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高铁开来!

    高铁开来!

    时间:2020-03-19 05:13:1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我前不久无意间在腾讯网看到一则新闻:“韩国Liveplex公司旗下自主研发的成人网游《女王之刃》宣布,正式推出游戏同名小说。这部小说由畅销科幻小说作家某某(著有《钢铁魔法师》《怪物》等)执笔,将由三卷组成。”

    看完这个消息,对科幻小说作家这个定义感觉怪怪的,也许有很多科幻迷也像我一样,还是不大能接受写魔法和怪物的作家也称科幻作家。试着想象一下,如果刘慈欣写了一部《炼金术士》或是《三界妖魔乱斗法》,那么许多“磁铁”会觉得2012还不如让我们就死在末日的灾难倾覆中更好一些。然而科幻的发展走到21世纪,科幻迷们必须面对的是,在我们沉浸在对大刘、韩松、王晋康、何夕、柳文扬的痴爱之中时,也难免发出感慨:又很多年过去了,但目前国内还是没有新的能够超越他们而横霸文坛的硬科幻作家出现。

    其实科幻的发展历程本身就很“科幻”,我们不能套用其他文学题材的逻辑来看待。现在,我们能不能抱着强大的兼容目光去看待新文潮?若不能,中国科幻小说势必会步中国武侠小说的后尘——由于再没有能超越金庸、古龙、黄易、温瑞安的巨人出现,他们创造的侠义世界深埋进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一段璀璨却早逝绝后的历史。

    中国科幻从二十年前开始进入黄金大爆炸时代,成就了无数璀璨的明星作家和作品。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科幻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理论框架,如机器人三定律、宇宙文明森林体系、时间穿越悖论、基于弦论的多维空间相互转换规律等等。这些被科幻大师们框定的创作门槛,一方面提高了科幻作品的严谨性,避免了胡说八道的低级作品进入神圣的科幻殿堂;另一方面却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年轻作者的创作,好像宇宙整体状貌已经被前辈描绘完毕,没啥可写的了。

    但如果我们放宽对题材的传统界定,当今中国科幻非但没有衰落,反而像宇宙一样在急剧膨胀。2005年前后,科幻黄金时代基本结束,进入了锐意革新的新浪潮时代。尽管大量科幻迷还追随着老牌科幻大师们的创作,但是一大批科幻新秀作家大胆地打破了创作原则和物理真理,抓住了新的市场商机。他们代表着迎合市场和更多大众读者的阅读口味,并向世界证明中国科幻作者也能创作出类似钢铁侠、蜘蛛侠的各种科技侠神话,也能写出精彩的太空激战,也能写出游戏和动漫里机甲战士之间的混战史诗和炫目巧妙的装备和武器,也能把奴隶社会的国家体制套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时代,使得星系之间的帝国为了荣誉、疆域、爱情、复仇而混战不休;也能写好古代现代之间的随意穿越、千古真爱或以科技文明穿越到古代做魔术表演。他们也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带给读者强烈的安慰感和自信心。在这个时代里,作者之间不再达成共同的学术价值观,不再遵守各种理科死宅们恪守的科学默契。

    然而我还是无比怀念高中时躲在厕所的灯光下阅读科幻小说的日子,那种享受更胜于几万元一桌的奇珍饕餮。所以,在如今多题材、多角度的科幻小说中,我仍然固守着对硬科幻的执念。而我认为这几年能跟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匹敌的,唯有韩松的《地铁》《暗室》《高铁》三部曲。如果《三体》是一部宇宙漫游全景3D史诗电影,韩松的这三部曲就是荧幕之外黑暗的观影厅里闹鬼的惊骇。当然还有很多心灵纯洁的读者不敢去欣赏韩松的重口味作品,但是韩松能够用他魔鬼赋予的写作天赋,勇敢地打破人们对科幻、对文学的常规认知,把严谨的科学罗生出魔幻的情景,又能保全硬科幻的全部尊严,还能淋漓尽致地用隐喻批判现实社会的丑恶,反鉴出我们人性自身的阴暗面。这种创作的高妙境界和多重惊喜,让我们也萌发出更多期望,在新的一年里更期待中国科幻界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或许,一辆地铁正欲钻出地面似高铁般朝我们扑来……

    相关热词搜索:开来高铁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