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储蓄宣传画里趣事多

    储蓄宣传画里趣事多

    时间:2020-03-20 05:19: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提起宣传画,不得不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黄金时代,街头巷尾铺天盖地的宣传画,发行和张贴的确到了极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宣传画才逐渐走向衰落。不过直至今日,但凡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只要看到它,依然有无限遐想。

    由于供职金融界的关系,爱好收藏的笔者对储蓄宣传画情有独钟。每每仔细端详,储蓄演变、百姓理财生态、金融万象乃至国家政经面貌,得以管窥一斑。除了将视线投注到色彩斑斓的画面,还小作研考,整理些许背后的难忘往事,且听娓娓道来。

    一元钱能够干什么?

    网络上有帖子在热议,本世纪初的一元钱究竟能够干什么?各地网友纷纷给出答案:在北京,一元钱可以买一杯豆汁或一只卤蛋;在上海,一元钱可以坐不带空调的公交车;在广州,一元钱可以买一支五羊绿豆冰棍;在武汉,一元钱可以吃一碗热辣喷香的热干面;在南京,一元钱可以看一份《金陵晚报》加一份《现代快报》;在成都,一元钱可以尝两串麻辣烧烤,不过是素的……

    我手头有好几幅储蓄宣传画,画面略有差异,主题却殊途同归,全都拿“一元钱”说事:每人储蓄一元全国可以积累7亿元。按照这种说法可推算出当时中国有7亿人口之巨,因而,这张海报应当发行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那么在当时如果有了这笔钱,能办成哪些事呢?

    宣传画也分门别类地设计了不同人物形象版本,为您细细算来——女工人的版本称:聚沙成塔的7亿元,可建铁路1204公里,建年产10万纱锭纺织厂32座,建5万吨化肥厂12座,建年产100万吨钢铁厂2座;女农民的版本另有诠释:可购化肥500万吨,购拖拉机5万台,购解放牌汽车48200台;而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市支行编绘的版本,更添壮志豪情,这7亿元,可以印刷《毛泽东选集》41000万套!那可是革命群众求索真理的指路明灯啊……宣传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以最直接的数据向人们阐述储蓄的益处,直白又亲切,简单又醒目。

    无独有偶,我还见过一张更早的宣传画,题曰《五万亿元的价值》,手法如出一辙,说是全国每人节省一万元存入银行,建国初期五万万同胞聚积的财富,可修多少水利大坝,造多少飞机大炮,筑多少厂房铁道,建多少医院学校。算盘珠一番拨弄,十分具象,看看也是让人心潮澎湃、欢欣雀跃的。需要说明的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币值动荡,百废待兴,一万元即相当于后来的一元钱。直至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按照10000比1的比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方得拨乱反正。

    数字胜于雄辩。整理金融老期刊,无意翻到1979年11月出版的第三期《农村储蓄》,其中一篇《一元钱的作用》,依旧凭数字说话,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8亿农民兄弟循循善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特别是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因此,我们应发扬党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光荣传统,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和信用社,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如果我们每个农民支援农村储蓄一元钱,全国就有8亿元,这些用于现代化建设上,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呀!可以购买大型拖拉机65000台,或购买手扶拖拉机306000台,或购买小型收割机100万台……

    说事论理,侃侃而谈,用的还是颠扑不破的套路。

    也难怪,新中国建国后的30年间,家家户户过的都是紧日子。那时人们的收入大抵用来吃和穿,急急巴巴解决家庭温饱,很少有闲钱可存,导致了居民储蓄率始终在低位徘徊,且看统计数据说得明白无误:“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仅为21元。”

    所以,让老百姓从牙缝里省出一元钱,响应“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的伟大号召,是那个年代银行鼓与呼的永恒旋律。一元钱也是钱,可以聚少成多,集腋成裘,汇集成流淌不息的资金源泉。一元钱造不出宣传画里的拖拉机,但或许能用来生产拖拉机上的某个零件,“我为祖国做贡献”的自豪感,也就在这“一元钱”的微薄举动中油然而生了。

    一元硬币的两面,折射出不同的时代风云和生活底色。

    看上去很美

    ——同志:您若想积聚一笔资金准备畅游祖国美好的河山,最好您每月存储人民币20元,三年到期可得本利787.93元,它能满足您的意愿。

    ——同志:您若每月存储6元钱,三年到期将得本利236.38元,可买一台洗衣机;五年到期将得本利425.88元,可买电视机一台。

    ——青年同志们:您若想筹备一笔必要的结婚费用或购置一套实用家具,最实际的办法是每月存储20元,五年到期积资1419.60元,它能“成人之美”。

    ——家长们:您非常关心子女的前途,并需为子女准备一笔教育资金,请您每月存储10元或15元的五年期积零成整储蓄,它可以帮助您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储蓄处1984年2月编印的《储蓄画刊》,一声一个“同志”,礼多人不怪,油多菜不坏,列举不同的存储方式,为储户描绘出一幕幕“聚少成多、积零成整、支援四化、改善生活”的诱人愿景。

    是啊,告别动荡岁月,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开始发生变化了,谁家不想坐拥“二三转一响”、外加电视冰箱啊!同是这一期《储蓄画刊》,还图文并茂替“食息族”算了一本账:一千元存定期,一年获利息57.60元,可买手表一块;三年获利息205.20元,可买缝纫机一台;五年获利息396元,可买黑白电视机一台;八年获利息720元,可买洗衣机、自行车、大衣柜一组……呵呵,美好生活,有“利”可图哦。

    1980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适应各阶层群众计划安排生活的需要,决定增加储蓄种类和档次。“鉴于历史经验,新增加的种类既要适应群众经济收支规律,有利于广泛引导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从而更多地吸收存款,又要使内部手续尽量简化,避免繁琐、错乱。为此,在现有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内增设三、五年期档次;增加积零成整定期储蓄一种;恢复存本取息和整存零取两种定期储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银行柜台再也不是“四大金刚”、“老三篇”,储蓄“花样”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啦。

    百姓盼生活和美,银行欲“成人之美”,美上加美,看上去确实很美。按照当年的物价水平,手头能积攒个一二千块钱,小伙子可以把漂亮老婆娶到手,当父母的应付子女学费不用愁。银行同志为了下家万户的美满幸福,细细盘算,层层规划,真的没少费心思。

    然而,在“36元万岁”的年代里,普通职工吃辛吃苦,每月要从紧巴巴的工资单里挤出10元、20元存银行,也并非是一桩容易的事儿。记得那时,有关大龄青年勒紧裤带办婚礼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张嘴就来。“海派清口”老前辈陈卫伯的脱口秀《汤司令的烦恼》,即是一则经典的段子。脱口秀说的是青工小汤家底单薄,但为了操办婚宴,凑齐家具“36条腿”,天天中午在单位食堂里舍不得买小菜,只好喝免费清汤,人称“汤司令”。日复一日,“汤司令”喝汤喝得眼冒金星,腿脚打飘,终于跌倒在了闹猛的婚宴上……

    谁操胜“券”

    国库券始于中国,从1981年起发行,并规定“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当年认购国库券,被贴上了“爱国主义”的标签,需要精心组织,发动群众,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动之情理,晓以利弊。老百姓买进国库券,通常只好“捂”在箱底,眼巴巴地待凭证到期才能兑换现钱。

    你拿着国库券,无法兑现,如果缺钱,着急花,怎么办?由于没有贴现服务,黄牛们便找准了空子,早年,全国各地都有黑市,黄牛们低价收这些券。你等不及,他们等得起,到了规定的年限,拿去银行兑换,差价自然到了手。

    我手头有一张《银行办理国库券贴现和抵押贷款》宣传画,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库券推销委员会”绘制,从网点内部的陈列格局以及画中的人物服饰来看,富有草原特色;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你看,宣传画里的西装客掏出一厚叠国库券办理“贴现”,而身后的蒙古老伯则数着扣除贴息后兑得的现钞,眉开眼笑,喜上心头。这个“贴现”的直白演绎,想必是“贴心贴肺贴肚肠”的。

    到了1985年,国家对国库券的发行和流通作了“松绑”,比较官方的说法是:“为了进一步搞好国库券发行工作,提高购买者的积极性,在总结过去发行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从1985年开始,提高国库券的利率,缩短偿还年限,由银行办理国库券贴现和抵押贷款,个人购买1000元以上的开给收据,可以记名和挂失。”

    这一“贴现”、“抵押”不要紧,对于国库券买卖的激活效应,显而易见。1988年3月,为了遏制国库券的黑市交易,财政部提出了《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允许国库券上市流通交易。1988年分两批在全国61个城市进行国库券转让试点,直到1990年转让市场全面放开。

    自从有了贴现,非法就成为了合法。黄牛们低价收进国库券,然后拿去银行“贴现”,拿回现金,这其中的差价便成了劳动的果实。

    当时全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库券市场,且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一些试点城市的银行为了周转资金,往往会出现低于100元面值出售国库券的现象,从而出现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套利空间。

    证券市场已经迈开了脚步,此等情势,也让嗅觉灵敏的商人找到了机会。杨怀定就是其中的一个,尽管当年他还不叫“杨百万”。

    杨怀定在《做个百万富翁》一书中自述,当年他发现城市之间的国库券价格存在差价,就凑了10万元赶到安徽,从当地国库券经营机构买人国库券,再回上海卖给上海证券业务部,一倒手可以赚几千元。于是生意越做越大,后来还从上海保安公司请了保镖同行。“从第一批7个试点城市,到第二批54个试点城市,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最远去过新疆、黑龙江。”他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国库券源源不断地搬到黄浦江畔,一年就赚了上百万,成就了一段神话般的财富传奇。

    杨怀定还披露了一个细节:1989年元旦刚过,万国证券的创办人管金生告诉杨怀定,他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管处串门,看到处长张宁桌子上压着一份文件,内容是1988年国库券准备在不久后上市。如果谁知道这个消息,黑市价75元买进,一上市可能就是100元,暴利25元。直觉告诉管金生,这是个发大财的机会。于是乎,“杨百万”成了万国证券的授权代表,拿了一台万国证券的点钞机,在海宁路1028号自己的办公室内大张旗鼓地收购,短短时间内,竟然“刮”走了上海市面上一半的1988年国库券。两人的狂收行动引起了金管处的注意,张宁一日赶到万国证券突击检查,管金生想出了个绝招,把所有的国库券从地下室的金库转移到办公室里,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张宁来金库检查,一无所获而归,万国证券躲过一劫。数月后,1988年国库券上市,价格为104元。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两只“国库券鼹鼠”,管金生的万国证券和“杨百万”杨怀定完成了惊险而丰厚的原始积累。

    要死要活?不死不活……

    浏览了一系列宣传画,有点闷,不妨说几个银行幽默段子解解乏。

    先读两位朋友对话:“我赶着去提货,麻烦你给我爱人打个电话,让她今天一定去银行取钱。”“取什么钱?”“我的‘死期’,到日子了。”

    另一段是来自储蓄员和客户之间的对话:“您好,请问您办什么业务?”“哦,我存一个死期。”“请问您准备死多久?”“恩,死一年吧。”

    还有更绝的。一位老太太到储蓄柜台办存款,问她:“请问您存定期还是活期?”老太太镇静应答:“我存一个死的,一个活的,一个不死不活的。”柜台内外的人愣了几秒,全笑翻了。

    以往的银行老客户,对于方才这一连串的寻“死”觅“活”,肯定心领神会。银行储蓄存款有活期、定期之分,活期当然是“活”的,定期的称谓则与之遥相对应,被老百姓轻车熟路说成是“死期”了。而老太太口中的“不死不活”,顾名思义,则是兼具定期之利、活期之便的定活两便储蓄了。这个品种,因为洋溢着随心所欲的自由因子,事先不约定存期,可以随时支取,利率随存期的长短而变化,交关便当,所以很受有着特定需求的储户的青睐。

    我在储蓄所做实习生的时候,最头痛的是接待定活两便存单的支取业务。根据储蓄计息办法的规定,定活两便存期在三个月以内的按活期计算,三个月以上的,按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的六折计算;存期在一年以上(含一年),无论存期多长,一律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由于定活两便储蓄不固定存期,随意性很强,支取时通常还会出现零头天数,遇到这种情况,只好再以活期日利率来计算利息——晕啊!我这人对数字天生不敏感,况且当年多为手工计息,每遇提取定活两便的储户,我不由得暗暗叫苦,面孔也开始变得不活络了,心想:这么难搞,难怪大家要说它“不死不活”了。

    好在,这幅为“定活两便定额储蓄”广而告之的宣传海报,画得还是蛮生龙活虎的。海报为这个1982年10月1日在申城推出的新品,概括提炼了四个特点:“市区通存通兑,存期可长可短,存单面额固定,利息分档计算”。同时,既日“定额储蓄”,画面文案亦交代了相关信息,明白无误:存单分50元、100元两种,不记名,不挂失,不得代现金流通使用。再则,利息计算的方式,比我前面说到的要简便得多:“存期不满一个月的不计息,一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月息二厘四计息,存满一年以上的按四厘计息”。把计息方式都原原本本地写在纸面上,不怕啰嗦,当年的储蓄广告,总让人觉得非常厚道。

    猛一看,画面色彩活泼,动感十足,在那个创意设计崇尚四平八稳的年代里,不落俗套,颇为抢眼。不过,要是当时谁拿着这幅画稿来征求我意见的话,我肯定投反对票。你看,画中小男孩一边吹号,一边擂鼓,莫非寓意银行在为新出笼的储蓄产品“自吹自擂”?这多尴尬啊。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海报一角,印有“徐汇区办沈瀚、陶鸣设计”字样。“徐汇区办”系当时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徐汇区办事处的简称,陶鸣我不认识,而沈瀚却是相熟已久的老朋友。三年前,我主编的《行家》杂志筹划开设“银行老克勒”专栏,网罗采访对象,头一个我就想到了沈瀚先生。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沈瀚是科班出身,他的几把刷子不仅在“徐汇区办”头角峥嵘,而且名声远扬,在上海分行也是“好算算”的,连北京总行遇有创作任务,都会直接点名要沈瀚操刀。最令沈瀚引以为荣的,当属1989年牡丹卡“十月怀胎”期间,总行发函到各地分行征集卡面稿样,沈瀚的设计稿一路过关斩将,力挫群雄,他笔下的“牡丹”分外妖娆,盛开在最早版本的牡丹卡卡面上走遍神州;之后,在牛十丹卡消费标识的选拔中,沈瀚花开二度,作品再次被采纳,甚具现代感的“M”标志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看到自己的“作品”瞬间转化成“产品”,沈瀚的脸上好似绽放了一朵牡丹花,真比因为中标而拿回1000元奖金还要开心哦。不过,身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首届毕业生,同学当中“勾肩搭背”的就有陈逸飞等著名画家,沈瀚踌躇满志,一心想在美术创作上搞出点名堂。然而,搞艺术的人往往性格活跃不羁,做事不拘小节,与银行“一本正经”的严谨氛围总是格格不入,沈瀚为此“磨合”了好几十年。

    而今,在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大背景下,美工队伍渐渐从银行内部体制淡出,他们有的跳出银行另谋他就,有的“改行”从事银行业务工作,丹青绘事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寄托和消遣。此等境遇,倒也应上了“定活两便”抑或“不死不活”。

    相关热词搜索:宣传画储蓄趣事多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