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掘教育技术装备效能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掘教育技术装备效能

    时间:2020-04-08 05:22:2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育现代化。随着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推进的步伐,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社会体系,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及其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是中华民族真正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由之路。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 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各种现代教育装备进入了校园。如何管理好、使用好这些设备,发挥教育装备的最大效益,是现阶段应认真研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教育 信息 技术 现代化 效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69-02

    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教育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逐步建立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教育体系。因此,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大大地改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其中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信息社会的发展不仅对人才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 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面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浪潮,无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还是校长、教师、学生,都应在教育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具有信息时代教育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要增加一个工具,更应该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比如一堂课上,从表面上只是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方法和他的教育理论水平,会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随时渗透的,只有具有一定现代教育理论水平的教师才能在他的讲、画、演、做的过程中灵活启迪学生的思维、保持知识记忆、促进迁移运用,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已达成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

    就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这里就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只有考分才说明能力,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信息化。

    二、发挥教育信息化功能,师资队伍培训是保障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师资培训就成为教育信息化当务之急。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在教与学的诉求对象上不再有严格的界限,只要你有真知灼见,无论你的社会地位是什么,是谁,都可以“结庐授课”,真正实现了孔子的理想: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的形式不再局限于授课、学习、交作业、考试等等。可以是听讲,可以是讨论,可以是论战,不过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必须依赖互联网提供的学习平台与工具。因此,人的信息化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基础。

    首先,教育信息化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把师资培训作为重点,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注意纠正重硬件、轻软件和轻人才培养的倾向。只有教师把互联网技术密切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才能全面体现教育信息化。

    其次,在校园网建设中要形成一支能使校园网充分发挥效益的技术队伍,保证校园网建成后,能保证通畅的服务,同时,可以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各方面附加功能应用,尤其是在教育环境条件上的应用。

    三、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核心

    教育信息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教育信息资源可分为以教育信息载体为核心的教育软件资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其中教育软件资源主要包括以多媒体素材、各类CAI课件、网络课程等为主的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以文献资料查阅和检索服务为主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以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主的各种工具类资源以及浩如烟海的Internet资源等;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主要是指为实施现代教育管理而建立的以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资源及其支持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数据库资源等。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资源组织和有效传播可谓是重点工程。

    首先,建立学科资源库。将学科资源集中管理,按照分科、分类的原则,在校园网上设置“资源中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达到长久保存优质教学资源的目的,解决因电脑崩溃而造成宝贵资源丢失的遗憾,较好地实现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如今,学案、教案、作业设置、单元检测、课件等教学资源,分门别类,长久地保存在校园网上,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资源库的建设,为进一步整合有利资源,为教师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积极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的阳光智慧课堂”,突出“让兴趣成为前提,预习成为习惯,方法成为重点,多媒体成为生长点,知识的落实为落脚点”的教学方法,借助新颖、实用的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强化课堂教学的视觉、听觉冲击力,从多种感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进入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效。 教与学的结合,形成了课堂,科学的课堂设计、组织和管理又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物资、环境和技术保障。我县各学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应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用信息技术加强学校管理,强化教师培训,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发展,突出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特色,使学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展望未来,我们的学校将有更少的课堂与更多的实验室,有更少的讲授与更多的交往,有更少的灌输与更多的互动,有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灵活的学制。我们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从未停止,让教育的梦想飞向云端,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徐学莹:王慧丰.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策略探究;

    [2]郭金梅: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技术装备效能信息化建设发掘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