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

    “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

    时间:2020-05-06 05:17:1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李镇西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之一,许多中小学教师对他仰慕有加,他的追随者更是立志要做“第二个李镇西”!李镇西说:“如果他们真的以为李镇西是那么的好学,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所谓‘第二个李镇西’,那我不得不同样真诚地告诉这些老师,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1]为什么?从教师培训中可以管窥一二。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所设置的课程既有促进教师观念转变的理论学习,也有在新理念指导下教育教学实践的观摩(方法或者技术的学习)。在培训后的调查反馈中,教师较普遍地对理论性的东西不感兴趣,而更愿意接受方法或者技术的学习(本文方法、技术同义)。“培训实施过程中,老师们最喜欢向培训者提的一个要求就是‘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2]他们希望通过一次培训后,能有东西“拿来”为自己所用,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真有如此灵验的技术或方法吗?

    “教育不是工艺,而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3]因此,真正的教育,是没有现成的“方法”可用的。李镇西说:“任何一个方法都不是孤立的,都离不开特定的对象、事件以及具体的情境;同时,具体方法的运用除了和教师本人的个性相关之外,如何运用这个方法还和教师本人的智慧、素养有关。”[4]也有许多教师学魏书生,却没有一个成为“第二个魏书生”!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是同他的性格、气质、志趣、阅历、家庭教养、知识结构、文化储备、社会环境等分不开的。李镇西是唯一的,魏书生是唯一的,还有钱梦龙是唯一的,于漪是唯一的,李吉林是唯一的,每一个普通的老师也都是唯一的。

    教育需要经验、技巧、理念,但教育显然不单是“技术”的问题,否则就把对象工具化了。除了知识传授外,教育更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滋养、影响、共同成长。人无法复制,学校无法复制,生存环境无法复制,教育方法也无法复制。只有理念是可以复制的。有了理念,何愁没有方法?没有理念,拿了方法照葫芦画瓢也会画走了样。同样是让学生画“语文知识树”,很多教师这样做了效果并不如魏书生那么好,那是因为魏书生让学生画的“知识树”是他整个语文教学改革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我们的老师孤立地让学生画“知识树”,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文选,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育大师所有的方法几乎都是随着正在发生的事件诞生的,没有别人的教授,更没有提前的方法储备,一切都是在思想的统帅之下派生出来的。

    那么,向名师学习什么?“重要的还是学习职业精神和教育思想。”如李镇西的职业精神,将生命融入教育,把生活与教育融为一体;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民主、平等、尊重以及爱和信任每一个孩子……学习魏书生的做人方式,学习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向往崇高的人生态度;学习他渊博的学识;学习他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学习他对学生的真爱……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推动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思想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质,思想给了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得是有思想的人。巴尔扎克认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师的思想,或称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是一种最重要的软实力。“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动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有没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5]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众所周知的事实,教育教学质量的落后,正好说明教师的教育思想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对孩子们一双双充满求知而又带着迷惘的眼睛,缺乏教育思想的教师显得是那样力不从心!

    如何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要勤于学习。要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就必须坚持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6]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成长历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要旨。一个从山区走出的普通中等师范生,何以成为全国著名教师?她靠“韧”劲学习,从23岁到32岁在女人最为精华的时期,她从函授的专科一直读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她的“读书人生”,像永不饱满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接纳各种知识![7]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思想”的过程,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师读书,要读名作、读经典、读教育理论;只读教参、读教案、读习题集,不能开阔视野、提升理念,更谈不上形成教育思想。

    要善于反思。朱永新在《教育家和教书匠》中说,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些人教一年书,然后重复教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用心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用心教了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8]在农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名医生,尤其是中医,年龄越大越受人敬重,越有市场;而许多农村教师,50岁左右,就很不受学生欢迎了,讲台实在待不下去,就改行做后勤。这就是“教了一年书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这样的教师,他们从不或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与教育有关的观点、反思教育现象。相反,受人敬重的老中医却是从每一个病例中总结成功与失误。善于反思的人一定是善于总结的人,如每次的公开教学观摩,或者聆听报告,参加教学研讨活动,都可以写下自己的点滴思考。反思的文字不在多,可以三言两语,记下上课后的真实感悟,包括教学设计的满意度、学生的接受情况、突发的灵感、学生精彩的妙语回答、自己留下的遗憾和受到的启发等等,积少成多,通过思考问题、积累观念,便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要勇于创新。教师的创新不是非得去搞科学发明,而是要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有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创新建立在阅读、反思的基础上,不热爱阅读、不善于反思的教师永远不会有创新,也不会受学生喜爱。这样的教师,他的一生会很苍白。教师勇于创新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李镇西说:“首先是教师本人要有思想创新的意识、能力和知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有独立思考的勇气。如果习惯于在权威面前关闭自己的大脑,就谈不上任何创新。”[9]我们从优秀教师的案例中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死守教参、教案,不拘泥于现成答案,不照搬某一模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更是教师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的教师,才能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

    “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独特的自己,成为更多的像苏霍姆林斯基、于漪、李镇西、魏书生等有思想的教师,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4]李镇西.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N]教育时报,2010-6-2.

    [2]汪文华.“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EB/OL].http://wwjxwwh.blog.163.com.

    [3][5]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窦桂梅.激情与思想:我永远的追求——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8]朱永新.享受与幸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李镇西.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湖北省房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责任编辑:唐梦影)

    相关热词搜索:你是李镇西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