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在南极“种菜”:南极种菜

    在南极“种菜”:南极种菜

    时间:2019-02-21 05:37:4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南极附近遇商机      现年25岁的赵晓刚是山东曹县城郊人,高中毕业后没找到合适工作,就跟着叔叔学做豆腐。他认真学了两年,不仅学会了做豆腐、发豆芽,还通过参加当地蔬菜培训班,学会了无土栽培豌豆苗、蒜苗和韭黄等技术。
      不久,一心想赚钱的赵晓刚自己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2007年12月19日,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菜市场卖豆腐。中午,一名50多岁的男子在他摊前停下来,问了很多关于做豆腐的问题,说:“我想请你跟我一起到国外去做豆腐,你愿不愿意?”
      这名男子叫李文博,也是曹县人,在阿根廷开了家豆制品公司。他觉得自家卖的豆腐不正宗,便专门回国,打算从老家找几位豆腐师傅。他买过几次赵晓刚做的豆腐,觉得做工精细,就想带他去阿根廷工作。
      赵晓刚一心想到国外赚大钱,当即答应了李文博。
      2008年春节刚过,赵晓刚就跟李文博来到阿根廷。赵晓刚主要负责制作豆制品,每周工作5天,每年有一次带薪休假,年薪约合人民币8万元。他在老家一年能挣三四万元,对现在的待遇不是太满意。他一边学习外语,一边寻找其他赚钱的机会。半年后,他已经能用简单英语与别人交谈。9月初,他利用年假,和几个阿根廷朋友到火地岛旅游。火地岛位于阿根廷最南端,靠近南极。
      赵晓刚和朋友们在火地岛的一家饭店吃饭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几名欧洲游客点的都是蔬菜,还吃得津津有味。赵晓刚好奇地问同行的阿根廷朋友,朋友告诉他说,这里靠近南极,这些人肯定是刚从南极回来。听说在南极很难吃到新鲜蔬菜,到了内陆,看见蔬菜,自然要好好享用了。赵晓刚听后,心里开始盘算起来:南极地区无法种植蔬菜,自己会发豆芽,能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豆苗和蒜苗等,如果能去南极“种菜”,不就能赚到大钱吗?他决定找机会去南极考察一番。
      同年10月底,赵晓刚拿出3000多阿根廷比索(约1000元人民币),报名参加了南极旅游团。一到南极,他就往各国设在南极的科考站跑。他发现科考站的工作人员平时主要吃罐头和冷冻食品,蔬菜在这里十分昂贵,一盘炒青菜要卖40美元(约270元人民币)。
      赵晓刚还了解到,南极有上百个科考站,常年有几千人在这里工作。南极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但并不是所有蔬菜都不能生长,他决定试一试。
      
      在冰川上“种菜”
      
      2008年冬天,赵晓刚向李文博请了假,打算以旅游的方式带点儿豆类到南极试种。谁知,过安检时,工作人员把他的十几斤黄豆、绿豆全部扣留下来。原来,为了保证南极地区不受来自内陆作物的污染和影响,《南极公约》规定,任何动植物,包括种子进入南极前,都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和检疫。赵晓刚从没听说过相关规定,更不知道在阿根廷如何办理豆类的出口检验、检疫手续,一下子没了主意。旅游过程中,赵晓刚无意中与一名叫布雷德的同事提起了这事儿,布雷德说:“我有个叔叔在南极的阿根廷科考站工作,我可以让他帮你解决问题。”
      2009年1月中旬,布雷德的叔叔哈斯曼回国运物资,赵晓刚和他见了面。当得知赵晓刚想到南极“种菜”时,哈斯曼高兴地说:“如果你能让我们吃到新鲜蔬菜,那真是太好了。”在哈斯曼的帮助下,赵晓刚很快到了南极,在阿根廷的普里马维拉科考站,用哈斯曼带过来的豆子,发起了豆芽。
      发豆芽前,需要用手反复清洗豆子,南极气温极低,赵晓刚的手很快被冻伤,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成功地发出了豆芽。阿根廷科考队员从没吃过豆芽,见到这一根根白嫩白嫩、顶上还戴着“帽子”的蔬菜,纷纷质疑说:“这些豆子都发芽变质了,还能吃吗?”赵晓刚说:“豆芽在中国是种非常普通的蔬菜,中国人已经吃了几千年,绝对没有问题。”科考人员仍然不敢相信,表示要先化验一下豆芽的成分。
      很快,化验结果出来了,证明黄豆芽里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可以食用。科考人员这才开始放心大胆地吃豆芽,并且很快喜欢上了这种十分爽口的蔬菜。
      不久,赵晓刚的假期结束,准备返回阿根廷,阿根廷科考队队长找到他,说:“我们平时只能吃罐装和冷冻食品,大家很有意见却又无可奈何。你的黄豆芽帮了我们大忙,我们想请你来科考站工作,专门帮我们做黄豆芽,不知你愿不愿意?”
      赵晓刚想了想,如果不通过阿根廷科考队,自己根本无法把豆子运到南极,便爽快地答应了,但又提出一个条件,阿根廷科考队得允许他把蔬菜卖给别的科考队。阿根廷科考队队长接受了他的条件。随后,赵晓刚从李文博的公司辞职,正式到南极做起了“种菜”生意。
      听说阿根廷科考站出售新鲜蔬菜,很多国家科考站纷纷派人上门订购。赵晓刚算了一笔账,自己的黄豆芽成本每公斤不到6元人民币,但考虑到南极的一盘青菜也要40美元,便给黄豆芽定价为20美元一公斤。
      2009年3月,赵晓刚又开始试验发绿豆芽。绿豆芽清热解毒,生吃起来口感更好,大受各国科考队员欢迎。一些南极半岛以外的科考站工作人员得知后,经常开着雪地车,跑几百公里来购买。美国麦克默多科考站的工作人员每隔一周就开着直升机来找赵晓刚买豆芽。德国科考队的负责人对赵晓刚说:“你的豆芽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吃了你的豆芽后,我的嘴唇也不开裂了。”
      接下来,赵晓刚又开发了豌豆苗,同样大受欢迎。就这样,仅仅两个多月时间,赵晓刚就靠卖蔬菜赚了2万多美元。
      就在赵晓刚信心百倍准备大干一场时,新的问题出现了。2009年5月的一天,新西兰斯科特科考站的工作人员找到赵晓刚,说他发的豆芽产生的废气给他们造成了损失,要求他给予赔偿。紧接着,另外两个国家的科考队员也来找赵晓刚,说他的豆芽是“妖菜”,吃了总放屁,让他们在女科考队员面前丢尽了脸面。
      赵晓刚吓了一跳,不知出了什么问题。进一步了解才明白,西方人喜欢生吃豆芽,吃多了屁自然会又多又响。南极自然环境恶劣,科考队员的住处都封闭严实,一旦放屁,就会污染室内空气。
      赵晓刚想到自己常吃煮熟的豆芽,屁就不多,便建议大家把豆芽煮熟后再吃。问题也就解决了。
      
      “种植”其他蔬菜
      
      虽然发豆芽赚了不少钱,但赵晓刚并不满足,很多科考队员也希望他能“种”出更多品种的蔬菜。
      赵晓刚想起自己在老家参加蔬菜培训班时,学过蒜苗和韭黄的无土栽培技术。他让科考队从内陆买来蒜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做起了实验。南美洲的蒜个头特别大,不像中国蒜那样喜欢水,对温度要求很高。赵晓刚接连做了几次试验都失败了。后来,他调高室内温度,在蒜瓣上洒了少量水,试验终于成功了。很多科考站工作人员吃了赵晓刚培育的新鲜蒜苗后,连称“太好吃了”,纷纷前来购买。由于培育蒜苗的成本较高,赵晓刚定价为30美元一公斤,但仍然供不应求。
      培育蒜苗成功后,赵晓刚又开始“种植”韭黄。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在2009年10月培育出了南极韭黄。
      从每年10月起,南极开始进入夏季,回国探亲的各国科考队员陆续返回南极,蔬菜的需求量大增。赵晓刚每天都加班加点地工作,“种”出来的蔬菜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赵晓刚想请几个帮手,但一般人很难进入南极,来了也不容易留住,而且阿根廷科考队也不愿意帮忙。为了解决蔬菜供不应求的问题,赵晓刚只好少种占地面积大、培育周期长、难度高的豌豆苗和韭黄。这样一来,很多科考队员又急了。美国科考队和法国科考队甚至提出免费给赵晓刚提供场地,让他专门为他们“种”韭黄。阿根廷科考队担心赵晓刚被抢走,只好答应帮赵晓刚扩大“种植”面积,并给他找帮手。
      到2010年2月,赵晓刚在南极“种菜”已赚了100多万人民币,他把这些钱全部汇给父母,让他们在老家盖一栋楼房,再买几间铺面,做点生意,切切实实地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压题图:赵晓刚在南极)
      (责编 王 容)

    相关热词搜索:南极种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