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台海:大舰对决的时代

    台海:大舰对决的时代

    时间:2020-04-04 05:25:1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起伏的大舰热

    主战舰艇的大型化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战列舰则是巅峰之作,其排水量一般在2万吨以上,高的超过6万吨,由此开启了海军的所谓“大炮巨舰”时代。

    航空母舰诞生后,战列舰被淘汰,其它水面舰艇趋向小型化。二战后,各类反舰、防空、反潜导弹,自导鱼雷等技术相继成熟并大量装备部队,使吨位相对较小的舰艇,具有了以往数万吨级作战舰艇才有的战斗力,加之新型舰艇造价急剧上升,于是便出现了舰船吨位向下调整的趋势。除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外,英、法、德、意、日等昔日海军大国的主战水面舰艇,吨位一般在三四千吨上下,护卫舰、驱逐舰代替昔日的巡洋舰、战列舰,成为舰队的中坚力量。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英国建造的“谢菲尔德”级导弹驱逐舰排水量仅3600吨,还有法国3900吨的“卡萨尔”级导弹驱逐舰,德国3600吨(满载)的“布莱梅”级导弹护卫舰,意大利4500吨(满载)的“大胆”级导弹驱逐舰,日本3000吨的“初雪”级导弹驱逐舰等,比起二战时期建造的主力舰要小得多。即便是美苏海军,其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的吨位也比二战时期大幅减小,苏联海军主力导弹巡洋舰的排水量一般都在四五千吨上下,如“肯达”级导弹巡洋舰的排水量为4200吨。美国尽管也建造了上万吨的“长滩”、“弗吉尼亚”级导弹巡洋舰,但同时还建造了大量四五千吨级的舰艇,如3800吨的“查尔斯·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3000吨的“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等。

    从80年代开始,以美苏为先导,其它发达国家继后,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又开始向大型化发展,世界出现了新一轮大舰建造热潮。护卫舰排水量普遍超过3000吨,有的接近4000吨,达到了以往驱逐舰水平;驱逐舰向以往的巡洋舰看齐,排水量6000吨以上,有的接近万吨;巡洋舰则普遍超过万吨。出现这一热潮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进步、多功能舰艇需求增大、各国经济实力持续提升、远洋作战需求强劲等。

    美苏海军的新大舰热是从80年代前后开始的。美国出现了3600吨(满载,下同)~4100吨(加长型)的“佩里”级导弹护卫舰,8000吨的“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9600吨的“基德”级导弹驱逐舰,8300~9200吨(ⅡA型)的“伯克”级导弹驱逐舰,9600吨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等,其正在研制的DD-2t导弹驱逐舰排水量达1万吨。苏联建造了8000吨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8500~8900吨(Ⅱ型)的“勇敢”级导弹驱逐舰,11200吨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其登峰造极之作是“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满载排水量25000吨,该舰也因其大而被称为“导弹战列巡洋舰”。但进入21世纪,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俄罗斯再也无力装备大型巡洋舰、驱逐舰了,其正在建造的主力水面舰艇20380型导弹护卫舰舰身全长100米,宽13米,排水量仅2000吨,拿21世纪初的标准衡量,这已经是三流国家海军的装备了,不代表世界舰艇主流发展方向。

    其它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舰热是从1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一条条大舰纷纷上马。如满载排水量5400吨的意大利“德拉潘尼”级导弹驱逐舰、5600吨的德国“萨克森”级导弹驱逐舰、8000吨的英国45型导弹驱逐舰、9500吨的日本“金刚”级导弹驱逐舰、13500吨的日本新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等。韩国的KDX-2导弹驱逐舰排水量也达到了5000吨,正在建造的KDX-3排水量超过7000吨。

    在世界性的大舰热潮下,海峡两岸的海军如何面对?

    媒体关注的解放军海军

    在五六个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台湾海军,对美国海军、日本海上自卫队也有防范。受当时经济条件、工业技术水平及海军人员军事素质限制,在装备建设上强调“空、潜、快”,即以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潜艇和各类快艇为重点,兼顾发展少量大型舰艇,对付敌人以较大型舰艇为主力的海军。此为“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体现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思想。

    进入七八十年代,面对咄咄逼人的苏联海军以及来自海上的其它威胁,大陆海军下大力气发展大型水面舰艇,新型舰艇不断问世。被海外称为“旅大”级的3600吨导弹驱逐舰,2000吨的“江湖”级、“江东”级导弹护卫舰成批生产,数量达到数十艘,装备到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

    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新一代大型水面舰艇开始问世,排水量又上了一个台阶。综合海外媒体报道:1994年4月、1996年7月先后正式服役、被北约命名为“旅沪”级的“哈尔滨”(舷号112)、“青岛”(舷号113)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4200吨,比其前辈“旅大”级大得多。著名的英国《简氏战舰年鉴》评价该级舰:这是给人印象深刻的一条舰,在他们的刻苦追求下,作战能力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02年5月15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太仓”号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启航,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远涉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15个海与海湾、16个海峡通道、25个主要群岛,通过著名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途中访问10国10港,总航程3万多海里,历时4个多月,完成了人民海军的首次环球航行。

    1999年元旦正式服役的“深圳”号(舷号167)导弹驱逐舰,更具有里程碑意义。该舰在海外被称为“旅海”级,满载排水量6600吨,一度被称为“神州第一舰”。它装备有先进的反舰、反潜、防空、电子战系统,综合作战能力大幅提高,进入当代世界大舰的行列。其16枚超音速反舰导弹将给敌舰构成致命威胁。最受西方关注的是“深圳”号的隐身性能:舰桥外形简洁,角度稍微内倾,以增加其隐身性;直升机机库外部采用光滑设计,微向内倾,没有明显的突出物,也符合隐身的要求;在“深圳”号上层建筑的外表,还涂了一层超细粉末的隐身纳米涂料。它的服役,大大提升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实力。2001年8月23日,“深圳”号与“丰仓”号补给舰组成编队,西出太平洋,横渡印度洋,驶过红海,穿过苏伊士运河,入地中海,进大西洋,首次访问德、英、法、意四国,实现了人民海军历史性的突破。

    进入21世纪,2000年2月、2001年1月,2艘有“航母杀手”之称的俄罗斯建造的“现代”级956E导弹驱逐舰——“杭州”号(舷号136)、“福州”号(舷号137)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另外2艘性能大幅升级后的“现代”级956EM型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快速建造,很快就会交付。由此,中国海军的大舰队伍开始逐步成形。

    不断军购的台湾海军

    台湾海军舰艇主要靠引进美国二手货,如七八十年代的主战舰艇是24艘有名的老“阳”字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3000~3500吨,均为美国二战时期的产品。70年代美军曾给台湾海军计算过,战时保障台湾本岛南北两大港口——基隆和高雄港畅通,只要24艘驱逐舰就可以了。台湾海军至今还是在遵守这个24舰法则,其护卫舰以上主战舰艇装备总数基本维持在24艘以内。

    70年代末,台海军开始筹建“二代”舰艇,以替代老旧的“阳”字号导弹驱逐舰。当时,台军内出现了“大舰派”与“快船派”之争。前者主张发展大型水面舰艇,在吨位上压倒大陆,在反舰、防空、反潜、远洋战力上保持全面优势。后者主张以对付大陆的“空、潜、快”为基本原则,装备较小型的水面舰艇。

    “快船派”认为,台海军主要战场在台湾海峡,对付的主要目标是依托海岸出击的解放军快艇、飞机和潜艇,那里水浅、战场狭窄,没有规模庞大的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发挥作用的空间。“决船派”甚至还一度认为,两岸对峙数十年来,大陆真正对台海军造成威胁的是快艇,飞机只有1次,即“中权”号登陆舰被击毁于大陈滩头,潜艇从未对台湾造成威胁。有的“快船派”认为,即便将来要对付大陆的大舰,由于台海战场空间小、台军亦可依托岛岸等特殊地理条件,用快船对付大舰,这可能比用大舰对付大舰更有效,效费比更高。

    在台军在二代舰艇筹建中,曾任台海军总司令、参谋总长的刘和谦就是一个“快船派”。当时他主张用8艘全套引进美国“佩里”级图纸和零部件、由台湾“中船公司”装配的“成功”级导弹护卫舰,以及16艘韩国为对付朝鲜海军大批沿海作战快艇而研制的“蔚山”级导弹护卫舰,一对一地替代24艘老“阳”字号舰。“蔚山”舰排水量仅1600吨,但装有单管76毫米自动舰炮两座、30毫米双联自动舰炮两座、8枚“鱼叉”反舰导弹等,可谓“小船装大炮”,是对付小型快艇的利器。1983年6月,刘和谦任海军总司令刚满月,便取消了其前任邹坚的“大舰派”计划——“忠义计划”,即在美国帮助下,研发3200吨级多功能大型护卫舰。“忠义计划”的内容是新造24艘“忠义”舰取代24艘老“阳”字号。直到2002年5月,前台海军总司令顾崇廉还针对引进“基德”级(台军称“纪德”级)导弹驱逐舰发表文章称,台海军今后应以筹建中小型作战舰艇为主要建军目标,以对抗中共“惯以数千艘机帆船先导的非正规战法”,应优先选择数量较多且符合“国舰国造”原则的500~1500吨中小型护卫舰。他批评海军买“基德”级的做法是“配合政府讨好美方”、“为美国利益而非中华民国利益而建军”。

    不过,尽管在陆军将领长期控制的台军中,“大舰派”的主张长期受到压制,被斥责为“大舰队主义”,但在台海军二代舰艇筹建中,由于政治、军事、“对外关系”等多方面原因,最终还是“大舰派”的主张占了上风。90年代,台海军二代主战舰艇相继服役,形成了8艘4 100吨的“成功”级+6艘3700吨级的“康定”级+8艘3000吨级的“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组成的阵容。

    进入21世纪,陈水扁提出“境外决战”战略,强调大力发展海空军,“大陆军主义”受到压制,“大舰队主义”甚嚣尘上。随着9600吨的二手“基德”舰的引进,以及未来必然引进的8300吨“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或二手9600吨“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可能引进的8000吨“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进入战斗序列,台湾海军也将迎来大舰时代。由此,未来台海之战势必进入大舰对决时代。

    对决由谁埋单?

    大舰对决时代的较量是官兵素质的较量。硬件“大舰化”了,需要“软件”也就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大舰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功能多样、指挥控制难度大,对官兵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驾驭一支现代化的大舰编队,需要一支文化和技能水平高的水兵队伍,更需要一支具备很高文化基础、现代高科技知识、指挥现代化战舰能力的军官队伍,这对任何一支海军而言,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舰对决时代的较量是新的军事理论的较量。舰艇的现代化必然呼唤军事理论的现代化,在编制体制、作战理论、组织指挥、日常管理、各类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大舰时代相适应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并付诸于实践,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战斗力的跨越。在军事理论上,任何陶醉在以往经验的固步自封,任何对国外理论的照搬照抄,都将在未来战争中付出惨重的代价。军事理论的较量是“寂静战场”的较量,同样需要高超的军事智慧和敢于创新的非凡勇气,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舰对决时代的较量更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大舰的研制、生产、装备、训练、维护、保障、耗费等,比中小型舰艇成倍提高;大舰保障复杂,对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就不可能有强大的舰队力量。苏联海军舰队的兴衰史就是一个明证。曾几何时,这支舰队拥有成批的大型航空母舰、核潜艇、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以及其它保障舰艇,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量基地设施,横行于全球各大洋上,与美国海军一比高低,何等的风光。随着苏联的解体,这支舰队也在顷刻瓦解。现在的俄罗斯海军实力不及原来的五分之一,苏联时代建造的大批大舰或者报废、封存、作为废铁出售,或者因无力开动或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而静卧在俄罗斯军港中,任风吹浪打、风雪侵蚀。俄罗斯海军现有的大舰如凤毛麟角,昔日的海军超强,已经变成二流海军,并有向世界三流海军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没有钱了。笔者倒要问问台湾当局:以台湾的经济实力,能养活一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对抗的大舰队吗?台湾人民还得掏多少钱为陈水扁、李登辉之流的“台独梦”埋单?面对大陆蒸蒸日上的经济实力,“台独”分子还能从台湾民众中掏出多少血汗钱来“拼台独”?

    相关热词搜索:台海对决时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