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以赵氏孤儿为例谈非遗项目的影视剧创作

    以赵氏孤儿为例谈非遗项目的影视剧创作

    时间:2020-04-16 05:18:2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赵氏孤儿传说影视剧的热播热议说明了古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创作的潜力。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影视创作应具有敬畏与尊重的心态,理解维护传统价值观念与道德追求,并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创作,使用无厘头套路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亵渎与不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火如荼地开展以及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今天,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既传承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赵氏孤儿传说;影视剧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民间文学艺术的视觉作品开发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717)。

    赵氏孤儿的传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全国不少地方都曾将此传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该传说已入选了河南省和山西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此传说因传承有序、材料翔实丰富而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2月著名导演陈凯歌先生将这一古老传说拍摄成电影搬上了银幕,当时就引发无数观众的热议。现今,阎建刚导演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的热播,更引发公众对此传说的关注,在举国上下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面对赵氏孤儿影视剧掀起的褒贬不一的评论狂潮,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古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视剧创作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能为更多项目的影视剧创作提供些许帮助。

    一、赵氏孤儿传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赵氏孤儿的传说完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点。它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二年》和《左传·成公八年》里,从极为简略的文字中可以看出,造成赵家悲剧的原因既有栾氏集团(而非屠岸贾)的排挤倾轧,也有晋侯的猜忌,庄姬与丈夫叔叔的乱伦更成为直接导火索,此时的故事与后世流传的版本可谓大相径庭。而到了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庄姬的形象是正面的,没有乱伦绯闻,造成赵家血案的罪魁祸首是司寇屠岸贾,《史记·赵世家》中对故事之描述、人物之塑造成为后世传说之蓝本,此传说此时已基本成型。其后的史学家们也多有记述。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根据这些史书记载,演绎创作了《冤报冤赵氏孤儿》,又称《赵氏孤儿大报仇》,该剧本人物塑造得更加鲜明,英雄的形象更加伟岸,戏剧冲突的设计更加激烈,整剧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崇尚舍生取义,讲求忠诚信义,坚持正义战胜邪恶,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价值理念和道德追求,自问世以来久演不衰,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也被无数次搬上舞台。从元明清到民国共和国,赵氏孤儿传说的魅力始终如一。其影响从“街谈巷议讲列国,妇孺皆能说赵孤”的诗句中可以窥见。

    元剧创作400年后,在华的法国传教士马若瑟将其译成法文传入法国,1755年,法国文豪伏尔泰于此基础上改编的《中国孤儿:孔子道德五幕剧》在欧洲公演后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的哈姆雷特。因此,赵氏孤儿的传说可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二、电影《赵氏孤儿》及

    电视剧《赵氏孤儿案》的创作特点

    电影《赵氏孤儿》带来的关注与热议,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引发的收视高潮,都说明此二剧的创作是非常成功的,笔者仔细梳理后总结如下。

    (一)整剧的构思与古老传说一脉相承,传承脉络清晰,传统价值观得到尊重与宣扬

    与现今流行的戏说剧、穿越剧、悬疑剧等不同,赵氏孤儿的影视剧创作者并没有采用无厘头式的创作模式,而是以严肃的态度、正剧的形式改编诠释了这一古老传说,虽然在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上有别于传统戏剧,尤其是电影赵氏孤儿的后半段稍显平淡,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但瑕不掩瑜,两剧的整体架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追求等和传统文化是基本一致的,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符合普通中国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在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各类肥皂剧漫天飞的时代背景下,因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回归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二)人物塑造贴近生活,符合人性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导演与编剧们都尽量避免人物塑造脸谱化,首先是主角程婴的设计,并非一副高大全形象,而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模样,舍弃亲生儿子时的痛苦、无奈、挣扎、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完全符合真实的生活,没有故意拔高或贬低,如果说葛优的塑造略显世俗有余、英雄气概不足的话,则吴秀波的表演更加到位,把一位父亲的舍生取义表现得令人荡气回肠。其次是奸臣屠岸贾的塑造,两剧也没有将其彻底恶魔化,在冷酷残忍奸诈的背后,也赋予了他温情的一面,在电影中作为赵武的干爹,在电视剧中作为干姜的父亲,一位父亲的慈爱时时表露出来,王学圻与孙淳的表演都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至于孤儿赵武的演绎,笔者认为也许是因为篇幅的限制,电影中的塑造稍显单薄,而电视剧因叙事时间充裕,刻画得更加生动可信,人物形象丰满。最后,关于庄姬夫人这一重要角色,电影中的舍身救子与电视剧中的誓死报仇雪恨,范冰冰与应采儿两位大腕儿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各有千秋。所以,主要角色的出色表演,是两剧赢得口碑的不可小觑的因素。

    (三)情节设计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赵氏孤儿影视剧创作者们在故事的编撰上可谓煞费苦心,泼墨颇多。尤其是电视剧的改编更令人叹服。紧张而简短的故事能够以四十多集的长度演绎展现出来,不仅没有拖沓冗长的现象,反而丝丝相扣、环环相连、矛盾冲突不断,结构严谨,逻辑合理,引人入胜。从赵朔与屠岸贾的针锋相对、斗智斗勇,到程婴救孤的千回百转、险象环生,复杂而紧张的情节和主人公曲折而多变的命运不由得使观众牵肠挂肚、欲罢不能,精神紧张兴奋且高度集中。因此,古老传说的精彩绝妙改编也是两剧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视剧创作的意见与建议

    从赵氏孤儿影视剧的成功可以看出,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也能够得到民众的喜爱和共鸣,前提是应在传统文化基石上传承、发展与创新,是扬弃而不是简单照搬,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视剧创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应心怀敬畏,尊重与理解传统价值观

    赵氏孤儿影视剧引发收视狂潮的同时,一个巨大的争议也备受瞩目,即程婴是否应该牺牲亲生儿子以换取赵家后代的存活,这一古人世代传颂的壮举是否符合今人的法律观与道德观?赵氏孤儿影视剧创作者们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一令当代人极为纠结的难题。电影中,屠岸贾就曾质问程婴,你无权决定你儿子的生死,你也不能让赵武为你儿子复仇。电视剧中程婴舍子前夜的煎熬与独白也可看作是创作者们对这一难题的理解与诠释。笔者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视剧创作中,此类问题会经常出现,因为封建社会下古人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不可能与现代法制社会下的法律与道德完全一致,我们不应对此苛求,更不能以当今社会讲求尊重生命、人人生而平等、任何人无权剥夺他人生命等现代法制理念而否定程婴的义举,那只会造成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的丧失,而丧失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来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所以,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应心怀敬畏,尊重与理解传统价值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影视剧创作时,不去随意戏说和恶搞,古代英雄们的形象不去随意贬损和矮化,尤其坚决反对割裂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不能如某话剧《赵氏孤儿》一样,孤儿赵武彻底以现代叛逆者形象出现,坚定不移放弃复仇,理由很简单,一定要为自己活,而且斩钉截铁地说:“不管多少条人命,他跟我没有关系。”这样的演绎创作,足够标新立异、足够现代意识,但让人看了,也真是如鲠在喉,难以下咽。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一个个已经渐渐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日渐冰冷封冻的心需要经典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温暖,让我们以敬畏的心态,扬弃的态度来对待古老文化遗产的影视剧创作,拍摄出更多更经典的弘扬正义、摒弃丑恶的优秀影视作品。

    (二)影视剧创作者们应具有深厚历史文学功底以及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我国拥有数量惊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1 21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8 566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量达上百万项,这些文化遗产是千百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影视剧创作无可比拟、得天独厚的优秀素材与源泉。编创者们本应充分利用这些传承至今的文化遗产,创作出更多优秀影视作品,但现实情况堪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影全年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比2011年又下滑近一半,连续三年海外业绩萎缩,这固然有宣传、发行、营销等方面的原因,但我国电影的世界性表达与传播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与国际电影的主流形态存在差距是不可回避的原因。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大片的步步紧逼,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和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现象密切相关。现今能够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呕心沥血、将创作视作生命的编剧屈指可数,无厘头剧作者们却是大行其道。没有杰出的编剧,怎能创作出优秀的剧本,而作为影视剧之灵魂的上层剧本的缺乏自然导致影视剧质量的不堪。所以,笔者认为创作者们应具有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学功底,能够很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与现代文明的契合与交融,并以高超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流畅地表达展示出来。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赵氏孤儿、梁祝、花木兰、阿诗玛等故事在国际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证明了这一观点。所以,远离浮躁、静下心来,投身创作,反复推敲、仔细斟酌,苦修内功,是当今影视剧创作者们应当选择的道路。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视剧创作应当与遗产所在地政府紧密合作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负责搜集、整理、申报、保护这些遗产,掌握了更为翔实丰富的资料,我们的影视剧创作者们可与他们紧密合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来进行创作并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当然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影视作品因其自身具有的直观、生动、形象、观众广泛等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影视作品的成功可给当地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与文化效益,如同电影《阿诗玛》之对云南、《刘三姐》之对广西,是一个共赢的合作模式。

    总之,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这不仅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民众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影视作品无可比拟的优势,拍摄出众多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内容丰富,思想健康,情节流畅,集艺术性、欣赏性、思想性等于一身的优秀影视作品,并力求通过这些作品的广泛传播,为弘扬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作出贡献,把我国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

    注释:

    ① 林蔚:《中国电影海外收入下滑》,《中国青年报》,2013年4月2日。

    [参考文献]

    [1] 曹林.对“赵氏孤儿”应有历史的温情[N].中国青年报,2013-04-02.

    [2] 巩盼盼.利用影视手段保护和开发“非遗”的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2(06).

    [3] 陈一平,张丽丹.影视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04).

    [作者简介] 白慧颖(1971—),女,河南温县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

    相关热词搜索:为例孤儿影视剧赵氏创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