呼声相接,大街两旁、门口、窗口、房顶,凡是去得了人又安全的地方,都挤满了人。正月十五夜大狂欢,这一夜,县城居民、乡下农夫,上川东、小川北涌来的观光客,远道而来的客商云集巴川镇,倾城空巷看龙舞。
      伴着川戏锣鼓的节奏和爆竹的声声炸唱,头大颈长的正龙昂首而立,头尾高翘,傲气十足地穿过人群;二龙又叫二龙戏珠,小巧如两个馋嘴的孩子,张着大口,心急火燎追食圆宝,却总是扑空;竹梆清脆悦耳,一队身披树叶的小伙粗放地舞来(竹梆龙取材毓青山三岁的阳山楠竹,锯成尺许圆筒镌刻鳞甲、各节相连,贯上龙头龙尾);蠕龙、彩龙腾跃翻飞,鱼灯、狮灯追逐嬉戏,龙争虎斗。
      其中,最具民俗色彩、最富传统风味,让观众惊喜交加、惧爱交织的是火龙。火龙用竹篾扎制,头、尾绘彩,中部无皮无肉,各栋只有篾圈以绳索连接,内装油纸捻,用于龙体照明。
      舞龙场地两边燃起熊熊的火炉,登场前半小时,守候一旁的匠人便将生铁碎片装入耐高温的炭精罐中熔化。龙影映照,舞龙人头束红绸,上身赤裸,下着红短裤,足穿红缨快鞋,舞着火龙从场地的一角迤逦而出。
      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旋律的热烈,站立火炉边的舞龙人手拿长柄铁勺,轮流舀出清亮且红中泛白的铁水,向空中猛力的抛洒出去,刹那间,火花飞溅从天而落,游龙腾跃从地而起,群情欢跃。
      激烈的锣鼓敲着动地的欢声,指挥着舞龙的节奏。水花、干花密密麻麻,熊熊烈烈,强壮而敏捷的舞龙人尽兴玩舞,急速转动,左右翻飞,强劲蹦跳。火龙披万点星光,裹一身霞彩奔来,观众惶恐地大笑,狂喜地躲闪。呐喊声、惊叫声、喝彩声,激烈的锣鼓声和此起彼伏的笑声交织一片。
      纸扎的龙几场舞下来,已是破破烂烂。当最后一板火花凌空绽放之时,火龙口中、体内、背上突然喷火,无数干花一起喷射,形成立体的火阵。火花渐渐弱了,熄了,手持火把的演员顺着龙脊浇油,舞龙场屏住呼吸,一片肃穆与庄重。火把一触,轰然一声,烈焰熊熊,烛照夜空。
      一年的艰辛沉重,日子的痛苦不如意,全都在激烈的鞭炮声里、动人的欢声笑语中释放了、消散了。民谣云:火烧门前龙,福照室内人。新的一年又在隆重热烈、古典浪漫的仪式中红红火火地启程了。
      
      龙腾盛世
      
      20世纪60年代初,龙舞被视作旧文化销声匿迹,龙灯会湮灭。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来,民间龙灯活动又见萌动。
      1980年代初,全国规模的民族民间艺术搜集活动开始进行,铜梁民间老艺人蒋玉霖、周均安、赵海涛、沈俊生、张顺之等人重操旧艺,各献绝活儿。铜梁龙灯盛会重现。
      1984年元旦,铜梁龙舞解放碑,山城轰动,受感染的法国友人点名其作为重庆市杂技团赴法演出的道具。此后多次获奖,并于1984和1999年两度赴京参加共和国35周年和50周年国庆大典,在天安门广场翻腾起舞,为祖国祝福。
      铜梁龙舞从明清以来,只那些“之字拐”、“螺丝扭”等简单舞式,精美的龙制品不能得到尽善尽美的表现。1988年8月,民间老艺人、老舞龙骨干和重庆艺术馆舞蹈老师等聚于一堂,对龙舞套路进行研究,加工排导。川剧演员黄廷炎、唐华轩、尹登榜走进了舞龙队,川戏的台步、功架,烟雾背景与舞蹈艺术碰撞,长达数十米的铜梁龙更新、增加了30多个套路:“连环套”、“舞天花”、“叠宝塔”、“大回宫”……精美奇特巧的龙制品和宏大严谨的舞蹈融汇,浓重的古朴之风与浓烈的现代文化意蕴融为一体,铜梁龙一举夺得全国舞龙大赛的桂冠,名扬天下。
      此后,在各种比赛和国内外大型表演中,铜梁龙舞式更趋完善――新创双龙表演套路;缩减龙身,新增高低步、悬空翻、靠背式、高尾盘、龙旋风、翻梅花、螺旋跳等,踏上体育竞技场;挂腰式、悬背式、撑伞式、磨盘转、金龙绞柱等高难动作出现……奥运会开幕式前的铜梁龙舞就吸收了传统蠕龙和竞技龙的长处,新创出“奥运龙舞14招”,干练且紧密连贯:人成为飞舞的龙,龙成为拼搏的人,人龙一体,充满了力量与速度的美感。
      慢舞时雍容大度,优美抒情;快舞时激烈奔放,动人心魄。铜梁龙集南北龙舞之所长,既有气韵上的“威、雄、豪、粗”,又有技巧上的“高、难、精、美”,套路丰富多彩,充满着愉悦向上的激情,集中体现着华夏人民团结合力、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反映了火热的民间生活与奔腾向前的时代风貌。
      有关专家评论说:“铜梁龙气势磅礴,确有神圣威严之感,是广场艺术中的上品”。
      2000年10月,重庆・首届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举行,在这个有史以来中国最大的龙灯节中,中国的龙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盛大交流、梳理和升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铜梁县加紧了对铜梁龙舞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搜集、整理、出版龙文化的相关资料,创新铜梁龙舞节目,培训龙舞骨干队伍,改进和创新龙灯工艺品……

    相关热词搜索:铜梁前世今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