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我国私人银行业亟待建立针对性监管

    我国私人银行业亟待建立针对性监管

    时间:2020-04-02 05:12: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3月中旬,高盛集团执行董事兼欧洲、中东和非洲区衍生品业务经理格雷格·史密斯(Greg Smith)刊登在《纽约时报》的一篇辞职信撼动了已在华尔街沉淀了百年的金融文化。他的一句“今日高盛帝国已经礼崩乐坏、道德沦陷,将客户视作提线木偶,毒性和破坏性前所未见”使高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无独有偶,我国某银行总行私人银行业务原负责人徐浩的一封公开邮件,给该行私人银行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徐浩称,该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是“掠夺式发展”。

    私人银行=贵宾理财×10?

    徐浩邮件的“杀伤”之处,在于他曝光了该行私人理财业务的理财模式,他认为:把私人银行客户视为“大”贵宾理财、贵宾理财客户买10万元产品,私人银行客户就该同种产品购买100万元的掠夺式发展,只会“杀鸡取卵”使客户越做越少。

    如此评论无疑给了这家百年老行当头一棒。该行一直以来行事沉稳低调,极少负面新闻,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平顺。据该行2011年年报,2011年该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同比增长42.38%;全年资产管理手续费收入增幅达20.08%。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徐浩本人已明确表示从该行总行辞职,并且其提到的“杀鸡取卵”者也已调离该行总行的个人金融业务中层领导岗位。徐浩邮件的凭空出世,还是让人有些怀疑其中的真实性。那么,徐浩的行为到底是因“忧国忧民心”而曝光行业积弊,还是出于个人的不满呢?

    带着疑问,《环球财经》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方庄东路附近的一家支行进行咨询。记者到时没有其他客人,接待的女士非常客气。记者首先查阅了书面资料,资料显示,想要成为该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必须拥有等值200万美金可投资金融资产,包括存款、基金、股票和理财产品等。接下来,记者询问工作人员如何帮助私人银行客户理财,她说,“如果成为私人银行客户,那么就会有专业的私人银行顾问帮助客户配置资产,主要是一种综合理财规划服务。另外,还会根据单一客户的需要,量身定制符合客户偏好的产品。同时还有一些不定期推出的优先提供给私人银行客户的各类投资理财产品。”

    当记者询问私人银行的理财服务,会不会就是简单的贵宾理财的倍数,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并不会如此。

    进而记者询问该工作人员有没有理财产品销售的压力。她坦言,都会尽力向客户推荐重点发售的理财产品,对于那些正在个人银行业务窗口排队的客户,在等待的时间里也会向他们介绍该行发售的一些理财产品。这种说法与徐浩信中的表述比较吻合,徐浩认为,以理财产品为主的规模指标成为各大银行衡量私人银行发展速度的硬指标,这种作法对上忽悠最高决策者,使决策层对市场产生过度盲目的乐观;对下硬压指标,导致怨声载道,客户投诉不断;牺牲了银行私人银行品牌、“斩掉”了客户、虚增了销售。虽然新颁布的《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已规定对销售人员不能单一采用产品销售业绩作为考核指标。

    私人银行家离职的负面效应

    接下来记者辗转找到一位柴姓的该行私人银行客户,他告诉记者:“按我的理解,徐浩应该是该行的一位私人银行家,他的离职确实使我有了一些不适应。第一,我理解中的银行理财服务应该是连贯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员的稳定,人员的频繁变动会让我对银行的专业性产生疑虑;第二,私人银行家的离职,也会让我对银行的实力产生怀疑,比如它是不是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是连这家银行的内部员工都不认同他所从事的工作。”

    但柴先生表示说并不会因此关闭自己的私人银行账户。他说:“当初选择成为私人银行客户,最重要的原因是私人银行客户身份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虽然资产的保值增值也是考虑到的因素之一,但是因为前几年金融危机时在外资银行的理财服务中几乎把存进去的钱都理没了,我也没对私人银行报太大期望。”

    作为“关系行销”的模式之一,私人银行业务是由客户经理提供的一对一的服务,如果他们出现欺诈行为或离开原有机构,那么银行也将面临较大风险,使客户丧失信心和信任。

    风险发生概率高

    虽然柴先生重点强调了私人银行给他带来的“荣誉”效应,但私人银行业务想要长期稳定发展,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关键。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又属于一项新兴业务,相应的内控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管理和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因此相对传统银行业务更容易引发风险。曾有媒体曝光理财产品“借道”信托,有些甚至和应收账款、股权投资等挂钩、宣称年收益率高达8%~12%以上,风险较大。

    确实,由于私人银行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更复杂,设计的特殊领域更广泛,存在更多的潜在风险事件和风险点。对最高资产的客户,可能同时拥有很多业务,实际上都要有一些创新,而创新就意味着可能要突破传统的流程,而一旦突破传统的流程,就意味着有风险。近年来私人银行投资产品领域已经延伸至流行艺术品、收藏品和股权投资领域,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极高。

    同时,私人银行业务还涵盖了财务咨询、规划投资、合理避税、信托和托管等多个领域,集多种风险于一体的,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之间不少又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风险之间的抵补或交叉关系及其复杂,容易互相传染、转化。

    在风险存在的同时,还有另一个尴尬——中国的私人银行业还没真正建立针对性的监管政策,现行的大多数监管政策通用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和公司银行业务。比如目前私人银行业务监管主要遵循2005年以来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相关热词搜索:银行业亟待针对性监管私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