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及模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及模式的改革

    时间:2020-05-07 05:20:1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设计色彩课程需要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结构,整合纯粹的架上绘画色彩与色彩构成中的一些内容,打通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有效通道,色彩课程内容及模式始终围绕专业特色而展开,使色彩课程从感性的“自我”表现转变为“为他”的理性思维设计,在有限的课时内强化学生针对特定空间的色彩表现能力及应用能力。

    [关    键   词]  教学改革;绘画色彩;设计色彩;教学模式;创意思维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36-02

    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视觉效果,它是艺术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段,是重要的艺术语言,是造型艺术形式的基础。色彩在艺术领域里无论是绘画创作还是设计创作都离不开色彩的协调而取得良好效果,在课堂上,从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走入色彩的设计。怎样加强色彩设计能力培养、掌握设计色彩要领、让学生具备高层次的色彩素养、如何在有效的课时内完成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是高职院校一线教师认真思考的内容。

    一、高职院校设计色彩课程存在的弊端(课改实施背景)

    1.设计色彩课程是艺术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设计色彩课程的定位应该是根据产品设计而表达的色彩设计。设计色彩应是在掌握色彩基本规律和色彩构成规律之后而进行的、是有方向性的设计训练。它不是物象的真实再现,而是“为他”的理性思考,根据产品或情境进行的第二次色彩创造,是具有“应用性”的、使用功能的课程。在教学中,设计色彩相较于绘画色彩更加贴近于专业设计。而传统的色彩教学课堂学生训练多为绘画色彩,绘画色彩在表现方式上是对自然物象的忠实再现,在应用功能上多体现画者的内心世界,是个人感受“自我”的表现,是纯粹的架上绘画艺术,是为培养艺术家而设定的课程。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许多院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免有盲从的成分,设计色彩的教学模式及内容仍然延续本科院校的体系,设计色彩课程还是以架上绘画为主,这种执念仍然在沿袭,高职教育课程成为本科教育课程的压缩版,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有的甚至是零基础,课时量少等问题,显然传统教学内容及模式已经不适合专业的良性发展,所谓“变则通”。我们要清楚培养的学生不是纯粹的架上绘画艺术人才,而是市场经济下专业行业的服务型人才,课程设置要建立真正的服从市场、服务于社会的高职教育理念。

    2.由于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发展,为了单纯地迎合课程改革,有些艺术类专业基础教师的设计色彩课堂出现了不在色彩理论支撑下的“玩色”状态,完全摒弃了色彩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将设计色彩课程处于一种无目的性的随意状态,而另一个极端就是教师授课模式陈旧、单一,不适合高职学生状况,这都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衔接增加了难度,我们高职教育的设计色彩课程内容改革需要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有渐进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步骤,它有别于传统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而不是“玩色”状态,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课程若保持良性发展,其设置要“约束”与“开放”并行,使学生在学习规律性技能的同时放开思想的束缚,解放思维,求得创造力的空前发展,实现色彩课程真正为专业设计服务的教学目的。

    二、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重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构建合理课程体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是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应该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社会也迫切需要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后也应该具备可持续的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的课堂以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任务、项目为载体,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完善的教育链条。它是教改的重要依据,重新理顺人才培养目标是后续课程体系框架的指导思想,也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依托。

    2.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教改的重中之重便是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设计色彩的课程内容根据环艺专业职业岗位群的任务要求,并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建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以任务为主旨,以单元加作品的形式成为高职教育的下色彩课程模式,并附以项目加案例的辅助教学手段,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及本门精品课程资源,线上、线下共同形成立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环艺专业设计色彩的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3.细化任务分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设计色彩基础训练为任务引领,强化学生的实践训练,色彩训练从感性到理性,从客观表达到主观抽象,从写实性到自由性,形成任务训练递进式推导,使学生掌握设计色彩基础训练的基本方法,最终达到能够自由运用色彩进行创作,此过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理性新思维,拓宽基础色彩的创作语言和表现空间。解决了技能的承袭和创造,这是教改的核心内容,使我们的技能性课程系统化并将设计思维融入我们的专业创作中,达到预期的与专业设计接轨的目标。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一切。要想夯实此部分能力训练,需要细化下列步骤:

    (1)遵循基础教育内涵,灵活运用教学理念。以写实性客观归纳色彩为色彩训练的第一步,保留写实造型、空间的虚实关系、色彩的冷暖,忠于物象外在輪廓,画面基本忠于具象的写实表现,概括简化物象的造型、强化色彩归纳意识,对写实色彩进行概括、整合、提炼,使新作品既不脱离物象的外形又具备装饰效果,从思维方式上解决由感性思维向主观理性思维的转变。

    (2)推进色彩设计训练的三维立体空间向平面二维思维的转换,实施平面装饰性色彩训练。对自然色彩进行提炼、加工、夸张,进行二次创意色彩。如平涂、勾线、渐变等方法应用其中,以表现视觉美感,排除光影因素的影响,把三维立体物象进行平面化处理,可变形、变色,加入主观色,采用大面积平涂技法,追求装饰化、平面化效果。

    (3)渐进主观创意思维的导入,进行解构抽象性色彩训练。以写实物象造型分解开始,打破常规、求异求变,各个元素的组合产生一种失重的视觉感,不注重完整性、强调不稳定性,是抽象形态的心理情感和精神诉求的设计过程,促使学生新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情绪的再现。

    (4)引导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进行意向联想性色彩训练。引导学生由一个点而引发的客观感受、主观联想相结合的方式。在训练中学生可以参照物像照片进行创作,以自然物象为依据提取色彩,进行不同色调的组合,突出心境情感的外在表现,使客观物象与个人心境相融。

    (5)“开放”学生的思维,将设计思维、艺术理念融入艺术体验。训练学生进行自由创意性色彩练习,它是纯粹自我精神意识的表现,是主观的意识流,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主观意识审美情趣的表达。它是综合材料在创作中的应用、是各种材料的技艺展示、是个性的艺术探索。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前沿文化,中国的本土文化和精神所展现的精粹是师生创作的源泉,同时不断探索西方前沿文化下的意识流,在各自的作品中融入各种意识因素,表达生活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尝试新材料、新技法的应用,使作品引发强烈的视觉张力。

    三、设计色彩教学改革模式设定

    1.在阶段性设计训练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欣赏并有变换地临摹名师名家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底蕴及专业素养。

    2.在学生训练的同时不仅仅是教师示范这一单一模式,教师通过鼓励及讲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画面进行细致的理论性分析和详细的技法分析,使学生在课堂变被动为主动。

    3.在练习中不局限于单一的纸质媒介,可选择多样化的材质及新型材料,如麻绳、报纸、乳胶等入画,丰富学生的作画范围,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打开学生的创意思维,增强对色彩的表现力。

    4.通过建立的本门网络课程,使学生得以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学习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网络技术,使线上、线下共同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

    5.走出课堂,通过校企合作的企业,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师生共同完成实际项目,如墙体画的绘制(已经完成4个项目),室内装修的色彩配置(完成2个项目),使教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完善链条。

    四、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

    针对设计色彩的教学改革已经历经多年,其中针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做了较大的变动和革新。这个师生共同改进、摸索、前进的过程取得了一些经验。

    1.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给我们在校的色彩课程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问题指明了目标。作为一线教师很清楚地看到逐年生源美术基礎的变化,高职学生很多都是不被美院录取的、或是零基础的生源,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教师长期受本科院校的影响,授课方式是照搬挪用,教学设计一成不变,在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的较多。所以,讲好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对教师的极大考验。那么,灵活多样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手段非常重要,同时需要学校各种教学用具的齐全及多样化。

    2.学校的互联网络要便捷通畅,学习环境要有优良的设备支持,在训练中学生既可以随时随地汲取网络平台的相关知识,又可以展示中外名家的优秀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由此,优良的教学设备、通畅便捷的网络课程平台会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艺术素养有一个高品位的铺垫。

    3.针对好学生采用课赛结合的办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针对后进生采用情景式、兴趣式教学,以提高兴趣点、增强自信,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展览、各种赛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程体系的完善使学生的成果显现出来,历经几届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都获得了国家建筑装饰协会举办的行业赛事、省市级的大学生技能大赛等项目一、二、三等奖项,学生有了这种成就感,创作的热情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延续,实践能力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解决了以往高职教育色彩课程承袭本科教育模式及内容的现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做到有效衔接。教育要对学生负责,良性发展非“约束”与“开放”并行不可,学生学习的规律性技能与思维解放并行,教学理念的系统化与专业学科的精微化并行,使我们的色彩教学改革切实做到规范性、专业性、前瞻性,从而通过我们的教学模式及体系的彻底贯彻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科技,2014,27(1):332.

    [2]张赛娟.环境艺术专业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6):57-59.

    ◎编辑 马燕萍

    相关热词搜索:环境艺术教学内容色彩改革模式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