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最初看似新奇的东西 看似出奇非无因,谁人识得帝王心

    最初看似新奇的东西 看似出奇非无因,谁人识得帝王心

    时间:2019-02-06 05:40:3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史景迁先生是以会讲故事而闻名的历史学家,其所著的《皇帝与文人――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脍炙人口,令人无法释卷。   雍正六年(1728年),一名自称张倬的人代其师“南海无主游民”夏靓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信中指斥雍正帝有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好谀任佞十大罪状,又称岳乃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后,遂以夷夏之大义劝岳造反,推翻清朝的异族统治。对于岳钟琪来说,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那还是十五个月之前在四川成都,一名叫卢宗汉的疯汉谣传岳钟琪要带领川陕兵丁造反。尽管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而岳钟琪也和卢宗汉毫无瓜葛,但这起事件却极有可能在君臣关系上造成些许嫌隙。为此,岳钟琪极力向雍正帝剖白内心、切责失职,甚至请求解除职务,以表忠荩。在雍正帝派太医刘裕铎到成都为岳把脉诊治之后,岳的心病方除,内心既已释然,身体也就安然无恙了。可是,关于此事的记忆是永远抹不去的了。岳钟琪内心十分清楚,此案又是一次对其忠心的考验。为了给自己的行为留下足够的旁证,他邀请满族官员陕西巡抚西琳及陕西按察使硕色一同参与审理。然而审讯甚至刑讯的结果并未获得有价值的线索。不得已,岳钟琪只好给雍正帝上奏,请求将人犯押解京师,由他人再行审理。这封奏折不过是向雍正帝坦诚交谈,将矛盾上交,对于解决问题并无实质性的进展。上奏之后,岳钟琪稍觉心安,可仍未释怀,千思百虑之后,想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岳钟琪一改前态,佯装同意谋反,并和案犯假意盟誓,此计果然奏效,案犯张倬乃将实情一一供出。该犯原名张熙,此行乃是替其老师曾静(即化名“南海无主游民”夏靓者)投书策反。得此消息之后,岳钟琪不仅喜出望外,冤屈可白,忠心可表,随即给雍正帝写了关于此案的第二封奏折。待张熙交代了更多的详情之后,岳钟琪第三次给雍正帝上奏报告相关案情。
      雍正帝接到岳钟琪关于此案的第一封奏折后,疑心该犯乃“苗疆内多年汉奸”或“外洋逆党”,亲自为岳设计了四种方案,以便让案犯交代实情。然而该奏折经朱批之后尚未发出之时,雍正帝又及时见到了岳假意盟誓套出案犯实情的第二封奏折,不禁欣然朱批:“览至‘盟誓’二字,朕不觉泪堕。卿此一念,天祖鉴之矣。此等盟誓乃不得已权变之举,神明有知,断无不消灾灭罪、赐福延禄之理。嘉悦之怀殊难笔喻。我君臣契合之情,盖由前劫善缘所钟,卿系乘愿力而来佐朕治理国家苍生者,岂泛常所可比拟。朕实嘉悦之至。”显然,雍正帝为岳钟琪的忠心义行而感动了,君臣之义为大,相对于此,谋逆之案反而显得微不足道了。岳钟琪通过努力挽救了自己的前途,因为参不参与谋逆是一回事,证明自己的清白、消除皇帝的疑虑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这仅仅是个引子罢了。揆诸常理,曾静不过一被革生员,既无任何政治势力的背后支持,更无颠覆王朝统治的实际能力,投书之事除了透着一个落魄书生的偏执狂想而外,就是迂腐不堪。对于信中所写的悖逆之言,开始时雍正帝似乎并不十分在意,在接到岳钟琪的第一封奏折时,随手写道:“犬吠兽号之声耳,有何可介意?送来闲观之。”在专制时代,皇权是政治斗争的焦点,为了夺取皇位,不知经过了多少明争暗斗,各种传闻和谣言也总是相伴而生的,对此,雍正帝是清楚的,也早已习惯了。然而,这次的“对手”大不同,并非自己的政敌,而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乡间书生。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皇帝和书生都处于极度的不对等地位。既如此,杀鸡焉用牛刀?面对这种情形,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雍正帝给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次他没有再用以往的旧手段,而是采取了公开的新举措,不到十天的时间,雍正帝就亲笔写了一篇详尽的辩护词,一一驳斥曾静信中的指控。雍正帝似乎看到了,曾静不是一个人,在其背后还站着许多人,既有仍在各地散播流言的残余政敌,还有更多的像吕留良一样满怀夷夏观念的汉人,他们虽然暂时失败,但如果任其发展,则仍有可能积聚一定的力量并卷土重来。曾静事件不仅影响到皇帝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在儒家政治思想中这样的皇帝不具有合法性。儒家思想是维护皇权的理论基石,其所提倡的尊尊卑卑原则更是深惬历代皇帝之内心。雍正帝对于孔子是心存感激的,对其学说是服膺的,以致雍正帝不仅亲临文庙为孔子行释奠之礼,而且要跪着献祭,并要求子孙后代遵循此礼。他于雍正四年谕礼部:“太常寺《仪注》内开:献帛进酒,皆不跪。朕今跪献,非误也。若立献于先师之前,朕心实有不安。可记档案,以后照此遵行。”〔1〕除了天地、祖宗、父母之外,无论生人,还是死者,皇帝要跪拜的也就只有孔子的牌位了。雍正帝之所以自愿如此,是因为他深知:
      
      若无孔子之教,则人将忽于天秩天叙之经,昧于民彝物则之理。势必以小加大,以少陵长,以贱妨贵,尊卑倒置,上下无等,干名犯分,越礼悖义。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其为世道人心之害,尚可胜言哉!唯有孔子之教,而人道之大经,彝伦之至理,昭然如日月之丽天,江河之行地。历世愈久,其道弥彰。统智愚贤不肖之俦,无有能越其范围者。纲维既立,而人无逾闲荡检之事,在君上尤受其益。〔2〕
      
      当然,儒家期望的最高统治者都是圣王明君,而且动不动就以尧、舜相期许。这样,皇帝自然应该是深仁厚德之人,所谓“惟有德者可以为天下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作天下的楷模、万民的榜样,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而居于亚圣地位的孟子更是认为如果君行不端,则臣下亦不必待之以君,如果“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甚至“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4〕。如果雍正帝正像曾静信中所言,孝悌尚且不能,更有何德居于一国之尊而君临天下?为此,就要消除天下人的疑虑,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清白。雍正帝命内阁官员根据自己的批驳意见撰拟一份正式文件,向天下公布。实际上,雍正帝如此处理既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亦非激于义愤,而是苦心孤诣之为。当看到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鄂尔泰对于此举既担心,又为有这样的圣君而感到欣喜时,雍正帝在鄂尔泰的奏折上朱批:“为朕放心,丝毫不必愤懑。遇此怪物,自有一番出奇料理。卿可听之。”当臣下还心存担忧时,雍正帝有着自己的独特想法,他要借此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形象,向天下证明自己是胸怀坦荡的君子,是爱民如子的明君,是符合儒家理想的圣王。
      在对民众的治理问题上,儒家强调以教化的方式改变人心,而收潜移默化之功。在教化体系中,皇帝既是万民之君,又是天下之师,担当君师合一的角色。清虽是满人创建的王朝,但统治者对于儒家的统治之要亦极为熟稔并运用自如,雍正帝的父亲康熙帝曾说:
      
      朕惟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事,而以教化为先。其时人心醇良,风俗朴厚,刑措不用,比户可封,长治久安,茂登上理。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末也。〔5〕
      
      对此,雍正帝并不陌生。在处理曾静一案时,雍正帝一定又记起了父皇的教诲,对于曾静这样的逆民来说,一定要臣服其心,而不是刑戮其身,以显示自己爱民如子、宽大为怀。为此,雍正帝采取的策略是让曾静阅读有关的奏折,促其反省。曾静很快就入戏了,对于雍正帝为自己安排的新角色,曾静完成得十分出色。在雍正帝的“感化”之下,曾静痛感今是而昨非,一改往日咒骂之语,而大书颂圣之词,在其笔下,雍正帝“自朝至暮,一日万机,件件御览,字字御批。一应上任官员,无论内外大小,每日必逐一引见,谆谆告诫以爱民绥抚之。至意事,至物来,随到随应,不留一毫不周不密不精不当之憾。直到二三更,方得览批各省督、抚奏折,竟不用一人代笔,其焦劳如此”,“其施之于刑政,见之于德礼者,无一处不知之极其精,无一事不知之极其当”,完全是宵衣旰食的勤政之君。面对盛世明君,曾静悔恨不已,痛骂自己是“禽兽”(在这一点上,曾静和雍正帝的看法相同,雍正帝认为:“君臣居五伦之首,天下有无君人而可谓之‘人’乎?人而怀无君之心而尚不谓之‘禽兽’乎?”),并表示如果能够获得赦免,愿意“现身说法,化导愚顽”,即使不能苟活,亦希望留下自己反省的文字,“使凶顽之徒,亦可消其悖逆之念”。对于曾静的配合,雍正帝自然十分欣喜,以曾静并非首恶而赦免了其本应株连九族的罪过,还规定“即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诛戮之”。显然,雍正帝对于自己的作法是十分得意的,曾静的转变正是圣王教化的结果,是盛世的注脚,曾静的存在就是雍正帝仁德爱民的证明。如此,怎么可以随意杀他呢?这样,曾静不仅保住了脑袋,即将来亦无性命之虞。为了消除曾静的后顾之忧,雍正帝还命湖南巡抚赏银一千两帮其安家,让其在长沙观风整俗使衙门听候使用。曾静成为雍正帝可以随时拿来利用的棋子。
      既然曾静并非此案的首恶,那么元凶又是谁呢?雍正帝将矛头指向了在思想上曾影响过曾静的吕留良。吕留良,浙江崇德人,是清初有影响的思想家,信奉朱子学说,宣传“华夷之防大于君臣之义”。其实,在明末清初的变局中,许多士人莫不抱有这样的襟怀,并有激烈的反抗斗争。无疑,雍正帝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认识到华夷思想的实质是否定满族统治的合法性,故对此进行彻底地批驳绝不仅仅是夫子好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王朝统治的根本。所以雍正帝日理万机之暇,仍付出极大的精力对吕留良、曾静著作中的反清思想一一批驳。雍正帝认为所谓的夷狄只是文化上的划分,而不是地域和种族上的区别,他说:“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猃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满族统治者虽然是异族入居中原,但是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之臣民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这样的答辩,在清朝统治日益稳固并逐渐被接受的时候不能说没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这样的论辩未免太书卷气了,根本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愤怒,倡乱者应该“身膏斧�,遗臭万年”,于是已经死去四十多年的吕留良又“受极刑于身后”,被“剖棺戮尸”,其子孙、学生及刊刻其书的人亦各按轻重罪行处以各种刑罚。
      按照雍正帝的估计,汉族士子中怀有华夷观念的远不止吕留良、曾静等少数人,而对此案的处理只是小范围的,并不能解决全国士子的思想问题。雍正帝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要将个案作为典型来教育全国的士子,统一思想。于是,雍正帝令臣下将有关此案的材料加以整理,刊刻成书,这就是《大义觉迷录》。书中内容既有雍正帝的谕旨,也有雍正帝和曾静的辩难,还有曾静反省之后写的《归仁说》。这些内容揭示了曾静由悖逆之徒转变为盛世良民的原委,当然,这要归功于雍正帝的教化。该书不仅仅是雍正帝自己的表白,更重要的是可以向世人证明雍正帝是君师合一的圣君。所以雍正帝对于该书的传布十分重视,令将该书“颁布天下各府、州、县、远乡僻壤,俾读书士子及乡曲小民共知之。并令各贮一册于学宫中,使将来后学新进之士,人人观览知悉”。由此,一场全国性的对于民众,尤其是读书人的思想教育运动开始了,雍正帝对此极为重视,宣称“倘有未见此书,未闻朕旨者,经朕随时察出,定将该省学政及该县教官从重治罪”。整个事件到此达到高潮,这种结果才是雍正帝所要的。前面的一切不过是铺垫而已。可惜的是,好像当时人对于此事远没有雍正帝那样的关注程度,以致对于这场全国性思想统一运动的效果并没有留下什么记载。但我们可以揣测的是,在威权的控制之下除了异口同声的颂扬之外,知识界在真正的问题上缄默不语。乾嘉时期,学术界出现了群趋考据、朴学兴盛的局面,这或许不过是雍正帝所栽的树在这个时候结下的果子罢了。
      在常人眼里,雍正帝是刻薄寡恩、严厉深峻的,谁又想得到,雍正帝内心里却是认同儒家对于圣君的理想并曾想付诸实践的。这样的做法决非一般的皇帝能够做得到,甚至对于自己的子孙,雍正帝也有着一份担心,故要求继位者不要杀害曾静,因为在雍正帝看来,曾静的转变实是圣君教化之功的体现,如若将其刑杀,岂不前功尽弃?然而,在那个宣扬忠孝的时代,乾隆帝登基之后竟然违背父训而将曾静杀掉了,并尽力将广加散布的《大义觉迷录》一一追回,禁止民间私藏。也许,乾隆帝认为,对于被统治者根本不需要这样劳神费力的举措,只要他们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做奴隶就行了,奴隶知道得太多只能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信息的控制实是专制的需要。然而,雍正帝不仅仅要作帝王,还要作圣王,不仅仅要求被统治者在行动上是奴隶,而且在思想上要自觉自愿地做奴隶。当然,所谓的圣王时代最多不过是可以让人民过着温饱生活的时代而已,思想上的自由是绝对不允许的,有的只能是和统治者保持一致的官方思想,此外的都是异端,不仅思想要批判,人也是要被杀掉的。
      
      注释:
      〔1〕文庆纂修:《钦定国子监志》卷25,《礼志一・亲诣释奠》,道光十四年武英殿刊本,第4b页。
      〔2〕《钦定国子监志》卷首,《圣谕》,第25a~25b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6页。
      〔4〕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86~251页。
      〔5〕《康熙帝御制文集》卷二,《敕谕・谕礼部》,吴相湘主编:《中国史学丛书》,第41种,学生书局1966年版,第73页。

    相关热词搜索:帝王出奇识得看似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