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浅谈书籍版式设计中文字的发展与运用 书籍版式设计

    浅谈书籍版式设计中文字的发展与运用 书籍版式设计

    时间:2019-02-28 05:39: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文字是书籍的核心部分,它承载着传达信息的功能。文字的发展、完善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期,因为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根据需求又发展了很多不同风格的字体。同时,文字的排版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革。正确的处理好文字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运用,才能使读者更好的吸收书籍所传达的信息。
      关键词:文字 文字版式 书籍设计
      文字是书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离开了文字的书籍就不能称之为书籍。无论在哪种视觉媒介中,文字和图形都是其两大构成要素。文字的主要功能就是向读者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帮助读者与作者之间构建信息传达的桥梁。
      一、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文字是人们经过长期约定俗成产生共识才具备信息传达功能的。它的产生是大约公元前14世纪,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当时,只是为了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所以一般的图画就能满足当时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类的思想复杂化,一些简单的图形已经不能表达人类的某些抽象思维。到了周朝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对大篆的去繁就简,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称为小篆,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改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又经历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产生了一种新型印刷字体――宋体。汉字的演变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二、文字排版的发展演变
      民国之前的书籍文字排版方式大多都是从右至左、从上到下。因为纸张出现之前,早期书籍比较完整的形态就是以革绳相连成“册”的竹简。从生理习惯这个角度来考虑,书写竹简时是右手持笔,左手持简并顺势将其排列。又从中国汉字本身来考虑,中国汉字的笔顺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可横排亦可竖排,因为草书等书法体运笔方法等原因更适合竖排。纸张出现后,这种习惯一直沿用。
      民国时期,受新式书籍的视觉影响,文字的排列方向逐渐由纵向排列变为横向排列。在1954年国家主管出版工作的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了图书的横排要求。郭沫若先生就曾在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会上指出:“就生理现象说,眼睛的视界横看比竖看要宽得多。根据实验,眼睛直着向上能看到55度,向下能看到65度,共120度。横看向外能看到90度,向内能看到60度,两眼相加就是300度,除去里面有50度重复的外,可以看到250度,横的视野比直的要宽一倍以上。这样就可以知道,文字横排是能减少目力损耗的。” 这就从人的生理结构上道出了文字排版要遵从一定的规律,所以形成了现代最经常用的左起横式排版。
       在左起横式排版这个大前提之下,通过对版心、字体、字距等等一些的改变,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不同的视觉效果对于文字传达信息这一功能的良好发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三、文字排版的视觉效应
      “以文字特有的形式表达强而有力的视觉秩序、表达思想、传达信息而又能使读者处在宽松愉悦的心态中接受这些传播信息。”文字的排版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心情与效率。在书籍中,每个页面就是一个版面,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编排,齐左、齐右、两端对齐、中间对齐、沿图照排等等。但不论用哪种形式编排,首先是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文字与文字之间要协调,文字与版面中的其他元素也要协调,还要紧贴书籍内容,做到内容与形式统一。
      在文字部分的排版上,首先要处理好文字级数的关系,这样能使读者更容易获取主体信息,避免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视觉的混乱。然后为避免大段文字带给读者的视觉疲劳,有意识的改变段落距离或者对字体、字距、行距、行宽的改变所产生的留白,这种细微的变化,也是体现设计师对读者的人性化关怀。各种不同字体的外形特征不同,带给读者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在书籍中,使用比较频繁的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黑体字也称方头体,方正、朴素、简洁、醒目大方,适合大标题;楷体笔画分明、坚实有力、古朴、流畅自然,适合比较有历史感的书籍;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结构严谨,阅读比较省目力,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多用于正文部分。要做好这些就需要很好的掌握各个字体的个性特征和不同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保持各个字体独立品格的同时又能将对比与协调的因素服从于表达主题。
      书籍内容编排的三个重要元素――文字、图形和色彩,三者各自发挥其功能,又相互影响,共同完成对书籍信息的传达。而在读图时代,如何提高文字视觉语言的表现力,帮助读者增强视线对文字信息的感受力,已是现代平面设计师面临的新挑战,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关注文字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运用,提升书籍的设计品位。
      
      注释:
      ①余秉南,书籍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P23.
      ②王汀,张力平.图书版面的文字设计[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P43-45.

    相关热词搜索:版式浅谈文字书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