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毛泽东决策的最后一战细沙海域

    毛泽东决策的最后一战细沙海域

    时间:2020-04-04 05:22: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毛泽东是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其一生指挥大大小小的战争无数,积累了丰富而高超的战略战术和指挥经验。其中既有出神入化的四渡赤水,也有独具慧眼的中原突围;既有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也有巧妙精彩的炮击金门。鲜为人知的是,81岁高龄的毛泽东,身体欠佳,还在万里之外的北京,领导和指挥了对我国南海方向斗争影响深远的西沙之战。

    被迫反击侵略者:西沙海战的作战背景

    西沙群岛距离海南岛约330公里,由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组成,共42个岛屿和6个暗礁,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西沙群岛点多、面广、面积小,最大的永兴岛也只有1.8平方公里左右,生存条件比较差,还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但西沙群岛却也是物产丰饶之地,不仅盛产海参、海龟、海鱼等种类丰富的海洋水产,而且海底蕴藏着巨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与此同时,西沙群岛还是海上交通的战略要冲,扼控着亚洲东部通向印度洋的主要航线。

    早在汉武帝时期,我国渔民便最早发现了西沙群岛,并在这里从事开发和经营。宋朝时期,我国开始对西沙群岛进行有效管辖。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曾率数万人七下西洋,并在西沙群岛上竖旗立石,逐一命名。西沙群岛中的“永乐”“宣德”就是当时明朝的年号。

    不过,近代以来,由于我国积贫积弱,备受外敌的欺凌,对西沙群岛的管辖逐步削弱。法国和日本先后占领过西沙群岛,在上面建立灯塔和采磷。二战结束后,日本向中国政府移交了西沙群岛,但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卷土重来,乘我国内战之机,侵占了西沙群岛上的珊瑚岛等岛屿。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发表严正声明,表明我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得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组织的承认。1974年,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学校九年级地理教材中明确写道:“从南沙、西沙各岛到海南岛、台湾岛、澎湖列岛、舟山群岛……这些岛屿呈弓形状,构成了保卫中国大陆的一座‘长城’。”

    不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刻在吸引着侵略者贪婪的目光。1955年,法国殖民者从非法占领的西沙岛屿上撤退后,南越当局就以殖民者继承人的身份,公开提出对西沙群岛的主权。从1956年起,南越不断騷扰我渔民的正常作业,并派兵侵占了珊瑚岛等岛屿。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南越当局的侵略行径越发频繁。1973年9月,南越公然将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归其版图。11月,南越军队在西沙海域野蛮撞毁了我国南海渔业公司的渔船,把我国渔民抓到南越岘港,强迫渔民承认西沙群岛是南越的领土。12月,第三次海洋国际法大会召开,南越乘机加紧侵犯我西沙与南沙群岛,妄图造成既成事实,以便在未来的海洋权益争夺中获取更大利益。

    南越当局之所以频频在西沙动手,挑战我国,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它看到我国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军队战斗力遭受一定程度的削弱。而海军作为一个技术性兵种,当时的南海舰队并没有很强大的作战力量,主要以一些数百吨位的猎潜艇、扫雷舰、炮舰等为主,4艘千吨级的炮舰年久失修,远海作战能力偏弱,而南越海军则是在“家门口”作战,并且拥有很多美军赠送的大型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理论上占有一定优势,所以他们认为西沙海战南越海军打赢的可能性比较大,中国即使想打也是有心无力;二是对外挑起事端是转移国内斗争视线的有效途径。南越入侵西沙群岛,打的是维护越南民族利益,收复越南“领土”的旗号,以此来刺激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积累人气,并将北越政权置于政治上的不利境地;三是南越政权出于更深入的战略考量。他们想趁着南越部队在北部陆地战场节节败退,美军意欲抛弃南越政权,抽身停战的情况下,开辟一个新战场,根据南越与美军的联盟协议,企图用把中国直接拉入战局的方式,逼迫美军继续协助南越抗击北越,以维持其摇摇欲坠的政权。不过,这只是南越当局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他们在西沙的挑衅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反而很快迎来了中国的反击侵略之战。

    英明决策的背后:毛泽东对形势的战略判断

    为了揭批和反击南越赤裸裸的侵略行径,1974年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重申我国对西沙、南沙、中沙和东沙群岛主权,并向南越发出严正警告。但南越政府对我国的警告置若罔闻,不仅不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继续在西沙群岛挑衅。为此,中央军委围绕西沙问题专门上报了一份报告,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把这份报告签送毛泽东。报告指出:近一个时期以来,南越军队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侵犯我国主权的事件愈演愈烈……针对南越军队的入侵行径,报告提出了应当采取的对策,即通过加强巡逻及其他相应军事措施,保卫西沙群岛!

    1974年1月的一个上午,这份报告被放在毛泽东的案头。看到这份报告后,81岁的毛泽东陷入了长久的思考。对于西沙群岛的斗争形势,他并不陌生。作为一个备受中国近代屈辱史激励的领导人,他对中国的每一寸领土都充满感情。西沙群岛的消息,曾多次牵挂着他的心。

    1960年7月,围绕西沙群岛的建设规划问题,中共中央军委向毛泽东呈送了一份专题报告,报告上说:关于在西沙群岛建立海军据点问题,1959年3月,中央和周恩来同志已有批示,即海军在北礁和宣德群岛定期巡逻成功后,可在永兴岛上建立海军据点。海军自1959年3月17日执行巡逻西沙任务以来,迄今已历时一年又四个多月,共巡逻20次。为加强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的防务,加速西沙地区的经济开发,我们认为目前在永兴岛进行海军据点的建设,是必要的和适当的。在建设步骤上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建设营房、仓库、码头、雷达站等工程;第二步,在有利时机视情况再正式成立海军巡防区。

    1960年8月3日,毛泽东同意了军委报告的建议,在这个报告上批示:“退罗瑞卿同志照办。”这份具有战略前瞻性的报告使西沙群岛的军备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而如今10多年过去了,南越当局又在西沙群岛挑起事端,促使毛泽东再次思考西沙问题的解决之道。

    作为在无数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战略战术大师,毛泽东对西沙海战前夕的国际形势的认识更加深刻和独到。对于南越政权,他曾在会见越南劳动党南方局负责人阮梅菊时指出:“你们的战争是国内战争,又是国际战争,主要是国际战争。吴庭艳(当时南越政权总统——编者注)没有美国帮助就不行。”在毛泽东眼中,南越政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缺少底层人民的支持,脱离了美国的支持,无法赢得胜利。南越当局这种战略上的弱势,不会随着“总统”的换人而改变。所以,毛泽东在战略上看不上南越军队的战斗力。事实上,用美械全面武装的南越当局的军队确实烂泥扶不上墙,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麻秆”,战斗力和战斗精神都不强,如果爆发冲突,我们确有取胜的把握。

    关于在美国是否会真的支援南越政权的分析上,毛泽东也有准确的判断。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表露出不愿继续在越南战场流血牺牲,想收缩战线,联华抗苏的意愿。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国际格局的关键性变化,认为中美关系调整迎来了重大转机,中国在美国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上升,而南越当局的战略价值削弱。为此,他于1970年发出指示,要求在适当时机把盘踞在西沙群岛的南越军队赶出去。而时间到了1974年,中美关系已经解冻,尼克松总统也已经在1972年正式访华,在中美合作的大背景下,美国更不可能为南越政权背“锅”与中国为敌,继续陷入越战泥潭。事实上,毛泽东已经认定南越已经成为美国的战略弃子,它的覆灭是早晚的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毛泽东提笔在报告上签批下“同意”两个字,并语重心长地说:“看来,不打一仗,不足以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恩来、剑英的意见很对!”

    毛泽东的批示和支持,使西沙海战的各项准备马上进入高速运转阶段。人民海军第一场对外战争即将打响。

    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西沙海战

    西沙海战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战前的准备阶段;二是海上作战阶段;三是登陆夺岛阶段。

    1974年1月15日和16日,嚣张的南越当局连续两天派出“李常杰”号和“陈庆瑜”号军舰侵入我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并不断骚扰、拦截和冲撞在这片海域从事生产的我国南海渔业公司的402号、407号渔轮,还向甘泉岛开炮,打死打伤我多名渔民、民兵。17日,南越军队又悍然侵占了我西沙群岛的金银岛和甘泉岛,并公然扯下了我國国旗。

    面对南越军队不断升级的侵略行径,1月17日,周恩来亲自打电话给作战部,详细询问了西沙群岛情况和有无构筑工事的条件,随后又亲笔修改作战部代军委起草的、批复广州军区关于调动使用兵力的方案。

    17日20时,在毛泽东委托、支持下,周恩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的西沙群岛问题会议,对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作了充分估计。深夜,周恩来又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并提议成立由叶剑英牵头,有邓小平、王洪文、张春桥、陈锡联参加的五人小组(后增加苏振华),这个指挥机构人选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

    与此同时,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广州军区迅速作出部署:派遣南海舰队广州基地扫雷舰十大队396、389号扫雷舰和榆林基地猎潜艇七十三大队271、274号艇,赶赴西沙永乐群岛附近海域执行巡逻任务;并派4个武装民兵排分别进驻晋卿、琛航、广金三岛;派遣猎潜艇第七十四大队281、282号艇驶抵西沙永兴岛附近执行支援任务;命令南海舰队航空兵二十二团派两架飞机,在永乐群岛上空侦察巡逻,并命令军区空军再派一部分兵力进行增援。此次作战的海上编队指挥员由时任榆林基地副司令员的魏鸣森担任,海上指挥所设在271号猎潜艇上。

    1月19日中午,叶剑英、邓小平等领导小组成员来到作战部,直接部署和指挥打击南越入侵军舰的作战行动。一场载入史册的西沙之战即将打响。

    在此之前,即19日清晨,南越海军派出“陈平重”号、“李常杰”号、“陈庆瑜”号等3艘驱逐舰和“怒涛”号护卫舰,驶入我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其中,“李常杰”号和“怒涛”号从广金岛以北海面向我海军舰艇部队接近。“陈庆瑜”号、“陈平重”号则从羚羊礁以南的外海向我琛航、广金两岛靠近。不久,他们便向我作业的渔船和渔民开枪开炮,造成我人员伤亡。

    南海舰队迅速命令396、389号两艘扫雷舰赶赴广金岛西北海面,拦截“李常杰”号和“怒涛”号;命令271、274、281和282号4艘猎潜舰进至广金岛东南海面,监视“陈庆瑜”号、“陈平重”号两舰。

    此时的南越海军自恃船大炮利,并且处于外线的有利阵位,并没有把我军舰艇放在眼里,“李常杰”号驱逐舰率先行动,开足马力径直向我舰艇编队冲来。面对吨位比自己大4倍的强大对手,396、389号扫雷舰毫无畏惧,勇敢地冲了上去,并再次警告其离开中国海域。

    钢板厚实的“李常杰”号并未理会警告,直接朝我方舰队冲撞而来,致使我396号舰指挥台柱、左舷栏杆以及扫雷器等受损严重。接着,敌舰从我军两舰中间横穿而过,驶向琛航、广金两岛附近,放下4只橡皮艇,护送40余名南越军人抢滩登陆。我守岛民兵奋起还击,毙敌1人,伤敌3人。南越登陆士兵不得不狼狈逃回舰上。

    登岛受挫后,南越海军试图在海战中扳回一局。10时22分,4艘南越军舰突然一齐向我4艘舰艇发起炮击,致使我方舰艇接连中弹,造成人员伤亡。面对敌我双方的装备差距,我编队决定采用近战手段与敌厮杀,命令271、274号艇分别攻击“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两舰,396、389号分别攻击“李常杰”号和“怒涛”号。面对高速逼近的我方舰艇,南越海军试图与我拉开距离,以发挥其远程火炮的优势。我方舰艇发挥船小航速快的优势,穷追不舍,不一会便与南越舰艇接近到只有几十米的距离。我方小口径高射速火炮迅速向敌舰开火。

    271、274号艇集中火力攻击南越指挥舰“陈庆瑜”号的主炮和指挥通讯设施,造成该舰通讯中断,指挥失灵,被迫逃向外海。与此同时,396、389号舰也对“李常杰”号进行抵近射击,使其甲板多处爆炸起火。就在这时,南越“怒涛”号趁机向389、396号舰发动偷袭。在这危急时刻,两舰调转炮口,对准“怒涛”号要害部位一阵急射,多枚炮弹击中其弹药舱,使其爆炸起火,基本丧失战斗力,开始向外逃离。我389舰边追边打,高速逼近到距离“怒涛”号仅10多米的距离,战士们冲出舱室,端起机枪、冲锋枪对准敌舰战位猛射,手榴弹像雨点一样砸向该舰的舱面。

    南越海军被我军强悍的战斗作风吓傻了,慌乱还击,1发炮弹击中389号舰主机舱。这时,一直在外围观望的“李常杰”号以为时机已到,向我389号舰奔袭而来。此时,389舰的炮弹已经打光,舰长肖德万命令装好仅有的深水炸弹,等敌舰靠近再予以痛击。恰在此时,我396号舰赶来支援。“李常杰”号怕遭我两舰夹击,急忙掉头逃跑。

    “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也无心再战,分别朝西北、东南方向逃离,但伤势严重的“怒涛”号被丢在后面。这时,我281号艇全速向“怒涛”号接近,用10条炮管一齐向“怒涛”号猛轰,致使该舰再次中弹起火,于14时52分沉没在羚羊礁以南海域。

    西沙海战初战胜利的消息迅速传至北京,叶剑英元帅情不自禁地连声说:“打得好!打得好!”

    击败南越海军后,中央军委综合研判形势,要求前线官兵迅速发起登陆夺岛作战,收回被南越占领的珊瑚、甘泉和金银3个岛礁,彻底肃清西沙群岛上的残敌。

    收到命令后,一线官兵迅速行动,19日当天便完成所有作战部署。20日上午,由榆林要塞区守备十团两个连队、1个两栖侦察队和部分加强分队与民兵,共500余人,分乘海军舰艇和渔轮向三岛开进。到达预定位置后,登陆部队换乘橡皮舟和小舢板,在甘泉岛东南滩头登陆。守岛的南越军队毫无斗志,在滩头稍加抵抗后便仓皇逃到岛屿中部的丛林中躲避炮火。我登陆部队登岛后不到10分钟,便让这伙敌人放弃抵抗,举手投降。收复甘泉岛后,我参战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又分乘4艘护卫艇和1艘扫雷舰开赴珊瑚岛南侧礁盘海面,再换乘橡皮舟,分3个梯队,从该岛的西南、东南及南面向入侵的南越军队同时发动进攻,顺利收复该岛,并俘虏了40多名南越守军和美军联络官科什。

    紧接着,我军又向金银岛发起了进攻。登島后,发现驻守的敌军早已随南越海军舰只逃跑。于是,我登陆部队未发一枪一弹,便顺利收复金银岛。至此,西沙群岛全部回归祖国怀抱。

    在西沙海战中,我军也不可避免地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274号猎潜艇政委冯松柏和副艇长周锡通等18名官兵英勇牺牲,37名参战人员受伤,389号扫雷舰、274号猎潜艇损伤严重,396号扫雷舰和271号猎潜艇轻微受损。这些为国流血的勇士将永远被祖国和人民所铭记,彪炳史册,辉耀千秋。

    难以估量的价值:西沙海战的战略意义

    和二战时期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海战相比,西沙海战的规模比较小,参战兵力也并不多,舰艇的性能也比较落后。但这场战争是我人民海军在对外作战中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对我国,对人民海军确有难以估量的巨大意义,有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首先,西沙海战的胜利,狠狠地打击了南越政权,不仅遏制了其对我国西沙和南沙群岛肆无忌惮的侵略行径,而且加速了其政权的倒台,从另一个战场支援了越南共产党,也加速了美军彻底退出越南战争的步伐,这对稳定我国周边形势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西沙海战一战收复全部岛屿,并实现驻兵守护,奠定了我国对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控制的绝对优势,使我国在南海中部获得了一个稳固的立足点,为我国的南海斗争创造、争取了很大主动权,也为日后我国在南沙开展军事行动和实施更宏伟的海洋战略提供了条件。

    再次,西沙海战中人民海军依靠得当的战术指挥,扬长避短,以弱胜强,有力地锻炼和提升了我海军部队的远海作战能力,并极大地提升了海军官兵战胜强敌的信心。同时,西沙海战使南海的激烈斗争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其战略地位凸显,南海舰队建设在海军整体布局中的分量加大,使我国整个的海防建设更加均衡。

    最后,西沙海战是在我国我军均处于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打赢的,胜利非常不易,但也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国军队不可辱,在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军队无论装备是否落后,无论对手是否强大,都将坚决出击,直至胜利。

    海战之外的思考:毛泽东决策西沙海战的启示

    西沙海战,是毛泽东在国家建设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它不仅一举解决了我国海疆的重要隐患,还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战略遗产。那么,毛泽东的西沙决策对我们有何启示呢?

    战争会破坏和平,但战争同样能带来和平。西沙海战,人民海军以较少损失赢得了最终胜利,此战结束后,基本稳定了西沙的和平局面。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南越控制了部分西沙岛屿,到现在这40多年的时间里,围绕西沙岛屿可能还会爆发新的战争,因为西沙比南沙更靠近中国大陆,长期处于海军作战半径之内。所以,今天西沙整体和平的局面完全得益于当初战争所赐。事实上,以短期战争实现长期和平,是毛泽东非常鲜明的战略思想。这从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就可以得到例证。这是因为短期战争不仅可以获取领土等权益,确立和扩大在斗争中的优势,而且可以表明中国坚决维护主权的态度,压制对方谋取非法利益的念头。

    适度控制战争进程是掌握主动权的关键。西沙海战胜利后,我国根据美军未曾援助南越政权,以及南越政权军种互不支援的现实,作出了继续扩大战果的决定,收复了最后3个被南越军队占领的珊瑚岛、金银岛和甘泉岛。但我们没有继续在南沙群岛展开行动,主要是因为南沙距离太远,远远超出了当时海军舰艇和飞机的作战范围,后勤补给也无法保障战斗的进行。在世界军事史上,打了胜仗不趁机最大限度扩大战果,反而主动休兵的情况非常少见,但在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中却比较常见。例如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已经击溃了印度边境守备部队,前锋已经逼近印度大平原,却全线撤兵,甚至在战前中印实际控制线的基础上还后撤一段距离。这里面固然有我军高原作战,后期无法支持长期作战的原因,但更有打“政治仗”的深入考虑。主动撤退避免了我国长期陷入中印战争的风险,使我国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望,也使印度正在上升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在炮击金门的战斗中,毛泽东明确指示,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精确控制作战对象,也避免了中美两国直接发生对抗的严重后果。

    军民结合是对外战争的有效方式。西沙海战中,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的海上民兵为此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在战争的初期准备阶段,我军并没有大规模使用海军正规兵力,而是调派了很多民兵上岛,这淡化了战争色彩,使南越当局误判了我坚决军事反击的决心。其次,西沙海战中的大部分民兵都是南海的渔民,非常熟悉当地的潮流、气候和岛屿,他们主动向海军介绍水文、岛屿和敌人的兵力部署,使我军始终掌握着敌人的活动情况。海战爆发后,我国渔轮主动承担侦查和监视任务,当我海军389号舰坐滩后,渔民冒着生命危险登舰协助灭火和抢运伤员。在登陆夺岛作战时,渔民夜以继日地用小艇运送登岛部队和其他作战物资。军民结合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我们不仅应该继承,而且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含义,并创造性地运用。

    决定战争胜负的并非武器一个元素,但我们应该重视武器装备的作用。西沙海战中,南越海军在装备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其参战舰艇最大的1770吨,最小的也有650吨,总吨位达6000多吨,同时舰上还装有127毫米以下口径的火炮50门。而我舰艇编队的4艘舰艇,最大的才570吨,小的只有300吨,总吨位加起来仅1760吨,还不如对方最大一艘舰艇的吨位大,且我方4艘舰艇仅装备有85毫米口径火炮16门。但我们利用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发挥我中小口径火炮的射速优势抵近射击,取得重大战果。这种作战特点,是毛泽东“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战争哲学的生动运用。西沙海战说明,只要战术得当,是可以击败兵器装备占优的对手的。不过,我们也要承认先进装备的优势,如果我军当时拥有更大吨位的舰艇,更先进的火炮和导弹,南越军队起初就未必敢挑战我西沙主权。战争打响后,我军的战果可能更大,损失可能更小。因此,我们应该在强调战斗精神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建立对潜在敌人的技术优势,或者与强大敌人缩小技术差距,为打赢未来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细沙海域决策最后一战毛泽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