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沙扬娜拉 诗人塑造女主人公形象 [对《色戒》中女主人公角色塑造的分析]

    沙扬娜拉 诗人塑造女主人公形象 [对《色戒》中女主人公角色塑造的分析]

    时间:2019-02-24 05:49:5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性格      王佳芝是《色戒》中的女主人公,单纯的、不懂政治的、没有信仰的女大学生,这种成长环境下长大的人,对于民族国家和革命伦理等事情没有太大的感触,她想念父亲,却被父亲抛弃,父亲没有把它接到国外去,而只是把她的弟弟带在身边,当她父亲再娶妻子时,也只是通知她,并没有再提到接她到身边的事情,没有人关心她,没有人爱她,这样的背景下,王佳芝在情窦初开的时候,暗暗地她喜欢上了邝裕民。她也只是单纯的从感情上喜欢了邝裕民,这种“爱”不是因为了解以及有了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情况下产生的爱,而是单纯的吸引。为了接近邝裕民,她参加演出了学生自发组织的一出话剧,饰演了一个支持革命的女青年,在排演的戏中,她扮演的形象的哥哥战死,是她救活邝裕民所扮演的国民党士兵。并把她织的衣服送他,“你救国就是报答,杀敌就是为死去的哥哥报仇……我哥和你同岁,自从我爹病死,他就扛起了这个家。”此时她注视着邝,充满深情。这时开始,已经入戏的她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假戏真做地将情感带入到现实里。话剧中的这个“王佳芝”和现实中的王佳芝一样,也是缺乏父爱,这也是王佳芝渴望爱与被爱的表现。当这种感情混淆在一起的时候,王佳芝也迷惘在自己编织的情网里。
      话剧取得成功,邝裕民亲口对她说了声:“谢谢你!”王佳芝对初恋对象的反应感到很开心,从而认为爱情就是帮助所爱的人完成他的理想。正是因为这一次成功,使她真正融入到革命女青年的这一个角色里面去,这是一种虚假的不真实的代入。所有的这一切,也只是王佳芝为了接近邝裕民,从本质上讲王佳芝是一个小女人,有点虚荣,舞台的成功使她有了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王佳芝流连在舞台的道具里时的表情我们可以看出,当邝裕民一声洪亮的声音“王佳芝”让她回转过头。镜头切回高台观众席。强光打在坐在高台里的她的同学们。而赖秀金一句“上来啊”既表现王佳芝是一直渴望被人注视,却不可避免地被同学们利用。后来,当邝裕民提出刺杀易先生时,王佳芝也曾犹豫过,但听到邝裕民说“我不是要勉强大家时”,王佳芝也坚定地伸出了自己的手,答应了邝裕民的请求,这是她第一次为了自己的爱情做出决定,先不论对错,王佳芝做出这种决定是盲目的,单纯的,只是在缺少爱的情况下,发现了自己的喜欢的人,有了一个爱的方向,为了抓紧自己的爱,才毅然和邝裕民他们一起参加了刺杀易先生的计划,所以,王佳芝是在没有准备的,偶然的情况下就背上了民族主义的旗帜登上了革命的舞台。
      
      二,性爱
      
      王佳芝再次来到易先生家时,再次吸引了易先生的注意,为了任务,也为了解开爱情的困惑,王佳芝很快就和易先生勾搭上了。这时,影片发生了最据争议的床戏,三段床戏从sM式的暴力、生涩的动作到完美和谐的互动都代表了一定的意义,可以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理解,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第一场是王佳芝第一次和易先生有亲密接触的戏,开始她试图用妓女式的诱惑方式来引诱易先生,却换来一次SM式的强暴,在易先生仓促暴力的中,面无表情、动作粗野的易先生,与整个过程里几乎都是看不见易先生的王佳芝,两者迅速确立了施虐者与被虐者间的主从地位。是易先生对自身压力的释放,以及王佳芝对扮演“麦太太”角色,同学的利用的无力抗争的表现,从一开始献出自己的贞操开始,让她对爱与性之间的联系产生了怀疑,邝裕民可以不理会王佳芝对他的感情,轻易地让她献出自己的贞操,对王佳芝的爱情观产生了重大影响,是由爱及性呢,还是由性及爱,还是爱与性两者没有必要的联系呢?对爱情的困惑使她被动地选择了一种逆来顺受的性爱方式。
      第二段生涩的性爱是自我的表现。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十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王佳芝大声地对两个地下党员说“他不但要往我的身体里钻,还要像条蛇一样的往我的心里面愈钻愈深,我得像奴隶一样的让他进来,只有忠诚的呆在这个角色里面,我才能钻到他的心里”。她对于自己是麦太太还是女情报人员的身份弄混了,作为麦太太,她背叛了虚无的麦先生,作为女情报人员,她背叛了给自己有恋爱感觉的易先生,作为王佳芝,她身体上也背叛自己的初恋情人邝裕民。所以急不可耐地要求立即刺杀易先生。
      中间的日本料理店这场戏,是真正意义上的易先生向王佳芝吐露了自己的真情:“我带你来这里,是因为我比你更懂得怎样做姐妓。”表达对前途的茫然和绝望,心与心的交流,让王佳芝有了与邝裕民,与易先生之间的对比,一边是自己欺骗的对象,可对象却对自己吐露心声,一边是自己爱恋的对象,却好像从头到尾都在欺骗自己,感情天平上的倾斜使她开始对自己的革命事业产生怀疑,在革命和感情的两难选择中,还是慢慢地倒向了感情。这是王佳芝精神方面开始背叛革命的第一步。毕竟她不是真正培养出来的情报人员,而是为了爱情才加入革命行列的小资产阶级女青年,在政治思想上没有自己明确的立场。
      第三段完美和谐的互动就是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导演设计了很多优美的姿势来表现这种完美,戏假情真,导演在这里描述的是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感情从假到真,从无到有,从性到爱的这一个质变的过程。
      事实上,王佳芝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不管易先生之前对王佳芝的感情是怎样。不管最后易先生还是杀了王佳芝,易先生还是坐在王佳芝的床上,默默的怀念她,还是会看着戒指,默默的怀念她,我们可以看到,无情的易先生,还是对王佳芝有感情的。
      
      三、结论
      
      影片在人物塑造的艺术性上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把故事中每个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我就不在这里――分析了,影片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女性的感情故事,我不认为是有其他的成分在里面,从逻辑上看,故事讲述的刺杀故事是不成立的,刺杀不需要王佳芝去做易的情妇,而组织也没有让王佳芝本人在床上刺杀易先生,况且王佳芝除了做一个情妇外,并没有搞到什么情报,这只是一个游戏,一个大一学生们的游戏,一个导演改编的感情游戏。

    相关热词搜索:塑造女主人公角色分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