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岁月中的那些花瓣|岁月中的那些美好

    岁月中的那些花瓣|岁月中的那些美好

    时间:2019-02-07 05:43:4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这肯定是一次艰难的写作。漫长的历史,曲折的道路,艰苦的斗争,再加上繁博的事件,以及关于历史功过纷纭的评说,这样的题目足以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但是诗人的使命驱使着他,一个惊天动地的伟大叙事召唤着他,他勇敢地承担了。
      诗人把这一曲当代最悲壮、最宏大、也最曲折的抒情长歌,置放在五千年古老文明的背景中书写。他以诗人的情怀,以对中国绵远历史和灿烂诗歌传统的熟稔,使这首长诗成为充满诗情的“史的诗”和“诗的史”。他的歌唱嵌入了中国诗歌(包括《击壤歌》和《诗经》、楚辞在内)的古老元素,使这部长诗更显厚重和深沉。以此为起点,沿着诗歌的路径前行,诗人用华彩的笔墨,渲染这一段用理想和鲜血、也用苦斗和胜利写成的动人历史。当然,对比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那些刀光剑影,悲欢离合,这几十年也只是短暂的一瞬,即使只是这一瞬,其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却也是令人感慨唏嘘的。
      作者深知,《东方的太阳》虽然写的是史,但首先必须是诗。他着意于使之通篇充满诗的氛围。许多同类的作品,往往因“史”而忘“诗”,他们满足于罗列现象,忙于说事,而往往忘了诗的根本。诗的根本是什么?是“情”,而不是“事”,尽管那些事构成了史。但这是诗的史,诗的因素是极其重要的。谭仲池落笔之初就紧紧抓住这个根本。他重视的不是那些事件的过程,而是岁月中飘撒的那些花瓣。是这些美丽的花瓣构成了历史的诗意和美。而这,正是催动和产生阅读愉悦的根本。
      一部诗写的历史当然要有对于历史过程的深知和把握,但是所有这些“物质”都需要转化为“精神”,所有这些“事”都需要转化为“情”。诗人在处理这些历史事件时突出地、而且是大量地使用了抽象化的笔法。许多具体的琐碎不见了,而代之以弹性的、灵动的、能够引发丰富联想的“抽象”。颂歌始于“东方之梦”,这里有近代以来惨烈的和壮丽的历史画面,但诗人并不热心于正面的演绎和展示,他巧妙地摈弃了可能显得陈旧的言说,而把事实隐括在抽象的语词中,从而极大地诱发人飞扬的联想。
      他写陈独秀和孙中山在上海共商国共合作,这原本是一件复杂的故事,而诗人却出以简约和跳动,他用的是:“烽火/血迹/炼狱/悲愤/刀痕/信念/理想/哲学 /忠信/坚勇 ”十个不连贯的单词,避免了叙事的繁冗和板滞,而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再如写毛泽东在北大求索真理(找到了“火之源”):“这火是梦之花光/这火是爱之月光/这火是夜之灯笼/这火是生之黎明”。这些不同的“火”,都指代着通常说的“光明”,却有着别样的生动和鲜明。
      作者积学广博,资料丰富,视野开阔,信笔拈来,举重若轻。他用语极精,选词极美,笛中杨柳,灯下剑影,戈壁雕鞍,瑶台艳香,章页间充盈着优雅高贵的氛围。长诗以“东方之梦”为首章,他写中华远古的文明,他写近代以来的民族危难,笔墨简约而含蓄,但又有巨大的涵括。在一章的小序中,他说:“我相信从古到今乃至未来,它曾经的辉煌、沉浮、悲壮、雄奇,它曾经的古典、雅致、风华、文化,它曾经的磨难、担当、寻觅、探索,却永远都应是世世代代国人挥之不去的梦。”
      也就在这一章里,诗人把传统的、原本可能显得肃穆的言说,出人意想地替换为“东方圣母的明眸”以及“一道比梦想更灿烂的彩虹”等显得轻松的形容。由此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更替习用的词汇而使文本平易亲切的用心。更新颖的比喻来自他写南湖会议的笔墨:
      从这一天 这一刻开始
      在世界东方 东方的中国
      有世界上最大人群的最盛大的祈祷
      一个创造光明的日出
      从上面引用的“圣母的明眸”到这里的“盛大的祈祷”,可以觉察到的是,诗人为了摈除“熟语”、为了获得“新意”所作出的勇敢的、可谓是超常的努力。
      长诗谋篇谨严,立意精心,意象绵密,用词鲜丽。他致力于在浓重的政治语境中“出语不凡”。他清醒地知道,这是诗,在这里,内容是服从于诗的表达的。正是因此,他十分注重叙述过程的诗意呈现,他会把影响诗意传达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点,而把那些岁月行进中沿路撒下的、我称之为“花瓣”的,精心精美地展现出来。举例说,他写陈独秀“如一支饱经风霜的秋菊”;他写李大钊的眼镜是“清澄的湖泊”;他写流产的戊戌变法是“一朵没有赶上春天就凋谢的杜鹃花”,如此等等,均让人耳目一新。
      潇湘云水,君山竹泪,那里的竹溪、荷塘、石桥、簇拥着青峦叠嶂下的青瓦土墙,蛙鸣和萤火,照亮一个少年的梦。他用最美的文字写他自己的、也是毛泽东的家乡。语言的清新而不落俗套是他的优长,在他的心目中,整个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诗的历史,而诗的历史必须用诗的语言来表达。延安,“有一条诞生思想和诗歌的河流”,西柏坡“是诞生他诗歌的故地”,这些都是诗的源泉和故乡。
      他把整个中国革命比喻为一场“灵与肉、血与火的涅�”。《序诗》讲远古的太阳是一只火凤凰,光芒的翅膀划破黑暗和混沌:
      一切一切的企盼 呼唤 绝望
      一切一切的沉浮 颠簸 飞扬
      一切一切的风霜 雨雪 雷电 冰暴
      一切一切的矗立 俯仰 匍匐 凝望
      一切一切的坠落 经典 崩裂 辉煌
      “一切都在燃烧的火焰中涅�”。这里的用语和句式,不由人联想起五四时期的《凤凰涅�》。这也许只是一次“偶遇”,这也许竟是一个刻意而郑重的“回应”。在诗人看来,中国在历经百年国耻之后的再生,竟是又一次壮烈而辉煌的凤凰涅�!在随后的篇章中,长诗一改前面端庄的韵调,转换了乐观、欢悦的节奏,以此迎接改变中国命运的“春潮澎湃”。诗人深情地追忆了那年、那月、那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为诗歌《阳光 谁也不能垄断》所爆发的雷鸣般的欢呼声:
      这是苏醒的大地春天的脚步声
      这是飞翔的翅膀搏击巨风的声音
      这是前行的航船劈波斩浪的声音
      《东方的太阳》生动地汇聚了雄浑而壮阔的历史的脚步声,这些脚步声弥散在征途中、烽烟里,盛开成了色彩斑斓的胜利之花。这是中国民众所珍惜和深爱的岁月中的花瓣。

    相关热词搜索:花瓣岁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