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基于博雅理念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家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

    基于博雅理念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家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

    时间:2020-05-06 05:17:5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为响应时代文化形态转变,“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应运而生,为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新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精心探索。与十年“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 整体研究相呼应,课程从“校级博雅课程”发展至“国家精品课程”。课程体现“以新理念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特色,课程设计“以博雅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技术为支撑”,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成果应用广泛、价值深远。

    [关键词] 博雅教育; 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聂竹明(1981—),男,安徽怀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数字化学习研究。E-mail:zmnie@126.com。

    一、引言

    “读图时代来临,‘观看’不再是简单的行为。对‘真善美’的‘解蔽’,需要‘明亮’的眼睛,更需要‘敏感’的心灵。媒介发达社会,‘交流’不仅是人与人的沟通,媒体的中介作用无不蕴含其中。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培养成为必需关注的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命题。”[1]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学习环境处处被视觉信息和媒介信息所包围,虽然大学生是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群体,但是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并促进学习,还是需要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响应时代召唤,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应运而生,为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新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精心探索。”[2]2001年,我们面向教育技术学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首开“视觉文化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自主开发了“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并开始在南京师范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在2006年入选南京师范大学首批“博雅课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课程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被评选为“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见证了课程发展与完善的足迹,至今已整整十年。回顾十年历程,从课程的提出到课程的完善,经历了课程设计、课程实现等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南国农先生评价该课程“为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为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思路”。[3]

    二、开设缘由:响应时代文化形

    态转变,建构特色课程平台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开发源于对当代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教学改革的强烈愿望,源于一种对文化和生命意义的激情与感悟,源于一种对当前表意的焦虑与反思,源于一种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神圣责任感。我们企望努力揭示出视觉文化和现代媒体的意义价值,探寻某些有益的结构方式,耐人寻味地表达精致多样的精神资源与心灵追求,淋漓酣畅地抒发民族精神气派,并希望被其他民族尽可能多地认识理解,在灵魂深处相互交流、彼此感动。”[4]

    (一)读图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在媒介社会与读图时代中,媒体与视觉文化的价值越发突出。信息传播的形态随着科技进步与媒介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在视觉文化影响不断深入的社会中,人类的视觉经验正从基于文本的阅读向基于图像的阅读转变。视觉文化成为当今文化的主流形态,社会的媒介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耳濡目染,影响持久深远。当代国民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文字读写能力,还必须具备读图用图的能力,方能适应视觉传播发达的媒介环境。媒介信息的处理能力成为生活的普遍需要,媒介素养成为信息时代大众的基本文化素养。然而,人们对媒介信息“读、解、用”的能力和修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和文化熏陶才能提高。这是当代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二)“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特色课程建构:培养教育技术人才和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平台

    大众 “读图”的修养与能力的提升,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训练与文化熏陶。而教育者本身的审美与文化素养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学习效果。当代大学生审美素养与能力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与精神状况。“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国内高校首开,是自主设计开发的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新型课程。课程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文化教育的角度出发,融合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以静、动态艺术样式和网络文化新形态的读、解、用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提升大学生视觉素养为主要目标,提高大学生运用媒介来进行思想表达、学习改进与社会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特色:以新理念构建课程内容

    体系,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文化领域的信息载体样式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变革。与之相适应,人的信息能力的内涵与标准必须与时俱进,需要不断更新策略和方式加以培养。

    (一)面向读图时代教育技术人才培训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设计新理念、新角度

    根据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面向不同学科对象的需要,精心设置特定的与人生艺术和素质成长相关的教学目标,做到新理念、新起点、新角度。如面向具有信息技术、传播理论与视觉艺术基础知识的学习者,使学习者将分别习得的图形、摄影和摄像的视觉艺术能力和信息处理的技术技能有机地融为一体,用于传播实践,开发学习资源,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媒介素养,并转化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进而有效地应用于教育传播实践,开发新颖、有利于国民素质良好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学习资源。

    (二)构建体现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实践素质培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课程鲜明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的特色,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目标上,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读图时代”,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培养效果与视觉文化资源建设的质量是紧密相关的。课程将内涵丰富、形象直观的民族视觉文化开发转换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对家园之美、生活之美、传统文化之美的亲身感悟与体验,使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学生素养培养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内容上,以共相层面学习与跨学科理论为支持。无论是静态的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和书法,还是动态的电影、电视、动画和网络多媒体文化,不仅仅是外在的视觉结构样式,同时还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意义。区别于以往针对如“摄影”、“影视”和“多媒体”等具体的和个别的视觉资源类型的研究,而将学习对象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共相层面,探索视觉表达样式与内涵意义之间的关系。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视觉文化对学生的培养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促使学生自觉应用符号学、现象学和视觉心理学等理论工具,真正发挥既博又雅的课程功效。

    方法上,理论建构与资源开发相辅相依。依托视觉文化研究成果,以科研带动教学,以资源支持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学习内容的虚拟学习社区,以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案例资源为支持,创设恰当的媒介环境和现实环境,促进师生互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

    (三)人文价值追求——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建设视觉文化资源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长远策略,也是进行文化寻根,激发爱国情怀,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的有效途径。它使得师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超越了工具理性和专业局限。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实现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课程开发人员发挥教育技术设计学习资源和优化学习过程的专业优势,将形象见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化遗产设计开发成为“复活”的、“能看得见”的、有“身临其境”般传播效果的数字化历史教科书,从而创造优质的文化环境与学习条件,使学习者感知文化精华、领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进而主动建构各自的精神家园,自觉担负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实现文化传承和自我发展的有机统一。文化自觉意识的层次如图1所示。

    四、课程设计:以博雅理念为

    指导,教育技术为支撑

    作为博雅课程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不同于普通的视觉素养、媒介素养课程,它以博雅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技术为支撑,深化了课程基础,丰富了课程内容,提升了课程目标。

    (一)制定课程目标

    制定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首要工作。博雅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目标: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即提高面对各种视觉信息、媒介信息时的选择、理解、批判、应用、创造等能力,以及将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内化为自身素养的自觉意识;二是提升大学生的博雅气质,即在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意识的提升,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典雅之人。

    (二)建构课程模型

    “课程模型是指课程规划的简要表现方式。”[5]课程模型的建构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导向,无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课程实践的开展。本课程模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先行组织者;核心层——知识、理解和能力;提升层——自觉意识。该课程模型简称为“Advance Organizer-KUA-Self Consciousness”模型。其中K代表“Knowledge”——知识,U代表“Understanding”——理解,A代表“Ability”——能力。在课程模型中,博雅理念始终贯穿其中(如图2所示)。课程模型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三)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6]优秀的内容是达到课程目标的关键。选择的课程内容既包含了丰富的现代文化,又包含了璀璨的传统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提升学生批判、欣赏现代文化的能力,以及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课程内容的设计从“知识模式knowledge of Fact”、“理解模式Understanding of Interpretation”和“能力模式Ability of Evaluation and Action”三个层面入手,紧扣读图时代和媒介文化环境下的“观看”行为特点,阐释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媒介传播的特征与影响,推动大学生能力的发展,促进大学生自觉意识的提高。

    (四)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织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7]基于课程资源的定义,对“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资源进行了界定,包括课程所涉及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因此开发的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包括物质资源开发原则、人力资源开发原则和信息资源开发原则,并保证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不偏离初衷,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

    (五)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突出自主探究与团队合作。课程方法以科研带动教学,以资源支持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学习内容的虚拟学习社区;以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案例资源为支持,创设恰当的媒介环境和现实环境,促进师生互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课程设计以博雅理念为指导,通过制定目标、建构课程模型、设计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以及选择课程方法,通过实践验证后分别进行调整,使课程逐步完善。如图3所示。

    五、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课程的实现过程中,我们既注重理论的探究,又强调实践的开展,两者的结合共同推动了课程的发展。

    (一)理论建构:课程与科研相融合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博雅课程形成了特色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出版了《视觉文化概论》专著,编写了《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材与《媒介素养百科全书》。课程在丰富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侧重于培养他们对视觉信息和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批判、应用、创造等能力,提高自觉意识,并发展成博雅之人。

    在深入研究基础上,于2003年年底公开出版国内首部视觉文化专著《视觉文化概论》。该书从信息技术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视角出发,以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时代文化素养为目标,以静态艺术样式、动态艺术样式和网络文化样式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体现了鲜明的信息时代的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并被我国电化教育专业开创者与奠基人南国农先生推荐。书评《你具备视觉素养吗——<视觉文化概论>简评》发表于《文汇报》(2004年9月22日),陆续被中国网、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美术人才网等知名网络传媒转载。同时,发表了系列视觉素养、媒介素养相关论文,如《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8]《博雅理念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人的终身发展》、[9]《〈易〉传蕴含的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的启示》、[10]《教育技术支持的精品课程建设范式探析——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为例》、[11]《高校博雅课程混合式学习研究与实践——以“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个案》[12]等,这些论文是对课程理论研究的表述,有助于将“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相关研究进行推广。

    与“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相配套,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了“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课程,两门课程各有侧重、互为借鉴、相互融合。“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自2001年起面向教育技术研究生开设,课程内容针对两部分教学对象各有侧重。专业修养课是面向教育技术专业、传播学专业和影像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使学习者将视觉艺术能力和信息处理的技术技能有机融合,转化成为有效运用视觉手段表达思想的深厚文化修养。而“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素质教育课则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媒介解读能力与媒介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以感悟家园活动为设计起点,采用比较的方法和历史的观点,将先进文化吸收与民族精神传承相融合。课程侧重选择与开发能够体现历史进程和多元文化特征、可促进文化反思并实现“从眼睛到心灵”传播效果的教学资源。

    (二)实践探索:开发特色学习资源

    为支持课程和科研的持续发展,我们不断开发、完善特色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特色,要求我们的教学科研不能仅限于泛泛的理论空谈,而应该是新视野、新理念指导下的学习理论与学习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创设活动。我们怀着“乡愁”和建设精神家园的努力,对我国历代视觉教育资源(从先秦到当代)进行全面梳理,剖析其历史意义,探究其现实价值。

    首先是“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网站(http://)。网站目标追求明确,设计理念清晰,获2005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专题教育网站一等奖。学习资源开发体现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民族文化为资源、以培养视觉素养和文化自觉意识为目标的研究特色。聚焦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文化资源开发和视觉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实践,实现理论研究与资源开发、民族文化发掘与视觉素养培养、个人体验与群体交流等多方面结合,真正实现“从眼睛到心灵”的思想追求与教育目标。其内容不断丰富,资料不断更新。网站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优势,用于交流有关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收集全社会的思想结晶,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促进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其次是“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网站(http://kc.njnu.edu.cn/sjwh/default.aspx)。网站建立在“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基础上,课程网站的开发有力地支持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训练与提升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促进大学生通过平台更好地交流和共享研究体会与成果。

    六、课程成果:应用与价值实现

    经过多年的努力,“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推广和应用,体现了其价值和意义。

    (一)课程成果应用

    多篇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相关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其他期刊与网站转载。“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网站目前的访问人次已达240余万次,课件资源被下载5万多次,图片被查看7万多次,网站获2005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主题网站一等奖;“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网站成为大学生课外探究学习的有效资源,帮助大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教师在张舒予教授的影响下分别开设了相关课程。如安徽师范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了“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选修课,面向摄影专业开设了“视觉文化”选修课;苏州科技学院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江南大学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视觉文化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教育技术视野下的视觉文化研究”;温州大学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具体见表1。研究成果影响深远,推动了视觉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的发展。

    (二)课程成果价值

    第一,促进大学生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发展。“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模型的设计、资源的开发、网站的建设等,都对大学生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的转变、能力的提高、行为的变化、意识的提升等方面。博雅理念下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不仅促进大学生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发展,还有利于他们发展成为博雅之人。

    第二,提高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质量。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设计原则为资源的开发提供导向作用,使开发出来的教育资源更符合大学生的特点,更适应时代的要求,相对已有的资源在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既可以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又加深了学生理解的深度,还能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批判性思维、负责任的态度、高尚的媒介道德和审美情趣等,有利于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目标的达成。

    第三,推动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我们的研究成果带动很多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他们纷纷尝试在所在的学校开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教材、课程网站和教学资源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得到了教育技术同行的肯定与认可。课题研究成果影响深远,推动了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的发展。

    第四,进一步预期成果:教材及工具书《媒介素养百科全书》。目前为止,我们已出版了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材,工具书《媒介素养百科全书》正处在修订出版阶段,希望通过教材和工具书的出版促进大众对视觉素养、媒介素养的了解和认知,并提高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 [2] [4] 张舒予.“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DB/OL].http://kc.njnu.edu.cn/sjwh/Index.aspx,2011-10-18.

    [3] http://kc.njnu.edu.cn/sjwh/PJ_NGN.aspx,2011-10-18.

    [5] 白传之.试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型的建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7):70~73.

    [6] [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等译.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8.

    [7]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26.

    [8] 张舒予,王帆.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J].当代传播,2008,(4):27~29.

    [9] 赵慧臣,张舒予.博雅理念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人的终身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09,(5):11~13.

    [10] 赵慧臣,张舒予.《易传》蕴含的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9,(5):5~9.

    [11] 聂竹明,张舒予.教育技术支持的精品课程建设范式探析——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0,(2):63~67.

    [12] 王泽,张舒予.高校博雅课程混合式学习研究与实践——以“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个案[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37~41.

    相关热词搜索:博雅素养媒介文化与精品课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